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期,如果社员因公受伤,怎么办?

二爷爷和生产队的人去挖河,用架子车往上运土的时候,二爷爷在后面推,前面2人用绳往上拉,快到岸边时,绳子断了,二爷爷连人带车从河岸滚了下去,架子车砸在了他身上,从此二爷爷就有了一个外号——“虾米”,残疾,终身未娶。

“虾米”这个外号形容我二爷爷非常贴切,因为他伤好后落下了终身残疾,走路时像个虾米(腰椎受伤直不起来)。

如果按今天的话说,二爷爷这属于工伤,应该有各种赔偿,但并没有。

二爷爷从岸边滚下去后,被生产队的人救起送到了公社医院,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并没有先进仪器做像样的检查,也没有做手术之类,只是简单的保守治疗。

出院后的二爷爷由于腰椎受伤等于丧失了劳动力,可那时生产队根本拿不出钱给二爷爷补偿,只是出了医药费,受伤期间的工分照记而已。

当然,生产队也给了二爷爷一些优待,他不能劳动总不能饿死吧,于是就给二爷爷安排一些闲职,如看守农具、看庄稼之类。

其实,生产队做了这些在当时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生产队时期,社员因公受伤倒霉的不止是他自己,生产队的所有人也是跟着一起倒霉的。以我二爷爷为例,他因公受伤,生产队为他出了医药费,很可能这一年其它社员就分不到钱了;二爷爷丧失了劳动力,生产队给他安排了闲职,那原本二爷爷该干的活,就得其他社员帮他干。

生产队时期,如果社员因公受伤,怎么办?

邻居小伙伴的舅舅,在给生产队打麦子时,手臂不慎卷进机器滚轮里,等社员关掉电源时,一条胳膊已经血肉模糊了,送到医院抢救,命保住了,为集体献出一条手臂,看病钱由生产队出的,属公伤工分照开。

经过一年的休养,小伙伴的舅舅找到队长,要求给他安排利所能及的活,一只手干不了重活了,队长就让他给生产队放羊,一放就是十多年,直到包产到户,没向生产队提出一点赔偿。

分田到户第一年我回农村务农,我亲身经历一起村民因公牺牲的事件,现在想起仍心有余悸。

那是85年深秋,人们刚刚结束秋收,村里接到任务,去一百公里以外县城附近清理河道,当时村里只有两台小四轮拖拉机,和一台老式28拖拉机,三台机动车拉不下一百多村民,人们想办法,把车斗用四个松木檩子搭成跨杠,厢板放在跨杠上,这样就加大了车斗的承载面积,一辆车能多坐十多个村民。

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那时农村土路看不到交警,也不知道什么是违规。一切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

二百多里地,农用四轮车要跑上一整天。也是长途颠簸,一位朱姓叔叔犯了困,在车上打了一个盹儿,一个颠簸从车上栽了下去,车轮正好从头部辗过,脑浆迸溅,当场丧命。残不忍睹。

这位朱叔叔当时四十多岁,媳妇儿早年去逝,独自一人把三个孩子拉扯长大,大儿子已经结婚,还有一儿一女尚未成年。就这样一个家庭,家属没有向村上提出一点要求和赔偿,我们淳朴善良的村民,在他们的意识里,国家集体利益大如天,为国家利益献出生命,也是村民应尽的职责和使命。

为淳朴善良的农民点赞!

生产队时期,如果社员因公受伤,怎么办?

我小的时候,邻近小队有个大姑娘,在工作中让车把腿给压断了,是公社组织社员在海里修土坝,后来下肢失能,长年住在医院,有专人护理,所有费用都是公社付给。

生产队时期,如果社员因公受伤,怎么办?

生产队期间,社员因公受伤,治病钱由生产队付,受伤者在家里养病期间,享受生产队男劳力的最高分,直到好了病为止。

生产队时期,如果社员因公受伤,怎么办?

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我们这里一个知青由大队安排去修水库做义务工,加入爆破组。在一次打引水山洞爆破作业过程中被炸身亡。公社为他组织召开了一次追悼会结束。

生产队时期,如果社员因公受伤,怎么办?

那时,没有“因公”这个概念,大家都是为公为集体。劳动中受伤或死亡,集体和民政,是有照顾的,各村也不一样。我村出义务工修水库大渠公路不幸死的,大队都给棺材埋葬。那时的死者家属,对政府什么要求也没有。这就是那一代老农民的精神风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