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张自忠将军以死明志,为国献身一事?
提到张自忠,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因为他是抗战期间最具争议和最具话题的军事将领。抗战之初,他执行妥协政策而被民众认为是“民族败类”;枣宜会战,他誓死抵抗日军而被民众认为是“民族英雄”。 接下来,我们一起还原那段历史,走近张自忠将军。 张自忠(1891年8月——1940年5月),字
-
张自忠将军和张治中将军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简单说一说。张自忠是西北军的名将,张治中则是中央军的将领,两人一个属于军阀部队,一个属于中央军,有很大区别。篇幅所限,我们就说说张自忠。萨沙写过张自忠传。张自忠是山东人,出生在当地大家族。他的父亲张树桂曾任江苏省赣榆县知县,英年早逝。张自忠虽然幼年丧父,但家族
-
如何评价张自忠将军?
张将军本可不死,是有心成仁,但英名不朽。今天北京天津上海和武汉都有“张自忠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任其为“革命烈士”,1946年国民政府为张自忠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一个成长于西北军的国民党将领,能得到国共双方高度评价和授予殊勋,也被当时的日方谓为绝代勇将,是非
-
如何区分张自忠将军和张治中将军?
张治中将军,字文白,黄埔军校上校总队长出身,是蒋介石“八大金刚”之一,中央军嫡系将领,建国以后逝世。张自忠将军,字荩忱,冯玉祥西北军出身,是冯玉祥“五虎将”之一宋哲元的爱将,在抗日战争“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张治中的抗日战场在淞沪,1932年和1937年两度率领中央军德械师前往上
-
日军称张自忠为“活关公”,日军为何如此敬重张自忠?
宋哲元的第29军丢掉平津后被扩编为第一集团军,目标是反攻,而蒋介石给该集团军下拨的三个军番号更加耐人寻味:冯治安第77军、刘汝明第68军和张自忠的第59军,全部是相加“14”的数字。老蒋的用意非常明显,永远提醒第29军的军头们勿忘“七七”之羞,丢掉苟和幻想,坚决对日作战。因此,对
-
张自忠、戴安澜如果活到解放战争时期,会不会成为起义将领?
1948年淮海战役中蒋军在的崩溃,其实是从贾汪起义开始的,由于驻守贾汪和台儿庄一线的第三绥靖区主力23000余人起义,让出了关键防区和重要通道,华野大军才得以迅速南下截断了黄百韬撤往徐州之路,进而成为战役的燃点。而这个第三绥靖区,就是由抗战时期张自忠任总司令的第33集团军改编而来
-
张自忠与张治中是不是一个人?
同名同姓,音相同字相同。许多误解,误传和误听,看完文字才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