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家统计,彩礼越高的家庭离婚率越高,婚后压力以及对女方的思想发生转变,你赞同吗?
前一段见了一个坏人。良心大大的坏了!
我们小区一位孩妈找了一个保姆。三十多岁,正当年,挺勤快利索。河北农村妇女。在她家带娃还帮忙做家务。孩妈很满意。我们阿姨长,我们阿姨短的,总夸在嘴边。可就在上个月,恶性事件发生了。一位农村来的壮汉,在小花园公开殴打保姆,吓哭了两岁的宝宝。邻居们马上报警了!抓起来,太坏了!后续呢?没事,放了?怎么回事?一打听,是保姆的丈夫,抓她回家过日子。
保姆坚决不走。不回家,不过呀!他们一家都不把我当人,天天欺负,挨打挨骂!还不离婚!我恨死老公了!我恨死我妈了。哦!啊?恨你妈干嘛呀?
因为彩礼!保姆的妈开出天价,三十万。你要是说三十万不算高,那是你。保姆来自河北贫困地区。这个天价已经是极限了。男方东拼西凑出了钱。交付女方。迎娶新娘。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婆婆突然病了!看病要钱,一家人再也拿不出来了。于是,婆婆离世了……悲痛之余,一家人把仇恨都化作对媳妇的怒火。可怜保姆,生活顿时水深火热了。这是偏偏又有了孩子。生下孩子后,保姆毅然选择离开。跑到北京 来看人家的娃。苦呀……
彩礼一词,大家总议论纷纷。其实,彩礼不是一个词概念。是好几个词的概念。一种是,意思意思。十万八万。男方出的不费力。大家图个喜庆。一种是新婚小家庭启动金。(我个人认为这种都不应该叫彩礼。因为,女方家属根本不要。直接给孩子。供小家庭开销。)再一种,就是真正的彩礼了。我说直接点: 狠心爹妈卖闺女钱。保姆家的就是。卖了闺女给家里盖房,父母养老。哥哥娶妻…… 反正,不考虑闺女在夫家的日子了。
我弟弟也娶了这样狠心爹妈的闺女,彩礼高达八十万。但是,作为企业高管,弟弟出了这份彩礼,并不影响他的生活。所以,尽管不情愿,也付了。反而更疼小媳妇了……他的理论是,爹妈不疼闺女,我作为丈夫应该对她更好。赶上这样的男人,小弟妹真幸运。
保姆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了!丈夫恨她。是媳妇娘家,卷走了家里的全部财产!还造成负债。致使家庭一夜返贫。于是看见媳妇,就气。可又死活不肯离婚。怕钱白出了。媳妇呢,只能偷着往外跑……
保姆妈后来还来了。说,没钱别娶媳妇。他们家活该!告诉闺女别怕。和他离。妈再给你找!
我还看见保姆她妈了!我开头说的坏人,就是她!
揣着明白装糊涂!别跟我说要彩礼是为女儿好!
据专家统计,彩礼越高的家庭离婚率越高,婚后压力以及对女方的思想发生转变,你赞同吗?
“彩礼越高的家庭离婚率越高”,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有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结婚彩礼在全国是最高的。离婚率占结婚率的百分之六十还多。在全国也是最高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觉得,当初为了结婚,大多数家庭都是举债筹彩礼钱。结婚后为了还债,心理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夫妻感情好的话,两个人同心协力,虽苦尤甜。如果妻子不但不体谅丈夫,而且还像公主似的,必然会引起丈夫的不满。高额彩礼就成了思想转变的导火索。久而久之,离婚也就是必然的了。
相对来说,女方不要彩礼的家庭都非常和睦。丈夫总觉得亏欠女方的,生活中就处处宠着媳妇、惯着媳妇儿。所以,我认同“高额彩礼”,是导致思想转变而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专家统计,彩礼越高的家庭离婚率越高,婚后压力以及对女方的思想发生转变,你赞同吗?
钱作婚时婚已老,离婚早已埋腹稿!结婚,要点彩礼,这本是喜庆之事,延续到今天,已成恶俗!如今婚姻之悲欢离合大多与彩礼相关,彩礼越重,离婚的概率越高,有道是结婚是离婚的开始,悲哀啊,我的天!
结婚,对大富人家,弄点彩礼没啥,但对小康之家来说,压力就山大,尤其目下男多女少,男儿娶妻难,难在彩礼上!君不闻,时下生女,人们贺之曰,开了个招商银行(收钱的);生儿的,贺之曰,弄了个建设银行(花钱的)!
我们这儿结婚,彩礼除了金首饰全套,现金若干外,还要男方有车(起码十多万的),有房,房要县城的电梯公寓,若镇上的,必须是带商铺的大房子(乡下的土房子是老人的专利品),无此,结婚没门。
为此,好多人家娶个媳妇钱财耗尽,还欠一大堆债。婚后还债就是一件非常烦恼的事!年青人喜欢花钱,可是打工挣的钱都拿去还债啦!哪有多少钱用于日常开销,日子不好过,于是小夫妻矛盾日见增多,离婚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啦!离婚,年青人倒是干脆,但男方人财两空,不甘心呀,于是悲剧时有发生!
再啰嗦两句,现在结婚,不仅年青人要彩礼,连再婚的中老年人也要彩礼。我这里好些再婚的女方都要求男方房产证上加名字,然后没收工资卡、社保卡,一切由女方调度,另外给男人发点小零花钱,真是悲呵!如果男方受不了,就离啦,三婚,甚至……寻常事!唉……
据专家统计,彩礼越高的家庭离婚率越高,婚后压力以及对女方的思想发生转变,你赞同吗?
“彩礼越高,离婚率越高”这句话虽不是绝对,但是显而易见彩礼对婚姻还是有一定的后遗症影响。一开始就用金钱去衡量交换的婚姻,无意间包涵了“财色交易”的色彩,注定往后的婚姻生活充满盈亏算计成分,婚姻的圣洁也将荡然无存。
本来,“彩礼”做为一种风俗习惯,点到为止的意思意思,其结果应该是皆大欢喜并被普遍认可接受。可是有些地方把女儿当成“摇钱树”,理所当然“狮子大开口”,那么“彩礼”就变成一种赤裸裸的金钱交易,由“风土人情”变成一种陋习。
奉劝准备嫁女儿的父母们,不要利欲熏心一味追求钱财,当你沾着口水数钞票的时候,多考虑一下女儿将来的婚姻幸福。收起“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陈旧观念,让自己的女儿风风光光嫁出去,快快乐乐幸福一辈子。
据专家统计,彩礼越高的家庭离婚率越高,婚后压力以及对女方的思想发生转变,你赞同吗?
优秀的男方,女的根本不提彩礼,越穷的家,彩礼反而越多,结婚以后,因供不起婚后的花销,就吵架,跟着就离婚。让自己强大起来,有钱了,彩礼反而少了。离婚的也就少了,
据专家统计,彩礼越高的家庭离婚率越高,婚后压力以及对女方的思想发生转变,你赞同吗?
没看过专家的统计数据和原因分析,但从现实婚姻来看,还真有这种情况存在。
二楼老周的小儿子一年前结的婚,女方是来自江西新余,那边的彩礼高得吓人。当初男方向女方父母提出结婚时,对方开出的彩礼价是四十八万。老周虽是个小作坊主,在我们当地来说算是殷实人家。他两个儿子,大儿三年前结的婚,房子和车子以及婚事的开销花了一百二十万;谁知还没喘过气,小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未来的小儿媳放出话来,结婚规模不得低于老大。房子必须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车子宝马Ⅹ6以下免谈。老周咬紧牙关总算是满足了儿媳的要求,但四十八万的彩礼他已拿不出手了,与亲家翁几番艰难的讨价还价,最后砍去十万。而三十八万也还是个大数目,东挪西借凑足二十万,余下部分只好打上欠条。好不易把小儿子的婚事办。才半年光景,儿媳就开始发难,埋怨自己命苦,享不到福,一进周家的门就举债度日。两口子由当初的口水仗升级为肢体冲突,最近闹到法院,竟然把婚离了。
高价彩礼隐藏下的危机正在冲击人们的婚姻观念,考验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承受能力,或许这种现象在一定时期内还会更如突出。
个人观点,期待专家解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