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是怎么挣钱的?

感谢悟空官方邀请,我是朴素思维。

有钱人是怎么挣钱的?题主这个问题,相信会引来不少的眼球。说起来,有钱人怎么挣钱其实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简化一下也许会更好分析。

问题改成:有钱人赚钱与普通人赚钱有哪些区别?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聊聊。

1.门槛区别

很多的生意看上去收益率并不是那么好,只不过普通人根本达不到那个门槛而已。举个例子:

开一家工厂投资1亿人民币,年收益率10%,一年收益1000万;

做煎饼摊,投资2000元人民币,年收益率1000%,一年收益2万;

这便是投资上的量级优势,就算做煎饼摊收益率再高,利润再大,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有钱人。

2.思维区别

最近网上经常有一种论调:那些整天讲“穷人思维”人,如果让有钱人过几年穷人的生活就知道,他们根本不是思维不思维的问题,而是非常的努力才可以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

我的观点是:确实有“穷人思维”与“富人思维”,只不过思维不是讲出来的,更不是简单的从别人那里复制过来的,而是靠个人的悟性去体悟来的。思维不可以凌驾于现实而存在,而应该基于现实而存在。

富人对于投资来讲,他可以找一群人作为智囊来为他分析并做出最终的合理决定,而穷人做决定只能考虑眼下的决定会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状态;

富人对于买东西,他可以只挑贵的不去讨价还价,因为他可以节省出时间拿出更多的精力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而穷人买东西,尽可能的去寻找最物美价廉的商品,因为穷人的时间不浪费在对比价格上也可能浪费在了游戏、睡觉、玩乐等事情上,因为没有更多有价值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3.人脉区别

“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点手自来。”这是一句老话,这里的“货”是指“财货”“资财”。

进一步讲就是人有了钱,自然而然的会集聚一群附庸的人,这些人有的是纯粹为了巴结,有些人是为了利用,还有些用为了合作共赢……

人脉有了,就会有了更多的信息,有了更多人赚钱可能,单是这一方面,普通人就永远无法逾越。

4.心态区别

心态问题说来有点空,但也是事实存在的。所谓有钱人,他们的财富基数一定达到了一个庞大的规模才能称之为有钱人。这时候他们面对风险的时候心里的自信与底气是远高于普通靠工资过日子的人。

一个人做决定的时候,如果有自信、有底气,那么就减少了牵绊,做出正确决定的可能性就大。

一个人做决定的时候,担心越多,思虑越重,那么做出正确决定的可能性就小。从而也减少了更多机遇与机会。

总体而言,除了“生死”(现代社会很多时候生死也不平等,起码在延长生命的问题上就存在不平等)对每一个人都平等的,生命的本质就是“不公平”,认命不是让大家去迷信,而是希望每个人都能认清楚现实,这没什么错,总比整天活在“胡思乱想”当中要强。

说了这些希望每个人都不要整天做着发财梦,有些问题当你接触到那个圈层的时候自然就会理解了,有钱人的生活也是人的生活,大部分有钱人的生活也是我们能相像到的。当你接触到了那个圈层或者说是到了那个圈层,你就会觉得他们的想法很稀松平常了。

有钱人是怎么挣钱的?

有多少钱算是有钱人呢?这个楼主没有明确标准。

以我个人的例子来说吧,我目前33岁,白手起家,父母零资金支持,目前拥有的净资产大概300万左右吧。

2014年12月份,个人资金10万加借来的30万,开了一家580平方的生活超市,2015年营业额600万,2016年营业额820万,2017年有强大竞争对手,营业额630万,2018年910万。净利润率6个点左右,截止2019年元旦,共盈利180万左右。

2018年1月1号第一个服装店350平方开启,6月1号,第二个店1500平方服装超市开业,10月1号,第三个店500平方服装店开业。一店全年营业额170万,二店半年营业的320万,三店三个月营业额95万。净利润率12个点,共盈利82万左右。

以上数据都是截止到元旦前,整个春节期间,生活超市营业额160万,净利率12个点。三个服装店营业额加在一起130万,净利率21个点。这样,加在一起春节期间净利润50万左右。

综上,截止到回答你问题的时间,净资产大概300万左右,用了四年多一点的时间。其中的艰辛和酸甜苦辣历历在目。

我老婆是初中教师,我大学毕业后没有去找工作,而是一直创业,14年之前心态不稳定,总想找捷径赚钱,做什么都失败,自从做超市后才稳下来。今年应该不会再开连锁店,而是稳一下,抓一下管理和人事,明年应该会再开几个分店。

资金需要稳下来才能得到积累,心态不稳,每年都换行,结局毕竟一场空。

有钱人是怎么挣钱的?

生意场上永远不缺高手。讲个故事吧,让大伙看看高人是怎么挣钱的。兴许在您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会有所启发。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科,这个狠人三番五次地出现在我的文章里。先说下他的情况,隐形富豪,一个不懂煤的煤老板,短线高手,人精一枚。之所以说他是不懂煤的煤老板,是因为即使靠着煤炭已经达到了财富“特别”自由的阶段,他对煤炭的认识居然只停留在发热量的层面上,而至于像挥发分,水分,硫等指标他一窍不通。但即便如此,也不妨碍李科赚钱发财。下面,就说一下这位李老板最近的一次做生意的经过。

故事背景

李科是我的“学生”,因为在10几年前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煤老板,而李科则是一个坐办公室的公务员。虽然手里端着铁饭碗,但是不安分的李科从来没有想过就这么“平庸”的过一辈子,所以当看到我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辞掉了安稳的工作,投身于商海之中。而之所以做煤炭行业,也是由于我这个师父的缘故。所以直至今天,但凡是关于业务上拿不准的事情,李科总是会第一时间联系我,让我帮他出出主意。

而在14年我破产负债之后,李科也并没有因为我的落魄而疏远我,而是利用我的经验为他工作。说白了就是师父给徒弟打工。读到这里,您可能有些疑问,为什么我破产了而李科却相安无事。这是因为,李科做的是“悬在空中”的买卖。他没有公司,没有资质,没有货场甚至除了我这个顾问之外连一个员工都没有。而他做生意的宗旨就是做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倒爷”。这就是为什么不管煤炭市场如何起伏,李科依然活蹦乱跳的原因。

一个“偶然”的机会

在我们当地有一个专门的煤炭物流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煤炭商汇聚在这里建立货场。李科是这个物流园的老熟人,因为他只要闲来无事的时候就会驱车挨家挨户地转上一圈,和各个货场里的老板负责人们喝上一壶茶,聊上一会天。这个工作流程让李科随时都掌握着煤炭市场的第一手信息,而18号货场陈总的一垛煤矸石成功的引起了李科的注意。(科普:煤矸石发热量1000-1500左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是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源自百度百科。)这个东西在别人眼里是废物,但是在李科的眼里却是宝贝。因为,煤矸石有一个最大的用处就是配煤,它可以大大的降低煤炭成本,在高手手里煤矸石可以产生高于自身价值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所以在李科看到这堆如山一样的煤矸石时,兴奋的差点跳起来。

但是老道的他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内心的狂喜,只是轻描淡写地同陈总说道:“老陈,你货场里放着这堆垃圾也不怕别人看见说你配煤卖货。

这一句话就把陈总的烦心事儿给点破了,陈总一脸愁云地说道:“哎呀!兄弟,可不是嘛!这堆垃圾摆在这里可耽误我大事了!好多客户看到煤矸石都怕我的货不纯哪!”

李科接过话来点着头说道:“一颗苍蝇屎搅得满锅腥。你怎么不卖掉呢?”

陈总摇着头说:“这是以前的一个客户抵账拉来的,放这里快一年了。本来真想着自己用了,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呀!眼看着今年的市场起势了,这堆垃圾一下子成了难题了!我也联系过几家砖窑,人家嫌弃贵。”

李科一听到嫌贵,马上把话题引到了价格上:“多少钱?嫌贵?本来就几十块钱的东西还有嫌贵的?”

陈总顺势说道:“85块钱!贵吗?现在煤都涨到什么价啦!没办法,现在那些买煤的还以为和前几年一样呢,欠治!”

李科被陈总的价格“惊艳”到了,因为在之后给我打电话的时候,他实在是按耐不住内心的狂喜,在电话里笑得直哆嗦。但即便如此,李科在和陈总谈话的过程中依然压制住了情绪,没有表现出一丁点买货的意图,相反他却假仁假义的要帮陈总这个大忙!陈总也是实在人,答应李科如果能卖出去,让步5元,80成交。

开始布局

李科当然不想80块钱买进这堆煤矸石,因为从陈总的口气中他听得出还有商量的余地。但是,话已经说到节骨眼上了,作为朋友只能先退一步。而在没过几天之后,我就在李科的示意之下,以一个砖窑厂业务经理的身份出现在了陈总的货场里。我是带着任务来的,第一是要帮李科采样品化验,第二则是要和陈总谈价格。其实在我第一眼看到这堆煤矸石的时候,我就有和李科一样的感觉——这是一堆宝贝。所以,在之后和陈总谈业务的过程中,本着十几年内行的经验,让陈总也是高看了一眼。当然,陈总也是个老谋深算之人,在听闻我的身份和此行的目的之后,当即就表现出一种绰绰逼人的态势。

我给陈总敬了一颗香烟,然后缓缓地说道:“马上入秋了,这不我们大老板要我赶紧备货。我转了几个地方都没有,但是人家都说您这里有不少煤矸石。我这就闻着味道找来了!”

陈总听了我的话后,脸上泛起了一阵红晕,因为煤矸石在大货场里基本上都是藏着掖着的,但是被我这么一说仿佛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他手里有这么多的“垃圾”,名声多少是要打些折扣的。陈总尬笑了几声,随声附和道:“误会,这是一个客户寄存的,我代卖而已!”

我也随他笑了几声,然后说道:“那您能做主吗?我刚才取了一个样品,您要是能做主,咱们就谈谈?”

陈总丝毫没有犹豫:“能啊!我这一垛一共8000吨货,你能要多少?”

我没有搭话,只是眯着眼睛故做沉思了一会:“看看化验结果吧,咱们以质论价。如果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就全要了。”

陈总马上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一张化验单递到了我的手上,然后说道:“我早就化验完了,绝对适合你们砖厂!我也是个痛快人,咱们也不用以质论价了,一口价95!”

其实这个价格是在我意料之内的,因为陈总不可能给我开出85的价格,但是更不可能开出100以上。当时的市场行情也到不了这个价格。所以90-95就是合情合理的一个区间,而95里面应该还有5块钱的水分,这5块钱就是卖给我的人情面子。

我挠了挠头,有些作难地说道:“说实话,您这个价格我承受不了。您看看,这是我们上个月的进货单,才65。”我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了李科早就给我准备好的“进货单”递给了陈总。

陈总眯着眼睛仔细地看了一会,砸吧着嘴说道:“太低了,做不了。要不你再看看别人家的货吧。”其实这是陈总欲擒故纵的伎俩,因为放眼整个物流园区,也只有他的货场里有煤矸石。所以,当客户找上门来的时候,陈总自然会漫天要价店大欺客。为此,我也配合地站起身来准备告别,而在临别之际我们二人交换了电话号码默契的把这件事做了冷处理——互相给对方时间再考虑考虑,看看谁先沉不住气。

其他货场知道陈总院里有煤矸石吗?当然不知道,因为偌大的物流园光从西头到东头开车都要半个多小时,再加上同行是冤家的天然属性,在高高的防尘网之内,又有谁会去过问陈总家里的猫腻呢?所以和陈总的这一段交谈,表面上是谈业务,内在的都是心机。

而就在我和陈总谈话的时候,李科就在物流园2号货场里和孟老板谈笑风生。孟老板是名副其实的大老板,在整个物流园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只看货场编号就知道他是第一批入驻物流园的老住户。孟老板是做大生意的人,他和几个大型电厂都有长期合同。所以,做得大,心也大,人也敞亮豁达。而他给电厂供的货是必须要有煤矸石或者低卡煤参配后才能有利润的。就是这个特性,让李科早早的就在脑海里把陈总的煤矸石卖给了孟老板。

李科和孟老板的谈话并不像与陈总那样藏着掖着,因为身价不一样,人的层次也就有所不同。所以对于孟老板,李科更多的是坦诚和尊敬,这一点让孟老板也投桃报李的对李科相敬如宾。而对于李科想和孟老板做的这笔煤矸石生意,孟老板大手一挥,豪爽的说道:“小李!只要你的货质量过关,多大的量我都给你吃得下!价钱嘛……随行就市,我绝不会亏了你!”

李科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孟总,我这就下矿谈。您放心,质量绝对保证。价钱绝对公道!”

其实李科并不担心价格,他只想要孟老板的这句话而已,只要有人收老陈的煤矸石就绝对有利可图。所以,当下的课题就只剩下陈总的价格了。

在我和李科完成了各自的任务之后,在高速路口互相交换了信息和意见。虽然在业务上我是李科的师父,但在决策的时候则完全是由李科定盘子的。李科听闻我和陈总的交谈经过之后,沉思了一会说道:“先晾晾他,不着急。师父,你觉得今年煤炭能涨到什么程度?”

我回答道:“现在才8月,5500的优质煤已经马上突破千元大关了。凭经验说,11月之前价格绝不会回落。”

李科也是点头:“我也是这么觉得,这些年不管市场多萎靡不振,到了这个时间段,都会涨。所以……老陈的煤矸石得尽早入手,不然价格飞起来了这个老狐狸怕是坐地起价。你觉得80这个价格能行吗?”

我斜了一眼李科,他那双眼睛里藏了一半的话。我随即说道:“别说80,就是100也能入手。你现在考虑的问题应该不在这吧。而是如何讹老陈的价格!

李科被我看穿了心思,笑着说:“要不说你是行家!实话实说吧师父,我已经想好了。9月之前必须拿下老陈的货,价格不超过75,过了9月,老陈必定涨价。我想……”随后,李科把自己的“阴谋诡计”对我和盘托出。两个人就在车上趁热打铁的把所有的事情都敲定了下来。

拿下老陈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李科几乎每天都会坐在老陈的办公室里喝茶聊天,甚至还会带上两瓶好酒和老陈一醉方休。但是当着老陈的面,李科却只字不提煤矸石的事。有时候,老陈的货场来了客户,李科甚至会热情地担当起老陈的业务员带着客人去货场转上一遭。而每一次介绍,李科都会有意无意的把那垛煤矸石一并放在他的解说词里,所以几乎每一个想要和老陈做生意的人也同样会对老陈说起那垛心烦的“垃圾”。老陈是个生意人,他在李科的干扰下深深的感到那垛煤矸石或许会成为他今年冬天大发一笔的绊脚石。所以,很多时候老陈都是主动地和李科坦白自己的心事,想让这位好兄弟帮忙想想办法。而我则是隔三差五地在电话里敲打着老陈的价格神经,老陈的口气也从一开始的强硬慢慢地转化成了可以商量。

李科很鬼,或者说他就是个鬼。因为在每次我和老陈讨价还价之后,李科都会在老陈背后为他出谋划策。而老陈也对李科十分信任,甚至在电话里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李科事先和我说过的剧本台词。李科在等,等老陈的动摇,他知道时间虽然很紧迫,但这种紧迫同样适用于老陈。今年是煤炭市场的抬头年,机不可失,老陈是等不下去的,而那堆煤矸石就仿佛钉在老陈心里的钉子一样让他浑身不自在。最终老陈还是没有禁得住我和李科的前后夹击,主动邀请我去他的办公室详谈。

当我和李科、老陈三头对面落座之后,李科先虚情假意地和我握手寒暄了几句(在老陈面前,我和李科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而在我们两个握手的时候,他使劲地捏了捏我的手掌,我也瞬间明白了此事的结局。老陈还是死撑着自己的心理防线,把价格定在了75元的底线上,但是条件是必须两天内拉走。价格是李科要的价格,但是条件他却做不到,因为一是李科没有货场可以存放,二是这不符合李科借鸡生蛋的初衷。所以,我必须把价格压在75元以下,让李科有斡旋的余地。作为老陈的幕僚,李科也尽朋友所能地撮合着这笔生意。最终老陈和我都同意了李科折中的办法,价格75元,其中煤矸石72元,3元的场地占用费,9月底之前必须拉走出货。当把合同拿到手的时候,李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诡异的微笑,而老陈的脸上更多的则是一种解脱。

大功告成

在搞定了老陈之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李科并没有闲着。他把自己的办公室迁到了孟老板的大本营,开始了最后的攻坚任务。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找车队。因为这笔生意说到底就是瞒天过海,偷天换日。李科不想让老陈知道他才是真正的买家,也不想让孟老板知道送过来的这8000吨煤矸石是从十几公里外的地方短倒过来的。他以后还得靠着物流园的老板们吃饭,所以他不能把事情败露出去,进而找一个有实力且可靠的车队才能将这个秘密守住。而他办事的方法也很简单粗暴,直接用钱砸。在和车队老板见过面谈拢运费之后,李科当着所有司机的面给老板扔了两万块钱,告诉大伙不论谁问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概不说,这两万块钱分给大伙当辛苦费。司机们都是拿钱办事的老实人,当即拍着胸脯答应下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李科只剩下等待煤炭市场崛起。

在中秋节前,我接到了李科最后的指示。在电话里,李科告诉我已经和孟老板签订了供货合同,并且给我交代了最后的任务:我们二人兵分两路,我去老陈的货场里发货,李科则去孟老板的货场里接货。发货时间是在傍晚开始,车队老板纠结了3个车队将近60辆半挂超载浩浩荡荡的在夕阳的余晖下向老陈的货场进发。当老陈看到货场里停着满满当当的运输车时,他也终于剔除了扎在心里的那颗钉子。随即把所有的装载机都安排了下去,恨不得马上就把这8000吨的垃圾装在车上拉走。

夜幕之下,老陈的货场里灯火通明,十余台装载机一点点的蚕食着8000吨的煤矸石小山。而在十几公里外孟老板的货场里,李科和孟老板正在推杯换盏的开怀畅饮互相吹捧着。孟老板很高兴,因为8000吨的煤矸石可以参配出将近10万吨的成品,而在入冬之前一次性备足储量能够极大的减轻货场压力。但是相比之下李科则更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因为他给孟老板的价格是175元,除去了运费和一些杂费之外,这一堆在外人眼里的“垃圾”给李科带来了80多元的利润,这已经属于暴利的范畴了。

从装第一车货到最后一车驶出老陈的货场为止,这笔交易一共进行了7个小时。而在这短短的7个小时之内,李科赚了60多万。这笔钱虽然说不上是大数目,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者对于十几年前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的李科来说,已经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

午夜时分,师徒二人一身黢黑的坐在车里核对着账目。李科用湿毛巾擦了一把脸后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忙乎了一个多月,终于把这件事办成了。”而我则是在一旁抖着身上的煤灰说道:“我前两天在港口看到一个货场里可能还有点垃圾。要不要去看看?”疲惫万分的李科在听到我的话后,立马来了精神:“现在就去!今晚睡在港口,明天开始新的征程!”

这就是李科,一个精明干练的奸商。

答疑解惑

故事讲完了,下面结合这件事咱们解答一下您心中的疑惑。

一、这个机会是偶然的吗?

偶然这两个字是加了引号的,所以这并不是李科偶然之间发现的机会。他经常游逛于物流园区,是那里的老熟人,可以这么说,偌大的物流园里各个货场的老板可能互相都不认识,但是他们却都认识李科。李科就好像穿在整个物流园里的一根线一样,能够时刻掌握汇集着所有的信息。这一点,是李科最大的优势。也正是利用了这个优势,才让这笔交易有了可行性。

二、李科为什么不做优质煤,而是做这堆“垃圾”?

李科是个投机分子,而且非常精明。优质煤的价格很高,上下浮动空间非常大,而煤矸石则恰恰相反,本身就值几十块钱的东西,已经没有多少的下降空间了,但是如果涨价,则必然稳赚不赔的。打个比方,优质煤在9月底的时候已经突破了1200元大关,而在8月时才1000元左右,虽然吨利润达到了200元,但是谁能够在8月份的时候就保证会继续涨呢?而煤矸石在8月份的时候是75,9月份的则是175,利润虽然没有优质煤高,但是安全系数却是优质煤不能比的。即使市场反常不涨反落,李科的煤矸石也绝不会亏损。

三、陈总是不是傻?怎么被李科这么轻而易举的就忽悠了?

陈总非但不傻,而且是个很会做生意的商人。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您是陈老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看着货场里的这8000吨垃圾每天都在耽误着自己的生意,您是否会焦头烂额?而看到别家货场里忙得热火朝天,而自己家却冷冷清清,您是否会心烦意乱?作为都在一个大院里的商户,这几千吨的煤矸石的确就好像一坨屎一样熏的陈总晕头转向。但是陈总却不敢明目张胆的做煤矸石的广告,因为他的货场里还有更多的优质煤,如果那样做就是伸手打了自己的脸。而李科就是利用了陈总的这种心理,进而促成了这笔交易。

四、李科为什么不自己直接和陈总谈价格?而是要绕一个大圈子?

做人留一线,做生意亦是如此。李科是个很会攻心的人,在他和陈总沟通的过程中,直觉告诉他80元并不是底线。但是陈总已经给了他足够的面子,让给李科5元的好处。话已经说到位了,再死缠烂打就是耽误感情。所以,我给陈总递过去的那张65元的收货单才是李科心里的最佳价格。而我以砖窑厂业务经理身份的出现,让陈总感觉到了这批货有了正头香主。在这一来一回之间,最终的价格范围也早已经在冥冥之中确定下来。剩下的就是李科利用与陈总老朋友的关系,旁敲侧击地给我这个买家制造讨价还价的机会了。这样做,能在顾全关系的基础上达到自己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总结:通过这单生意,我想各位读者也大概对李科这个人有所了解了。其实反观整个事件,可以看出这件事的重点就在前期铺垫上,这也是一个精明成功的生意人所必备的素质。

李科是有钱人,虽然他不是那种显山漏水的富贾,但是相比于普通人来说绝对算是富豪级的人物了。而他挣钱的路子仿佛也能体现出其与众不同的特性,一双能预见未来的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还有一颗精气外露的脑袋让他能从平凡之中嗅到商机的味道,我想就是这样一个不安分的人,即使他不辞职依然端着他的铁饭碗,也会步步高升的!

最后就用李科的几句话作为结束语吧:

  • 1、我从来不玩好东西,一是因为玩的人多,二是因为风险太大,而玩垃圾则最安全,已经没有多少下降空间了,我能赔到哪里去?
  • 2、做生意就是做关系,关系到位了,生意自然也就到位了。
  • 3、我之所以用你(指的是笔者),是因为你有让我利用的价值。你是行家,我有钱,咱俩能形成完美的互补,这就叫做默契。
  • 4、安全第一,我从来不做风险大于收益的事。没有十足的把握,我绝对不会把钱投进去,更不会把自己的身家压进去,细水长流远比孤独一掷要好。
  • 5、我是靠信息挣钱的,所以这个工作属性就需要我结识更多的人,讲更多的话,拉更多的关系。信息很重要,重要到可以左右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 6、我很累,每天都在忙碌在各种人和事之间。而在十几年如一日地打拼过后,才发现“累”不过是最轻的代价。

有钱人是怎么挣钱的?

我不是有钱人,我是打工仔,目前年收入在150W,我只能讲讲我的经验:

一、打工仔的主业

1、我是个普通人。农村长大,04年大学毕业一个普通二本的普通专业,大学挂科多,差点毕不了业,理所当然的在校期间没有拿到offer,只能去深圳打工。

2、饿死不干流水线。初到深圳,一起在火车上认识的几个年轻人都去了工厂,我死活不愿意去,每天去罗湖人才市场逛。流水线这种一眼到头的工作,可以解决临时温饱,但失去的却是大量的机会。用未来换现在的安稳,绝对不划算。最后找了个销售工作干。

3、拼死干销售。打工仔没钱没人没背景,应届生没经验没技巧,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往死里干。年轻人只有一个特长,就是肯拼命。我说我每天可以打600个电话,马上又会有杠精跳出来说,不可能。正常人肯定做不到,混日子肯定做不到。如果你要真每天拨出去600个电话,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在04年的时候就可以月薪过万。

4、翻身干管理。干销售挣到钱了,就拿钱来投资自己,武装自己的大脑,结交各行业朋友,不停地试错。我每个月发完工资后会固定的往两张卡上各打月薪10%的钱,一张10%的月薪用来学习和培训,另一种10%月薪用来请客吃饭送礼社交。一路从销售转型做程序员做顾问,做项目经理做部门经理,做副总监做总监,做副总裁做合伙人。干到年薪120W+,也混到了一个创业公司的股票。

二、打工仔的副业

1、兼职讲师:得益于在行业里干的时间长,而且豪爽大气爱交朋友,经常有朋友推荐我出去讲课,主要讲我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每次1-2天,每天1万税后。这个年收入在15万左右。

2、兼职咨询:上一个公司一起跟老板把公司搞上市,认识了一大帮子保荐机构、证券公司、投资公司、银行等金融行业的大佬,不知道是谁把我录入到专家库里了,经常接到金融行业的各类调研,大部分公司的酬劳在每小时2000块左右,一般每次2小时左右,每年有个10几次吧。

3、兼职老板顾问:经常出去讲课,认识了一些老板,虽然我自己不做项目,但是他们自己也会去请一些公司来做项目,但是内部没有懂行的人,需要找个人来把把关,这个时候会来找我。目前跟两个老板合作的比较多,没有明确的报酬,其中一个老板年底给了张20万的某平台购物卡,另外一个老板给了个10万的红包,送了一箱茅台。

4、兼职理财:真正的有钱人都是拿钱去赚钱,我刚刚摸到点门。主要是三块:一是大额存单,年化入在10W+;二是买点国债,年化在6-7万吧;三是炒自己公司股票,每年只搞一波,这点把握度还是有的,收入在个10W+左右吧。

三、不是有钱人的挣钱总结

1、如果你是打工仔,你把每个月收入20%拿来做学习和发展,长期坚持,回报最高。

2、收入是几何倍数的增长,挣钱越多越好挣钱。我挣1万多的时候花了几年时间才能多挣1万,但是我挣10万的时候,感觉很轻松兼职也可以挣几十万。

3、我不是有钱人,我用专业技能赚钱。有钱人靠钱赚钱,靠资源赚钱,靠人脉赚钱,我跟他们比差得太远了。

与君共勉,祝大家一起早日当上有钱人。

有钱人是怎么挣钱的?

富人拿钱换时间,穷人用时间换钱。

富人和穷人为什么一个可以赚大钱一个只能保温饱。本质在于他们的思维认知已经不在一个水平面上了。

赚钱的三个层级
  • 打工赚钱

国内,乃至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的赚钱和 生活收入的来源。依靠体力,或者技能来赚钱。

下至普通员工,上至总经理都属于打工赚钱的范畴。

特点就是风险相对要小一些,但是收入天花板也更低,能拿到真正高收入的属于凤毛麟角。

  • 开公司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打工。

这群人跳出了大众的思维模式,靠经营生意来赚钱。

特点是进入门槛不算高,风险较大,收益相应的更高。想要成功付出的代价也更多。收入几乎无上限。但是需要在思维认知上有一定的高度。

  • 资本运作

需要对经济,行业,市场有充分的认知。

最关键的是需要有:钱!动辄上亿的钱。

不是一般人可以玩的游戏。金融危机一个索罗斯就把东南亚几个国家玩的半死不活,足可见威力之大。

还是那句话,穷人以时间来还钱,想要赚钱就要让我们的单位时间更值钱。想尽一切办法来提升我们的实力才可以赚更多钱。

我是@师兄先行一步 ,每天分享一个赚钱项目,愿我们共同进步!

有钱人是怎么挣钱的?

有钱人钱是怎么赚回来的。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给你讲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座山林,山林里有几千只野兔。不过村民平时都没看到多少只,偶尔有一两只出来。有个村民王某就想,山林里可能有很多野兔,想和村里几个要好的朋友去捕捉。结果,村里95%的人都说,不要费劲了,山林里根本没什么野兔,不用进去捕捉,浪费时间,精力。王某想,不去试怎么懂,万一有呢?

最后苦口婆心地说服了2个朋友,一起组队去捕捉。由于山林丛林茂密,荆棘很多,山坡又陡,捕捉兔子难度大。捕了好多天,还是没有什么收获,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坚信会有兔子。就这样过了好多个月,经过不断总结捕捉经验,他们得到一套捕捉兔子的方法。慢慢的捕捉得到很多兔子,吃不完,他们还拿来卖。

村民们发现山林真的有那么多兔子,纷纷也试捉捕捉。但是他们缺乏经验,很多都无功而返。王某发现,凭他们三个月捕捉野兔太慢了,不如召集一些村民来,传授他们捕捉方法,捕得5只,送一只。后来就招了几十人来捕野兔,王某和他的两个朋友不用亲自去进山林捕捉,每天在山林外面搭个屋子,把方法教村民去捕捉即可。就这样,王某每天得到很多野兔,卖得了好多钱。哪些进去捕捉的人学会了方法,也纷纷学王某招人来捕捉。山林外面搭了很多屋子,很多人当了老板。

后来捕捉的人多了,山林野兔被捕捉完了,很多老板做不下倒闭了。王某赚了钱最多,成了村里最富有的人。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知道王某的钱是从哪里来了吧。懂得冒险,不怕困难,别人觉得不可能,他觉得可能,就要去做。其次,学会利用别人的手帮自己赚钱,就是助力。

从经济学角度看,世界上可利用资源都是稀缺的,有钱人的钱,就是在稀缺的资源中获取比大多数人要多。他们赚得就是多数人的剩余价值。就是通过他的有限资源,杠杆原理,把自己财富最大化。通过社会一些制度规则,合理合法的去获取财富,比如开公司,开工厂。靠自己双手赚钱有限,比如一个人在大能力一天也只能搬砖得200块一天。但是他组织1000个人来搬,每个人给他199块钱一天。他每天什么事都不干,都可以赚1000块钱。

这就是有钱人的钱怎么来的。

下面这个图,就很好说明有钱人的人怎么来,

左边应该多加几个人钓鱼,右边富人对穷人捕鱼者,每一个人给他一条鱼就足够了。

(学雪之道专注财经原创回答,理财有道,看雪之道,关注点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