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如果设计成通用模块电池,停车更换即走可能吗?

如果条件许可,很多消费者都想开辆环保新潮的纯电动汽车,但是里程焦虑、用电焦虑,让很多人放弃这个购买梦想。充电时间长、等待时间久,如果这些都不再是问题,会不会改变消费者的顾虑呢?当前,在“充电模式”之外,业内逐渐开始对私人市场探讨建立在车身和电池价值分离基础上的“换电模式”,这种方式是否更适合大家的需求期待呢?

【现场体验】

“换电”像加油一样便利

一辆提示续航里程只剩下不到20km的北汽新能源“EU快换版”,驶入位于北京亦庄的换电站工位,“机器”缓缓拆卸下位于汽车底盘的电池组并进行更换,短短2分46秒后,这辆纯电动车再度开出换电站,续航里程重新恢复到300km!整个过程,干净流畅,而车主在一旁悠闲地抽了一根烟。如此快捷便利的换电模式,会不会让你觉得纯电动汽车用起来不再有充电顾虑呢?

纯电动汽车是充电还是换电好?这个问题因为此前特斯拉、蔚来等试图“强推”换电模式又引发了一次争论,但并未盖棺定论,新能源汽车企业从没有放弃对换电模式的探索。全媒体记者留意到,其实中国汽车“国家队”已开始在国内引领“换电”潮流了。7月5日,北汽新能源正式发布了面向私人市场的车电价值分离商业模式,并推出了其首款对私换电车型“EU快换版”。按照北汽新能源的规划,未来目标是做到“2.78公里换电服务圈”,缩小城区平均服务半径,也即让换电如加油一般便利。而且未来还可做到全程仅需扫描二维码自动完成换电,比加油的速度更快。

【车电分离】

“车身”卖你 电池租用

车电价值分离这个概念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很陌生。据悉,车电价值分离是当前业内配合纯电动汽车换电模式,推向私人用户市场的一种商业模式,是为了更便利地实现电池租赁、养护和回购。

记者留意到,在车电价值分离的商业模式下,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整车后,电池产权将由电池管理公司回购,消费者以租赁方式获得电池使用权。也就是说,消费者买一辆纯电动汽车,买到的只是“车身”,电池采用租赁方式。以北汽新能源的EU快换版为例,购车费用为7.98万元,相比搭载电池的车型节省了5万元“电池”费用,电池月租金为458元,消费者可根据需要,选择1200~3000公里三个级别的不同里程套餐,折合每公里仅需电费0.34元~0.36元。至于保养费用,每1万公里保养费用低至220元,按照最短的3年使用期计算, EU快换版购车成本比同级燃油车便宜15%,用车成本也便宜一半左右。而且,三年之后还承诺五折回购车辆。无独有偶,此前蔚来ES8公布的换电细节也有类似之处,采用车电分离,支持电池租用方案,蔚来的电池租用方案中新车售价比常规购车低10万元,每月需要支付1280电池月租费。

【市场调查】

“换电”在出租、网约车等商用领域应用成功

记者留意到,换电模式在商用领域已经尝试运营了多年。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顾庆表示,换电模式是通过更高昂的费用和缩小应用场景(车型)来换取更高的效率。记者留意到,在此前商业领域的推广中,对于效率和营收成正比的出租车、网约车和物流车,换电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资料显示,今年9月21日,北汽新能源再次向首汽交付了200辆换电版EU300用于首汽网约车运营,而此前,已经在北京、厦门、广州、兰州等城市投放6000余辆换电出租车进行运营,到2022年,还将以替换的方式投放5万辆。由于换电高效的特点,根据奥动新能源的数据显示,换电司机日均行驶里程能比充电司机多运营60公里,日均收入增加84元。与此同时,重庆力帆汽车控股的杭州盼达用车也通过换电模式率先享受了商用领域的红利。通过“换电5分钟,运营一整天”的运作,避开了采用充电模式的分时租赁公司每天6~8小时的充电时间,且充分利用峰谷电价0.4元/度进行集中充电,在上线一年后,实现盈利,引起了业内的震动。由于商业领域的高效应用,奥动新能源决定持续加大投入,计划今年建成2个大型换电站,支撑30000辆纯电动汽车换电需求的规模。顾庆认为:“车电价值分离是解决后补贴时代,防止新能源汽车断崖式滑坡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发展瓶颈】

多方利益不统一

充电还是换电一直是博弈话题。换电模式这么便利为何推广效果不如充电桩?记者留意到,当前国家和国家电网以及各地政府都对充电桩布局数量、发展阶段进行了详细规划,但换电站方面却暂时空白,只显示在电费上能享受推广纯电动汽车的同等减免“福利”。与充电桩布局鱼龙混杂、大小企业争相进入的局面不一样的是,换电站如今是以行业“国家队”牵头为主。

对此,顾庆告诉记者,换电模式并不是一个技术壁垒,无法推广主要来自商业模式上的阻力。简单来说,换电模式的无法推广主要因车主、整车厂、换电运营商三方利益不统一。记者者留意到,在换电模式下,纯电动汽车整车售价30%-40%的电池部分被拿走了,传统车企失去销售电池这一个大头,而后续换电服务营收也是“别人”的,单纯做一个卖“车身”的制造商,利润微薄。还要配合国家电网安全性、标准不明的电池系统,自然积极性不高。至于,换电运营商则需要承担高昂的换电站建设费用、储备电池费用。而且,换电车型的数量也对于换电运营商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否则无法分摊高昂的初期建设费用和储备电池费用。

在整车厂不愿意配合的情况下,换电车型不会作为主要产品来研发。在生产线和相关供应链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换电车型的成本也会非常高。如果整车厂、换电运营商双方的高昂费用全部分摊到了车主头上,车主也是不乐意的。对此现状,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表示,车电价值分离+换电这个模式,北汽新能源摸索了三年,整合了宁德时代、奥动等电池供应商和换电运营服务商,作为汽车“国家队”,他们将会“坚定地”走下去。

【对比】

“充电”“换电”各有利弊

「时间」

换电模式运转效率高,一辆车换电时间为3分钟,加上逗留时间不过5分钟。一小时之内可以服务10~12辆电动车换电。但在充电场的话,一辆电动车快充至少一小时,等待的时间很长。

「用地」

一个换电站约需要5~6个停车位的大小,车辆周转效率快,不过需要专门的空地,设置灵活性不如充电桩。至于充电桩,则一个车位一个充电设备,好处是充电设备占地不大,充电设置可设置在任何一个停车场内。

「普及性」

当前面对私人市场的换电模式只有北汽新能源车,但特斯拉、蔚来都在跃跃欲试。最大局限性是因为不同车型所用电池不一样,其他车换不了。而且,一旦换电车辆数量少,换电站就吃不饱。

充电站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充电桩的插口都有国标统一(当前特斯拉等的充电桩不提供给其他品牌使用)。

「成本」

换电模式的投入巨大。一个换电站最早期的成本约800万元,现在连站带电池设备投入接近500万元,布局换电是重资产、大规模的商业投入。如果没有较多的保有车辆匹配,换电站变成闲置资产就是很严重的问题。

充电桩投入成本小,5000元到几万元不等,可根据场地大小,决定投放数量,相对较为实惠。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 邓莉

新能源车如果设计成通用模块电池,停车更换即走可能吗?

如果是技术壁垒还可以考虑突破。如果是商业壁垒,那就不用想了!告诉各位看官一个例子,波音公司都知道吧,世界级的大型公司!曾经受前苏联“里海怪物”的启发进行过大型地效飞机的前期调研。调研的结果如下,以波音公司现有技术(完全不进行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可以没有困难的制造出载重1000吨,速度500~600公里每小时,跨越太平洋的大型货运地效飞机。按跨太平洋海运量,每年有大约十几万亿美元的货物需要运输。(还没考虑跨大西洋和从亚洲到欧洲、非洲的海运噢)其中只要有十分之一的货物对时间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就是成千上万亿美元的生意。按说这样的运输工具不愁卖!但是,反对意见来了。现在国际海运已经发展成一个成熟的系统,一旦这样的高速运输工具进入将引发整体利益的重新分配。其中的风险主要来自人与人的利益分配,这风险大得不可想象!据说后来波音公司停止了这个项目,主要原因就是风险太大!

通用模块电池车也一样,风险大得不可想象!因此,就别想啦!

新能源车如果设计成通用模块电池,停车更换即走可能吗?

基本属于扯淡行为,换电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电池加控流板加散热,合下来几百公斤,特斯拉为例达到了900公斤,这近吨的电池存储、充电、配送、调配都成为问题,换电站需要建立大量额外设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加上每辆车必须配用至少一到两组电池投放市场,比传统模式大大提高了使用成本,等到前期风投的钱花完了,电池使用价格只会高不会低;第二采用换电方案后,因为电池要频繁充电,考虑到运营成本和电池报废成本,电池不可能再使用较短寿命而储能较多的三元锂电池,只能选去储能较低但循环次数更高的磷酸铁锂电池,势必要影响续航里程。第三,因为采用换电方案,很难保证电池与汽车接口处的密封性能,特别是车辆出现事故后,电池与汽车电源接口容易发生问题,很容易因短路引发安全事故。第四因为是电池共享,为车辆的价值确定带来大量不确定因素,特别是车辆使用、定损、折旧、保险、事故认定方面会大量涉及到原汽车厂商,如发生厂商倒闭的现象,车辆就会成为一堆废铁,无法使用。

新能源车如果设计成通用模块电池,停车更换即走可能吗?

当然可能啦,只要有问题都会有办法解决它,到目前为止,只是还没有把更换电池作为一个问题来解决而已。

首先要说更换电池是好还是坏的问题,当然是好啦,特别是换电池的时间和充电的速度与时间之比较,那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其次就是方便的程度,第三就是价格问题,如果这三个问题都能同时迎刃而解,那么这就不是问题了,而且电动车的春天就必然来到。

那么要达到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呢?或者说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第一是观念的问题,那就是要不要朝这个方向努力的问题,那么很多人就吵吵这难那难,这标准不统一,那标准不同意,这费用高那费用高,这电池标准不一样,那标准又不同,那投入的成本又高,消费者又不满意等等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如果说成为了实施这个的阻力,那么一切都白瞎了,还有什么可往下进行的呢?

所以从最根本上的角度来说,就是解决观念的问题。

第二就是解决标准的问题,标准包括很多,比如说电池可以分级ABC3级每个电池更换的价格也不一样。当然其他标准的问题还包括很多,比如说电池安装的位置,电池的重量,电池的标准,还有安装的标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最后就是电池根据新旧的程度或者里面电量的多少来区分价格多少。

第三就是要解决方便度的问题,电动汽车换电池一个要有时间的速度快,二是要方便饭,就是说像加油站一样到处都有,不光是城市里面有,郊区也要有,反正就是跟加油一样没有心里的障碍。

第四就是价格问题,如果说因为换电池感觉比买汽油车贵的多,那么肯定还是不能够让人信服,或者让人不明白,为什么要买电动车?我不买汽油车呢,所以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都能够得到解决,那么电动汽车的春天也就会到来。

当然了,有一点阻碍换电池成为现实,那就是只需要5到10分钟,就能够立马把电池充得好好的,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肯定都会去建充电桩了,你说呢?如果喜欢敬请关注,每天与你探讨和分享,有价值有温度,有深度有角度的热点资讯。

新能源车如果设计成通用模块电池,停车更换即走可能吗?

其实就是必须要这样做!只是各个厂家为了自己的利益,都没有动力。需要管理部门的政策。但是技术永远是走在前面的,管理是后面的!另外是观念问题。我的新电池一换就不是我的了。要知道开始的第一个电池也不是你的。这样想才行。

新能源车如果设计成通用模块电池,停车更换即走可能吗?

这种成本高,不易操作,还会增加电池重量和体积,也不安全,我觉得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解决办法有且只有两种,一是增加电池能量密度,这个投入到研发力度和资金是相当大。二是增加充电桩,充电桩的建设投入,并研发快充技术,能达到10KW以上的充电速度最好,这种解决方案可以提高电价的方案解决充电桩的建设费,我也是最高效最直接的解决方案,也是最快推行新能源汽车的方案,社会资本投入建设,与国家电源分享利益。只要国家一句话,比建加油站门槛低,建设费用更低更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