一个人如何养老?

1-如果没有妻儿的情况下,不想给亲戚朋友添麻烦,我们该怎么养老? 2-移居国外比如欧洲,这种情况是否养老更难? 谢谢

有的事,你不喜欢,可能也会发生的。

他现在还年轻,还强壮,还漂亮。皮肤白皙,身材修长,穿着POLO衫也还好看。他头脑聪明。这些深于常人的,大脑里的褶皱和沟壑,能让他凭借着深厚的学历,在金融街办公大楼的丛林中,谋得一个属于自己“树洞”。

让他能站在独立的窗口前,眺望着整个水泥森林……

但是。

家财万贯,买不来太阳不下山!

他业已中年,却还是孑然一身!

可能真是结不了婚了……

自幼的家庭破裂和父母的遗弃,让他备尝辛酸。所以,他封闭内心,不相信爱情,也不想组织家庭。就是那么任性的独处着。

他就是我堂侄。大侄子今年四十岁了!

大都市里这样的“不婚族”比比皆是!他父母早年离异后,谁也不管他了。任他自生自灭。如今都很少走动了。所以,作为姑姑,我得为他谋划着,将来的养老问题。

首先,经济上的准备我不用操心。作为一个金融工作者,他会把自己的财产,像松鼠收藏“松果”一般,妥妥的安藏在好几个树洞里。以供漫长的冬日所需。

再一个,要找到“意定监护人”。这是一个严谨的法律名词。要求律师公证。

在你老病到,不能执行自己意志的时候,在你不清醒的危急时刻,“意定监护人”会为你执行权益,保护你的权力。

让医生护士都能尽力的为你治疗。

让保姆精心照顾你,不敢虐待。

但是,千万不要相信所谓“抱团养老”的臆想。因为,我已经亲眼目睹了这样的纠纷案件。

一个老人随意处理另一位老人的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一位老人在另一位老人重病期间,帮着看护照顾。没想到,自己不久也重病在身了。且无法自理了……

“意定监护人”一定要是年轻的亲戚。要有目的的培养。

要确定权力与义务。

比如,子侄,或者是年幼的兄弟。具体到这位堂侄。他和自己的一个同辈的小弟弟特别好。他们同出一族。这个“小弟弟”是我亲弟弟的长子。我们总叫他: 大猴子。

今年十一岁的大猴子,从小喜欢自己的这位大哥哥。他们性格很像。都是那种,平静安详的脾气。爱好也相同。喜欢数学,围棋和门萨游戏。虽然年龄相差三十岁,但他们一见面,却有说不完的话题!

“以后你要帮助大哥哥。”我总告诉大猴子。他认真的点点头。

在平日里,独自一人居住的堂侄,有自己的亲人陪伴。那就是我。一般的小病小痛,我就带他去医院了!看看没什么大事,我也就放心了!

还有一点。就是,要有异性朋友。

大侄子有一个女朋友。好多好多年了。但是,他们都不想结婚。只是作为朋友相处,他们相处的很好。但如果结婚,女方接受不了一个,爱家暴和频繁接触异性的丈夫。

而堂侄,很可能就会是这样的男人。

“爱他五分暖,一近反生寒!”

这是我总结出来的,他们的爱恨情仇。

其实,好多终身独身的人,都在感情方面,有巨大受挫的经历。一生都无法释怀。

一位家暴的爸爸,可能造成一个特别恐惧婚姻的女儿。继而成为独身人士。

一位出轨的妈妈,可能造成儿子对女性的敌视。或是厌女症的发生。沉溺于享受性的快乐,却不敢尝试家庭的温暖。

因为,家。就是他们当初受伤的地方。

一个“意定监护人”。一个长期女友。再加上我,一个长辈,这个愿意平时照顾他的亲戚。这三种人的存在,可能,能够弥补他没有家庭的缺陷吧!

等他老了。再雇一个保姆。小弟弟常来看看他。女朋友能和他一起说说话。这就是我对他的全部期望了。

在风吹落叶的季节,一个老人家,能暖暖和和的,舒舒服服的坐在在炉火旁,看着他喜欢的书,听着他年轻时的歌。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吧!

直到那生命最后的时光,缓缓到来……

大侄子,下辈子,再也不要这样孤单了!

好吗!

一个人如何养老?

我住在乡下的时候,有一位上海人年龄50多岁,因和妻儿意见不合,一个人借乡下房子住,从来没人来看他。后来生病无法自理,村委会把他送往养老院。有困难找居委或村委总会帮你解决问题。

一个人如何养老?

您好!

这是个非常现实的,也是个非常好的问题。

孤身一人,步入晚年,如何养老?这里按照不同阶段,给出个人的养老规划建议

活力阶段:活好自己,做好提前安排。

人是有生命周期阶段的。我们暂且把年满60岁即归结为老年阶段(有的定义标准为65岁)。60-75岁这个阶段,正常情况下,老年人属于“活力”阶段——即便一个人,日常生活能够完全自理,对他人的依赖性并不强。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目标是——老有所乐。做好三件事:

  • 调整自己的心境。一个人,与儿孙满堂的老年人从心理上是有极大区别的。知道孤寡老人最怕什么么?最怕的就是别的老人逢年过节有儿孙们过来探望!在这个阶段,要学会接受现实,更要学会“享受”——在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多出去转转,多发现和感受生活上的美好,多体会一个人游玩的自由。心态非常非常重要。
  • 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养老场所。不是很建议题主选择去国外定居养老,社会人文环境不一样,而且寄希望于国外的社会养老不现实。提前安排养老场所,不要吝惜费用,可以结合自己的经济状况,不管是选择养老机构、还是选择居家,以条件最好、生活最方便为选择标准。
  • 指定好监护人。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在稍后展开。
半自理阶段:依赖性越来越高。

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在80岁左右,但是现在人的寿命呈增长趋势。

这个阶段老年人,基本进入半失智失能、半自理的生活状态,活动能力越来越低,活动半径越来越小,对人的依赖性越来越高。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目标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定居场所、监护人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 定居场所。个人比较建议选择养老机构养老。对于孤身老人来讲,不要太奢望雇佣保姆、委托社区进行养老。这个阶段的老年人,是需要24小时有人随时看护的。除非专业机构(受政府监管),否则没有人可以做到这一点。
  • 监护人的价值。监护人的作用,就是在老年人无法身体力行的时候,能够具有合法身份和职责的代替老年人做出决策。举个简单例子:如果老人想委托人去代为取钱,你是委托一个雇佣的保姆放心、还是委托一个经过法律认定的人去代办放心?再举个例子:当老人需要看病就医做手术的时候,是保姆能签字交钱、还是一个具有法定义务的人签字交钱?这都是关键而现实的问题。

指定监护人,目前可以通过意定监护、公证的方式来做(注意,通过遗赠扶养协议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当然,本着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老人可以选择给予监护人一定的奖励,例如,通过遗嘱将自己百年之后遗留下来的财产给到监护人。这是公平的。

此外再多说两个观点:

1.题主提到的“不想给亲戚朋友添麻烦”,理解,但并不完全赞同。

亲戚朋友,义务帮一次可以,帮两次可以,再多了可能弄得双方都不太好意思。但是,如果把义务与回报对等起来,是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题主:可以委托自己信得过的人,只是不要奢望免费——不免费了,“麻烦”会少很多。

2.以房养老,强烈建议不予以考虑。

关于晚年的花销,完全不建议通过“以房养老”的方式来解决——以房养老,自从签订合同那一天起,房子就已经不属于自己了——跟古代的“典当”是一个概念,而典当出去的东西,有几个能赎回来的?——切记!

百年之前,财产一定要攥在自己手里,哪怕出租收租金补贴经济,都要好得多。

不能自理阶段:放下。

到这个阶段,人基本处于失智失能的状态,几乎所有事情已经身不由己。

这个阶段,对于孤身一人的老年人,会更加放大社会养老、监护人的价值——需要完全照护,所有事项需要监护人代为执行。当然,也无所谓养老的建议了。

小结

对以上建议做一个简单小结:

调整自己心态,多享受生活 → 提前安排好养老场所,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选择最好的 → 指定好监护人,通过意定监护的方式签署法律文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 握好自己的财产,不要轻易让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财产指定给监护人 → 在定居场所安享晚年……

99%以上的家庭都会面临继承问题!请关注“一纸家书”头条号,持续为您讲述身边的遗嘱、继承故事,为您系统讲解遗嘱、继承专业知识。

一个人如何养老?

人老体弱多病,孤独养老(夫妻俩肯定会有一个先走),这个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

那么,怎样一个人养老?我不想那么多,过好当下每一天。因为,也不是你想好到时就可以顺你的意可以做到的。老了,生活上能自理尽量自理!

将来会得什么老年病也无法预知,假如是万一瘫痪了,身不由己了,有子女,自然会为你着想,安排怎样养老。没有子女的老人,最好趁自己腿脚还灵便时,自己先作打算,有钱,就雇个保姆,或者去养老院。

一个人如何养老?

唉,这个问题怎么说呢?一个人在老来的时候,能自理,怎么着都好说,到不能自理的时候,有子女的靠子女,没子女的如果有退休金可以选责择敬老院养老,现在国家对孤寡老人是有照顾的,相信国家吧。

一个人如何养老?

这个问题,要根据自身的生活条件,个人爱好,兴趣,等有的喜欢进美老院,还有抱团养老,这些都需每人,条件允许和爱好,我这人,不喜欢太吵,人多,我想到时侯,哪也不去,就在自己家,自己想吃点么,就熬点么,现在有老伴陪着挺好,反正也有退休金,还存一定的钱,现在不想的太多,该享受,必须享受,绝不留遗憾,开心幸福,过好每一天,到真自己不能做饭,另做打算,也不想去养老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