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不少老头老太太搭伙同居,你觉得靠谱吗?

我们邻居就是,老头让老太太付一半房租,还要洗衣做饭,不知道老太太图啥呢?😅😅据说是每月给老太太生活费,也就够他们买菜吃饭的钱吧。😓😓😓我怎么觉得这个老头是个混蛋呢?

王姐,59岁,退休金2200元,在海南跟一个帅老头搭伙过日子。老头69岁,退休金12,000元,每月出3000元生活费。老头的儿女担心被骗,拆散了俩人。结果,老头相思成疾……

王姐是个乐天派,大嗓门,初中毕业,阳光温暖,干活麻利,命却比黄连还苦……

丈夫是大车司机,35岁那年,车翻到悬崖下,直接找阎王下棋了。

王姐擦干眼泪,没有怨天尤人,自己拉扯着儿子长大。王姐没有稳定工作,想方设法,马不停蹄地挣钱。

从35岁干到了50岁,一干就是15年。几乎什么工作都干过,卖过早餐,送过快递,做过保洁。那些年,她一天打三份工。

冬天的早晨,去批发市场,帮人家装卸大白菜,手冻出了一道道血口子。从早晨7点,干到上午9点,能挣60块钱。

中午,简单扒拉一口饭。下午14点,抓紧时间,去帮一对小夫妻打扫卫生,干两个小时,能挣60块钱。

下午16:30,帮邻居从幼儿园接送孩子,还管孩子一顿饭,人家给60块钱。就这样,一天能挣180块钱,一个月就是5400元。

钱虽然不多,但是在我们三线小城市已经是高工资,因为我们这儿的平均工资是2000-3000元。

尽管累得腰酸腿疼,她一天也不舍得休息。多攒一分钱,是一分钱。王姐靠着自己勤劳致富,买了93平的房子。

儿子很心疼妈妈,也很争气,考上了211大学。儿子大学毕业后,没有读研,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他考入本市的事业单位,工作很稳定。

儿子结婚买房,都没让王姐操心。因为儿子可以公积金贷款,找的媳妇也通情达理,非常贤惠,跟王姐就像母女一般。

王姐苦尽甘来,一直交着社保,50岁就领了退休金,只不过比较低,到59岁才有2200元。但是,她特别知足,有退休金,就吃了定心丸。

王姐50岁以后,没有再打过工,因为要帮着带孙子,她一手把小孙子带大了,已经上了小学。亲家也退休了,接替了她。

突然闲下来,王姐有些不适应。有老姐妹就约她去海南度度假。操劳了一辈子,也该休息休息了。

去年春节,王姐和另外两个闺蜜,去了海南。房子是白大姐买的,一共96平米,足够三个老姐妹住。

王姐要给白大姐房租,白大姐不要,王姐硬塞给白大姐500元。不然,感觉心里不安。

哇,蓝天,白云,阳光,沙滩。没有大雪,没有雾霾,老姐妹三个,快活似神仙。

白天在海边悠闲散步,傍晚去跳广场舞和交谊舞。王姐活泼开朗,节奏感强,学啥像啥,很快成了广场舞和交谊舞皇后。

一些老头把炙热的目光,粘在王姐身上。其中,有一位69岁的老爷子,非常绅士,动作如行云流水。

老爷子和王姐成了舞伴。这位帅老头竟然是一位大学教授。老伴儿去世了9年。一儿一女都在国外。

儿女为了让老爹有更好的晚年生活,在海南给他买了房子,103平,空旷冷清,孤独寂寞。

一来二去,老爷子提议,求王姐跟他搭伙过日子。老爷子每月出3000元生活费,另外水费,电费,物业费等,他都出了。

王姐只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老爷子身体很好,也跟王姐一起干家务。俩人出双入对,俨然是一对老年夫妻。

其实,两个人根本没有领证。人老了,最怕孤独,互相抱团取暖。王姐做饭是一把好手,整天乐乐呵呵,老爷子打心眼儿里喜欢……

可是,好景不长,老爷子的儿女知道了。觉得这样一个没文化的老年妇女,分明是觊觎老爷子的财产。

老爷子在内地有三处房,儿女还经常给老爷子打钱,存款至少300万,工资每月12,000元。

王姐有什么呀?只有一处93平的小房子,每月工资才2200元,跟老爷子相比,天上地下。

老爷子的女儿怒气冲冲,从国外杀了回来。对王姐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想法,简直是一个老狐狸精。限你一天之内,从我爸这儿搬出去”。

老爷子差点被气得背过气儿去,王姐二话不说,拎起包就走。王姐干脆也不在海南住了,第2天,就返回了自己家。

自己有房,有儿子,还有10万块钱存款,受那个窝囊气干什么?王姐风轻云淡,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尽管老爷子人不错,王姐对他很有好感,但是地球离了谁都转。王姐自强自立,自己过日子很潇洒。

现在上了岁数,不想那么拼命了,但是自己身体健康,完全可以再打一份工。王姐干脆只卖早餐。

王姐做的荷叶饼是一绝。从早晨6点干到9点,然后收工,大概能挣120元。王姐也不贪,挣点算点。

再说帅老头,以前没有王姐,还能勉强过得下去,这下王姐走了,帅老头似乎没了精神支柱,人迅速枯萎了。

老爷子吃不下,睡不着,整天唉声叹气。有一天,晕倒了,犯了心脏病。

女儿还没有走,吓个半死,和邻居一起把老爷子送进了医院。这下可怎么办?女儿和儿子犯了愁。

恐怕要请一个保姆,照顾老爷子。请一个保姆,至少需要6000元,恐怕还不合老爷子的意。

当时,老爷子和王姐在一起过日子,才掏了3000元生活费。到底是谁沾谁的光,女儿现在有点想明白了。

看着老爷子闷闷不乐,女儿只好让步了。她想请王姐回来,照顾老爷子,生活费每个月可以给5000元。

王姐呢?反而犹豫了,她到底要不要过去,继续和老爷子搭伙过日子?或者,要不要领证?

题主问,海南有不少老头老太太搭伙过日子,你觉得靠谱吗?

靠谱啊!只要双方心地善良,为人正直,有一定经济能力,互相看对眼了,就可以搭伙过日子呀。

海南是一个养老的理想地方,冬暖夏凉,空气新鲜。老人劳累了一生,最后剩一个人孤独寂寞。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单身老人如果能找一个心仪的老伴,在一起搭伙过日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没有法律规定,两个老人不能在一起生活。各取所需,性情相投。帅老头出钱,王姐出力,俩人相互照顾,也减轻了儿女的负担,不是挺好吗?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如果喜欢我的作品,敬请@杯水明月评论,点赞,转发。

海南有不少老头老太太搭伙同居,你觉得靠谱吗?

李叔64岁了,每月退休金6000多,在海南养老时,认识了55岁的黄阿姨,两人一起搭伙过日子,结果不到一年的时候,李叔就哭着说分手。

李叔年轻时在国企单位,待遇还不错,和老伴就生了一个女儿,没什么生活压力,一家三口过得很幸福。

快要退休的时候,李叔就在跟老伴规划退休后的生活,两人约定以后一起去海南定居,买一套小房子,到时候养老。

主要是李叔有痛风病,受不了北方的天气,特别是到了冬天,外面白雪皑皑,出门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还是会觉得冷,经常脚痛,有时痛的都走不了路。

李叔听身边的朋友说,海南是个养老的好地方,那边天气好,一年四季如春,空气也新鲜,北方有条件的老人就去那边生活了。

李叔知道后,也决定和老伴去海南养老,两人都有退休金,完全可以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后面,李叔和老伴都退休了,每月退休金加起来就有一万多,手里还有几十万存款。

李叔和老伴就直接坐飞机去海南看房子,在销售员的介绍下,李叔买了套62平的江景房,准备以后就在这里定居。

买完房,李叔和老伴又在海南玩了几天,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觉得海南天气好,再也不用穿羽绒大衣了。

李叔和老伴高高兴兴回到老家,准备收拾行李去海南生活,结果回去没多久,老伴就突发心脏病,还没来得及去医院,就去世了。

李叔都不相信,老伴平常身体好好的,怎么会突发疾病,一点预兆也没有,李叔很难过,抱着老伴大哭一场。

老伴去世后,李叔一直郁郁寡欢,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之前说好去海南养老,暂时也没心思去了,只想待在老家。

女儿知道后不放心,怕父亲一个人在家孤单,就让李叔搬到她家去住,热闹一点,李叔不愿去,他说女儿有自己的家庭,住在一起怕到时闹矛盾,还是一个人自在。

女儿没办法,就偶尔抽时间回老家,陪陪李叔。

过了两年,李叔也慢慢习惯了没有老伴的生活,决定一个人去海南养老。

没多久,李叔就搬到海南去了,住着江景房,生活过得有滋有润的,每天出去跳跳广场舞、打牌、下棋,饿了就去下馆子,别提有多舒服。

李叔在海南待了一段时间,就认识了隔壁邻居黄阿姨,黄阿姨人有气质,披着棕色的卷发,看着很年轻,一点不像55岁的人。

黄阿姨已经退休了,每月退休金两千多,退休后就来海南这边生活,没钱买房,就租的房子,平常自己做饭吃,花不了多少钱,退休金也够用了。

有次,黄阿姨家的水龙头坏了,她不会修,一直漏水,只好敲门找李叔帮忙,李叔二话没说,就去帮忙修好了。

黄阿姨为了感谢李叔,就炒了几道菜,让李叔留下来吃饭,李叔也不客气,就坐下来吃了,尝了一口,李叔就觉得好吃,一个劲夸黄阿姨厨艺好,比外面饭店都做的好吃。

黄阿姨听了很高兴,后面,只要做了好吃的菜,就会喊李叔去,有时两人还一起去跳舞,成为了舞伴,配合得也很默契。

这样一来二去,两人慢慢产生了感情,李叔主动提出跟黄阿姨同居,黄阿姨也答应了,但前提是有两个条件。

第一:要李叔给6万块彩礼,第二:每个月李叔要上交退休工资,生活开销也由李叔承担。

李叔被爱冲昏了头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直接给黄阿姨转了6万块钱,还把退休金也交给了她,两人就在一起搭伙同居。

然后黄阿姨就搬到李叔家去住了,刚开始,李叔高兴得不得了,每次出门都跟黄阿姨手牵着手,很恩爱,两人就像夫妻一样。

黄阿姨每天负责洗衣做饭,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一日三餐都是她做,黄阿姨厨艺不错,会做很多拿手菜。

为了抓住李叔的胃,黄阿姨每天做各种好吃的菜,都不带重样的,李叔吃着美食,嘴角乐开了花,还夸黄阿姨能干,没几个月,李叔就胖了六斤。

李叔每月6000多退休金,都交给了黄阿姨保管,每月两个人的生活开销也就两千多块钱,根本就用不完。

黄阿姨就动起了歪心思,她把剩下的钱偷偷拿给自己的儿子用,黄阿姨的儿子才买房没多久,每月要还房贷,黄阿姨心疼儿子,就每月补贴儿子四千块钱,这些事李叔压根就不知道。

有次,黄阿姨的儿子打电话来,说孩子生病住院了,钱不够,让黄阿姨给他转五千块钱过去,黄阿姨拿不出来,就去找李叔要钱,说退休金不够用。

李叔听了觉得不对劲,每个月退休金6000多块,两个人吃喝,怎么可能会用完,李叔就盘问退休金去哪儿了?

黄阿姨听了支支吾吾的,说道:“退休金都拿去给我儿子还房贷了,他压力大”。

李叔听了很生气,凭什么自己的退休工资,要拿去养别人的儿子,太过分了。

黄阿姨还不服气,说道:“我们都同居了,我的儿子不就是你的儿子吗?花你点钱也是应该的”。

李叔这才醒悟过来,原来黄阿姨跟他搭伙过日子,就是为了钱,帮她养儿子。

李叔不愿给钱,还跟黄阿姨吵了一架,说自己以后不会再上交退休工资了。

黄阿姨听了也生气,把身上的围裙解开,就扔在地上,说道:“我还不伺候你了,给你当牛做马的,花你点钱怎么了?你请保姆也得要四五千”。

说完黄阿姨就躺在沙发上,玩起了手机,也不做饭收拾家务了,李叔见状,只好去饭店随便对付一口,两人就这样僵持着,你也不理我,我也不理你。

后面,李叔痛风犯了,脚又痛又肿,都下不了床,李叔躺在床上,黄阿姨也不送一口饭去,李叔口渴了,实在忍不住,让黄阿姨给他端一杯水去。

谁知道黄阿姨说:“让我伺候你可以,给我5000块钱就行,不然别想我给你端水”。

李叔躺在床上,很心寒,也终于看清了黄阿姨的真面目,两个人在一起搭伙过日子,压根就没有真感情,都是为了钱。

李叔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哭着跟黄阿姨提出了分手,让黄阿姨搬出去住,以后两人再也没有关系。

黄阿姨见李叔不拿钱,还赶自己走,收拾好行李,头也不回地就走了,留下李叔一个人在家。李叔只好给女儿打电话,让女儿过来接他回家,他再也不想一个人待在海南了。

女儿知道了,买了当天的飞机票,立马赶了过去,看见父亲一个人躺在床上,连一口水都喝不到,心疼得不行。

女儿不放心父亲一个人在海南生活,就把李叔接到她家去住了,让李叔接送外孙上学,李叔也答应了。

经过这件事后,李叔才明白,还是自己的女儿好,靠别人是靠不住的。

海南有不少老头老太太搭伙同居,你觉得靠谱吗?

通过李叔的经历,我觉得老人搭伙同居不靠谱,搭伙过日子属于非法同居,合理不合法,也不受法律的保护,要是被骗钱财了,最后也很难要回,没有直接的证据。

而且搭伙过日子一般不会长久,两个人各取所需,没有真正的感情,一旦涉及到利益,就会不欢而散。

就像李叔跟黄阿姨一样,刚开始两人在一起搭伙过日子,挺和谐的,黄阿姨做饭收拾家务,李叔就负责生活开销。

可相处一段时间后,黄阿姨就有了小心思,把李叔的退休金拿去给自己的儿子用,退休金用完了,还去找李叔要钱,李叔不给,两人就产生了矛盾,李叔生病躺在床上,黄阿姨也不管,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所以,老人搭伙过日子最好谨慎一点,擦亮眼睛,别被爱冲昏了头脑,与其靠别人,还不如靠自己或子女。

海南有不少老头老太太搭伙同居,你觉得靠谱吗?

我在黑龙江居住时,有个邻居老头就是搭伙同居,我觉得挺靠谱的。不过,和题主说的有所不同,俩人是自愿走到一起的,不领证、不办席、男方不给女方钱、俩人一起生活过日子,一起做家务劳动,小病自己看,大病各自依靠子女,哪天过的不高兴,女方卷铺盖走人,自由自在,各取所需,管他合法不合法,怎么舒服怎么干,民不举,官不究,潇潇洒洒过日子。

人为什么要活的那么累?改变一下生活节奏我看挺好的,只要不干违法的事,天地任我乐逍遥!

海南有不少老头老太太搭伙同居,你觉得靠谱吗?

我的楼下就住着这样的两个人,已经一年多了。

他们在老家就认识,只是当时男人还有老伴,女人单身好多年。

直到大前年,老伴因病走了,他们自然就走到了一起。然而在老家,却遭到了子女的一致反对,子女认为,这个女人是图男人的家产才在一起。

但是女人这些年,自己一直做生意,有一个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了,工作还不错。凭着积蓄,生活上是没有一点困难的。

但男人的子女不这样认为,老人又逢第二春,动机不纯。

没办法,两个老人干脆离开了老家,在景洪租了一套房子,过起了二人世界。白天,一起逛公园遛弯,晚上则到江边跳广场舞。

不知道究竟的人,还以为他俩是一家子。

少时夫妻老来伴,人一老最怕的是孤独。特别是没有另外一半的老人。

辛苦操劳一辈子,儿女成家立业。有孝心的还能够时常回来看看,那些忙碌的人,一年就见不到几回。

所以在海南,老头老太太搭伙过日子,就一点都不奇怪。没有了生活的压力,没有了子女的责任,剩下的就只有自己。

老人在一起,只要经济上没有牵扯,共同做家务,小病靠自己,大病靠子女,这样的生活,旁人何必咸吃萝卜淡操心。

况且,法律上也没有规定不能同居,你情我愿,就算是分手了,也各走各的,两不相欠。

人生最后的道路有人相陪,多好。

海南有不少老头老太太搭伙同居,你觉得靠谱吗?

当初老纪和一个寡妇,在海南偷偷搭伙同居,儿女都说不靠谱,老李不相信,等到他知道不靠谱了,不用儿女劝了,主动回到儿女身边了。

老纪今年已经68岁,这一辈子在事业上,可谓一帆风顺,一儿一女,也都非常出色,唯一不足的,就是老婆长得不好看,而且比他大四岁,当时是父母之命,他才和老婆结婚的。

结婚以后,老婆特别贤惠,对老纪也是相当的不错,体贴入微,家务活都是老婆承包了,所以老纪一直是很省心的人。

去年老婆有病去世了,老纪一个人在家,女儿让父亲去她家,老纪不愿意去,儿子想让老纪去他家,老纪也觉得和儿子儿媳妇,在一起生活,挺别扭的。

他就想一个人去海南生活,女儿当初在海南买房,就想等父母老了退休了,一起去那里生活,想不到母亲一直身体不好,经常去医院,所以一直都没有去那里住。

这下老纪自己一个人去海南了,儿子女儿不放心,怕父亲一个人不会做饭,吃不好,老纪说,我可以天天去饭店吃饭,到最后还是拗不过老爸,老纪还是来海南了。

老纪到了这里以后,开始把这里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可以了,因为每年儿子一家,或者女儿一家三口来过这里。

老纪来到海南以后,看到这里的蓝天,白云,海天一色的美景,尤其是这里的空气,格外的清新,真的是让人心旷神怡,不愧人们都说,海南就像马尔代夫,确实如此呀。

老纪安顿下来以后,就出去溜达,这里的老年人还真不少,可是他发现这里的老年人成双成对的多,让他很是羡慕,他觉得人家夫妻怎么都是身体健康,两个人到这里安度晚年,真是不错。

老纪也来老年活动中心,他喜欢吹萨克斯,就参加了几个老哥们组成的一个乐队。

下午老纪来棋牌室,他本来是想到这里看看,没想到遇到了老婆单位的小同事。

这位同事叫李然,人长得漂亮,身材苗条,皮肤白皙,想当年老婆上班的时候,这个同事老纪觉得还是一个孩子似的,一问才知道,人家也已经退休了,今年已经52岁。

遇到熟人,当然是好事,李然邀请老纪在她那桌坐下来,玩四圈。老纪盛情难却,反正也会玩,就坐在李然旁边,打起了麻将。

玩完以后,老纪就请李然吃饭,两个人越聊越近乎,原来,李然退休以后,儿子结婚了,找个儿媳妇,好吃懒做,她不愿意和儿子儿媳妇一起生活。李然的退休工资只有1590元,但是她也想来海南,到这里以后,她租房子住,她说过得也不错。

晚上老纪就睡不着觉了,李然的音容笑貌,一直浮现在眼前,他一心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就像李然这样的。可是他又不敢贸然问她。

第二天,他老早就来到乐队,他等着老李头,他想问问老李,他应该怎么办?

老李头告诉他,很简单的,在海南,你看到的一对一对的老年人,好多都是搭伙同居的,不过,我觉得不太靠谱,好像这个女人,前一段时间刚刚和一个搭伙过日子的散伙。

老纪恍然大悟,原来这里的老年人好多搭伙同居的,不都是真夫妻。我也可以呀,再说又听说,李然和同居的人刚刚散伙,正是一个好机会。

老纪今天请客吃饭,点了一瓶红酒,喝完第一杯,老纪想问李然,能不能和他搭伙过日子,没敢问,第二杯下肚,老纪平时就不胜酒力,有点兴奋了,就问李然,愿不愿意和他一起搭伙过日子,让老纪想不到的是,李然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第二天,李然就从出租房搬到了老纪这来,老纪那叫一个高兴呀,晚上两个人就来了一个烛光晚餐。

老李一看老纪的表情,就知道这个事成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嘛。老纪算是尝到了老夫少妻的滋味。那叫一个美。

李然说:让老纪把工资卡交给她,老纪的退休金一个月8300元,老纪想都没想,就把工资卡交到了李然手上。

接下来的日子,老纪的日子赛神仙,每天两个人都会一起出去吃饭,一起出去活动,他去吹萨克斯,李然去打麻将。

可是只过了一个月好日子,事就来了,他想买个帽子,他相中的,188元,他让李然给他付款,李然说,这个月工资没钱了,下个月再买吧,再说了,你戴帽子,不好看,老纪心想算了,不买就不买吧。

第二个月,刚刚过去20天,工资钱又花完了,老纪说:8300块钱,咱俩20天就花光了,那以后就在家做饭吃吧,省着点花。

李然说:我可不会做饭,还有10天呢,你找你女儿要点钱,老纪想把他和李然搭伙过日子的事,告诉儿女,可是李然不让。他也怕儿女不同意,他就给女儿打电话,说他想换个萨克斯,找女儿要5000块钱,女儿虽然想到老爸能花钱,可是他就带去了工资卡,存款没让他带走,女儿给他保管着,就没有多想,给他打过去5000块钱。

钱刚一到账,李然就让老纪转到她的微信上了。

下个月,李然又让老纪去找儿子要钱,老纪只得又编了一个谎话,儿子也给他转来5000块钱,李然还是给转走了。

后来这几个月,老纪不停地找女儿要钱,儿子不敢和媳妇说了,就给姐姐打电话,说了这件事,老纪的女儿也觉得不对劲,就问老爸,你到底是怎么回事。老纪怕事情露馅,最近两个月,没有敢再要钱了。

李然看到老纪的儿女,已经怀疑了,就撺掇老纪,咱俩在这买房吧,你看这里的空气多好呀,适合你养老,如果你在这里买房子,我就和你白头偕老。

老纪一想,就给女儿打电话,说他想在海南买房,女儿一听这话,就知道绝对没有这么简单,老爸肯定是有情况了,就和弟弟商量,决定先不给老爸钱,等到假期时,她去海南看看。

老纪的女儿没有提前和老纪打招呼,就来海南了,一到家,女儿就明白了,为何老爸要在海南买房子了。

女儿说:搭伙过日子,一点都不靠谱,尤其是你这种方式的,找一个年轻的,饭都不给你做一顿,你找这个搭伙过日子的女人,有什么用,等你有病了,人家能管你吗?就是看你退休金高,工资卡不交给她你试试?

老纪说:你不用管我的事,虽然我俩是搭伙过日子,可我俩感情深,和夫妻也没有什么两样,女儿说:爸你太天真了,你觉得哪个女人能像我妈一样,对你那么好,什么都不图回报的,你根本就找不到。

李然当着老纪女儿的面说:如果老纪在海南买房,她会一直和老纪在一起生活的。

老纪的女儿算是明白了,老纪已经昏头了,女儿心平气和地和老纪说:您在海南还能呆多久,再说,我的房,我又用不上,您就一直住着吧,早晚您都会回北京的,回到我们的身边,有病我们伺候你。

老纪还是听李然的话,知道女儿不会把钱支出来给他,李然就让老纪和女儿一起回北京,把钱自己拿回来,老纪真听话,和女儿一起回来了。

女儿看老爸跟着回来了,就拉着老爸检查一下身体,再让他回海南,也就放心了。

没想到,父亲检查出肾上腺有一个肿瘤,需要马上手术,因为肿瘤比较大,而且还不止一个,老纪做完手术以后,需要住院,老纪给李然打电话,让李然也回北京,李然说,她不想回来。

老纪心想:不回来一定是有难言之隐,算了,等他好了,就能见到李然了。

老纪养了一个月了,可是还是身体虚弱,女儿就给老纪雇个保姆,一个月4500元,老纪不想花女儿的钱,他就想让李然把工资卡上的钱,给他转过来,李然说已经花光了。他再打电话,就打不通了。

老纪女儿知道老爸每个月不够花,原来是工资卡给人家了,老纪女儿就到银行挂失,又重新办了一张工资卡。

过了三个月,老纪终于完全好了,他一天时间都不想耽误,他又想回海南了,女儿说,存折丢了,补办一下,需要半个月时间,才能支钱。工资卡没有给老爸,她说:每个月给您转过去。

老纪一刻也等不了了,他想赶紧回海南,找到李然,他知道李然把他拉黑,是生他的气了,以为他不会来海南买房了,他要让李然看到他的诚心,等到半个月之后,他会带着李然一起回北京,把那80万块钱都取出来,买个房子, 继续和李然搭伙过日子。

他风风火火地回到家,他是想给李然一个惊喜,可是他回到家以后,李然不在家,他就去棋牌室去找,没有,他问这些老哥们,看到李然了吗?

老李头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以为你不会回来了呢?所以也没有和你说。

这时,只见李然又挎着一个比老纪年轻几岁的男人,有说有笑地走过来,老纪愣愣的,他问:你干什么?这个人是谁?

李然说:这个是我老公,我们一起去棋牌室,怎么?你还有问题吗?

老纪气得直哆嗦:你把工资卡还给我。

李然说:你的工资卡早就停了,我给你放你家桌子上了。

老李头扶着老纪坐下来:别生气了,这就是搭伙过日子的,没有结婚证,不受约束,我早就跟你说,搭伙同居不靠谱,早晚也是这结果,算了,别生气了。

老纪给女儿打电话了,让女儿把他马上接回去吧,他一天也不想在海南呆了。

在海南,老头老太太搭伙同居,像老纪这样的一点都不靠谱,后来他才打听到,李然儿子儿媳妇就是嫌这个婆婆好吃懒做,连个房子也没给人家买,儿子儿媳妇儿都租房子住呢。

她有了退休金,就来海南生活了,她的养老金租了房子以后,她不找人搭伙同居,根本就没有钱花,所以她必须找一个养老金高的人,来搭伙过日子。

这样她就不用租房子住了,还可以每个月拿着人家的退休金攒一笔钱,有人说:她为何不做保姆啊?李然好吃懒做,她才不想做保姆呢,做保姆还需要给人家做饭吃。

在海南老头老太太搭伙同居过日子,就是不靠谱,一旦一方有病了,就需要儿女接回去了,或者干脆就像李然这样的扔下你就不管了,都不如雇一个住家保姆,比这样都强,还不用花这么多钱。

老纪回北京以后,把这件事弄明白了,他想把这段时间,花的十几万块钱找李然要回来,哪怕要回五万块钱也行呀,大家都说,根本就要不回来了,不知道,最后老纪的十几万块钱,能不能要回来?我看悬,你们说是吧?

海南有不少老头老太太搭伙同居,你觉得靠谱吗?

老张今年70岁,是体制内退休职工,退休工资6800元。50岁的王老太是农村老太太,无退休金,老张对王老太穷追不舍,还资助其儿子花费20万买了一辆车,王老太女儿结婚又随礼5万,随后老张得病去世,一封遗书让子女们炸开了锅。

老张年轻时考上了大学,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庭,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都在体制内工作,本来老张喜爱绘画,想做个画家,可是父母强烈反对,觉得那是瞎胡闹,根本不靠谱,在经过夫妻共同强硬的反对下,老张屈服了,顺从父母去了体制内,也应了父母“有个铁饭碗,一辈子衣食无忧”的愿望。

老张在体制内一点也不快乐,他觉得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每天尔虞我诈的场面,让他疲惫不堪,他觉得自己的人生荒废了,就像困在牢笼里的狮子,只能无声的怒吼,却被死死的锁在里面,眼看触手可及的自由却是因害怕伤害父母的心而不得放弃。

在老张26岁那年,经过父母安排跟门当户对的刘姓女人结婚了,刘女士也是家里的娇娇女,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当宝贝养大,两家是世交,刘女士的父亲是老张父亲的顶头上司,他们认为这门婚事皆大欢喜,属于共赢,只有老张心里极度煎熬。

刘女士的脾气非常强势,把老张管的死死的,每天他穿什么颜色衣服,每月有多少零花钱,和谁交往做朋友,通通都要经过刘女士审核通过才能做,不然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

每次他们吵架,老张的父母都会去哄儿媳妇,去斥责儿子,他们认为只有把儿媳妇哄开心了,职位才能做的顺利。

老张在刘女士的管制下生活了30多年,他也退休了,刘女士的父母也相继离世,老张就想跟妻子离婚,他想摆脱自由,可是当他提出来时,自己的儿女都强烈反对,并且一致表示要是老张离婚,他们都随母亲生活,没有一个儿女愿意老张离婚,老张虽然有退休金,但是他也怕儿女不理他,由此老张离婚的想法也就搁置了下来。

在刘老太68岁那年,突发患了脑梗,老张就给她请了一个保姆,这个保姆就是王阿姨,当年48岁,长的标志,虽然是半老徐娘的年纪了,却是别有一番风韵。

老张去家政公司聘请保姆时,一眼就看中了干净利落的王阿姨,据王阿姨自己说,她是农村人,在家里什么活都干了几十年,丈夫出车祸离世了,儿子成家了,女儿还没有嫁人,她在家睹物思人,总是想起丈夫就掉眼泪,儿女们就想让她出去散散心,她思前想后,看到同村的同龄人来城市里做家政挺合适,她就抱着试试的心态,背着行李来到了城市里,没想到进来第一天就被老张聘请了,她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老张给她工资一个月4000块钱,管吃住,基本不用她花钱,平时做饭打扫卫生,衣服不用她洗,照顾能半自理的妻子,伺候她吃饭,辅助她洗漱,王阿姨对此非常满意,满口答应没问题。

而老张的妻子刘老太对这个年轻保姆也非常满意,她强势一辈子,对于事事对她顺从的人尤其满意,特别是病了以后,她就严重的患得患失,总害怕失去任何东西,掌控欲更是比以前更严重,就像溺水中捶死挣扎的人,拼命抓住身边可以保命的东西一样,此前老张伺候她,她总是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事,被她压制一辈子的老张再也容忍不了了,就给她找个保姆了事,省得再把自己身体折腾出毛病,毕竟自己也是七旬的老人了。

王阿姨伺候刘老太面面俱到,当刘老太找茬给老张吵架时,王阿姨就非常有眼色的把老张支走,顺着刘老太的耳根讲她喜欢听得恭维话,把她抬的高高的,这招在刘老太面前很受用,她们俩嫣然成了闺蜜一样愉快相处着。

而老张呢,倒是乐得自在,吃完饭就出门找同伴下棋聊天去了,到了饭点就自己回来了,他觉得自己的自由终于能自己掌控了。

王阿姨对待老张也特别关心,她会每天关注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变化,要是第二天要变天,她就头天晚上就提醒老张第二天要添衣,王阿姨说话温声细语的,老张特别爱听王阿姨说话,比较妻子大呼小叫带命令式的声音,老张觉得王阿姨就是温柔到骨子里的女人,再说他当初聘用王阿姨,也是可怜她丈夫早早离世,让他有一种强烈地保护欲。

王阿姨来他们家干活三个月了,老张和妻子都非常满意,决定长期聘用她,只要她愿意。

有次中午饭后,老张休息片刻就又出门了,他出门半个小时后,天空突降大雨,他也没料到会突然下雨,雨伞也没拿,就赶紧躲在附近的商户门口,想着等雨停了再走。

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雨小,而且由于下雨原因,老张感觉冷了许多,不仅身体打起了寒颤,正在这时,王阿姨拿着雨伞从远处走过来,她一眼看到了躲在商户门口的老张。

“来张大哥,咱们走吧,我刚安顿好刘大姐就听见外边下起了雨,天气预报也没预报有雨啊,这天气怎么说变就变,真是像小孩子的脸,我看你出门穿的少,就给你拿了一件衣服,赶快穿上吧,别冻着”王阿姨顺手给老张披在身上,让老张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在大雨中,王阿姨一手撑着雨伞,一手挽住老张的胳膊,两个人相互搀扶着走在雨林里蹒跚着走回家的方向。

到家后,王阿姨麻利的给老张煮了一碗姜糖水,让他趁热喝下,一碗姜水下肚,老张从上到下暖烘烘的,内心更是一团火在燃烧,是对王阿姨的感激和肯定。

时光穿梭,一晃眼王阿姨在老张家里干了两年了,期间刘老太过世了,王阿姨非常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自己该离开了,可是他们早已从雇佣关系,处成了亲人一样,彼此都割舍不下对方。

那天她做了一桌子菜,跟老张坐在对立面,王阿姨先开口了 :“张大哥,不知不觉我们相处两年了,虽然时间说长不长,但是说短也不短,对于我来说是丈夫过世后过得最开心的一段时间,你们不嫌弃我农村人,还给我高工资,管吃住,我不傻,我知道您也是可怜我无依无靠才特别照顾我,现在刘大姐走了,你也能自理,就别花这冤枉钱了,我也该走了”说完,王阿姨眼角有些犯酸,她转身借口去卫生间,老张知道,她是去擦眼泪了。

等回来时,老张已经拿了瓶红酒倒了一人一杯,他吃了一口菜,独自举起酒杯说:“这杯我先干了,你随意,我心里有句话压在心里一年多了,我被压制了一辈子,从选择职业到选择婚姻,我都是被迫接受,可以说我大半辈子都是在被动中度过,每天过得行尸走肉,仿佛都在为别人而活。”

“浑浑噩噩过了半辈子,知道遇到你,我才明白,什么是真爱,你让我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滋养着我每个细胞,让我觉得获得了重生,我深知自己不能带着遗憾走,不然我这辈子就会死不瞑目,今天我一定要说出来,一直压在我心里的话,我想说,我要和你共度余生,谁也干涉不了我的决定”

老张的脸有些微红,不知是激动还是酒精原因,此刻他像个初次表达爱意的小伙子,鼓了好大勇气才开了口。

王阿姨抿了一口红酒,停留了片刻,才开口:“张大哥,你别说了,我知道你是好人,懂得你的好意,你是想照顾我,不再让我漂泊无依,可是我有自知之明,你是城市人,有退休金,有舒适的生活,过得无所忧虑,我只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农村老太太,跟着你就是累赘,我不想给你添麻烦”

第二天王阿姨收拾好衣物就离开了,留下了怅然若失的老张,老张在家里伤感了两天,考虑再三就决定为自己勇敢一次,他决定去追回王阿姨,用实际行动感染到爱人的心。

他打听到王阿姨所在的村子,就每天去王阿姨家门口等待,天黑了就搭车去县城住旅馆,第二天一早再去等待,邻居们都知道了这个执着的老头,也有人传闲话,王阿姨让他走,他也不走,就说每天能看到王阿姨就满足了。

最终一个星期后,王阿姨跟着老张回到了家里,他们召集彼此的子女坐在一起商议结婚,结果是老张的子女不同意领结婚证,目的显然是怕父亲百年之后,王阿姨分他们财产,王阿姨的子女倒是坦然,他们表示遵从自己母亲的意愿。

最后王阿姨也表示,自己本来就不是图老张的钱财,领不领结婚证都无所谓,只要他们两个过得开心就好了。

婚后,老张像是换了一个人,每天精神焕发,周围的同伴们都打趣说老张获得第二春,这辈子来的值了。

有一次王阿姨接到了儿子的电话后,茶不思饭不想的忧虑不已,老张问她,她也不说,于是老张偷偷给王阿姨儿子打了电话,得知原来是儿子让王阿姨开口跟老张借钱,他想买辆车跑运输,现在借遍了亲戚朋友,还有自己积蓄也掏了干净,还差18万,他实在没办法了,才开口让母亲借钱,没想到一开口,被母亲骂了一顿,说他要是让自己这样做,真的不就应了老张子女的想法,认为王阿姨是贪图老张钱财才跟他在一起的?

老张知道王阿姨确实是这样质朴的人,他不禁一阵感动,他感到自己太幸运了,土埋半截的岁数了,还能遇到如此真挚的爱情,他不能辜负王阿姨的爱,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于是他不声响的给王阿姨的儿子转过去了20万,王阿姨的儿子非常感动“叔,我妈没有看走眼,她跟着你值了,你放心,我给你打欠条,我们都照着理处事”

“你就不要打欠条了,以后有钱了再说还”虽然继子没有开口叫父亲,但是他能感觉到自己被肯定了。

就这样老张拿出20万给了继子,他觉得王阿姨值得这个信任,爱屋及乌,他不能让心爱的人忧愁。

他们同居的第三年,王阿姨的女儿要结婚了,女儿有稳定的工作,女婿也是靠谱的人,他们请老张和母亲出席婚礼,当女儿开口叫“父亲”那刻起,老张泪眼婆娑,他颤颤巍巍拿出准备好的红包递给了继女,婚礼过后,女儿拆开红包一看,继父给了5万的红包,她也真实感觉继父和母亲是真爱。

王阿姨知道后,埋怨给女儿红包太大,老张宠溺的摩挲着她的头发深情的说:“对于我来说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陪在我身边,给我关怀的人,我才能真实感觉到自己不白活,你的陪伴是我一辈子最大的快乐,我就算死了也瞑目喽”

老张在王阿姨的照顾下,身体非常好,两个人一起做饭一起散步,一起看夕阳西下,老张常说,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在老张八十一岁那年去世了,跟原配妻子一样,是突发脑梗,王阿姨亲手给老伴穿上寿衣,给他洗脸擦身,最后合上棺材的时候,王阿姨晕了过去。

老张的子女以为她是装的,都不以为然,王阿姨的儿女们把她搀扶一边,缓了好久才醒了过来,老张过完十七后,王阿姨离开了那座房子,走之前,她摩挲着老张的遗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

就如同她来时候一样,走时候也是一包行李收拾完毕就离开了,老张的子女在父亲居住的住所收拾遗物时,意外发现父亲压在箱子底下的一个小盒子里有张纸,他们拿起来一看,是父亲的遗书。

父亲信中表示,他去世后子女们一定要善待继母,虽然没有结婚证,但是王阿姨待他爱到骨子里,他压抑了一辈子,本以为会郁郁而终,没想到临墓之年还能有份真挚的爱,他感激王阿姨,不想让王阿姨把他伺候走了,还落下个一无所有,他叮嘱子女要去时常看望继母,还要把自己存储的12万块钱赠送给她,让子女亲手送去。

子女看到父亲遗书,回忆起儿时父亲的抑郁,母亲的强势,才深深的感觉到他们错怪了父亲,要不是父亲的隐忍,他们不会有个健全的家,养育他们长大。

于是儿女们把父亲的遗书和存款都给王阿姨送去了,另他们意外的是,王阿姨的儿子说自己还欠继父的钱没还,他要履行承诺把欠款还上,老张的子女们没想到异父异母的弟弟这么讲究,竟然没有私吞欠款,他要是不说,他们永远不会知道的。

他们决定不接受还款,而且父亲的遗愿照样履行,从那以后两个不同姓氏的人家,像亲人一样相处着,逢年过节老张的儿女都会去看望继母,在他们心里,这是份割舍不下的亲情。

对于老年人来说,钱财,名利都是不重要的,他们活了一辈子操劳了一辈子,年轻时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随心所欲的按自己的想法活,最后隐忍着生活,忍到子女成家立业,忍到无所牵挂,他们才蓦然回首的感觉到,自己最需要的是陪伴,再忍下去就真的一辈子过去了,所以他们会无所顾忌的选择自己所爱,认为对的方式去生活,可是恰恰这样在子女们眼里成了胡闹,他们就会强力阻止父母再婚,甚至为了阻止不惜翻脸的也大有人在。

最后我想说:父母为我们奔劳一辈子,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到了晚年就尊重他们吧,所谓孝顺就是顺从他们的选择,只要不是歪门邪道,就睁只眼闭只眼吧,父母不容易,我们该还给他们片刻自由了,只要他们开心,就随他们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