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的“十斋日”?

佛教的“十斋日”包括观音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此六日是观音斋期。又每年有三斋月,正月、五月、九月。

地藏菩萨教人每个月有十斋日,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十天为佛的十斋日,最好吃斋念佛,放生,不淫,不杀。

所谓的十斋日,主要是佛教为培养人的慈悲心而设置的。这里的十斋日是指农历,再就是如果是小月,二十七就是斋戒日。

斋者斋也。我们学佛修心斋戒就是要与佛看齐,佛如是这样,我们也如是这样,因此称为“斋”;表示我们离邪祛欲、节食养志、身心清净,与佛相同,故名为斋。

《地藏经》上所说十斋日,乃是诸天结罪,定业轻重,所以此十日受斋戒,则所定之业,是善无恶。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种斋戒贯穿始终,把每天都当作斋戒,则更好。如不能则坚持每月十天,也是好的。

为什么佛教要设定十斋日呢?

佛教认为这个世界有四大部洲,而我们这个地球处于“南赡部洲”。南洲之人最是刚强,所做罪业特别多。先说“意”业,一念来、一念去,一日一夜就产生无数的念头,不知不觉中恶念多于善念。

善恶有报,所以得人身时短,失人身时长。善念犹自可,恶念就会障碍我们修道啊!因此佛菩萨特别设置这个十斋日,目的就是培养我们的善根,让我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来滋养我们的慧根,让我们弃恶从善脱离苦海。希望我们体察圣道,发心持之。

十斋日与佛教中的“色戒”

佛教设定这十斋日是对皈依佛门的修行人一种戒律,另外佛教对夫妻男女之事也有严格的要求。

佛教最基本的“五戒”中有一条是“不邪淫”。什么是邪淫呢?不是夫妻关系的男女,有性行为就算是邪淫。就算是夫妻之间“非时行淫”也算是“邪淫”。什么是非时行淫呢?

就是在一些日子中要控制自己的男女之欲望。在这十斋日中是不能有性生活的,另外二十四节气日内、在世父母的生日、或去世父母的忌日、自己的生日,另外异常天象,比方说打雷、下雨等,都是要禁止过性生活的。

佛教规定这些日子旨在让人们对自然生起敬畏之心,控制自己的欲望,从而生起清净心。

什么是佛教的“十斋日”?

  “十斋日”根据佛在《四天王经》说,每月八日四天王派遣使者来人间,伺察人间善恶。十四日,四天王派遣太子来人间伺察人间善恶。十五日四天王亲自来伺察人间善恶。二十三日派遣使者来人间伺察善恶。二十九日派遣太子来人间伺察善恶。三十日四天王亲自来人间伺察善恶。《毗婆沙论》中说到,凡遇持斋之日,则过中不食。又称作六斋。指每个月的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小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乃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斋,原意是“过午不食”,过中午午时后不吃一切食物。后来,佛制大众于当日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条净戒,因此,斋又有清净斋戒的含义,防非止过的作用。现在一般信徒,在这六斋日或十斋日中吃素,而谓吃六斋或吃十斋。六斋与十斋不同的就是天数的多与寡。多日持斋守戒,当然功德无量。希望大家不能在受持长斋的情况下,努力去受这“六斋”和“十斋”,如同冰融水消,正本清源。

  《地藏菩萨本愿经》对十斋日也有记述。以下是原文:“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能于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

 

什么是佛教的“十斋日”?

农历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四,月未三天(廿八,廿九,三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