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到底有些什么习俗?
二月二一般是惊蛰前后,万物复苏,春心萌动。
主要是农村农民开始春种,春忙的开始,人们开始准备,这就使人们有一个比较美好的愿望。
借助龙抬头的美好的祝福,祈祷一年的好收成,过上好日子的期盼。
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我们这里主要是吃豆子,“打囤”象征一年的丰收。
还有选择这个日子来理发,象征从头开始。
二月二龙抬头到底有些什么习俗?
常言到二月二龙抬头,在农历讲,大地回春,万木复苏。到处脱去寒冷的冬装,飞禽走兽又回到了它们自由天堂。
二月二龙抬头到底有些什么习俗?
谢谢这个命题!
二月二“龙抬头”各地都有什么习俗?
今天是公历3月8日~国际妇女节,同时,今天又是阴历二月初二,“龙抬头”。
一,“龙抬头”,剃龙头: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里特别忙。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以后会有好兆头”。
二,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山东、河北、河南、山西一带有些地方有着诸多的习俗,记得小时候,家乡大人们还沿习一些风俗:“早起拍囤头,大囤满,小囤流”;“早起敲锅底,又省柴禾又省米”;“早起拍炕沿,蝎子毒虫不见面”……体现了人们对安康幸福美满好日子的期盼……
三,二月二这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一些水域所在地,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有个好光景...
四,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南方如客家地区,在这一天传说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之为“土地诞”。家家户户会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钟鼓燃放鞭炮,有时若赶上各地举办的“土地会”,更是热闹非凡……
五,也正是这一天,人们把面条叫作“龙须面”,水饺被称为“龙耳”或者“龙角”的好名字,米饭冠上“龙子”好名,煎饼被烙成龙鳞状称为“龙鳞饼”,面条、馄饨煮在一块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为“食龙头”,吃葱饼又叫“撕龙皮”,使人听了耳目一新,都想一饱口福……
六华北一带有些地方,这一天要吃炒黄豆、炒豆萁。”这里的豆萁跟“煮豆燃豆相似~用面粉、鸡蛋、牛奶等做原料~再加一点儿盐和糖“油炸豆萁”。油烧到六七成热时下锅炸,变成金黄色后,豆萁香酥的气味在空气中飘散,令人陶醉……
七,除此之外,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敬奉碾子,因为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告诉人们,这一天一要停止,以免对龙有所不敬……
八,二月二这天,妇女忌做针线活,以免用针怕“扎瞎了龙眼”,同时人们也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生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九,古人很聪明,他们仰望苍穹,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分别代表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叫做“二十八宿”,以此作为观测天象参照物。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代中国将黄道和天赤道附近的天区划分为的二十八个区域。根据二十八星宿出现的方位,分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象。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二十八宿”又被划分为四组: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不难看出,东宫7宿正是被想像成一条巨龙。古今有些风水学“四象”常用于此~二十八宿也用了择吉之一~择吉还要根据十二建、阴阳不将、三元紫白九星(八卦九星)、八卦二十四山及五行、属相、流年运与十年大运多方面综合考查……
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接近子夜时分,代表“龙爪的星宿也现身了,这就是“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到底有些什么习俗?
感谢邀请,我思畅谈。
二月二刚过,就受邀这个问题,感觉挺有意思的。其实二月二,在我们这里,就只有一个理发的习俗。
今年谁也未料到的疫情,让宅家的日子特别漫长,在二月二的那一天,为给小宝理发,也为了回答小宝提出的“为什么要理发,为什么是龙抬头”的问题,我思查阅了很多书籍,在这里很高兴与朋友们分享一下。
一、“龙抬头”的原由。
农历二月,已进入了仲春季节,二月二处在二十四节气中“雨水”、“惊蛰”、“春分”之间,为何叫龙抬头?主要来自古老的天文学。古时,人们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星辰的位置,据此判断季节;“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称为“四象”,一象有七宿,在东方的七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个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
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黄昏以后也看不见它们。惊蛰至春分期间,黄昏来临时,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二、“理发”的习俗。
二月二理发习俗的传说有很多,讲一个我思认为比较靠谱的吧。在清朝初期,清政府高压国民“留头不留发”;当时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敢公开与清政府对抗,于是民间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如此,在年三十前,大家都剪了发,一个正月过去了,恰好“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日,一则确有剪发的需要,二则讨个喜庆彩头,谓之“剃龙头”、“剃喜头”,期盼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二月二的那一天,我思也为小宝理了发,剃了头,祈愿小宝健健康康开心长大;更写了一首诗,祈愿我们的国家,借着“龙抬头”之势,早日战胜疫魔,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心][心][心]
二月二日春意浓,
疫情未解居家中。
置椅镜前循时俗,
摩顶为儿理新容。
吉时自当今日始,
火神惊雷喊晴空。
万物复苏去旧秽,
瘟魔亦怕抬头龙。
二月二龙抬头到底有些什么习俗?
一阵阵鞭炮声,把我从睡梦声惊醒。原来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日。童年的回忆涌上心头,老家的习俗非常有趣,不妨说之一二供各地朋友分享:第一件,二月二"龙招头,风调雨顺好兆头。这一天天气好像征今年五谷丰登。农家的男主人早起撒仓,把除夕夜做年夜饭的烧灰留存起来,:在二月二太阳未出之前撒成一个个大园圈,中间压上五谷杂粮像征是粮仓粮囤,仓满囤流。第二件趣事,是二月初一夜里一家人围着桌子用五彩纸折小鸡然后用高梁杆挑起一群小纸鸡悬在锅上边,等烧开锅下饺子时热气一冒,小鸡狂飞乱舞,像征鸡吃毒虫,一年无毒少病。三,炒蝎子爪,把豆子早早泡好,用五香粉及盐拌好月一放锅里用温火炒,炒好后又香又脆,邻里百家互相赠送看谁炒的好吃。……过去说不出正月都是年,过了二门二才算年沒了再重复年复一年的忙碌,劳作,,生活,奔波。
住事如云烟,一去难复返。
怀旧故乡事,古稀忆童年。
二月二龙抬头到底有些什么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风俗,不过是各地的表达方式不同,相传的说法也就不同。在我们西安农村地区有这样几种讲究,在二月二这一天首先要剃头,晚上要炒包谷豆,炒棋子旦,也就是说从二月二这一天开始,解禁从腊月二十三祭灶烧干锅的讲究,从二月二这一天开始就可以烧干锅烙饼了。
因为,在我们家乡农村有这么个传说,从腊月二十三祭灶以后,就不准烧干锅,烙煎饼,烧干锅等于把自家的柴"财"烧完了,也就没柴“财"了。每家每户都是在囤积柴粮,以备过春节之用,在腊月二十七以后都蒸馒头,包子,糕点等等一直吃到二月二这一天。过了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就解禁了想烙饼就烙饼,想吃蒸馒头就吃蒸馒头。也就是说在二月二这天晚上烧干锅,炒包谷豆,炒棋子蛋,就把一切悔霉气以经炒完了,从此龙也抬头了,人也洋眉吐气了。从全国各地有关"二月二龙抬头"这个民间传说,各地有各地的民间风俗传说,各自不相同。但是,我认为在我们西安地区这一带民间传说还是有道理的。相传龙的化身就是蛇,蛇一到立冬季节就进入了冬眠期,但一过惊蛰就会复醒,蛇一复醒也就会活跃在大地上,也就是人们说的二月二龙抬头这个民间传说了。也就是人们在这一天剃头,头发长了爱上火,在二月二这一天剃头也就不上火了,就会象龙一样,活跃在大地上丰衣足食了。
所以,常言说"春雷一声响,大地复苏醒"。二月二这一天是个吉祥日子,春雷震醒了冬眠的蛇,也就是龙,又震惊了大地万物的复苏,春暖花开树木发芽。我认为二月二这一天也是个季节的变化,从冰冻寒冷的季节,转化为春暖花开的季节的一个交替点,才使人们换季脱棉换单的季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