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什么有趣的吹牛故事吗?

1986年夏天,我应朋友的邀请,到某乡政府,帮助他维修一台北京牌840黑白电视机——这种机型和飞跃19D1类似,都不是平时常见的那种12V供电的电路。乡政府看大门的老头儿,据说是一个退伍军人。身材不高,却很壮实。爱抽烟,也爱喝酒。因为他没啥事干,就跑到这里看我们修电视机来了。这时,乡里有个干部看见看门的老头儿来了,就笑嘻嘻地问他:老刘,听说你电视机也会修?被称为“老刘”的老头儿先嗯了一声,接着又改口道:以前我在部队上看过。比这个电视机大多了……这个干部就又问他:你是在那个部队上看过?是阎锡山的常备兵里,还是你后来养猪的猪场里见过?老刘吭哧了半天,吐了一口浓痰。然后用脚反复在地上擦了半天,才开口答道:当然是阎锡山的部队里见过!咱们的部队里那时候那有电视机?阎锡山的部队里,也是美国人支援的……说完又咳嗽,然后就掉头出去了。(中国最早的电视台是北京电视台,始建于1958年。太原解放是1949年。那里能有了电视机?即使有,没有电视台,看雪花呀?)从人们的笑谈声中,得知老刘以前是阎锡山部队的常备兵。解放太原的时候被解放军俘虏了。他在阎锡山部队里,是跟上汽车装卸弹药和物资的搬运人员。勉强能算汽车兵。解放兰州战役他负了伤之后,在医院里住了半年多。部队打到了四川,他因为腿伤适应不了战争的需要,就在后方不知道是什么部队留守了。后来朝鲜战争打完之后,部队纷纷转业的时候,地方的领导听他说,当过阎锡山的汽车兵,寻思是个人才。就把他当成宝贝,安排到某人民公社农机站。让他培训拖拉机驾驶员。没想到他一点儿都不懂,连拖拉机怎么发动都不知道。把个公社书记的鼻子都气歪了……一怒之下,撸了他站长的职务,从村里找了个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汽车司机,当了公社农机站长。他因为不识字,又啥也干不了。因此大家就说他是部队上养猪场里出来的——意思是说他就是部队里养的一头猪!听说老头儿至死也没有改了他吹牛的习惯。不过人们说,老刘除了爱吹牛,其他的,倒不曾听说过有啥劣迹。

你听过什么有趣的吹牛故事吗?

我以前开饭店,有个女人是做生意的,开了个货站,就是负责给外地的大货车找活的,她告诉我,咱们国家上天的那些卫星都是找她运输的。更可怕的是,我信了。

你听过什么有趣的吹牛故事吗?

干妈,妹夫整的内部烟拿来了吗?妈妈一脸懵,婚礼马上开席了,干女儿也是憋的满脸通红来问。妈妈还纳闷,要开席了 ,怎么不上烟,原来在这等着哪!

农村都兴认干亲,妈妈自然也不例外。干女儿对我妈很好 ,没事就来我家帮妈妈干活。我亲姐姐自然也喜欢这个干姐姐,因为把她该干的活都给干了。

两家关系非常好,后来爸爸平反了,恢复了工作 ,我们回城了。虽然很少见面,但还是书信往来。

有一年,妈妈过大寿。干姐姐自然来了。好久不见,分外热闹。

那时姐姐也结婚了,姐夫是烟厂的。人什么都好,就是说话口气比较大,也就是我们农村人讲的,吹牛皮。

饭桌上,又有外人。姐夫老毛病又犯了,自然呜呜轩轩。干姐姐一听妹夫是烟厂的,兴奋劲来了。我儿子要结婚了,给姐整点便宜烟。好的,没问题,不知道是喝高了,还是…我给你整十条白条烟,放心吧!保证让你有面子。

白条烟那年代,可是好东西。内部生产,自然烟叶刚刚的。每月给内部职工每人二条,就是福利。不过是反包装的,所以叫白条烟。

干女儿的儿子结婚,妈妈自然得到场 哈哈😊!我就是跟班。本来姐姐姐夫也应该去,可是生产任务紧,请不下来假。为此,姐夫还特意给干姐姐打了电话,以示歉意。

按理说,你没那弯弯肚子,你别吃那镰刀头子。每个月就发二条白条烟,姐夫自己都不够抽。嗨!还谈何给人家。

事情没办成,你倒是放个屁啊!他给干姐姐打电话说,忙,去不了。我岳母全权代表了,人不到,礼到。

这就是开头发生的事,妈妈是个聪明人。虽然心里不高兴,嘴上乐呵呵。啊!啊!一高兴,忘了。快让干弟弟去取。好了,干姐姐转身招呼客人去了。

妈妈快速把我喊到一边,快快!招呼你的小伙伴。去供销社 ,去买烟。就买两样,红双喜和大重九,实在没有就凤凰。说着,给我一打十元每张的钱。

耍老娘!回去收拾你!我和小伙伴跑出来了 ,可,耳边回荡着这声音。嘿嘿😁!我的姐夫,你要玩完!

这是我的地盘,不一会搞定。不过供销社 ,烟被买光。

姜还是老的辣,妈妈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娘家亲戚,每桌一盒凤凰一盒红双喜;婆家亲戚每桌一盒红双喜一盒大重九。我和小伙伴,迅速布局。

总算告一段落,妈妈舒了一口气,坐下了,不过脸色铁青。

婚礼圆满完成,干姐姐高兴的不得了。要留干妈多住几天,妈妈说家里有事。唉!我好失望,还没玩够,就又要和小伙伴分别了。

回来,自然把姐姐,姐夫一顿骂。姐夫连中午饭都没敢吃,谎称加班走了。这妈妈都没解恨,唉!还得给姑娘留个面呀!姐夫一走,自然消停了。

唉!我说姐夫呀!你干啥不好,非得吹牛,得罪老丈母娘!以后你可得捂住嘴巴。

你听过什么有趣的吹牛故事吗?

讲一个发小吹牛的故事;

他和我同岁,从小一起光屁股长大的,28-9岁那几年,我们经常一起坐车去外地做买卖,我内向不善言语,他外向,喜欢大讪、大吹、大侃,一次我们住旅馆,和几个外地的老客住在了一起,晚上闲聊,人家问起我们做什么生意的。

我们是倒腾服装下脚料的,其实就是收服装厂废品的,我那发小可不是这么说的,人家那一套,你还真得服;

他说;这几天没事,给村里几个服装厂出来看看料子,以前我们村不是做这个的,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炼黄金,我们主要是跑采购的,最好的时候,全村一天能出产500多斤,大部分都被银行收去了,我们这些跑外的,就负责给他们进点金矿,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有桑塔纳(1994年的事),全都盖得水泥现浇3层楼,毕了业的孩子都花钱安排在市里的大企业工作了。

这不,去年上边管得严了,说炼黄金属于贩私,是违法的,就都不干了,开始搞服装加工了,等着要货的卡车天天在村里等着,我们这些闲不住腿的,就给他们采购点布匹配件什么的,我自己也有一个服装厂,我大舅子管着,供应的都市俄罗斯和意大利市场。

我在一旁听的心里直打颤,这么吹法,万一遇上同行,脸装裤裆里都不赶趟。

后来很多年里,直到今天,还经常有人一听说我是××村的,就会问起我那个发小,好大的本事,好厉害的能力什么什么的,我也只是呵呵一笑,挺好的,在给学校看大门呢!!

你听过什么有趣的吹牛故事吗?

一天,浙江人、四川人、陕西人,在东方明珠塔上望风景,三人站在一起,望着林立的高楼,不禁感叹唏嘘不已。

浙江人说:想想我杭州有个雷峰塔,离天还有一丈八,太高了!

四川人不屑一顾,说:你那雷峰塔也叫个高?我们四川有个峨眉寺,离天还有四尺四,比你高出一丈四尺,高吧?

陕西人听了卟哧一笑,笑的眼泪都岀来了,说:你们那都是小菜一碟,我们陕西有个钟鼓楼,半节戳在天里头,天还没有它高呢!

浙江人、四川人齐声说:咱三个人是“长江后吹吹前吹,一个更比一个吹”,咱们三个人的吹功了得,其他地方的人只能望其项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听过什么有趣的吹牛故事吗?

1,我问老妈;“你对你以后的媳妇有什么要求呀?”老妈头也不抬的说;“是女的就行。”我楞了一下;“这么低的要求啊?”老妈抬起头看了看我;“对你来说,已经不低了!”

2,想你的感觉是想;炒菜没放盐,苹果不太甜,喝酒少了烟,逛街忘带钱💰。有空我会想你,没空时我会抽空想你,实在没空,我就什么都不做了,光想你……

3,岁月

年尽四十志渐衰,

久叹青春不重来。

东拼西凑无一获,

颌头青丝已半白。

岁月增我百斤肉,

可曾留下一两财。

千帆过尽,方解油盐非易事。

青丝见白,方知岁月不饶人。

4,愚言故事,真理和谬误;

有个人在荒凉的野外赶路,他看见一个女人眼睛盯着地下,独自站在路旁,便问她;“你是谁?”她说;“我是真理。”他又问;“你为什么不住繁华热闹的城市,而住在这荒郊野外?”她答到;“古时候,缪误只在少数人那里。可你现在走到哪里都能听到缪误。”

这就是说,当到处都充满缪误时,真理就远离人们无处存身了。

5,穷小子征婚;

家穷人丑,一米四九,小学文化,农村户口,破屋三间,薄田一亩,冷锅冷灶,老婆没有。一年四季,药不离口,而今上网,诚征女友。

请评论区留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