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为什么这么出名?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乔家大院就是清代商人乔致庸的宅第,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
乔家大院最大的特点,就是像一个小型城市,四面都有围墙。
乔致庸不是白手起家,出生于大商人家庭,祖先时代经商。
乔致庸父母早亡,由兄长乔致广养育长大。
不过乔致庸少年时期兄长就去世了,乔致庸少继承了家业。
在乔致庸的领导下,乔家生意日益昌盛,成为包头数一数二的大商人。
除了传统的生意以外,乔致庸还扩大金融业:至清末,乔氏家族已经在中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200多处,资产达到数千万两白银。
不过乔致庸所在的时代不好,鸦片战争已经爆发,晋商的时代过去了。
其实晋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满清政府的御用商人而已,靠国家特权垄断了对外的,尤其是对蒙古的贸易。另外对内则仗着政府支持,进行一些金融生意。
这些生意前提是有满清政府的支持。
但是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入侵,满清政府自身难保,晋商也就完了。
首先是对外蒙古的贸易,被沙俄几乎全部抢走。
随后随着不平等条约签订,国内金融业也被列强银行冲垮。
至此 ,晋商时代过去了,没有国家权力垄断,晋商根本就做不了生意。
由于生意没法做了,乔致庸开始打破了乔家历代不置办豪宅的传统
从1862年开始,乔致庸开始在家院附近购置地皮,大兴土木,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宅院,即著名的“乔家大院”。
其实早在乔致庸的父亲时代,乔家就有部分屋子。
乔致庸时代,开始扩大乔家大院的规模,扩建到四个院落。
光绪时代,山西开始动荡,匪盗横行。乔家为了自保,将附近的街巷全部买下,再次扩建,搞成了城堡式建筑群,修建了完整的围墙,平时有持枪的家丁巡逻。
民国初期,乔家人口增多,又再次购买地皮扩建,一直扩建到1937年日军入侵山西为止。
其实,山西第一大院应该是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距平遥古城35公里,总面积达45000平方米,比乔家大院大了足足十倍之多。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
乔家大院之所以出名,主要是拍了很多电影,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乔家大院》等。
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为什么这么出名?
“乔家大院”在近几年这么名声大噪应该是因为2006年在央视一套播出的《乔家大院》这部电视剧吧。由陈建斌主演的一代传奇晋商乔致庸让人印象心折,雄伟壮观的乔家大院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乔家大院”从清朝以来一直名声在外。
乔家大院设计精巧,内中藏有万人球,九龙灯,慈禧、左宗棠、李鸿章等名人手书,是中国古代北方民居建筑集大成者,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山不在高,有龙则灵。“乔家大院”的拥有者山西乔家白手起家,最后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传奇故事更是让“乔家大院”闻名全国。
祁县乔家发家于乾隆初年,因做生意守信公道获往来业户支持,虽有做生意失败的时候仍然挺过难关发家。同时乔家子弟恪奇祖训,定有家规,不准嫖赌,不准纳妾,不准酗酒,因此乔姓家业渐趋兴旺。以包头城为起点,又向国内各大中商埠发展,先后在京、津、东北、长江流域各城镇设立商号。光绪十年(1884)又设大德通、大德恒票号。大德通票号最初资本 6万两,中期增银12万两,最后增至35万两。大德恒票号资本10万两。二票号在全国各地有20多个码头(分号)。西至兰州、西安,东至南京、上海、杭州,北至张家口、归化、包头,东北至沈阳等地,均设有乔氏商号。清末乔氏在全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等200多处,有流动资金700——1000万两以上,加上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有资产数千万两。
乔家发达除了自身人才辈出之外也注意结交官府人士。乔家自己人并不做官或花钱买官,而是花钱结识权贵则可作为经商靠山。如果某官在官场失意,又可另外交结新官吏。也就是说前一个靠山倒了,还可找新靠山,使商业经营不受影响。
乔氏交结权官,上至皇室亲贵,至州府县吏,四方笼络,八方疏通。光绪以来,陕甘封疆大吏、山西巡抚道员,几乎都与乔氏的商业在经济上有交往。庚子事变,慈禧西逃,途经山西时,乔氏大展交结官吏之能事,使慈禧行营设在其所办票号祁县大德通总号,又出借给清廷40万银两,以解清廷西逃财政拮据之急。清廷当然也是“投之以挑,报之以李”,此后对乔氏商业多加关照。
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为什么这么出名?
虽然乔家是晋商八大家之首,乔家大院代表着晋商的杰出历史,但要说真正让乔家大院如此闻名的,笔者觉得是因为电视剧《乔家大院》。该剧当时在中央电视台8套播出,陈建斌和蒋勤勤出色的演出,让这部电视剧一炮走红,同时也让乔家大院闻名天下。
大院文化也是山西历史文化中辉煌一笔。在山西晋中一代,有很多的晋商大院,包括榆次的常家庄园、太谷的曹家大院、祁县的渠家大院等,从面积上来说,这些大院都比乔家大院大很多,但却没有乔家大院出名。从建筑上来说,虽然乔家大院堪称晋商文化的缩影,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有着厚重的历史感,但其它大院也不差,太谷的曹家大院现在已经成为三多堂博物馆了。
由此可以看出,宣传是多么的重要。不仅大院文化,山西还有很多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都因为养在深闺人不识。
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为什么这么出名?
乔家大院因影视剧出名,其实,在山西的晋商大院里真排不上什么名次,在山西,最大最气派的是灵石的王家大院、榆次的常家大院,就是电视剧里乔致庸的原先对象,他表妹江雪瑛(马伊琍饰演)最后嫁到的那家,以及乔致庸嫂子曹月枝的娘家太谷县曹家的曹家花园。
李幼斌版的2005年的《亮剑》里,楚云飞的晋绥军358团的团部就在乔致庸的嫂子曹月枝的娘家,山西太谷县的曹家花园内的中心建筑三多堂。
历史上,日寇1938年占领太谷,疯狂搬抢曹家存银,抢掠三个月之久,抢走白银1200余万两,远远超过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日军在清朝户部(财政部)府库抢到的存银(300万两)。
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为什么这么出名?
别为这个被摘牌的景区造势了。再怎么吹,也没有附近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名气大吧?
我去过一次半乔家大院。一次是进去看过,就是个一屁墩开大的地方:四周高耸的院墙,包围着六座不大的院子。要是从规模上看,不及王家大院现存面积的一个零头;从建筑的精巧程度上来看,仍然是乏善可陈:无论是砖雕、木雕,还是石雕。有那一样儿,能和灵石的王家大院相比?
灵石王家大院的古建筑,那才配得上“民间故宫”的称谓。最起码从体积上、工艺的精美程度上,配得上这样的称号。而对于乔家大院而言,除了门票价格,要比故宫高岀好几倍外,论面积连故宫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论精美程度,那里能比得上故宫的万分之一?就敢自吹是什么“民间故宫”?真的是蛤蟆打嚏喷,听见就有些硌瘆人。
乔家大院的老祖宗们,确实在当年是人中的龙凤。别的不说,就凭发了财以后,不小看村里的穷乡亲们这一点,就着实令人敬佩。在乔家大院尚未旅游开发的时候,我就听他们村里的一个练八卦掌的老者。谈起乔家的不少善举:比如穷人过不了年的、娶不起媳妇的、老下人打发不岀去的……只要是去向老掌柜的叩个头,说明原因。都会有差不多够办事的施舍。乔家大院大门外的铁环上,常年拴着牛马等大牲畜。供村里的人们耕种时,免费使用……
正因为如此,1938年正月里,日本鬼子进犯的时候,乔家大院的主人,举家逃难。房子也没人进去破坏。就算到了土改的时候,村里也没人敢分乔家的大院子。因为分不下去,才成了祁县的党校。后来才开发成乔家大院。
因为一部电影和跟风而来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被捧上了云端。声誉日隆。
我去乔家大院的半次,是骑着摩托车长途买零件。回来时路经208国道。同行的人要去看看,我就骑车送到了乔家大院的门口。把摩托车停在了乔家大院南边的东西向路边。
这时,来了几个斜眉圪撩眼的青皮后生,非让我把摩托车停到他们的存车处。还要十块钱的停车费——这是1991年的秋天,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一百多点儿。相当于现在要收二百元的停车费一样。
不给就打!我就骑车躲到了一里地以外的公路上。这群人前后包抄,最后抢光了我身上仅有的几块钱,还把衣服都撕烂了!
这种地痞做法,后来发展到了周围的饭店里和扩建的旅游景区上。最后因为臭名远扬,被上级部门摘牌处理了。真的是活该!这就叫现世报!
这种地方,把老祖宗的仁者爱人之心,全部败光了。不去也罢!
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为什么这么出名?
乔家大院是山西的5A级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它是山西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私人宅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整个大院呈双"喜″字形,共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有大小房间313间。
它只所以出名,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张艺谋在此拍了《大红灯笼高原挂》,给它做了宣传。其次是它的建筑,是我国保存下来比较完整的一座民居建筑,相传一句话"皇宫有故宫,民宅看乔家"。
再次是乔致庸做为商业金融资本家,他的经商运营及治家规训,都值得后人去学习和借鉴,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找到思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