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林七贤是指?
竹林七贤指的是在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等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七人是当时还是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
-
中国历史上类似竹林七贤,桃园三结义,戊戌六子等还有哪些?
[ 四 八烈士] 1946年4月8日,出席重庆国共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博古)由重庆飞回延安,同机的还有邓发、叶挺、黄齐生、李少华、李秀文、叶扬眉、叶阿九、赵登俊、魏万吉、高琼、黄晓庄等十一人,飞机在飞经山西兴县南海拔2000米的黑茶山时撞山失事,机上人员全
-
有哪些竹林七贤的故事,可见魏晋风骨?
竹林七贤:魏晋间阮籍、嵇康、向秀、山涛、刘伶、阮咸、王戎七位文士的总称。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剧烈,政治腐败,特别是司马氏大肆杀戮,排除异己,夺取了政权,政治更加黑暗。许多文人志士不满现实,又没有其它出路,非常苦闷彷徨,于是玄学兴起,道家思想风行一时。他们借老庄学说自我麻醉,纵酒清
-
如何评价竹林七贤中的王戎?
王戎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人团队竹林七贤之一。他自幼家境显赫,凭借着祖上余荫和自身硬实力曾担任荆州刺史,在对吴战争中立下功劳,后因功受赏,封为安丰县侯。王戎天资聪颖,擅于清谈,受到阮籍等人赏识。但这么个人,后世却对其褒贬不一,有时甚至是贬多于褒,原因多是因其性格引起的,下面我们就一起
-
魏晋竹林七贤,如遇上科举制度能做官吗?为什么?
竹林七贤,在没有科举制度的当时也都做过官,有的还是司马氏的高官。只是他们放荡形骸,愤世嫉俗,尤其是嵇康,便不为晋王室所容,或被杀被贬,或辞官归隐。如遇科举制度,能不能做官还要看遇上什么样的君主,我以为,竹林七贤的个性,很难被主流社会接纳。
-
对于“竹林七贤”精神领袖嵇康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精神的力量尤其伟大,能影响社会乃至国家世界的发展进程。嵇康作为竹林七贤之首代表了当时社会上知识分子的心声与诉求,也代表了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的特质,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有责任有担当,不畏强权不逐流俗的文人风骨,堪为万世表率。可惜时代大潮弄人,让他们生活在那个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