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怪象:独生子女父母不愁养老,子女多的老人却没人养,为何?
农村怪象:独生子女父母不愁养老,子女多的老人却没人养,为什么?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但在农村也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农村工作,常常看到这样的实例,有些事情真让人想不通,为什么一个老人能养活几个子女,可几个子女养不了老人?而且子女越多的老年人就越难?
我曾在头条发过几篇类似的文章,也先后披露过这样的实例,许多老年人在评论区里的留言,都是这样同一个观点。
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物资已经极大丰富,难道儿女们就是仅仅为了这点利益吗?我想这并不是主要原因,过去在经济非常困难时期,儿女多的也并没有象今天这个样子,那么更主要的原因在哪里?
过去经济困难的时候,谁家儿女如果不赡养老人,就会成为全村的笑柄,会让人笑掉大牙。过去的习惯也是谁赡养老人,谁享受老人的财产。而如今经济条件好了,儿女们谁还稀罕这点破旧的财产。现在的儿女就是想图个清静,儿女多的就是相互攀比,都怕自己吃了亏。
有一次住院期间,对面床住着一个乡下来的老太太,有四个儿女,大女儿做服装生意,开服装店,买卖不错,一天几百元的收入。老太太住院就让妹妹来护理,意思是自己赚钱多,耽误不起,妹妹在乡下不赚钱,让妹妹用护工抵顶老人的住院费。妹妹护理了三天,见两个哥哥不露面,就给姐姐打电话,说家里事多,让哥哥过来护理。姐妹俩在医院里,当着老人的面就吵的不可开交。气的老人就说:养你们这些玩意儿干嘛!
我还见过一个远近有名的小老板,哥们儿4个,其他几个条件不是很好,老人养老生活费平摊都不岀钱。这个老板手下有百十号人做工,经济条件非常好,见几个哥哥都不岀钱养老,他也不岀。他母亲每天还要到厂区捡破烂维生。
有一次,他母亲背着一大袋子废品往家走,儿子问老妈:怎么才回来?他老妈反问道:你是谁呀?我怎么不认识你?
儿子在外面每天花天酒地,每个月给老妈几百块钱,老妈也用不着去捡破烂。街坊邻居都知道儿子不孝,可谁能怎么样,只能在肯后说三道四罢了。
儿女们图清闲也好,攀比也罢,可为什么能演变成了一种现象。
个人认为,就是农村法治教育和道徳教育的一种缺失,这些年来,由于各家各户的生产经营,大家凑不到一起,从舆论上就是一种缺失,再加上基层组织忽视这方面的管理教育,年轻人的养老意识缺失,使一些老人养老成了一种社会问题。
社会应当加大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对那些有能力而不养老的行为,给予强有力的抨击,在社会上造成一种声势,让我们的优良传统重归社会。
农村怪象:独生子女父母不愁养老,子女多的老人却没人养,为何?
独生子女父母不愁养老,子女多的老人却没人养?
其实也不尽然。
我生在农村,现在还住在农村。题主说的问题可能存在,但不会是普遍现象。
一般来说,农村独生子女的家庭,由于培养和教育子女的负担较小,家里经济状况一般较好。
养老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钱的问题。如果人老了手里还有钱。养老就不再是什么问题。
独生子女的家庭,家庭都比较殷实富足,老了以后缺钱的相对比较少。
独生子女大部分由于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投入比较大,文化层次普遍偏高,从业以后赚钱的能力比较强。赡养父母的事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多少负担。再就是他们个人修养一般都比较好,所以一般不存在不赡养父母的问题。
但也有个别独生子女,自己从小被父母千宠百爱,人们都说他是在蜜罐子里长大的。这样的孩子往往长大以后缺少奋斗的志气和勇气,依赖性较强,结婚生子以后,仍在啃老的也不少。更有甚者,他们对待父母并不怎么孝顺。对父母的赡养并不尽如人意。
多子女的家庭,父母供养和教育孩子的负担比较重,待孩子们成人以后,自身财产已经所剩无几。但他们的子女由于是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多不怕吃苦,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日子过得一般还可以。
在养老问题上,子女们也可能存在推诿现象,但他们中间往往有一个比较孝顺的,能够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他们的父母养老一般都不成什么问题。
能不能为父母尽赡养责任,关乎子女的人品。与是否独生子女或者多子女家庭,关系似乎不大。
农村怪象:独生子女父母不愁养老,子女多的老人却没人养,为何?
①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②独生子女家庭有他的优势,也面临现实的实际问题,③独生子女在养老问题上,不好推卸,也没有任何余地,更没有任何空间,必须的。④没有涉及任何家产的分争,除非父子打官司。⑤多子女却没有人养,各有各的算盘,各有各的主张,父母也不容易一碗水端平,导致茅盾恶化,最后无人养父母,无奈上法庭。
农村怪象:独生子女父母不愁养老,子女多的老人却没人养,为何?
我是农村人,对农村还是了解的,农村独生子女极少。一来农村人思想没有城里人开放,传宗接代思想观念深扎在农村人心里,生了儿子,还想儿女双全。“为生儿郎,东躲西藏”“任你牵猪牵羊,就是揭瓦扒房,也要生出儿郎”,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以前的超生游击队,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吧!二来农民没有工作单位,不怕丢了饭碗,不像城里有工作单位人一样,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怕丢了饭碗,基本上都是生一个子女。计划生育对农村农民与有工作单位的人相对而言,还是稍微有点宽松的。所以农村基本上没有独生子女,何来的农村怪象:独生子女父母不愁养老,子女多的老人却没人养?
农村怪象:独生子女父母不愁养老,子女多的老人却没人养,为何?
多了相互推!
子女越多老人越受罪,子女会说老人一碗水没端平。
其实在农村,为了颠颠点的小东西,兄弟媳妇之间互相斗心眼。
嫌弃老人,偏心眼。
太孝顺的儿子一般媳妇比较强势,自家媳妇不愿意。
若是家里只有独生子,所有的家产都是独生子的,没有人跟他争,所以他也不可能推卸责任。
当然老人也就不愁养老问题。
老人养的孩子越多越受罪,年青时候遭罪不说,到老的时候,儿女还要争财。
在农村说八卦的多,长舌妇多,聊起来的时候挑是非的也多。
作为老人,自认为一碗水端平着。
其实被那些长舌妇挑起来,无论做什么都能鸡蛋里头挑骨头,挑出毛病。
所以在农村,你别认为养的儿子越多越好,其实到最后越遭罪。
孩子多了,供不起他们上学,素质就不一样。
农村怪象:独生子女父母不愁养老,子女多的老人却没人养,为何?
农村怪象:独生子女父母不愁养老,子女多的老人却没人养。
为何?草民只能说,少见多怪,偏激偏见。
为什么?
第一、独生子女经济收入高的,大多数的父母不愁养老,是不争的事实;但也不能排除,独生子女自顾不暇家庭的存在,这样的父母不仅愁养老,而且还愁独生子女生活。
第二、独生子女经济收入一般的,大多数父母不愁养老。一是父母知足常乐,不攀比,心胸开阔,心底善良,永葆快乐生活;二是独生子女尽忠尽孝,知恩知报,敬老孝顺。但也不排除由一点特殊因素和原因,造成独生子女与父母反目成仇的个别现象的存在。
第三,子女多的父母却没人养,纯属屎壳郎打哈气。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现在存活着的五零后、六零后和七零后的父母,大多数都是多子女的,数一数有几个没人养的?就是说有个别家庭兄弟姐妹,在父母养老事务上,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纠纷,但在众多子女中,大多数子女是尽心的,就算大多数不孝顺,至少还会有一个尽心尽孝的。你说不是吗?
再说,现在国家政策,给予八十岁以上老人养老补贴,给农民发放养老金,这些子女多的父母,大都超过七十,进入八十岁,赶上新时代、好政策,农村消除了绝对贫困,乡村振兴正让农村农民富起来。这些农村老人的基本养老———衣食无忧,不愁吃、不悡穿、不愁住的,还是有保障的。怎么能说子女多的父母没人养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