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稻谷为什么感觉有很多小飞蛾?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去除?

稻谷储藏中的害虫有哪些?小飞蛾对储存粮食的危害性有多大?

稻谷储藏中的常见害虫有玉米象、谷蠹、麦蛾三种

夏季,家庭储粮容器表面常常可以看到黄色的小飞蛾——麦蛾。发生普遍,麦蛾以幼虫害蛀食多种谷粒,尤其以小麦及稻谷受害最重,其次是玉米及高粱。此虫害在仓内及田间都能繁殖为害,是一种严重的初期性贮粮害虫。麦蛾是农村贮粮中为害最重的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蛀食子粒并有转粒蛀食为害的习性,平均受害粒率为7.4%,重量损失率达6.04%,它不仅蛀蚀粮食,而且还会导致粮食发热、发霉,因它而年损失粮食在600万公斤以上

为什么粮仓会有小飞(麦)蛾?

小飞(麦)蛾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为害稻谷、大米、麦、玉米、高粱。成虫翅展14~18 mm,体灰黄色;前翅竹叶形,淡黄褐色,翅端色较深;后翅细长,银灰色,前后缘近平行,外缘向内凹入,翅端尖细,突出,后缘缘毛长约为翅宽的两倍。末龄幼虫体长5~8mm,乳白色,头淡黄色;胸节肥大,腹节向后逐渐缩小。温暖地区一年发生4~6代,以幼虫在粮粒内越冬。成虫善飞,仓内产卵于粮堆表面的粮粒上。幼虫孵化后即蛀入粮粒内,故被害粮多限于表层。田间产卵于稻麦穗或玉米粒上,粮食收获带虫入仓。幼虫老熟后化蛹于粮粒内,蛹羽化后成飞蛾,飞蛾再产卵在粮粒上,代代循环往复。

粮食储藏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①粮食干湿度达标储藏

为防止麦蛾发生,要求储粮干燥、洁净。小麦、大麦的水分含量不宜超过13%,稻谷不宜超过14%,大米不宜超过12%,玉米不宜超过13.5%

②常规环境储藏

粮食经清理晾晒、待粮温降至气温后装入储粮装具。然后封好进出粮口,做好防虫、防潮、防鼠日常的粮情检查等工作。

③自然缺氧环境储藏

自然缺氧储藏不使用杀虫剂,而是在一密闭的环境中利用粮食、害虫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环境中的氧气使害虫处于缺氧状态而窒息死亡。新收获的粮食呼吸旺盛,而陈粮的呼吸较微弱。因此,自然缺氧储藏方法只适用于新收获的粮食,陈粮不能采用自然缺氧方法储藏。

④热密闭环境储藏

利用夏季高温曝晒粮食,使粮温升高后趁热入仓,达到杀虫效果。晒粮时要掌握迟出早收薄摊勤翻的原则,上午粮场晒热以后,将粮食薄摊在晒场上,使粮温达到42℃以上,最好是 50~52℃。到下午4点钟左右把粮食收拢,堆成一堆,热闷半小时至1小时,在下午5点钟以前趁热入仓。用晒热的席子、草帘等覆盖粮面,再覆盖塑料薄膜密闭。热密闭最好一次性入满仓,以免麦温失散,影响杀虫效果。热密闭储藏要求:应预先做好粮仓消毒工作,装具不能有虫

如何灭杀粮仓麦(小飞)蛾?

麦蛾发育适宜温度为21-35度, 贮粮中麦蛾的防治,可因地制宜采取以下措施:

1、压盖防治灭杀

对聚集粮面产卵的害虫,可用麦蛾不能为害,又无其他害虫的异种粮,如大豆等压盖粮面,将易感染麦蛾的粮食粮面扒平,然后用粮包挨紧压盖在粮面上。在成虫羽化出粮面以前,将粮堆压盖封闭严实,使成虫不能外出而死亡。

2、利用高温灭杀

夏日晴天时将粮食摊在晒场上,厚3~5厘米,每隔半小时翻动一次,粮温上升到45℃以上时,连续保持4~6小时,将小麦水分降到12.5%以下,趁热入仓,加盖密封。35℃以上温度不适宜害虫及螨类的生存。温度高达48~52℃时,害虫即迅速死亡,并无损于食用和饲料谷物的品质。

3、低温措施储藏灭杀

温度8℃以下贮粮害虫便进入休眠状态。温度降至0℃以下并持续一定时间,可致害虫死亡。

4、密闭贮藏,缺氧灭杀

将干燥的粮食密封贮存,使粮粒的呼吸消耗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粮食晒干入库时可用不透气缺氧坛、塑料袋或用机具造成仓内缺氧,也可采用真空充氮或充二氧化碳的措施。均可致害虫窒息死亡

5、筛选除虫

利用粮粒与虫体大小不同,通过筛选将虫杂清除。

6、灯光诱杀

在大型粮仓内可用黑光灯或麦蛾性诱剂诱杀成虫,效果也较好。

7、化学防治:用磷化铝在粮囤熏蒸灭杀

若储粮较多,用药物熏蒸防治。每1000公斤粮食用56%的磷化铝6~10片,或者每立方米空间用磷化铝3片,将磷化铝放在小瓶内,瓶口用棉花塞好,药瓶多点均匀放在储粮内。熏蒸时将储粮的囤、缸等容器密闭。熏蒸时间根据温度高低而定,5℃以下,不宜熏蒸;5℃~9℃不少于14天;10℃~16℃不少于7天;16℃~25℃不少于4天;25℃以上不少于3天。杀虫效果在99%以上。

8、田间灭杀

在当地麦蛾产卵盛期到卵孵化高峰期,每亩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75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以消灭卵和初孵幼虫,做到治本清源

根据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数据,2019至2020年度,我国稻谷年度总消耗量约为1.97亿吨国内稻谷年度产量约为1.99亿吨。尽管我们可以实现在稻米、小麦这些主粮领域的自给自足,但每年需要进口接近1亿吨的大豆,用来生产食用油和饲料。如果全口径计算,我国的粮食总自给率仅在88%左右,从各个环节节约粮食刻不容缓!

粮食虽然已丰收入仓,但杀灭害虫却还要继续!杀灭贮粮中的害虫等于节约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减少从粮食收割、储存、运输、加工、就餐等环节造成的浪费,做好不浪费每一粒粮食,从你我做起!

大家对此怎么看?同意我这些说法的,请给我点赞支持吧;不同意的,也欢迎你留言探讨哟!

干稻谷为什么感觉有很多小飞蛾?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去除?

干稻谷夏季确实会生小虫子,我们常说的小扑了蛾子。

干稻谷有小飞蛾子

干稻谷有小飞蛾子,有几种情况:例如水稻在收割前在稻田里或者存放时就被小飞蛾产卵了,感染了小飞蛾卵的稻子运回了粮仓,虫卵在夏季温度适合继续在粮仓里发育繁殖,成虫越来越多。

粮食入库前要干透

粮食入库前一定要晾干透,去杂质去秕谷,这样干透无杂质的优质谷类,储存好是不易生虫子的,因为虫卵子易感染虫的杂物都去除了!

值得注意是必须保征粮库干燥通风,粮食不反湿,保持一定程度的干度!基本就不会再生虫了!

老粮仓

老粮仓粮食一年压一年,如果不清理小飞蛾会越来越多。新稻谷入库会继续感染!记得我们家后屋存粮时,那小飞蛾会到处乱飞,箱子衣柜有缝都能钻进去产卵,米缸面袋可以说无孔不入。让人头痛!后来把粮食全移走了,屋也彻底打扫干净,小飞蛾也不见了踪影。

少量粮食防虫除虫

少量大米或者稻谷类,用花椒或干橘皮、用纱布包上,放入米袋或粮袋中,大蒜等也有驱虫防虫作用!

大量谷子或者稻子我们夏季要晾晒,紫外线就有杀虫及虫卵的作用!而且晾晒过程中小飞蛾会飞走,虫卵会被紫外线杀死!

秕谷或者稻谷里有灰尘及米糠,特别易生小飞虫。我们储存不过筛子的玉米过夏季都会生虫子,但过筛子之后没有杂质的优质玉米,一般不生虫子!稻子也是同样道理,你去掉杂质晾晒干,生虫率也会差!或者不生虫!阴晾通风粮仓也会减少生虫或者不生虫!

总之减少粮食生虫,可以通过环境清理,让小飞蛾无生存空间,控制好粮库温度和干湿度,保证粮食防潮反潮,保障粮库通风干燥,也是防止粮食生虫有效手段!

干稻谷为什么感觉有很多小飞蛾?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去除?

稻谷储藏过程中出现很多小飞蛾,多为麦蛾(三大贮粮害虫之一),少部分可能是谷蛾、粉斑螟等蛾类害虫。麦蛾可危害稻谷、小麦、玉米、高粱等禾谷类粮食及一些禾本科杂草,主要以幼虫蛀食为害,可造成较大的重量损失。

麦蛾的识别及发生特点

1、麦蛾的识别:麦蛾成虫体长4-5毫米,飞翅有14-18毫米,外观灰黄色,头顶和颜面多覆有灰褐色鳞毛。

2、麦蛾发生特点:在稻谷堆里看到小飞蛾,过几天它就会将卵产在粮堆表层20毫米以内,也有少量成虫会飞在田间就将卵产在稻穗上,所以可能贮藏前将仓库打扫干净,贮藏一段时间就发现有飞蛾,其实是稻谷中卵孵化出幼虫、幼虫蛀食谷粒后老熟化蛹成飞蛾了。麦蛾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1-35℃,当温度低于10℃以下不会发育。在南方一年可发生5-6代,北方2-3代。

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防治麦蛾?

1、药剂防治。大量贮粮时除要求将仓库卫生做好外,主要还是采取化学药剂防治麦蛾。常用的是磷化铝蒸熏,成本较低,防治蛾类害虫效果好,蒸熏防治必须要确保安全,控制好使用浓度。

2、生物防治。飞蛾具有趋光性,“飞蛾扑火”就是该特性的体现,可以安装诱虫灯,用灯光诱杀成虫,减少产卵;或者使用性引诱剂干扰成虫交配,使之不能产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

3、土方法防治。若是家庭少量储粮,可在稻谷中放入大蒜、花椒等辛辣、有特殊气味农产品,可有效趋避蛾类等储粮害虫。

4、物理防治。(准)低温储粮能减轻贮粮过程中米象、麦蛾、谷蠹等害虫发生,低温会影响害虫的生长发育,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贮粮技术,越来越多的粮库在完善低温储粮技术。其次是日光暴晒,暴晒虽然可以除虫,但长时间暴晒对粮食的品质也有较大影响。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干稻谷为什么感觉有很多小飞蛾?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去除?

稻谷丰收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说,是件非常喜悦的事情,但在粮食的储存上也要高度重视,可不能因为储存不当,导致稻谷长虫或发生霉变,从而导致造成粮食的损失。

稻谷在储存的过程中,危害粮食安全的害虫有米象、麦蛾、谷蝽等,其中就数麦蛾(即小飞蛾)和米象虫最为常见。

麦蛾是一种小型蛾类,成虫为灰色,有小浅褐色斑块,主要危害农作物或谷物种子,繁殖能力很强,速度也很快,常寄生在稻谷、玉米、高粱、麦子和禾本科种子中,是一种严重严影响粮食质量和储存安全的害虫。

稻谷入库注意事项:

1.稻谷要想做到安全储存,就要严格控制稻谷的水分,只有把稻谷的水分晒干降低到16%以内,还要适时通风散热,以降低含水量,才能达到安全储存的条件。

2.新粮入库前要扬干净,因为稻壳中带有很多杂质和寄生虫卵,会导致稻谷变霉或者是生虫。

3.在储存稻谷之前,存粮的仓库或容器一定要清理干净,以防止有稻谷害虫和虫卵的残留,可以用适量的粮食专用薰剂药物来做预防。

4.储存少量粮食的时候,可以用气味辛辣刺激的花椒、大蒜或干橘子皮放入粮食中,也有防虫害的作用。

农村有一个很有效的土方法,就是在储存的稻谷上面放一层草木灰,可以起到长期储存的目的,即使放上三五年都没问题,而且对稻谷的质量保鲜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5.储存大量粮食的时候,可以使用合格的粮虫清、粮虫净等驱虫剂来预防,外加防虫紫外线灯,也有很好的防虫、驱虫的作用。

注意:切忌乱用杀虫药,有的农户采用杀虫的农药来防治粮食害虫,这种方法虽然有效果,但会对人造成严重的毒害,是万万不可采取的。

稻谷在储存过程中有少量的虫也属正常现象,因为只要有蛋白质就会生虫,但一定要做到提前预防和早发现早处理。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粮食储存的必要条件和注意事项,才可以做到长时间和安全储存。

干稻谷为什么感觉有很多小飞蛾?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去除?

干稻谷为什么感觉有很多小飞蛾?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去除?

这个问题村民小江来回答。

稻谷在粮仓里耙翻时,发现很多小飞蛾。这是农村家庭粮仓常见的事。也是困难扰我们农民朋友的实际问题。为什么明明晒干了仓储的稻谷会生出小飞蛾昵?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预防或解决这些困扰呢?“村民小江”经过自己的摸索和体会,给朋友们以下建议。

一:干稻谷为什么会生蛾

干稻谷为什么会生蛾,只有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个问题。

1.粮食没有完全晒干,导至其回潮后发热,至使滞留于稻谷上的虫卵遇热遇湿而滋生出幼虫,生出飞蛾。

2.粮仓阴暗潮湿,不通风等,至使墙体或地表发霉等,在遇高温时或进入夏季湿热季节而诱发蛾虫的滋生。

3.堆积于粮仓的粮食,时间过长又得不到翻晾烘干,至使其回潮引诱蛾虫的诱发。

4.粮仓防鼠功能不健全,至使鼠粪混入谷内,而引起粮食潮热,至蛾虫诱发。

二:应对措施

1.事前预防。选择干燥通风,或通透性好的房屋做为粮仓,有条件的可按装恒温除湿设备。在存储稻谷等作物的粮食仓储间,应做好粮食管护,跟踪其温湿度,做好周期性仓储把控。

2.积极的做好粮食换季。杜绝家庭存粮过久陈放(一般存放周期一年为好,最长不得超过2年)。以及做好储粮的定期查看,谨防受潮高温腐坏变质,滋生虫害。

3.对于仓储器具应定期消毒除霉,一般建议以物理方法进行。忌用封闭式铁器皿,或缸类过久储存(时长起过3个月及以上的)。储存粮食时与地面应有间隔层,且间隔层之间忌全封闭。家庭储粮忌贴墙面存放。

4.保持粮食仓储间的干燥通风,定期查验粮食质量。对生有飞蛾、国蛀的粮食在没有变质的悄况下要及时翻晒,或烘焙。同时应对仓储间进行除霉消毒。

5.对粮食仓储间做好防雨、防漏、防鼠等三防工作。切忌潮粮入库,和不分品种的混入(粮食品种应分类别和种类分别有存储区。以防粮食虫害相互侵蚀。

总结。家庭粮食仓储,应遵循:粮食仓库干燥干净;潮粮不入库,陈粮不久存;入粮不沾地放粮不靠墙;及时对仓库清空、除菌、除霉、消毒、并做好防鼠、防雨水侵蚀、防潮、等相关的工作,稻谷飞蛾无处可生。

干稻谷为什么感觉有很多小飞蛾?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去除?

在农村储存稻谷时,往往会在谷仓里出现许许多多的小飞蛾,给农户带来巨大烦恼,究竟如何减少飞蛾和消灭这种害虫,今天我谈谈自己在管理储存稻谷的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凡是存放的稻谷,在储存前必须要将稻谷彻底暴晒2~3天,稻壳呈黄白色,用手抓一把稻谷散落在谷堆上,能发出轻微的沙、沙的响声,说明稻谷含水量少,可以入库了,入库前,装稻谷的容器,不管是铁皮,还是木仓,不要与地面直接接触,最好用红砖在四周将容器垫高,十公分左右,减少地面湿度浸入,农村称“回潮”,回潮后的稻谷容易长小飞蛾,只要我们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稻谷就不容易长小飞蛾。

有的农户,稻谷入库前稻谷既没有彻底晒干,装稻谷的容器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导致稻谷长小飞蛾,碰上这种情况不用愁,只要用敌敌畏,一招搞定,在一个4~5m2的粮仓里,用一个小广口瓶,倒入20毫升左右敌敌畏,不加盖,然后在谷堆里放一个大碗,碗里放入盛有敌敌畏的瓶子,将装稻谷的粮仓密封,过3~5天,全部消灭,利用气味杀虫,不要担心有多大危害,消灭小飞蛾后,打开盛稻谷的门或盖,让其自然散发药味,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妨一试。

读者朋友,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欢迎大家留言,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