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田第一用什么药好?

水稻一直是我国的主要种植作物,因为我们日常最喜欢吃的就是大米。

相对农民来说,水稻秧田播种育苗管理用药的关键一环,如果秧田稻种育苗时期用药不当,就很容易造成稻秧苗灼伤,轻者造成稻秧苗叶尖白色干枯,严重的!会造成整株稻秧苗赤褐色干枯死亡。因此必须掌握在水稻秧田的用药方法,水稻秧田用什么药最好呢。

一、水稻秧田喷施多效唑技术多效唑是一种起着延缓细胞生长、抑制顶芽、促进侧芽的化学调控物质。在秧田中喷施多效唑,具有明显增加秧苗分蘖的作用,促使秧苗根系发达,移栽后返青分蘖快,生长迅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能有效地提高秧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或避免秧苗超龄,还能有效抑制秧田杂草的发生。那么,多效唑对水稻秧田以及对稻秧苗有什么生物学效应?

(1)苗高降低

多效唑施用后5天,秧苗即开始矮化,20天左右秧苗高度降低最明显,移栽时苗高一般比没有施用的降低15%左右。

(2)叶片挺直

施用多效唑的秧苗叶片着生倾斜角明显缩小,一般小11.5度左右。因而叶片挺直,株型紧凑,秧田通风透光好,透光率提高40%以上,有利于多生分葉和提高秧田利用率。

(3)根多而短,发根力强

根数一般比未用的多10%.且根长缩短,秧苗发根力提高45%左右,因而移栽后植伤减轻,返青活棵提早2~3天。

(4)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含量增加

据试验,施用后分别增加19%、28%和22%,而核酸和蛋白质是植物调节。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其含量的增加,说明施用多效唑后,秧苗的生理功能仍很旺盛。所以,在秧苗高度受抑制的同时,其分薰和发根力明显提高。

(5)内源植物激素含量发生变化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植物激素调节的,施用多效唑后,稻苗体内多种内源植物激素含量发生变化。一方面,生长促进物质赤霉素和叫咪乙酸的含量分别降低91.6%和52.5%;另一方面,生长抑制物质乙烯释放率增加37.4%,脱落酸的含量增加452.4%。因此,秧苗生长的顶端优势明显削弱,从而调节了秧苗的形态变化。

二、水稻育秧怎样使用多效唑?

用药适期和用药量:

(1)秧龄50天左右,10叶期前后移栽的秧苗,在5~6叶期(移裁前25天左右)用药,杂交粒稻每亩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克(有效成分30克),梗稻每亩用药175克(有效成分26.3克)。

(2)秧龄40天左右,8~9叶期移栽的杂交籼稻和梗稻秧苗,在3~4叶期(移栽前25天左右)用药,每亩用药175克(有效成分26.3克)。

(3)秧龄35天左右,7~8叶期移栽的杂交籼稻秧苗,在2~3叶期(移栽前25天左右)用药,每亩用药175克(有效成分26.3克)。

总结:其实我们在使用药物对水稻秧田管理时,也特别要注意有些药物并不是适合所有的水稻秧田用,有的药物不能混合使用,要正确使用药物用药量等等。 如果大家对于水稻秧田用药还有其他的什么想法,欢迎大家在下面的留言板进行留言。

水稻秧田第一用什么药好?

水稻秧田第一用什么药好呢?我出生七十年代,在我读书时也就是八十年代了,那个时候的田刚实行承包制了,那时人多田少,家家户户都插双季稻,早稻就插一些时间比较短的稻种,像二九青……等本地稻种,产量并不是很高,但是时间短,收完了早稻就马上可以插晚稻,晚稻就是袁隆平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

春分节后,人们就开始犁秧田了,犁好秧田,就准备浸谷种了,浸谷种就是一门很大的技术,有经验的老农拿着一根很长的温度计表,在每家每户讲解浸谷种的水温,上午要多少度,下午多少度,晚上多少度,三天后,稻种发白芽,五天后稻种又出根了,七天左右,稻种的白芽五厘米左右,根三至四厘米时,就可以抛到秧田里去了。

如果决定明天把稻种抛到秧田里去,那么你今天下午随便拿一些生石灰洒在秧田,不要多洒,适当就可以了,听大人说是消毒。第二天稻种抛下去,然后父亲要我们在秧田守着,怕麻雀来偷吃稻种。

抛到秧田里的稻种三天后,秧苗就开始长一片绿叶一心了,父亲就把抛得不均匀的地方移植一下。等秧苗等到三片绿叶一心时,就可以拿喷雾器开始杀虫了,那时一般的用药水“杀虫双”或“井冈山霉素”。秧苗有四至五片叶子时,秧龄期二十八天左右(不包括浸种那几天),就可以用“杀虫双”或“井冈山霉素”这两种药任意一种药和“乐果”搭配用,杀完虫后,就可以扯秧插禾了。(那时还小,用药水的剂量我记不太清楚了)。

晚稻谷种是杂交水稻,浸谷种没有那么麻烦,天气和温度好些,又好操作一些。

水稻秧田第一用什么药好?

你好!农作物的用药跟人是一样的,治疗用药都要对症下药。在没有病虫害时最好还是不要乱用,免得适得其反造成药害。本提问没有讲述水稻问题,所以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药。所谓的第一用药提法是不对的。这就好比问人最该吃什么药?这谁知道?无病无痛的吃什么药!

水稻秧田第一用什么药好?

从撒播秧起:第一次用药是在苗床上移载前三到四天,用吡虫啉+氯氟氰菊脂,第二次,移栽后十天左右用杀双果粒一般两到三包拌卡密黄隆或吡密黄隆都可以,第三次,在抽穗前五天左右用非常火+粒粒增+阿维三唑磷+甲维盐+磷酸二氢钾,基本上的虫病都搞定或能增产!

水稻秧田第一用什么药好?

水稻是农民栽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秧好半年稻”,秧苗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根据农民多年的栽培经验,水稻秧田第一次用什么药?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根据水稻育秧方式不同,选择不同药剂

1水稻旱育秧田:旱地育秧是南方地区,为了减少早稻低温天气,烂种烂芽,常用的一种育秧方式,但容易发生立枯病,三叶期前用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泼洒,或用500倍液进行喷雾,可有效防止立枯病的发生。

2水稻水育秧田:早稻育苗季节,常有倒春寒的出现,低温天气常导致烂种、烂秧,同时青枯病和黄枯病也是水育秧田常见病害,可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喷雾。

第二根据水稻育秧季节不同,选择不同药剂

1早稻育秧:前面已经简单介绍了。

2晚稻育秧:气温不同,高温容易引起秧苗徒长,多效唑可以控苗促壮,晚稻秧苗喷施多效唑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措施,在秧苗一叶一心期,首先将秧田水全部排干,每亩用15%多效唑,200克加水100公斤,均匀喷雾。起到多分蘖,早分蘖的效果。

农民朋友,可以根据你们不同的育秧方式和栽培季节,选择不同的农药,进行防治,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水稻秧田第一用什么药好?

从撒播秧起:第一次用药是在苗床上移载前三到四天,用吡虫啉+氯氟氰菊脂,第二次,移栽后十天左右用杀双果粒一般两到三包拌卡密黄隆或吡密黄隆都可以,第三次,在抽穗前五天左右用非常火+粒粒增+阿维三唑磷+甲维盐+磷酸二氢钾,基本上的虫病都搞定或能增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