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期间,赫赫有名的日本宪兵队到底是干什么的?

日鬼子侵略中国的时候,在我们老家的县城里,一条叫衙门街的街道上。有一幢三进的院子。这个地方,过去是土皇帝阎锡山开办“山西省银行”的一个分部。

1938年2月13日,日本鬼子打进了县城。在一番烧杀抢掠之后,把阎锡山办的“省银行”,变成了日本宪兵队在县城里的驻扎处。大概是看中了省银行在后院的金库和其他的房子,修的坚固。因此进过一番简单改造之后,就把它变成了关押抗日军民的牢房。

根据日本宪兵队驻地对面药店伙计回忆,从1938年阴历正月里,省银行变成了日本宪兵队以后。这个大门里就几乎天天传出拷打声和受刑人员的惨叫声。由于药店也被日本鬼子安插了几个眼线,所以时间长了以后,宪兵队的人员也常常到药店里来,喝茶聊天。经常说一些审讯抗日分子的情况。这些被关押的人中,有从战斗中被抓回来的士兵,有扫荡时俘虏的抗日民兵、干部,或者是有“通共”嫌疑的老百姓、还有一些疑似给八路军买药品、买颜料的老百姓。

凡是抓进日本宪兵队的人,都没有好结果:我们老家村里一个给财主赶马车的人,就因为进城里拉东西时,在卖染布用的颜料铺子里,替人捎了几包颜料。就被铺子里日本宪兵队的暗探盯上,报告说有人替“土八路”买颜料——那会儿的八路军是真的穷,做军装的布料,净是老百姓用棉花纺的白粗布。不染成蓝色的、灰色的,根本就不能穿。

赶车的还没有出城,就被抓进了宪兵队。打的鸡儿吼了雁儿叫。全身没有一块好肉。最后由城里的几家商铺,联名作保。宪兵队的翻译官要三十块袁大头,才肯放人。没有等到凑够钱,这个赶车的就因为伤势太重,牢房里又冷,又吃不上饭,冻饿而死了。要领回尸首,还花了十一块袁大头。

有一次,日本鬼子搞突袭,抓到了本县抗日政府的交通员。由于汉奸的指认,被送到了日本宪兵队。先是利诱,无效后就严刑拷打。折磨了好几天,也没有得到任何的情报。于是就在一天早上,把这位交通员和其他的“死硬分子”押上,用绳子捆成一串。押到了南门外的两眼深井边,一个接一个塞进了井里。

两眼井都填满以后,日本宪兵队就把杀人的刑场,改到了县城的西城墙和北城墙外的那片儿荒地上。在占领我们老家县城的八年里,日本宪兵队隔三岔五就杀人。凡是抓进宪兵队的,除了少数变节分子和拿钱营救回来的“没罪状”的人外,剩下的不是被填进了井里,被严刑拷打致死,就是被押到灰渣坡里砍了头。剩下的,被装上罐子车。拉到中条山里下井挖煤去了。

据一个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后,侥幸从宪兵队里逃出来的人说:他因为捡了些子弹壳儿,就被汉奸告密。说他要卖给“南政府”(县抗日政府在城南的大山里)造子弹。就被日本宪兵队抓进去了。他爹急得到处求人。卖了三间房子,卖了二亩地,才打点得他少挨了些打。但是因为凑不够赎金,日本人不放他。他在日本宪兵队里关了半年多,和他一个牢房里,前后关了有十来批人。总计有一百多个。绝大多数不是被杀了,就是拿绳子反绑着押出去了,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日本鬼子投降后,他偶然间碰上了一个同一房间的难友。才知道被日本鬼子押到煤矿,挖煤去了。一块儿押去了二十八个人。半年下来,就死了一多半……

日本宪兵队,就是个鬼门关!

在二战期间,赫赫有名的日本宪兵队到底是干什么的?

宪兵是军队中的一个兵种,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军队建制中都有宪兵。宪兵是干什么的?一、宪兵是军队中的警察。督查军风军纪,执行军法,属于执法执纪兵种,不参加一线作战。二、当年的日本宪兵还有一项任务就是维护地方治安,与警察机关和特务机关协同执行秘密特勤任务。当时有“警宪特”的叫法。总之,当年日本侵华期间,日本宪兵是镇压中国人民的侩子手。

在二战期间,赫赫有名的日本宪兵队到底是干什么的?

日本问题让桥本来回答。

日本宪兵队按照所属的任务是在日本陆军大臣管辖下,作为军事警察,兼行政警察,司法警察的一种特殊军队。

日本宪兵队最初出现在1881年,以法国的宪兵为蓝本而设置。当时一般称宪兵为警兵。之后才改名为宪兵。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牵制日本国内的自由民权运动,以及打击警察队伍中的对立面。

宪兵队又是武装警察。相比一般的警察,可以使用武力进行镇压,如果遭遇抵抗,就是用军事手段进行镇压。所以宪兵队使用的地方都是一般大案,要案。宪兵队开始时还有整顿军队风纪的作用。但是到了战争后期,一般的下层的宪兵军纪涣散,已经很难正确地执行司法警察的权力,造成了很多冤案。

并且在日中战争期间,宪兵队很多成员被要求使用便装执行任务,伪装侦查等甚至很多驻华宪兵队穿上中国百姓服装进行任务的完成,给当地民众造成很坏的影响。但是战后在撰写宪兵历史时,很多人的会议日本宪兵只是装扮成中国人进行秘密调查,以及情报收集,直接参加战斗的很少,驻华宪兵不直接参加武装战斗。

在二战期间,赫赫有名的日本宪兵队到底是干什么的?

我们先来看一看西方人对于日本宪兵的描述:日本宪兵维持着一支十分强大的治安力量,除了发动反谍报袭击外,他们极少被视为野战部队。日本宪兵的突出作用还在于维持集中营的治安,他们不受军事管制法的妨碍,享有严惩、直至处以死刑的权力。一个日本的宪兵军官集治安侦查、检查、审判、陪审、刽子手于一身。对于宪兵提出的指控,被指控人不得要求宽大处理,得不到法律规定的诉讼帮助。日本宪兵队成立于1881年1月4日,国务会议上由明治天皇下令组建,组建之初只有349人。日本宪兵条例第一条写着“宪兵作为陆军军纪的代表,担任军内军纪的巡查和检察的任务,监督军人的日常品行。兼任行政警察和司法警察,并且同时隶属于内务、司法、海军这三个部门”。别看宪兵的职位不高,但在军队内的权力非常之大。他们不仅要维持军队的治安,还要管制民众,加强对军人、百姓思想上的审查和控制。宪兵分为敕令宪兵和军令宪兵两种。敕令宪兵主要负责国内的治安,军令宪兵直属于派遣军司令官,主要负责日军的特务组织,剿灭地方的谍报网络、游击作战,对军队内部人员进行审查和检举。(影视剧里的特高课)1898年-1945年间,随着军队在日本国内势力的疯狂发展,宪兵在日本建立起庞大的权力网络,在日本帝国殖民扩张的脚步下,也把日本宪兵的势力拓展到日本在世界各地的占领领土。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宪兵司令部就配属宪兵于“满洲派遣军”中。1906年,成立关东宪兵队,隶属于日本宪兵司令部管辖。1931年,升格为关东宪兵司令部,下辖旅顺、奉天、长春、丹东4个宪兵队,设有战备课、警务课、经济课、自行车队等。宪兵队发展了大批特务,收集当地的军事、政治、经济情况,镇压占领区人民的反日活动。被占领区的人民自己对于日本宪兵恨之入骨了。日本本国的民众对于日本宪兵也十分惧怕。宪兵可以到民众家里进行搜查,监视民众的生活情况。因为战时日本国内物资匮乏,全国实行配给制,一旦发现家里有人大鱼大肉,就会因为违反配给制遭到逮捕,遭到严厉的处罚。宪兵在日本军队内的地位很高,单从工资水平上就可以看出。宪兵每月收入为100日元,上等兵每月收入仅有6日元,地方上受人尊敬的小学校长收入也没有一个宪兵高。所以,一旦当上了宪兵就威风八面。

在二战期间,赫赫有名的日本宪兵队到底是干什么的?

二战期间的日本宪兵对被占领国的人民来说,就是恶魔般的存在,他们不仅疯狂残酷地杀害占领区内敢于反抗的人民,而且对于自己人也都从不手软。

对于他们日常的纠察工作,很多人在网上的文章或评论中,都以为日本宪兵与我们的纠察性质是相同的,但实际上却远非这样简单。以关东军齐齐哈尔宪兵队为例,自从1931年11月19日关东军第二师团攻占黑龙江省会城市齐齐哈尔以后,由第二师团抽调的海村园次郎少佐、秋筱贯三大尉等三十余名官兵组建了齐齐哈尔宪兵队之后,在十四年的占领期间,先后有第二师团、十四师团、十六师团、第一师团等多支部队进行轮换,但齐市的宪兵队却从成立之初,一直到战败投降,只有宪兵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和军官的调动,而没有随着第二师团移防。从这一点便不难看出,日本宪兵队隶属于关东军宪兵司令部直接管辖,与当地的驻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

而我们的纠察,都是各军区或警备区自己设立的纠察队,仍然归属于本军区。

由于日本宪兵队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们除了日常的督察军纪工作之外,主要是监控自己军队内部的思想动态。比如日本本土上发生了二.二六兵变之后,伪满地区的各个宪兵队,便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他们用暗中检查私人信件等手段,对关东军各部队的军官进行严格的检查监控,当时驻扎在齐齐哈尔的十六师团中,就有24名少佐以下的皇道派青年军官被逮捕,并经齐齐哈尔宪兵分队的和田少佐亲自参与审讯后,将这些思想激进的皇道派军官们移交到关东军的军法部门。

还有第一师团的工兵联队驻扎齐市的五福玛期间,石上、小野口这两个兵痞,在参军前就是有着六七次入狱记录的流氓,由于他们经常在暗中挑起士兵之间的不断争斗,致使所在中队鸡犬不宁,经齐市宪兵队土屋曹长的深入调查,形成书面材料后,将二人移送到军法部门判处了20年的徒刑,被他们怂恿的用匕首伤人的那五个士兵,也都判处了五年徒刑。

日本宪兵在监控自己军队的同时,也时刻监控着各级伪满机关的官员和民间的反满抗日活动,以及防谍和加强边境的管控工作。因此宪兵们便凌驾于当地的司法机构之上。

比如在1941年9月,由黑龙江省伪警察厅特搜班组成的“齐泰公司”,以通匪罪名私设监狱,专门绑架有钱有势的中国人,然后逼迫其家属去缴纳保金,直到敲诈到齐市宪兵队土屋芳熊曹长的翻译官,候慰民亲属家的时候,才捅了马蜂窝,土屋曹长将这一情况迅速汇报给齐市宪兵司令官星实敏中佐,星实敏马上就下达了“立刻逮捕法办”的命令。然后土屋曹长便以敲诈勒索罪和破坏大陆政策罪,将“齐泰公司”的省警务厅警务股长堀込警佐,还有绫部警佐、井上警佐、司法科长住吉警佐以及井上警尉、大冢警尉等二十余人全部逮捕。经严刑拷打并供认不讳后,七名日本高级警官和十余名中国警官均被判处七年徒刑。

在处理这件警官敲诈案期间,齐市宪兵队的特高主任川井军曹,因暗中受贿了堀込警佐的一件价值20元的外套后也丢掉了工作而锒铛入狱了,另外还有每当日本宪兵将中国人逮捕后,那些在宪兵队与被捕者家属之间进行沟通送信跑腿的中国籍宪补们,也常常趁机收受贿赂,为了惩一儆百,在川井军曹被捕的同时,犯有受贿罪的宪兵补白川(朝鲜籍)被开除,宪补刘仁敏(中国籍)则因敲诈而被判处了五年徒刑。

三十年代初,日军的士兵有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之分,而一旦通过考试被录用为宪兵后,就会全部转为宪兵上等兵军衔

。原来二等兵7元,一等兵10元的士兵津贴,也从此变成了每月49.9元的工资和外加23元的战地补贴。不过有了工资以后,每月都要扣除15元的伙食费,还有军装、大衣、皮靴等等也全部开始自费了,而并不像有些人说的是太平洋战争之后,由于形势十分严峻才开始自费的。

在二战期间,赫赫有名的日本宪兵队到底是干什么的?

日本宪兵实际上就是军队中的警察,直属于陆军大臣管辖。1881年刚组建时主要是维护军纪,二战前后职权进一步扩大,对于一切异议分子进行肃清,它对所有国土进行半民事、半军事的监视。在二战时期日军占领区,宪兵是搜捕镇压抗日分子的主力。

日本宪兵的职权远高于同级别的其他日军,因此选拔也很严格。日本征募宪兵最低学历要求是小学毕业,要经过笔试、体能测验,甚至于对身高、体重、仪表都有要求。除了常规的军事训练之外,宪兵还需要学习各种军事法规和警务技术,到二战时间还需要学习谍报知识。

正是因为选拔严格、训练困难,因此整个二战全日本的宪兵最多也才3万人,对比七八百万的日军部队真是太少了。配属给各占领区乃至师团司令部下属的宪兵队往往仅有一百多人。甚至一些不重要的地方只是挂个宪兵队的牌子,真正的宪兵只有十几个人,一旦执行任务直接调动当地驻军

与严格选拔相匹配的是日本宪兵的高规格待遇,一个普通宪兵的收入能达到陆军士兵的五六倍,每个人配备一把军刀,一支南部手枪,穿着和日本军官类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