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单位也不重用了。应该混到六十退休吗?
在体制内,这种情况应该是有的,特别是在县乡一级。到五十岁了,领导不重用你了,你可能就靠边站或者退二线了,让年轻的人或者领导看中的人干,也许别人比你更能干、干得更好,也许别人还没你干得好,这些情况都可能。你需要的是摆正心态。
一、以知足常乐的心态正视现实。
五十岁前,自己应该是奋斗过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领导的重用。现在情况变了,领导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了,或者别人的能力比你更强了。这说明,你某一方面的能力落后了,需要让位于更能干的人了,有人去为你做事了,你就可以放手了。
体制内,落伍了,领导不重用你了。辞职出去,估计也找不到比体制内更好的工作。如果是这样,那就正视现实吧,识实务吧。领导不重用你,又不会开除你,在体制内也不会降低你的工资福利待遇,只是权力小一点,责任少一点而已。与此相对应的是,工作也轻松一点了,也不用承担更多更重的责任了。当然提拔也就离你远去了。但能领着不算少的待遇,干着轻松的活,也是一种享受。比起那些在企业工作的人强多了,应当知足了。因此,保持好的心态,好好工作下去,就算混,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退二线休整也未偿不可。
领导不重用自己了,肯定不会把重担压给你了,你可能就会退二线了。退二线也没什么不好的,在领导重用自己时,工作很累、工作很辛苦,正好可以利用退二线休整、放松,保养身体。为自已六十岁退休时,能有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打下基础。
三、可以逐步培养自己的爱好。
在领导重用你时,你一定工作很忙,业余时间也没办法去做自己爱好的事。领导不重用你了,工作也不会忙了,业余时间就有可能去做自己爱好的事了。培养自己的爱好,既可以陶冶情操,使退二线的生活过得更充实,也可以为退休后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作好准备。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人到五十,单位也不重用了。应该混到六十退休吗?
我今年50岁了,72年属鼠的,说实在的,已经被边缘化了,单位里已经不用了,别说重用了,只能混到退休了。
以前不是这样的,在单位分管好几个科室,而且是实权派。但是自从我得了病,休完病假以后成了这样。
本来我是单位里的一个副职,分管办公室、财务、信访等主要科室,由于多年的高强度工作,我得了血压高、血糖高、冠心病,最近晕倒了几次,而且是在工作当中。没有办法,只好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局长去看望了一次,也打了几次电话表示关心。
由于我病情严重,我住了三个月医院,出院后来我到单位里的上班,原来我分管的工作在住院期间已经移交给了别的副职。我到了单位,别的副职也没有给我的意思,我也不好意思要。
局长见我上班了,就和我谈话聊天,意思让我再休息一段时间,工作上的事先别考虑,身体健康最重要。我一听很感激领导,这样关心我,还真的不错。
于是我又休息了一个月,觉得身体没事了,又去单位里上班,局长又说身体健康重要,可以上班,但是工作还是靠给别人吧,就不安排我具体工作了,怕我身体顶不住。毕竟别人年轻,让我每天签个到就行,有事出去告诉办公室一声就行。当时班子成员数我岁数大,别人才40多岁,包括局长也比我小7岁。
这时候我想到局长可能是不想让我再分管工作了,怕我的病再复发,再影响工作。他让我一直休息吧,又怕说是吃空饷,还是让我在单位混日子吧,这样谁也不用担责任。就这样我就开始混日子,每天签到,看报纸,一开始不适应,毕竟以前特别忙,一下子闲下来还有点无所适从,看着别人忙顾不上给我打照呼,也觉得不好。于是就向局里申请要了一个边远角落的办公室,特别自在、安静,每天喝杯茶,看看书,提前过上了退二线的生活。
细想一下,这样也很好,我交出了权力,获得了自由,毕竟咱身体不好,不能适应高强度工作了,幸亏是在体制内,要是在企业里,肯定是去看大门了或者撵回家了。
不用就不用吧,把身体养好比什么都强。人岁数大了,身体上的零件就不中用了,养好身体,活个大岁数才是王道!
人到五十,单位也不重用了。应该混到六十退休吗?
体制内,50岁不受单位重用,这不是很正常吗?想混到60岁退休,以现在的大形势,的确很难!想不上班,吃空饷,那是违规的,迟早会被人举报。想迟到早退,在单位露个面就走,我行我素,肯定不行,极有可能被纪委逮个正着。我的建议是“四步走”,即放松心态、履行职责、少出风头、逐渐退出。
第一步:放松心态面对体制内的上上下下、进进出出,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没有好的心态,那你活的很累。要有知难而退心态,认清体制就是一个金字塔,职务越高晋升越难,自己并符合组织提拔重用的条件。要有成人之美心态,认清他人的提拔重用肯定是政治过硬、素质较强、群众认可、组织挑选的,他人比自己更优秀,比自己更适合。要有感恩知足心态,认清自己能够达到现在的职务是组织的培养教育、群众的信任推荐,要感恩组织,感恩单位,感恩同事。只有这样,提拔不上去,或者不受重用,才能廓清迷雾,疏通堵塞,豁然开朗。
第二步:履行职责体制内50岁,又不受重用。这个时候,就是要做好退休的准备,千万不要有什么想法了。但是自己手头上工作业务,一定要干好,绝不能推卸给其他人,以免引起他人反感,造成不必要的同事关系紧张。毕竟年龄大了,以后请假的时间可能有些长,偶尔也会迟到早退,把关系处理好了,别人也就不会盯着你了。
至于其他的新工作、新业务,我认为就不要再接手了,接手以后很难就推出去了。一定要向主要领导表明态度,甚至可以公开的正式场合,说自己年龄大了,身体也不舒服,只想干好岗位工作,履行岗位职责。你都这样说了,领导也不是傻了,他非常懂得一个无欲无求的老人是怎样的心态。再说,接手新工作,这也不符合待退休干部的作风。
另外,在履职到55岁后,一定要向领导请示,选派人员接手你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当然你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做好传帮带。
第三步:少出风头都50岁了,自己已经放弃提拔念想了,那就不要再单位出风头了。在是非领域,一定要守住底线,守住原则,不能犯错误,不能晚节不保啊。在工作领域,干好工作就行,是自己的活自己干,不是自己的活可以干可以不干,商量的时候可以干,不商量就可以不干了。在单位重大事项上,也要少说话,少发言,少插嘴,不涉及自己利益的事千万不要说话,千万不要逞能,不要出风头,不要当带头大哥,以免得罪单位主要领导。在做人领域,要修身养性,尽量不要与他人发生冲突、发生误会、发生摩擦。总之,就是安安静静度过余生,让别人感觉到你已经老了,让别人感觉不到你的存在。
第四步:逐渐退出到了57/58岁后,这个时候是真正要退出的时候了,手头上的工作已经不多了。觉悟高的,可能还会干一些无足轻重的业务,觉悟不高的可能已经不干工作了。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经常迟到早退,或者长时间不来单位报到,偶尔的可以,毕竟大家打偶理解,每个人都有要即将退休的一天。这个时候,可以培养一下个人爱好,喜欢看书的,可以找一间清净的办公室看看书;喜欢书法的,也可以在单位练练字;喜欢画画的,也可以单位俱乐部画画。总之一个原则就是,不能长时间不来单位报到,不能给别人吃空饷的口实。
总之,就是做一个心态良好、工作适度、不出风头的隐形人、老龄人,让别人感觉不到你的存在。人到五十,单位也不重用了。应该混到六十退休吗?
这个要结合实际情况,审慎决定。如果仅仅是因为单位不重用而萌生辞职等念头,建议还是冷静思考、调整心态,转变思路、继续工作,再做理性选择不迟。
一般情况下,50岁不能提前退休,除非有更好去处且有一定资本,不建议冲动辞职,应该继续干到60岁退休。
一、人生起伏很正常,要冷静审慎、理性客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问题其实描述的不够清楚详尽,仅凭“50岁”、“单位不重用”这两点,无法准确给出建议,还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分析判断,毕竟这是职业生涯中决定性的选择。
50岁的年龄已经不是毛头小伙,折腾不起了,应该在通盘考虑的前提下,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客观分析职业前景,综合考量职场处境、个人性情爱好等因素下,分情况理智选择。
1.如果选择提前退休
建议确定以下几个条件:①工作确实发展无望,②工作不够顺心,③安排好了退休生活,——退休后的生活如果安排不好,会有些无聊。身边退休的老前辈人前笑呵呵,私下却诉苦:日复一日的赋闲,其实很难受。所以,即便提前退休,也要做好心理和生活准备,最好能够找份闲差、帮着子女带孙子或者发展业余爱好,等等。
如果都具备,不妨提前退休,享受老干部生活。
不然,还是略微委屈自己、调整状态,继续混着。
ps:从国外和国内发展形势看,延迟退休才是大势所趋,提前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2.如果选择另谋高就
建议确定以下几个条件:①已有更好选择,比如早已骑着驴子找好了马,或者自己有专业技能且越老越香,等等;②在单位确实不爽、委屈受气;③待遇、福利、各项保障等各方面的变化自己也能接受。
如果都满足,率性辞职也无妨,开启自己的人生下半场。毕竟人生苦短,尽量不负自己。
不然,还是建议慎重。
3.如果选择任性辞职
建议确定以下几个条件:
①足够的退休保障。包括金钱、医疗保障(有大病保险之类也行),毕竟这个年龄往后,最大的风险就是看病就医。
②充分的心理准备。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圈子内到圈子外,心理的的变化是断崖式的。以前不曾重视,从一些老干部情况下,有些调整不过来的,影响是致命的。
③适当的家庭条件。作为“顶梁柱”,个人的辞职影响的是整个家庭,特别是体制内的,家里也要做好准备,家庭的需要、家属孩子的后顾之忧,等等。
毕竟,不再年轻,不能像年轻人一样率性而为。
体制内的工作和生活,还是有其含金量的,头条上有很多相关文章,不再啰嗦。
二、不被重用是常态,要稳定情绪、调整心态,平和淡泊清醒坦然按照王阳明心学,心对了、人就对了。某种程度上,心态决定一切。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讲: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1.豁达一些
花开一春,人活一世。所谓人生百年,说短其实很短。更何况,世事无常,不如珍惜当下。特别是亲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看着新闻上武汉殡仪馆前,那排队领骨灰的长队,看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怆,看着在疫情中不幸离世的英雄和遇难者,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为了那一官半职而悻悻然呢?
2.平淡一些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领导岗位就那么几个,提拔的总是少的,不被提拔的还是多数,这个才是常态。
不要攀比。到了这个年龄,难免看到同龄人、年轻人甚至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到了比自己高的领导岗位,心理上产生不平衡是难免的。要及时调适,被重用、当官、进步有很多因素,很多时候不是你自身不行,而是没有机遇、官运不佳而已,所谓时也、运也、命也。
要客观看待,努力看到他人之长,认识自身不足,进而不断完善自我。
到了这个年龄,平淡确实是真。锻炼好身体,关照好内心,融洽好家庭,其实正是男人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好时候。
3.从容一些。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人生本闲而扰攘者自促。赶了半辈子路,不妨放慢脚步,让自己从容一些。
培养一些业余爱好,平衡职业压力和焦虑。根据自己性格爱好来发展,比如到河边钓钓鱼,周末带上爱人爬山散步,练练书法、种种花草,或者在头条上写写东西,等等。
放慢生活,比如假期旅旅游,闲来无事约上三五好友小酌,扩大生活圈、工作圈,努力把自己打开。
三、柳暗花明亦难讲,要努力投入、精进自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其实,职场上的发展,未必有我们想的那么悲观。
姜子牙一生不堪,72岁等到西伯侯姬昌、80岁才被拜相,开始了人生的通泰辉煌;黄忠67岁率兵攻到涪城,从此名扬天下;晋文公重耳62岁归国即位,称霸春秋。
古今中外、数不胜数。
1.坚持不懈、持续精进
毛主席讲,活到老、学到老。人生就是不断完善自我、持续精进的过程。毛主席直到去世,手里还捧着书。学习、进步,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奋斗是自然之道,是人生主旋律,当持之以恒,不管是自身修为、还是工作能力。不管职场有何挫折,都不应消极应对,于工作不利,于自己身心健康、事业发展也不利。
2.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老同志是单位的宝贝,自身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以及对单位甚至行业领域的情况掌握,都要比年轻同志好一大截。这些积累,是后辈不好企及的,也是自身优势。
不妨放低身段,多和年轻同志打成一片。同时发挥自身优长,在集体的齿轮中发挥独特作用;不断完善自我,其实只要心态调平和了,怨气少了,棱角少了,工作上出点成绩还是不难的。
如此,或许会皆大欢喜。
3.尽人事听天命、不留遗憾
50岁距离退休还有整整10年。试问,人生有几个10年?
工作几十载,莫要轻易放弃或者转身。几十年的积累一朝清零的话,还是要慎之又慎,不妨再给自己些机会,峰回路转也未可知。
人生几十年,莫要给自己留遗憾。不要贪得一时爽,悔得肠子青。
该坚持的时候就要坚持,咬咬牙,也就过去了。既然已经“熬”到了50,不如再挺一挺,坚持到退休、功德圆满。
该忍耐的时候就要忍耐,一时不重用,不妨且等等,做好自己。曾国藩的信条:打脱牙和血吞。即便仕途未曾再上层楼,自己毕竟也努力、尝试过,待到转身离去时,也是无憾无悔、坦然自在。
如阳明先生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不觉敲了几个小时,共同学习,也望对您有用。
人到五十,单位也不重用了。应该混到六十退休吗?
这是个难题!选择因人而异,没有答案。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体会,与诸君共享。
笔者是行政执法人员,当过小领导。因方方面面原因,成为单位棋盘上的闲子。领导冷落我的核心原因是怪我不尊重他们。 确实!论水平、能力、持家、育子、人脉,单位领导好多不如我。
天干无露水,老来无人情。窃以为,领导能帮我的主要有三件事:一是进位。本人年近半百,年轻时没能当官,老了还当什么官?更重要的是,与当年一起玩的同学、朋友比,坐火箭在官场上也赶不上他们了。这方面的心理落差,这辈子甭想补想补也补不了干脆不想。二是帮老婆就业。老婆下岗十七年,自主择业谋了份小生意。虽辛苦,回报少,但养活自己绰绰有余。局领导介绍的职业,最多每月两千多元,不自由,还要领人家的情。不必要!三是为孩子读书、就业帮忙!领导连自己的孩子读书问题都解决不了,能帮我孩子什么?子承父业代班的游戏规则早已废除,行政事业单位逢进必考。指望领导安排孩子工作是妄想。安排了也不一定是好工作,孩子未必看得上。
从小领导岗位下来后,本人做到“三慎”:一是慎言。对单位和同事的工作,尽量不评价。二是慎行。领导安排的工作,尽量完成;同事求教的问题,尽量提点;每天坚持到单位报到、坐班;不向单位提任何要求;不讨人嫌。三是慎独。没事无聊时,下下网络象棋、看看新闻、写写文章、做做家务、哼哼歌、吹吹笛子、养养狗,倒也充实!
混日子的负面影响不小:一是朋友圈缩小,熟人包括以前走得近的,有意无意躲离我;二是老婆怨言怨语多,感觉在社会上不如以前受人抬举;三是最要命的,孩子任性不听话了,理由是一句反问:“你不也在混日子么?”
上述情况严重影响了我的情绪、心理、生活,让我脾气见涨。
依据《公务员法》,笔者明年三十年工龄,可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但犹豫不决。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待遇降低,每年少三、四万。五十几岁的社会人打工,每年收入也就这么多,且辛苦。二是寂寞,周边人大多与我没有共同语言。三是无聊,五十岁退休,年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完全没事干的日子,也难过!
近两年,笔者一直在退与不退中纠结。明年办不办提前退休手续,到时候再说吧!
人到五十,单位也不重用了。应该混到六十退休吗?
我今年59岁了,63年属兔的,满打满算还有7个月就要退休了,以前,在单位里,不能说呼风唤雨,起码,在开会的时候,坐在最前排,现在,在每周带几节常识课,算得上可有可无的人,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1982年,我中师毕业,分到了一个乡村中学,报到的那一天,我背着行李卷,到了学校门口,传达室的大爷说:小伙子,是来复读的吧?初三班在最前排。
恍恍惚惚40年过来了,我从一个“小伙子”,变成了一个满头白发的“小老头”。
我参加了函授大学的学习,先后拿到了大专和本科文凭,基本上能胜任初中的语文教学。
教学之余,我拿起笔,写写文章,写了一些“豆腐块”,发表在教学杂志上。
渐渐地,我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人,被县里评为教学骨干,后来,语文教研组长退休了,学校安排我担任组长 。
我和小组的同事们一起,开展听课评课教研活动,身为组长的我,上了一节示范公开课,是朱自清的《春》。
我熬了大半夜,背好了课,上课的时候,不光是语文老师,全校没课的老师都来了,我在课堂上,在舒缓的轻音乐声里,范读课文,然后,又在黑板上,画了几幅春天的画面,我看到教室里,同学们个个陶醉了,脸红扑扑的,听课的老师的掌声,一阵接着一阵。
后来,地区教育局来人,我又在另一个班级上了这一课,他们录了像,拿到省里去参赛,获得了二等奖,消息传到学校,学校就像办喜事一样,老校长激动的胡子乱颤。
又过了一个学期,学校的教务主任,升了副校,老校长提名我,有人说我太年轻了,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老校长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你有本事,也上一节省级公开课试试?
就这样,我24岁就当了教务处主任,这一干就是20多年。后来,老校长临退休前,想提名我当副校长,分管教学,我想了想,婉言谢绝了,这么多年,学校就没设过这个副校长,不也过来了吗?
我50岁那年,学校对中层干部进行调整,凡是年过50岁的,不是副校级的人,都要调整下来,让更年轻的人上去。
有人替我抱亏,做了这么多年的工作,让我去找校长争取争取,放弃了太可惜,新校长是我教过的亲学生,我想了想,笑了笑,就这样吧。
做了这么多年的业务工作,天天忙于开会,应付检查,请示汇报,我真有点累了,好想回到过去,站在讲台上,看着下边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课余时间,练练字,写写“豆腐块”。
我就把自己的东西,从教务处搬出来,搬进了常识组办公室。
搬进了常识组,才感觉到,办公室里这么多人,热热闹闹的真好,我和几个老同志,在一起拉拉家常,开着玩笑,你喊我老陈,我喊你老张,再也不像过去,见面了不是喊“主任”,就是喊“领导” 。
很奇怪的是,和老师们的关系贴近了,和中层干部们的关系,却是不冷不热的。
原来那些,想拉着你,加入他们的团伙,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现在,看到我成了小老百姓,就带理不理的。
过去那几个,想评职称的人,看到我,不能帮上什么忙了,见了面,不再是“主任长,主任短”,而像是不认识的人一样,眼皮抬都不抬。
我现在的情况是,每周有课就来,孩子的课,是不能耽误的,上完课就在办公室里,给花浇浇水,在旧报纸上练练字,从来都不去别的办公室,免得让别人看到我不感冒。
明年5月份,我就要退休了,退休那一天,我就要删掉各种各样的群,删去一些联系方式了,只保留几个聊得来的人。
题主说:人到五十,单位也不重用了,应该混到退休吗?
我的回答是:铁的单位,流水的兵,每个人都会有这一天,没有必要灰心丧气,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走自己该走的路。夕阳无限好,温馨又从容。
我是@五哥聊情感,一个60后小老头,如果你读了我的文章,有点相同的感受,请动动你发财的手,帮我点赞和评论。谢谢你的支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