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摔阿斗使得赵云更加忠心肝脑涂地,这是不是攻心术?

刘备摔孩子,巧买人心。这是流行于民间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说,刘备摔阿斗是假,笼络人心才是真。

至于这种方式是不是攻心术,就看站在哪个角度来考量。

站在赵云的角度考量,对刘备的大义凛然,他当然要感激涕零

刘备兴复汉室的事业刚刚起步,势单力薄,被曹操大军追得精疲力尽落荒而逃。两个夫人在混战当中也被冲散了。

刘备有两个夫人,一个是糜夫人,一个是甘夫人。阿斗是糜夫人所生,也是刘备当时唯一的骨血。

当时关羽去江夏搬救兵,张飞负责断后,赵云负责保护家眷。赵云见到糜甘两位夫人都不见了,只好回头去乱军之中寻找。

在一堵断墙后边,赵云终于找到了糜夫人,当时糜夫人已身负重伤,无法行走。赵云要把糜夫人扶上战马,他牵马而行。糜夫人说,你一个将军没有战马怎么行呢,何况我既便骑在马上咱们也冲不出包围圈。但赵云又怎么可能丢下糜夫人不管呢。两难之下,糜夫人把阿斗交给赵云,自己返身跳进了身旁的一口枯井而死。

此时的赵云只好把阿斗裹在怀里,推倒断墙,掩埋了糜夫人,上马杀出一条血路,追上了刘备的队伍,亲手把阿斗交到了刘备手中。

由此可见,如果站在赵云的角度考虑问题,他的职责就是负责保护家眷,困此他拼死救出阿斗是理所应当的份内之事。而此时刘备接过阿斗却摔在地上,大声说:

为汝这孺子,险些损我一员大将!

意思是说,为了救你这小屁孩,几乎损失我一员大将,太不值得了。赵云见到刘备如此舍己为人的器重他,当然会感激涕零。立刻跪拜在地,抱起阿斗再次交给刘备,哭着说:

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意思是说,主公的恩德,我赵云就是肝脑涂地也难以报答。

可见刘备摔孩子这个典故,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站在刘备的角度考量,无疑是一种高明的领导艺术,使两方面都满意。

刘备把阿斗摔在地上,显然不是真心实意的摔,否则岂不把孩子摔坏了。虎毒不吃子,自己的亲骨肉,好不容易死里逃生,怎么可能下得去手真摔呢。

但如果只顾着亲热自己的骨肉,忽视了血战沙场九死一生救出阿斗的赵云,则显得太自私了。所以他才来了摔孩子这一出戏:即对孩子没啥伤害,又博得了赵云的感恩戴德死心塌地的效忠,可谓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而赵云岂能不知,他如果丢失了阿斗,则属于失职行为。不管情况如何险恶,毕竟也和他有脱不掉的干系。而如今刘备整这么一出,对赵云无疑是莫大的安慰,起码说明他的努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他的流血牺牲拼死救人得到了回报。

由此说明刘备确实具备一个政治家的谋略和胸襟,在大事大非面前能够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对赵云来讲,确实对刘备的举动感动得五体投地。哪怕这里有虚假的成分,毕竟也是受宠若惊。

对刘备来讲,把此事做得天衣无缝。虽然有巧买人心的虚假噱头,但毕竟在场面上让人说不出什么来。

总而言之一句话:刘备摔孩子尽管是一种攻心术,但做得却比较高明。

刘备摔阿斗使得赵云更加忠心肝脑涂地,这是不是攻心术?

典型的领导人思维,但效果也显而易见。

不是谁傻,只是在当初那个年代,对后代和地位尊卑还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尊者摔孩子的举动对下位者来看,无外乎掏心掏肺了。

当然,演义毕竟有夸大的嫌疑,看看就行。

但现实中遇到的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呢?个人认为还是小小感动一下,毕竟能做出来代表对你还是看重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