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上给出哪些信号,意味着生命快要走到尽头?
拒绝吃饭喝水,不讲话紧闭双眼等应该是一般现象吧。而我的母亲不一样,临终前是这样的,那天傍晚,她忽然叫肚孑疼,热水代敷无效,与姐姐商讨,大约肚子胀气吧,煮些罗卜汤喝喝,也无用。她一直哼着,不停哼,我们决定送她去医院,这次她死活不肯去,保姆抚她走背她走,她都拒绝去。问她为什么,回答不想去,一边哼,一边叫着,老头,快来救救我呀,我疼呀。你快把我带走吧。<我父刚归天走了2个月了。>,当时一筹莫展,正发愁,忽然她不叫了,讲不疼了。我赶紧让她好好闭眼休息,明天一切好了。她点着头,让我今夜灯开亮些,然后讲了一些我听不懂的话,很快睡着了。晚上,来了邻居,我讲了这情况,她讲,我姑妈归天前也这样叫疼,然后就走了没了。她让我夜里灯开着,勿关。我心中不悦,心想母亲好好的,肚子疼而已,怎么联糸上逝世呢。但毕竟也85岁了,离王医生的判词已多活了四年了。<平日家中夜间一直亮着小灯,方便她用厕所,所以我没开大灯>夜间-直无声响,也不小便了,我正疑心,去看下她,竟然没有了呼噜声,平日睡眠一直有这声音的,而且脸特安静安详感,我赶紧摸了摸鼻息,似乎没有气了。听听心脏,无音。搭了下脉博,也无跳动,于是打了12O来,心电图直线中,半夜2点,叫耒了兄弟子妹们,都耒了。原来她已径知道自己这次熬不过去了,所以不愿死在医院中。而平日,有一丁点不舒服,她也吵着要去医院,怕死的人。这次她有预感,去了就回不来了,所以死活不去医院。后来家中耒了许多亲友邻居朋友,来看望她,仪式感极重,我才明白,最后躺倒家中,有这么的意义。
老人身上给出哪些信号,意味着生命快要走到尽头?
老人身上给出的意味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信号的很多的,三十多年前我祖母发出走向尽头的信号是这样的:那时候我祖母一贯的身体很健康,也很长寿,说话很健谈,在九十多岁的时候还能帮助家庭理些家务事,如打扫卫生,擦椅擦床等,还能稳健地背着我的小外甥到我家的周边逛逛,按她的体格我估计她能活满一百岁,谁知她在九十七岁的时候,到了年尾的临近冬至的时候,平时很健谈的她有时说话我们感觉到不对劲,开始有点乱言乱语,发生的事情也很健忘,一天比一天严重,这样我们意识到她已不长人世了,于是我们家里开始为我祖母置办寿衣寿裤,置办她要离世的一切物品,开始放下工作轮流看护她,护理她的日常生活,这样过了十多天,我祖母终于断气了,我祖母临终发出的信号就如此。
老人身上给出哪些信号,意味着生命快要走到尽头?
看到这个问题心里很沉重,只怪自己当初没有及时地读懂老人即将去世的信号,让我错失了在最后陪伴他的时机,尤其是在他生命尽头的表现,让我现在才恍然大悟,原来老人快要离开的时候发出的信号都是在告诉后人,他快离开了。
如今外出上班的人越来越多,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多年迈的父母在临终来临之际都没能够好好地见到自己的儿女,遗憾的离开,给逝者和活着的人多少留下了遗憾。
很多人和我一样,每每想起老人,心里总有那么些遗憾,遗憾自己在最后没有好好陪伴、遗憾自己在最后没有好好照顾老人、遗憾老人离开得太突然,有很多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已经永别。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老人一旦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有很多表现或者信号会释放出来,作为我们这些晚辈一定要明白他们的信号,抓住最后的时机好好陪陪他们,不要再给自己留下遗憾。那么都有哪些信号是意味着老人的生命即将谢幕了呢?1.食欲迅速减退
通常情况下,活着的老人食欲和常人没多大区别,只是牙口没有那么好,很多硬食没办法吃,整体的饭量也不会比年轻人少。当然,老人和年轻人一样,要是有生病感冒,胃口也会受到影响,这是正常现象。
可是,当我们一旦看到老人突然食欲变少,而且是持续的发生,那么,就要考虑老人可能进入了生命的尽头。作为亲人,就要及时的回到老人身边,尽量做老人平时喜欢吃的,尽可能的满足老人的欲望,让他能够在什么的尽头还能够满足心理的愿望,千万不要给他留下遗憾。
2.卧床不起
老人一旦上了年纪,行动不方便的时候,都喜欢坐在凳子上,或者躺着。往往这个现象很多人会误认为是老人的正常行为,毕竟老人腿脚不利索,不爱走动。
就是因为这样的误解,导致很多人没有明白老人卧床不起的信号,直到最后老人去世了也没明白老人离开得太突然了。
实际上,老人早已发出了信号,只是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其实,老人一旦卧床不起,这就代表着老人的生理机能已经不能够再支撑着起床,老人的身体关节也开始退化,家人们需要特别注意,否则会给自己留下遗憾。
3.老人皮肤失去弹性
人精神的时候,人的皮肤是正常的,一旦老人进入到生命的尽头,皮肤开始失去弹性。细心的人会发现,快要去世的老人,轻轻按压他的皮肤,皮肤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回弹的,这也就说明老人的生理机能已经到了极限,这个时候,往往是老人全身性退化的时候,老人即将失去活力,提醒亲人们要回家了。
4.念叨着自己无法完成的事
很多事情,后人都认为老人年纪大了喜欢说胡话,觉得这是正常的现象。可现实中,老人开始一直念叨她过去从来没有念叨的事情,那么预示着她开始不行了,希望亲人们能够聆听他的想法,相反,这个时候的年轻人都嫌弃她,觉得他仅仅是年纪大了,胡扯说话,导致很多后人压根没往心里去。实际上,这是老人生命尽头的念想,希望在最后时刻能够完成心里的愿望。
老人一旦有这个举动,一定要多陪陪他,尽量尽快帮他完成他念叨的事情,不要在最后给他留下遗憾。
5.提出要穿寿衣
在我们客家人眼里,寿衣是老人临终最重要的举动,老人一旦觉得自己撑不过去了,就会要求亲人帮他把衣服穿上,这样他便能够安详的离开。
可实际上,很多年轻人并不能明白老人活着就要穿上寿衣,相反,老人更明白自己可能熬不过当天,担心周边没有亲人在,一旦自己突然去世,身体变僵硬了,导致寿衣没办法穿上。
针对寿衣这事,每个地方不一样,我们这里的老人都信佛,他们认为人离开的时候,穿着寿衣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结束,所以他们不会忘记自己的衣服,往往这是他们释放出来的最明显的信号。
很多人觉得这个是老人的信念,只要不给他穿上,他就能够多活一会,这就导致很多老人在最后遗憾地离开。
6.皮肤突然红润后马上变成暗色
老人在最后的时刻,注意观察了人会发现,老人最后几天,他的皮肤会出现一阵子突然的红润现象,不要觉得这是老人身体好转的现象,相反,这是告诉你老人“回光返照”,马上要接近尽头了。
一旦老人的红润皮肤出现后,过不了几个小时他的皮肤会突然变得暗色甚至是深黑色,这个时候,老人的内部开始腐烂,在世的时间马上要到尽头。
往往年轻人没经验,最后突然的离开觉得不可思议,觉得离开得太突然了。
老人离开的方式很多,只是现在的年轻人常年在外面,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对他们的了解太少,很多时候,一个错误的判断就导致遗憾的落幕。
在我的身边,姥姥的去世就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遗憾,只可惜我那些姑姑因为老人最后的交代出现了矛盾,导致姥姥离开时还流着眼泪。
老人活着的时候还算幸福,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大的姑姑是老师,小的姑姑是单位人,只有二姑是农村的。儿子是泥水师傅,平时比较忙。而三个女儿中,大姑姑比较孝顺,每年逢年过节,都会给老人买衣服和首饰。
姥姥这辈子算没少穿衣服,首饰也不少,可是客家人的习俗让我的那三个姑姑出现了意见分歧,觉得大姑姑的做法不对,导致姥姥临终还是遗憾的离开。
姥姥寿终之前,知道自己活不过几天,要求三个姑姑都回到身边,也把忙碌的儿子也叫回了家里。姥姥认为,她的大部分首饰是大女儿买的,趁活着的时候,把这些首饰还给大姑姑,这样就不会被认为是逝者的东西。
可另外两个姑姑就不同意了,觉得老人的遗憾就应该按照客家人的做法去做,后人的生活才会得到安宁,尤其是老人生前的首饰。
姥姥要求把这些东西还给大姑姑,另外两个姑姑非要按照客家人的做法,要姥姥带走,这样姥姥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够过上好的生活,也希望能够在另一个世界过上美丽的人生。
也许这是客家人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思想,导致两个姑姑硬是要老人带着离开。
三姊妹也因为这个事情闹矛盾,其实按照客家人的做法,姥姥不应该是把这些首饰还给大姑姑,而是应该交给儿子保管,任由儿子分配。这是客家人最初的做法,客家人认为,老人留下的首饰留给儿子是为了能够传宗接代,世代相传后能够成为古董。
可实际上,姥姥没这么做,就在姑姑们闹矛盾的时候,老人泣不成声,直接就停止了呼吸,老人的离开以遗憾落幕,姑姑们也因为这个事没有一个好结果,往后的十几年里都不在往来。
很多时候,年轻人的想法都有不同,老人在最后的交代往往是他们一辈子的遗言,如果因为孩子多造成的矛盾,让老人遗憾地离开,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但凡明白姥姥当初这么做所释放出来的信息,那也不会在她临终的时候还要闹矛盾。只能说姑姑们压根就没有注意到老人发出的信号,已经代表着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作为年轻人,或者作为晚辈,我们应该如何让老人安详地离开呢?1.满足老人的愿望
老人一辈子有很多想法,但是不可能都能实现,他们懂得挑重点,也是他们最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完成的遗愿,这个时候作为晚辈,尽可能的帮助老人家完成心愿,让老人家安详的离开。
2.多陪陪老人
老人出现以上征兆的时候,要明白老人的时间不多了,这个时候,作为常年不在家的人,最好是在这个时候回到他的身边陪陪他们,哪怕是最后几分钟都是老人愿意看到的。
3.做老人平时喜欢吃的东西
老人在离开之前尤其是那些从来不给老人做东西吃的人,老人的心里是渴望的,希望在离开的时候能够吃到心心念念的东西,这个时候作为晚辈还是努力了做一顿给他吃,完成她心里的愿望。
4.带上孙辈回家
老人其实很喜欢自己的孙辈,他们的心里更希望在离开的时候,能够亲眼看看自己的后代的模样,尤其是现在的孙辈一年很少有时间回家,小孩子都在学校上学。
可是老人对孩子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和老人想法不同的是年轻人,觉得小孩子不应该看到老人临终的样子,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作为儿女,不管曾经对老人有多大的仇恨都不应该在最后躲避老人,老人的心里其实还一直在念叨着自己的孩子。
写在最后不管是身处在外工作的人还是一直陪伴在老人身边的亲人,平时都要关心下老人的举动,不要在让老人临终的时候留下太多的遗憾。
常回家看看,不要用最后的期限去实现老人的念想,在老人活着的时候多一些关爱,而不是把祭奠之物在坟前堆积如山。
老人身上给出哪些信号,意味着生命快要走到尽头?
1.妈妈去世之前的半年时间里,一直和我们曾经熟悉的死去的人说话,就像他们坐在她眼前一样。
有一天晚上,我陪她睡觉,她突然坐起来哭了,说我父亲来接她了,(我父亲已经去世二十年了)还和我说她不想去。
那是半夜三更,我本来胆子就小,吓得我毛发根儿都立起来了。
2.不断地在半梦半醒间找她的妈妈。她可能是身体内在不好了,不舒服就想找妈妈来安慰,这是人类的本性。不过她的妈妈我的姥姥已经去世了有六十年了。
3.在医院住院输液时,输进去多少液体,尿出来多少尿液,医生和我说,作为医生我们已经尽力了,让我回家为她安排后事。我不愿意相信母亲就此和我们天人永绝。
4.母亲临去世前一个月,她不能言语表达,就只是拽着姐姐的头发,姐姐说是担心她太老实,被姐夫欺负,母亲惦记她又怪她不争气。
我去劝阻她时,她和我含糊不清地说别离婚。
我性格比较强势,老公让着我,妈妈看在眼里,怕我离婚。她是在用她的方式交代后事呢。
5.瘦成一把骨头。母亲去世之前也就不到60斤。
她太瘦了,铺多厚的床铺都觉得她会压痛,我就抱着她,她像个孩童。
6.去世那天都要拉尿干净,俗称净肠子。
7.抬头纹会散开,我原来不信,母亲去世之前我亲眼见证。
8.嗓子里有口呼噜痰。
其实亲人去世之前,别在她身边谈论事情,母亲去世的那天晚上,其实她会等北京工作的哥哥回来的,但是两个姐姐在她的头顶上,谈论着,万一哥嫂请假回来,她再不走,可咋办?
母亲听了这句话,连五分钟都没有用上就咽气了,现在想想,我们还有可能留她一天两天呢!
悲哀!
老人身上给出哪些信号,意味着生命快要走到尽头?
小的时候曾经看着家里的爷爷去世,记忆中白天还好好的他,到了晚饭的时候,嘴里开始发出打呼噜的声音,奶奶给他橘子吃,他嘴里一直往外吐泡泡,一家人都来了。不过那会儿爸爸叫爷爷,他也能听见,意识还是清醒的,等了一会儿,爷爷也不再打呼噜了,家里人都以为没事了,就去睡觉了。可等我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就听说爷爷不行了,一家人都在忙着给爷爷穿衣服。
老人身上给出哪些信号,意味着生命快要走到尽头?可能大家都听过一种说法,老人在去世之前会有“回光返照”一说。这听起来还挺神奇的,所谓的回光返照,就是指人在将死之时,神志忽然清醒或出现短暂的兴奋。此时的老人虽然油尽灯枯,但突然间变得意识清醒,人也变得更精神了,甚至以前卧床不起的老人,都能突然站起来了,确实匪夷所思。
其实,这在科学中也是有解释的,之所有老人临终前有这样的表现,主要是因为此时的老人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大脑接收到信号,进而分泌出相关的激素,使得人体兴奋,精神振奋,另外长期的机能下降,在临终前,能量得以重聚,唤醒消沉的机体,就会出现状态好转,甚至疾病突然被治愈的表现。所以,一旦久病的老人突然间好转,千万不要以为是惊喜,可能是老人的生命要走到尽头了。
除此之外,有些信号也说明老人的生命要走到尽头了!1、嗓子里有声音:常被以为是打呼噜的声音,其实是嗓子里有痰排不出来,或者也会在嘴角流出痰液,这是呼吸衰竭的表现,说明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已经出了问题。
2、肢体冰凉:老人在临终之前,器官功能走向衰竭,全身供血出现异常,作为肢体末端的手和脚会最先感知到,因为血液供应不到手脚,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表现。
3、意识模糊:老人去世的典型表现就是意识不清,亲人呼之不应,认不出身边的人,也不能正常表达,嘴里乱说话,这是脑死亡的征兆。
4、大小便失禁:老人在临终前,括约肌失去正常的功能,就会出现排便不受控的表现,此时会有大小便失禁,而且排泄物的臭味明显,久久不能散去。
5、肢体瘫痪:老人临终前一般会瘫痪在床,无法行走,而且脖子也无法直立了。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老人身上给出哪些信号,意味着生命快要走到尽头?
人去世后殡葬师会为其堵住肛门,这是奶奶去世后我才知道的。奶奶去世时83岁,我至今仍记得她去世那晚喉咙里好像有痰、呼噜呼噜喘气的样子。
老人在去世前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征兆,出现这些征兆亲人们要警惕,因为老人可能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能干而慈祥的奶奶我奶奶身体一直不错,虽然她很瘦,但是在我印象里她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她每天起早贪晚,做饭、洗衣、收拾屋子忙个不停。村里人都说我妈好福气,有个勤快又干活儿麻利的婆婆,每当听到这话我妈都乐得合不拢嘴。
我小时候,奶奶走街串巷卖豆腐,十里八乡的人都说奶奶的豆腐做得最好吃。村里的小孩子们听到奶奶喊“豆腐嘞”,会立刻洗干净手,然后从家里跑出来。
他们挤在我奶奶身边,奶奶会笑着说:“小馋猫们,都把手伸出来!”孩子们把手一伸,白白嫩嫩的豆腐就会滑到手里。然后他们便捧着豆腐,心满意足地离开。
在那个零食匮乏的年代,奶奶的豆腐是孩子们不可多得的美食,小小的馈赠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到了年底,来我们家里预订豆腐的人很多,因为过年时很多人喜欢吃冻豆腐,把酸菜、粉丝、冻豆腐放在一起炖,再放上几片五花肉,那味道真是美极了。
预定豆腐的人多数会带黄豆过来,这种以物换物的方式当初在我们这里很流行。他们带来的豆子的价值远超过从我奶奶这里预定的豆腐的价值,奶奶总是说“豆子太多了,用不了这么多!”对方总是放下豆子就走,边走边说:“婶儿,你快拿着吧,这一年我家娃娃白吃了你多少?”奶奶总是笑而不语。
因为奶奶的这份好人缘,我小时候受过不少优待,伙伴们喜欢我,村里的叔叔、婶婶也时常夸我,说我脾性好,随了奶奶。听了夸奖我会回家和奶奶炫耀,奶奶也跟着我笑,她的笑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
奶奶突然病倒我们村有不少长寿老人,有几个活到了90多岁,我爸我妈都认为我奶奶也一定会和那些老人一样,可是谁也没想到她79岁那年会突然病倒。
记得那天中午我们有个亲戚结婚,我和我爸妈去亲戚家吃饭,这种事情我奶奶很少去,她说自己岁数大了,不喜欢热闹,对此我爸妈也不勉强她。
我们差不多是下午一点半左右回的家,进家门后我爸让我去奶奶那屋看看,问她有没有吃午饭,爸妈怕奶奶中午一个人吃饭糊弄,所以特意从饭店打包了一份饭回来(不是从饭桌上拿回来的剩菜)。
我提着饭进了奶奶的屋,见奶奶正侧躺着,我轻轻叫了奶奶几声,奶奶没有回应。
我走到奶奶跟前,发现奶奶有点儿不太对劲,她并没有睡觉,看到我她想坐起来,可是明显身子无力,我问她怎么了,她吐字含糊不清,好像在说身体发麻。
我赶紧把爸妈喊进了屋里,我爸看见奶奶的情况不太好,立刻开车把奶奶送到了医院。
经过检查,医生说奶奶得了脑梗塞,因为年龄比较大,后期恢复情况可能不太好,以后会留下后遗症。
奶奶出院后,右半边身子基本处于偏瘫状态,她的右手、右脚都不能动了,右边嘴角时常流口水,说话也不太清楚,吞咽食物时很费力。看着以往勤快能干的奶奶一下子变成这样,我们一家人都很难受。
奶奶病了后,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为奶奶做康复治疗,中药、针灸、按摩都试过,可是效果都不是特别好,奶奶只能卧病在床。
生命流逝奶奶病了后,我们一家人的生活重心都放在照顾奶奶这件事上。我爸下班后经常推着轮椅,带奶奶出去转,我妈每天都帮奶奶擦身体,从生病到去世奶奶从来没有得过褥疮。
虽然我们精心照顾,但是奶奶的身体还是每况愈下,因为吞咽困难,很多东西她都吃不了,营养跟不上身体越来越消瘦。
油尽灯枯,去世前有征兆奶奶83岁那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现在想来,她去世前有不少征兆。
首先,奶奶总喜欢回忆以前的事
奶奶年轻时没留下过多少照片,在她那个年代照相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我记得奶奶有个相框,里面有为数不多的几张黑白照片,大多是我爸、我姑他们小时候照的,还有我爸和我妈结婚时照的几张照片。
奶奶去世前那段时间,经常喜欢看这些老照片,一看就是一下午。有时候她会指着照片,含混不清地说着什么,有时候说着说着还会笑,我虽然听不清奶奶说的是什么,但我可以猜到她是在讲照片里的故事。
有时候她会拉着我问起当初她走街串巷卖豆腐追在她身后的那些孩子们的事,说到哪个孩子在大城市工作了,她会含糊不清地说:“当初我就看这孩子有出息!”说到哪个孩子不长进,成天游手好闲,她会连连叹气。
其次,脾气变得特别的坏
在我印象里,奶奶生病前脾气一直很好,不管是对我父母、对我还是对亲戚、邻里都是和蔼可亲。我妈和我奶相处几十年,从来没有吵过架。我爸经常说我妈和我奶能和睦相处,主要是因为我奶脾气好,懂得忍让。
可是奶奶生病后,脾气变得很差,尤其是在她去世前那半年,经常发脾气。她开始拒绝吃药,有时候发起脾气还会摔东西、骂人,发完脾气奶奶会哭。
这时候我爸会默不作声地捡起地上的东西。我爸经常说生病的人心里最烦闷,他们需要发泄情绪,发完脾气心情会好点。
第三,吃的饭越来越少
奶奶去世前两个月,吃的饭明显越来越少。她刚生病时,一天要吃四五顿饭,除了早、中、晚三顿饭,我妈还会在早上十点、下午三点再给我奶准备点吃的,虽然每次她都吃得不多,但总体加起来,饭量也还算可以。
奶奶去世前那两个月,她只吃一日三餐,并且每餐只吃小半碗,不管我妈怎么变着花样给她做饭,她的饭量都不见增长。
第四,交代后事
奶奶去世前那段时间,似乎预感到自己身体撑不了多久了,所以会有意识地交代一些身后事。
比如,她会突然告诉我妈家里大衣柜最下面还有一个新床单,告诉我爸她去世后葬礼不必太隆重。在她的再三要求下我爸我妈为她买来一身寿衣,她说自己闭眼前得看看那身衣服,虽然身子不能动了,但是得穿得体体面面的离开。
奶奶有一套首饰,她一直放在柜子底下,她去世前一个月,让我妈把那套首饰找了出来,一个手镯,一个戒指,一对耳环,那是奶奶的陪嫁,这么多年奶奶很少戴,那次她让我妈找出来后,就把那套首饰给了我妈。我妈知道那是奶奶最值钱的东西了。
第五,回光返照
在奶奶去世前五六天,她的精神比之前好了很多,我们一度以为奶奶的病情要好转。她的眼睛变得比之前有精神,面色红润,两颧潮红,额头的皱纹似乎都舒展了很多。
她的话明显比原来多了,饭量也比之前多了些,还主动张罗着让我爸推她出去转转。
村里很多人都说我奶奶气色比原来好多了,可是谁也没想到她这是回光返照。
第六,陷入昏迷,不吃不喝、排便量增加
奶奶的状况只是好转了一天,第二天她突然就陷入昏迷,她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我们知道她这是进入了弥留状态。
期间,奶奶的排便量比之前有所增加。村里的一些老奶奶来看我奶奶,看到这种情况都直摇头,她们说这是“净身”,人在去世前会把身体里的脏东西都排出来,这样才能干干净净地上路。
第七,呼吸微弱、有时嗓子里好像有痰
从奶奶进入弥留之际,我们就一直守在她的身边。奶奶的呼吸变得非常微弱,如果不仔细听,甚至听不到她呼吸的声音。
有时候,奶奶会呼吸急促,她的嗓子里好像有痰,呼吸时会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听得出来她很痛苦。那口气好像堵在了嗓子眼儿,给人的感觉她似乎随时可能离开。
第八,体温下降,手脚冰凉
奶奶去世前,体温明显和正常人的体温不同。她的皮肤,尤其是手脚,特别冰凉。这预示着她的身体机能在慢慢下降,血液循环减慢。
奶奶离开时是半夜两点多,那时候感觉夜很黑。以前觉得死亡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可是奶奶去世时我一点儿也不害怕。她看上去像睡着了一样,只是她永远也不会起来了,她永远听不见我叫她“奶奶”了。
那天我爸、我妈、我姑哭得像个孩子,他们永远失去了母亲。
奶奶去世后,殡葬师为她堵住了肛门,说是为了防止排泄物外溢,主要是为了让逝者体面地离开,这是我第一次才知道的事。
写在后面的话人活一世,草木一生,生老病死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家里的老人到了一定年龄,做儿女的一定要细心一些,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有的老人去世前会有一些征兆,一旦出现这些征兆,儿女们就要警惕起来。
父母是和我们关系最亲密的人,不管我们多忙,都要抽时间多陪伴他们,“孝”不仅体现在病床前,更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奶奶,我很想念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