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真的有遗传吗?

糖尿病肯定有遗传,但是并不会家庭中的每个子女都遗传。

其实就是得了糖尿病也不要为之担心受怕,你只要保持心情开朗愉悦,遵从医嘱按时吃药,严格控制饮食,早睡早起,适量参加运动,那么照样能够长寿。

像我的丈母娘患了几十年的糖尿病,然而却一直活到将近90岁才去世,

以上的话就是我丈母娘活着的时候总结出来的。

糖尿病真的有遗传吗?

首先糖尿病有一定遗传易感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子女更容易得糖尿尿病),但并不是说父母得糖尿病的,子女一定也会得病,这只是一个概率事件,而且不同糖尿病类型、父母等不同人得糖尿病对子女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1型糖尿病

1) 如果父亲患有1型糖尿病,且一直打胰岛素或是在青少年时期就确诊为糖尿病,子女得糖尿病的概率是1/17。

2) 如果母亲患有1型糖尿病,生孩子时不满25岁,子女得糖尿病的概率是1/25;如果生孩子时妈妈满25岁,子女得糖尿病的概率是1/100。

3) 如果父母都患有1型糖尿病的,子女得糖尿病的概率是1/4。

4) 家族中无糖尿病的,子女患糖尿病的概率为0.3%

2型糖尿病

1) 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得,子女得糖尿病的概率是1/13~1/7。

2) 但如果父母双方都有2型糖尿病,子女得糖尿病的概率是35~55%左右。

3) 家庭中无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概率为14.0左右%

从中可以看出, 2型糖尿病的遗传作用更大。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除了遗传因素外,不良生活习惯特别是肥胖等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也非常大。除了遗传因素外,糖尿病发病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容易得糖尿病的人群

1、性别:女性更容易得糖尿病,特别是妊娠后的女性。

2、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可能对全身整体状态包括血糖都有影响。

3、年龄:年龄越高患糖尿病风险越高。

4、缺乏运动锻炼。久坐的生活方式是一个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5、高体重指数BMI: BMI值越大越危险

6、其他因素,如人种、出生低体重、婴儿时期喂养方式等也可影响血糖。

遗传因素和年龄因素我们是没法改变的事实,但后天的环境因素是可以改变的。通过控制后天因素,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抽烟酗酒、久坐等),保持心情舒畅,前预防糖尿病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糖尿病真的有遗传吗?

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那么子女患糖尿病的概率接近50%。如果父母双方都有糖尿病,子女患有糖尿病的概率超过50%。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都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兄弟姐妹等。但是,有家族遗传性并不代表先天性,比如2型糖尿病患者父母担心生下孩子就是先天性的2型糖尿病,这就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这就像一颗种子(遗传性),没有合适的土壤、水分、阳光(长期高热量饮食、肥胖、运动量不足、久坐等危险因素),是不会生根发芽的。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只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1型糖尿病一般没有家族遗传性,往往与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系。所以,1型糖尿病患者也不用担心生下孩子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真的有遗传吗?

所有内科疾病都具有遗传因素,这就是人必须面对的挑战。

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癌症所有这些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都具有遗传因素(或者遗传易感性),但它们大多不是经典遗传疾病。

啥叫经典遗传疾病?疾病的发生不是你的错,就是经典遗传疾病。

经典遗传疾病的发生,是纯粹由于遗传的原因导致,和个人的后天遭遇以及奋斗无关。比如色盲。色盲不是因为你用眼过度,或者没有正确的使用眼睛,比如躲在被窝里看手机等造成的,它就是100%的因为基因的缺陷导致的,并且这种疾病还可以继续往下遗传。

图示:如果你不能认出这里面的数字,那么你就是红绿色盲,但这不是你的错。是因为你遗传到了色盲基因

啥叫具有遗传因素的疾病?疾病的发生,你有错甚至社会有错。

糖尿病,主要是二型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里的环境包括饮食环境和运动环境等多种因素,也包括个人的主观努力。

一句话,现在当你成为患者之后,你不能把所有原因都归因到遗传上。

你的生活方式要对疾病的发生负很大责任。

之所以说这些病既有遗传因素又有环境因素,那是因为同样糟糕的生活方式中,有些人依然不会患上糖尿病。他们拥有更强的抵抗糖尿病的能力,但这是羡慕不来的。

一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或不容易死!

如何预防糖尿病?

要注意控制那些我们能控制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家族史:这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也是糖尿病的可能的遗传因素。

不良的饮食习惯:有糖尿病家族史也可能是因为家族饮食习惯不好,所以从自己开始改变吧。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少喝甚至不喝含糖饮料!

体力活动少:宅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肥胖:BMI超过35,就有很高的风险患上二型糖尿病。

BMI(身体质量指数):计算公式为 体重(kg)/身高(米)/身高(米),体重按公斤算,连除两次身高(按米算)。一个身高为1.70米的人,如果体重为101.15公斤,那么他的BMI就等于35。

大量饮酒:饮酒不仅导致二型糖尿病还是多种疾病的根源。比如肝硬化、肝癌、酒精性痴呆等。

精神压力大:生活在任何时代,精神压力都难免。学会正确的舒缓精神压力是非常重要的生存的技能。

欢迎关注,获得靠谱又易懂的健康常识。

谢谢点赞

糖尿病真的有遗传吗?

关于糖尿病与遗传因素的关系近些年来的研究一直在持续中,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饮食、生活习惯等)都密不可分,大多糖尿病并不是由于单一病因所致,其中遗传因素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于糖尿病与遗传关系的相关研究及学术论文:

早期刊登在《家庭医学》的山东侨联医院的研究表明,糖尿病的遗传是由多个易感基因共同参与和完成的,且遗传过程比较复杂,如果父母或直系亲属有患糖尿病的人,那么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会高于没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具体几率高处多少,并没有明确的数据。

刊登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关于糖尿病与遗传的关系表明:在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中,同时合并肥胖的人相对其他不肥胖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这说明了后天环境因素影响的重要性)

还有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6351例糖尿病患者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达24.5%,后又针对300例糖尿病患者的1290例家属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患有糖尿病的占6.7%,而1290例非糖尿病患者的家属中其糖尿病患病率仅为1.2%。

个人看法:

糖尿病的确与遗传有关,也就是说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直系亲属患有糖尿病就一定会遗传给后代,只是基因决定了糖尿病的易感性,到后天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又决定了是否会触发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简单的说,即便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后天对于饮食、生活习惯、体重等因素控制的相对合理,那么同样有利于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所以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积极的改善饮食等环境因素,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最理想的做法。

谢谢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糖尿病真的有遗传吗?

这周三还在给团队培训糖尿病是否遗传的问题,总体上,糖尿病病友了解这个就可以,1型糖尿病的遗传可能性很低,父母患1型糖尿病,遗传给孩子的很少见。所以1型糖尿病的朋友大胆地恋爱结婚生宝宝吧。

1型糖尿病不会影响你的魅力,你的魅力不是由有没有1型糖尿病决定的。相反,如果你能把自己的病情控制得很好,甚至对自己来说是个加分项。

相对来说,兄弟姐妹同时得1型糖尿病的更多,因为刚好是这对父母的结合,让某些基因表达出了问题。

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遗传倾向就明显一些,你可以看到许多人得糖尿病,而他的父母也有糖尿病。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有2型糖尿病,孩子就一定会得。因为2型糖尿病的发生还要有肥胖作为土壤,缺乏运动、吃得过量、熬夜缺乏睡眠、压力过大等,都会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生,而如果你能尽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2型糖尿病也可以靠边站。

所以,如果有了1型糖尿病,或者不想得2型糖尿病,想生活变好,都要靠自律。与其担心遗传问题,不如好好吃好当下的每一顿饭,做好每一天的运动。

我是@徐徐讲糖,如果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记得关注我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