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刚在国企工作半年就裸辞,是什么经历?什么感受?

前不久,应某大互联网公司邀请参观他们的新办公区。我去了之后,惊呆了,一个搞网站的互联网公司办公区,竟然像一座小城市。我本以为几百个人维护一下网站就够了,没有想到十几栋巨型办公室楼连成一片,当天在食堂吃饭的年轻员工就有一万多人。看见那些年轻人朝气蓬勃、步履匆匆,到处洋溢着青春荷尔蒙的味道。

想想那些巨无霸的国企央企,是看不到这样朝气蓬勃的景象的,如果像这样,也许被批评不稳重不持重吧。后来就能理解一些硕士生刚入职就辞职的动机了,他们渴望激情,渴望自由,渴望发挥自己的作用而已。当然,并不是说国企就不能让他们发挥作用,只是他们更喜欢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吧。

这多年来,经手的年轻人辞职不下百人,大体有这么几种情况:(本回答不讲大道理,只捞干货,只讲实实在在的现象)

第一,国企一线,辞职的年轻人占比为60%。

他们冲着央企国企的光晕而来,进来之后,被一竿子下派到基层工作,有的硕士生就到车间里当操作工。下派到基层一线,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往好处理解,就是增加基层经历,夯实发展基础。从坏处理解就是大材小用、高射炮打蚊子。很多硕士生,尤其是名校硕士生,很难熬过三年。

越是基层,越是艰苦,越是收入不高。他们天子骄子的落差很大,吃不了苦,以为看不到希望,嫌弃工资低,攀比其他同学,凭着一张文凭跳槽了。

留下的都是普通本科、出生农村的,一是能吃苦,二是这个学历,出去也不吃香,三是家里人觉得央企国企稳定、体面。

我见过很多,这些留下来的(其实大多数是没有能力飞走的),反而因为在基层摔打几年,后来都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工资增长,职务消费增长,企业福利好,总体性价比反超那些跳槽的同学。

第二,国企科研一线,辞职的年轻人占比为20%。

国企科研单位,比如,能源公司里的研究院、设计院等等。这些研究单位,要求入职的学历本来就高,起码是硕士,很多都是博士。他们学历高,有专业水平,社会上的民企外企和科研单位,也有需求,也就是说,他们跳槽,接受的地方多,诱惑大。

央企国企,科研人员,接触的大项目多,所以,锻炼成长的快,见识广,本事大。呆上几年,翅膀就硬了。不像民企私企的研究单位,接触的项目少并且小,得不到这么丰富的锻炼,能力和视野不如央企国企的大。民企外企拿出高薪诱惑,跳槽是一堆一堆的。

央企国企往往不是一线城市,科研单位也是二三四线城市。一线城市的大公司和科研单位,拿出高薪和户口诱惑,跳槽的特别多。我见过有公司用中轿车去央企研究院门口拉人的。

第三,国企机关人员,辞职的年轻人占比为10%。

国企机关,论资排辈、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晋升缓慢,让一些年轻人感觉不舒服,不喜欢体制内的氛围。本来选拔到机关里的,都是下面的优秀骨干,可是真正到了机关,才发现自己就是打杂的。

国企机关工作,不像基层一线,有考核硬指标,不好混日子,机关没有考核指标和硬性任务,机关里混日子的人太多了。关系户、资源户、坐地户、安置户、各种老婆太太、各种二代,啥也不干,还整天捣鼓事,有好事那件也不能落下他们。那些高学历的年轻人,忍受不了的,就跳槽了。

第四,国企各种关系户、各种怀才不遇者、各种倒霉蛋、各种真委屈或觉得委屈的人,受到处分的人,占比10%。

除了以上三种,国企跳槽的人并不多。零零散散跳槽的,无非这几种人。一是各种关系户和二代,受点委屈,就换个地方,人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二是个别自以为有才华,国企里混不开的人。三是比较倒霉的人,比如,安置到哪个岗位,被上司遗忘了;或者错过什么机会,再也没机会的人。四是被上司欺负,感觉委屈的人,或者受不了一点委屈的人。五是受到处分,感觉没脸待下去的人。

硕士生刚在国企工作半年就裸辞,是什么经历?什么感受?

谢谢邀请,我也是硕士毕业,刚毕业就进了一家国企,做了一年辞职了,感受颇深,不过我现在也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国企有他的优势和缺点。

我们学过政治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国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形成的。国企对国家层面来说它存在的意义不只为了盈利,他一方面承担中国整个国家发展的重担,另一方面要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对于我们进国企工作的人来说,那就是工作稳定,不用担心失业,各种福利待遇都好,对于我离开国企,因为给我的感觉,对于个人的冲劲是一种消磨,温水煮青蛙,这里我并没有说国企是好是坏,任何单位都一样,有利有弊,如果你喜欢这样的环境,待下去,如果你喜欢更加有冲击力的竞争环境,那就去创业性公司,你有多大胆,他就有多大产量,人活一辈子,拼一次,值得。

还有你离开国企,再进一些公司,那么你身上就加上了勇敢的标签,另外国企这样的体制健全的单位对你也是一种经验,将来你其他公司的时候,这种健全的体制可以发挥作用,想一下,健全的体制加上充足的干劲,还有什么做不好。

硕士生刚在国企工作半年就裸辞,是什么经历?什么感受?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回答一下。

首先,我介绍我自己,我是国内比较靠前的211电气工程硕士毕业,进的单位是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我是17年7月份正式入职,19年5月份正式离职的。对于硕士生刚刚在国企工作半年就裸辞,从我在国企待一年多的感觉,我认为是太急了,半年时间连国企内部组织架构、日常工作流程,工作方式,内部人员关系都没有搞清楚,毕竟国企跟民企不一样,国企是国家的,它的背景属性决定了它组织结构、人事关系的复杂性,不是内部人员是没有办法去了解的。下面结合我工作的单位说一下我国企工作经历。

一是 组织架构。国企一边分为央企和地方国企,央企主要是归国资委直管,部分央企由中央部署机构主管,这些也可以归为央企,他们是不归地方政府部门管理。地方国企是由企业所在地政府部门国资委管理,简单一点说法就是,中央相关部门管理的国企就是央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管理的国企就是地方国企。我离职前的国企就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五大发电集团之前,它的结构是三级管理结构,集团公司、区域公司(二级单位)、三级单位,我毕业首先进入的是二级单位,就在所以区域的省级公司实习,大概做了一年,然后分配到三级单位,分到了所在省份二级单位管理的三级单位。

二是人事管理。我们二级单位主要领导人员是由集团公司任命的,三级单位领导是由二级单位人员,三级单位普通员工是由二级单位统一招聘和分配,也就是说,由二级单位统计招聘的人员都是我们单位的正式员工,三级单位招聘的人员都是派遣人员,所谓派遣人员就是合同签订是和第三方签,不与我们公司签合同的。

三是工作内容。二级单位一般不会直接管理具体业务,主要是行政机关,公文内容比较多,三级单位主要就是具体业务了,像我之前的单位就是发电厂,我们三级单位就是保证发电厂正常发电。

四是人际关系。国企因为是大家眼中的好单位,所以就有了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国企,每一个人背后可能都有好几个领导看着,所以你得很小心。然后二级单位主要是管理型,所以很多人都是那种管理人员,而三级单位涉及到具体业务,所以除了管理人员还有各种一线人员,所以三级单位的人际关系更加复杂。

如果你进了国企,你就得特别注意与身边同事的关系,因为你真的不知道你身边那个同事跟公司那个领导很熟或者是那个领导的亲戚,这里说的领导不是说是你在的三级单位的领导,还有可能是你上级单位的领导,或者更加高层。

以上是我个人的经历,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硕士生刚在国企工作半年就裸辞,是什么经历?什么感受?

入国企不到6个月就辞职,家人、同学说我傻,我却松了一口气。

在不少人眼中,国企的福利好、工作轻松、年终奖丰厚,是求职的好去处,曾经我也这样认为。但是当我经过层层筛选终于入职国企,在投入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最后我坚定地提出离职,放弃了这个“铁饭碗”。

我不是关系户,靠自己的努力通过“独木桥‬”,入职国企做采购员,当时身边的人很羡慕我,但入职后我全力以赴也无法适应

简单说一下求职和入职国企的过程。先是认真准备投递,投递简历,简历过关,参加笔试,笔试通过,第1轮面试通过,第2轮面试和公司领导谈谈生活、思想后再通过,第1次体检不过关,第二次换一家医院做详细复检后过关,最后入职。

那家国企只招一名采购员,而我得知自己通过了之后,觉得这是上天对我的眷顾,仿如走过了一座“独木桥”,才获得这个入职机会。

刚开始的时候很开心、很激动。在国企做采购,和家人朋友说起这个,我自己都感到挺有面子的。身边的同学,也比较羡慕我,觉得我找了一份好工作。

做下去之后,我的热情就慢慢地消退了。其实当时我入职的那家国企福利挺好的。那是8年前情况,我大致说一下。

每天上班、下班基本没有考勤、打卡的,这点很不错;单位有自己的大食堂,吃饭有补贴,经济实惠,这点也很满意;单位里有自己的车队,基本是别克雅阁一类的商务车,外出办事可以申请用车;天气热的时候有凉茶发,有高温补贴;过节、生日等有100~500的补贴;每个月有1000以上的绩效奖金;年终奖从2万到10万以上的都有;公积金每个月3000左右……

刚入职,我每个月工资加绩效,到手有3800多,一年合计46000多,外加公积金、年终奖,刚入职的时候年收入就可以达到10万左右。

再说一下我的工作内容和经历吧。刚入职时单位就给我分配了一位师傅,他是采购业务主办。但是他基本不教我的,当我主动去问他的时候,他也是很不耐烦。

当时采购部门里一共7个人。除了我和我的师傅之外,有1位是经理,我基本上很少能见到他;有2位是阿叔,等退休的那种,不会用电脑的,上班就是看报纸,然后偶尔帮我们的工作报告签个名;还有2位小姐姐,业务骨干。

没人教我就自己学。一边学,一边做一边犯错,一边被批评,就这样我很快就上手了。每天大概投入到工作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

每天的工作大体上就是做一些招投标的标书、做好采购报表、把数据录入公司的系统、整理采购单据交给财务。偶尔和师傅外出见供应商,负责倒茶递水、喝酒等。

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无论好的坏的,我都说一下。

好的是考勤轻松,每天工作量很低,经常有各类球类活动,工作稳定。如果不自己离职,基本上都可以做一辈子。

我不喜欢的有这几点:

1,要喝酒。我一碰酒就会脸红,无法适应酒文化;

2,各种小事的约束比较多。有一次我和隔壁办公室的领导面对面擦肩而过,忘了打招呼。一件这样的小事不知道怎么样的就被传到我办公室的里了,同事批评我没礼貌,影响了团队的形象。办公室‬要求‬在公司里‬无论‬见到谁‬,都要‬微笑‬着‬点头‬打‬招呼的‬。

3,没有关系很难有机会晋升,有可能在同一岗位一直坐到退休,正如我办公室的那两位阿叔。

4,当时我的入职,可能影响到办公室里其他人的利益。这是办公室里的一位阿叔和我说的,他说当初公司招聘我这个岗位的时候,他们都介绍了自己的亲人来应聘。所以除了一位阿叔,其他人都希望我能离职,然后好给机会他们去安排自己的亲人过来。

5,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太低了。一个月3800多,除去租房和生活费用,几乎就剩不了钱,这一点是我觉得最压抑的。

入职‬不到‬半年‬,我‬就‬选择‬了‬离职‬。家人‬,朋友等‬说我‬傻‬,他们说‬只要‬好好‬做下去‬,熬‬个‬几年‬后‬,收入‬就会‬很高‬的‬。但是‬我‬耗‬不下去‬,我‬无法‬适应‬当‬时‬的‬环境‬。离职‬当天‬我办完‬手续后‬,走到‬公司的‬楼下‬,第一感觉‬就是‬松‬了一口气‬,终于‬离开‬这个‬地方‬了‬!

‬我在国企工作经历的感悟

1,无论在国企或者私企打工,本质都是做工作,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2,有的人喜欢国企的氛围,有的人适应不了。

3,国企的工作相对私企来说,更加稳定。

4,国企的职位级别考核制度完善,通过考职称可以获得职级的晋升(不是职位晋升)。

5,私企的工作压力相对更大。我在国企工作的时候,一到下班时间,不管手头上有没工作,都可以留到第二天处理的。私企的话,基本就是要加班完成才能离开。

6,追求安安稳稳的,为人处事比较灵活变通的人可以去国企。喜欢折腾的人,适合去私企。

最后反省一下自己。我在国企工作的经历是失败的,主要也是因为我自身性格的问题。

每一家国企的氛围是不一样的,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也不同。有的国企或者有的工种,一样能让人做得很有干劲。现在很多国企经过改制,有了很大的改变或进步了。至于国企适不适合自己,就只有自己去做了才知道。

离开‬国企‬我‬不‬后悔‬。对于我来‬说‬,一份‬工作‬我‬看重‬的‬是‬自己‬能‬不能‬适应‬,能不能‬把‬工作‬做好‬。只要‬自己‬能‬做好‬,也有‬盼头‬,在‬哪里‬工作‬我都‬开心。

硕士生刚在国企工作半年就裸辞,是什么经历?什么感受?

观点:很正常,国企里面每年都会进来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同样,每年也有很多这样的人离职,他们离职最大的原因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下面我们就谈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吧。

01有能力,但是没有用武之地

国企的人才是很多的,其中不乏一些211,985的研究生,就拿我在上海一家国企的经历吧,里面的身份是很明确的,本科生以上是管理人员,其他的是操作工,也有少部分管理人员是操作工升上去的,这里面,随便找一个管理人员基本都是211毕业生,其中还有一些是八九十年代大学毕业生,做在我前面的就是82年上海交大毕业的,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对于一些新来的研究生,他们在研究生期间大多数的研究方向在进入企业之后是没有用的,本以为进入国企可以大干一场,结果发现,国企对自己其实没有什么要求,每天按时上下班就可以了,即使有很多才华,就是施展不开,长时间这样就会觉得国企不适合自己发展,最后选择辞职。

02国企待遇较低

很多人认为国企的待遇不是很高吗?为什么会说比较低呢?其实这句话没有错,对于某些人来说,国企的工资确实是比较高的,但是对于研究生来说就显得比较低了,毕竟国企还有当年大锅饭的影子,一个刚进国企的研究生比一个没读过书的工人工资也高不到哪里去,很多人看着自己研究生期间的同学进入外企或者私企拿到非常高的待遇,自己的内心自然有所落差,对于一般的国企,硕士生和本科生的工资都是差不多的,最多多几百块钱一个月,这样的差距显然让硕士生不能满意,于是选择辞职的也是比较多的。

03国企论资排辈现象严重

对于一个硕士而言,参加工作也快三十岁了,这样的年纪在一般的公司都可以做到管理层了,但是在国企确实不可能的,一个刚进入国企的硕士生,什么也不懂,提拔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一个刚进国企硕士生无论是待遇方面还是在晋升方面都是不如一个已经工作三年的本科生的,况且现在国企里面高材生比比皆是,想要晋升就必须得熬,有些硕士刚来就可以看到自己五年或者十年之后的样子,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于是选择离职。

04国企关系复杂

在国企里面想要晋升仅仅靠自己努力工作是很难的,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国企里面很多都是关系户,有的甚至是顶岗进来的,他们父辈在国企里面都积累的相当多的人脉,在晋升上更加具有优势,一个刚进来的硕士生,如果在公司没有一定的背景,那么发展空间也受到比较大的限制。

最后,其实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是各自的优势不一样而已,国企虽然有一些弊端,但是国企稳定,福利好,待遇高也是大家公认的事实,私企虽然工作辛苦,但是晋升快,发展空间大也是有目共睹的,至于哪个更好,要看自己的性格与爱好了。

END......

硕士生刚在国企工作半年就裸辞,是什么经历?什么感受?

这个我没经历过,但是我的一个师兄刚干过。他是华中科技大学2018届电气硕士毕业生,也就是今年6月份毕业的,并且去了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然后11月份他辞职了。

当时我震惊了,一个好端端的铁饭碗说没就没了。后来问他,他说电网的工作不适合他,他想出国读博。我说那你后不后悔,他说人各有志,每个人适合的地方不同。又说自己是裸辞,待着总留个念想,断了后路,下个决心什么的。我师兄挺厉害的,能这么干的也只有他了。

目前他正在准备雅思,而且导师也找好了,还经常跟我们打羽毛球,看着也并没有那么焦虑,显的很稳重。

至于这是一种什么经历和感受,恐怕是很酷炫,很大胆吧,总之就是牛,为了自己的梦想,可以不顾一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