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生活不能自理,该把工资卡给儿女们吗?
这事我有发言权,因为我父母的工资卡从2018年3月交到我手上,至今两整年了。我是女儿,上有哥姐,下有小妹,小妹在外地,哥姐都不会开车,并且姐姐们忙着带孙子,哥哥忙于生计,几乎无闲暇时间。我父亲今年89岁,工资卡交到我手之前的十年时间里,提取工资都是给我老公打电话,开车接送。父母是退休干部,工资虽宽裕,但一辈子苦日子过惯了,花费很节省,可是对儿女却出手大方,儿女给买礼物,总是返给高于礼物的钱,孙辈上学结婚也是倾其所有,加上我妈身体不好,常年药品不断,所以几乎没多少积蓄。后来我妈卧床,老爸也体力不支,儿女轮流照顾几个月,也都疲于应对,所以请了保姆,但老人家各种不满意,再后来经过父母实地考察,选住了养老院,我成了父母监护人,生活所需基本由我购买,所以工资卡交到我手上。父母日常开销主要是每个月养老院交费,我妈各种纸尿裤、护理垫,各种药品,还有生病住院费用,去年五月妈妈病逝,后事操办费用,我都一一记录,无一遗漏。当然,谁都知道一句话:出力不讨好。操心费力说不定最后落一身不是,但事情总得有人经手不是。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让哥哥拿卡,曾经我父母也有过这样意思,工资给儿子,儿子承担养老,但哥哥也有他的考虑,毕竟这得搭上时间,耗上精力,想想24小时陪伴伺候擦屎把尿,谁能做几天?更重要的是父母十几年来,生病住院查体都是我和姐姐两家接送陪伴,只是最后这两年卧床了,大家才轮流陪伴。这样说吧,伺候父母是应尽的义务,做子女没得选择,但也得心甘情愿才能做得好,不能在别人指挥下伺候。如果别人拿着工资卡,遇事却没车没时间,也没有拿主意安排事情的能力,还遥控指挥我干这干那,我这脾气怎么可能?[捂脸]本人行事向来光明磊落,对父母财产从无觊觎之心。所以父母放心托付,哥姐支持不疑,卡还得拿,事还要做,让老父亲安享晚年才是最重要的。
人老了生活不能自理,该把工资卡给儿女们吗?
人老了生话不能自理,该把工资卡交给儿女吗?
人老了肯定有很多的东西不方便支出及收取。但是,在自己不能办理这些事情,还有为了生活的采购。唯一的方法把有些权限交给儿女来办理。至于,把工资卡交给儿女,这要看怎么个交给法。如果是让儿女代取退休金,这种情况完全可以。但是,儿女们代取完退休金和银行卡要及时交给父母手中。以后有什么支出需要买什么东西,需要向父母报账有一个统计。这样不会让其它的人女及父母不信认,以防替父母管理钱财的儿女有私占的嫌疑。到时侯说不明白让一家人不和。
做为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这只是生活的方面,大脑记忆都没有丧失。虽说,支取支出不方便。至少让他们掌握自己的收入的去向!以防到时候用钱时不知自己有多少的存储。在当今社会自己的儿女黑父母钱的人有的事,若把自已的养老金全部交给儿女打理。若是不贪父母钱的还好说,假如,赶上贪父母钱的儿女。可想而知,父母只能受儿女的支配,晚年的生活不会幸福。
我们的父母,岁数都在八十岁以上。我们姐弟是四个人,我的父母需要取钱,支付什么钱在有买什么生活的用品。我父毌只交给我们的大姐!但是,虽说一切交给大姐安排,可是各项的支出要像我们的父母交待清楚!在有,一切的银行卡等存储都在父母的手中。时买时报账,然后父母支出这些贵用。这样做,首先透明!不让兄弟姐妹们有过份的乱想,怕姐姐黑父母的退体金。其次,父母心中有个明确的存储数字,为以后的打算有自已的安排。
总之,虽说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是大脑记忆没有坏坏。特别是在这个时期一切让儿女们全全代理,到那时的我们更没有主动权。代买代办完全可以!
人老了生活不能自理,该把工资卡给儿女们吗?
村里有个退休老教师,今年都七十八了,老伴走得早,自己独自生活。由于老爷子是从苦日子过过来的,对钱财看得很重,虽然年事已高,身体还比较硬朗,不愿意把钱财交给儿子、儿媳管理,所有的存款、工资卡的都自己掌握,密码谁也不告诉。
他这样做是有他的考虑的,一起玩耍的老伙伴,有几个听从了儿子的意见,把钱财全部交给了孩子管理,可结局并不太理想。钱财交出去了,可就不是自己的了,想买件衣服、吃点好的什么的,都得跟儿子、儿媳商量,看他们的脸色才行,有时要钱的时候,儿媳还会在旁边阴阳怪气地指桑骂槐,让他们感觉非常屈辱。为此,这些老伙伴反复告诫他,千万不要把钱财全都交给孩子,身边留些钱,自己用着方便。
正因为有了老伙伴的前车之鉴,虽然儿子一再说他年龄大了,记忆都下降了,是时候把工资卡什么交给自己管理了,静享清福了,老教师总是拒绝,把钱财抓在手里,丝毫不放松。
可天有不测风云,有天早晨,老爷子外出遛弯,不小心摔倒了,虽然有好心人及时拨打120,给送进了医院,可老人毕竟年龄大了,经不起这番碰撞,陷入昏迷之中,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这一旦住院,花钱可就跟流水一般,止都止不住,儿子一边紧着自己的钱花,一边找老爷子的存款和工资卡,不可避免地经历两道难关:一是证明你爸是你爸,二是证明了是你爸后,由于不知道密码,取款更是困难重重,找银行银行说要去公证,公证处说当事人要有意识,到处扯皮,最后无奈之下,还是通过法院宣告当事人无民事能力,费尽千辛万苦才将存款取出来。
从上可知,老人在进入高龄阶段后,要本着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心理,逐步把财产交给孩子管理,防止一旦发生不测,有钱取不出,有钱用不上耽误事,身边可以保留少量钱财,自己用着方便。
如果像题主所说的,人老了,生活没有了自理能力,自然要把工资卡交给子女了。自己都失去了自理能力了,再抓着工资卡有什么用呢?自己能购物、消费吗?不还得指望孩子吃喝拉撒地伺候着,过完余生吗?
此时还抓着工资卡不放,难免会给孩子留下父母自私自利、不信任自己的感觉。伺候病人又苦又累,本身容易产生暴躁厌烦心理,如果父母再不信任,处处防着自己,哪个儿女不会伤心难过,还能尽心尽力地照顾病人呢?钱财虽然重要,可子女的关心、体贴和照顾更重要。
人老了,还是适当看淡钱财,宁愿多吃点亏,维护好亲情,赢得子女孝顺才是王道。
人老了生活不能自理,该把工资卡给儿女们吗?
你都生活不能自理了,还不把工资卡拿出来,难道你还自己去银行取钱吗?但给儿女们也要说清,你的工资是你自己的,是为了照顾你生活用的,可不是给了儿女们的,是让儿女们去给你代支的。记着,人老了,手里要有钱。儿女们孝顺是好事,说明你教育的好。但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也是古人的经验。只有自己手里有钱了,儿女们谁照顾的多,照顾的好,你就多给谁点,这也是鼓励,也是奖励。我们年轻时上班还要评先进工作者呢,是吧,发个奖状以资鼓励。我想这也应该一样。等你瞪眼的哪天,儿女们自会把你的遗产分了的。哈哈哈,话糙理不糙,谁家也一样。这就是社会。人总要往前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列车的乘客,有在这个车站下车的,有在哪个车站下车的,虽说下车的车站不同,时间不同,但都得下。人老了,事少管点,吃的好点,身体好点就可以了。祝愿你身体健康!
人老了生活不能自理,该把工资卡给儿女们吗?
人一生最悲哀的时候莫过于衰老,老到痴呆、老到无法自理,任由他人摆布;这一刻不仅是今天老人的无奈,也是未来老人的必然后尘。
维持老人的生命支撑力就是握在手里的工资卡内的养老钱;怎么办?守不住了,必须要交出去了,让儿女来摆布控制自己,不论乐意与否,都是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老者,不得不服老,放下心中焦虑,顺其自然,该来的一定来,是祸躲不过,是福也避不掉。所谓祸福,皆儿女所赐;儿女孝顺是福,儿女违逆是祸,晚年的遭遇就听天由命了。老子五十知天命,七十从心所欲,也就是放下一切了;所以人老尚未老糊涂时,就要建立起放下的心理准备,不太纠结,顺应客观变化,适应客观变化,一切也就不会成为问题了,适之则不惊不怒了;忍耐也是一个活法。
问题在于尚未老的儿女,能从老至失智时之父母的身上,看到或悟出自己的未来,善待老迈父母而不使之受虐,自己未来也会不受虐,这就是家教遗传的力量。如果多子女还为父母区区养老金争的不可开交,忘了自己赡养父母的义务,后辈可能就会效仿而还报。
让每个家庭的老人都在幸运的晚福中逝去!
人老了生活不能自理,该把工资卡给儿女们吗?
一个朋友的爷爷83岁,他是正处级退休,每月退休金五千多元。奶奶去世前,再三叮嘱他,一定要看住养老钱,哪个儿孙要都不能给。爷爷牢记奶奶遗言,每月自己拄着拐杖去银行取工资、存钱。还用小计策叫儿女更加孝顺他。自从爷爷去年大病一场出院后,他将儿孙召集在一起,宣布自己的决定。当打开存折后,看到上面的数字,我们全都傻眼了。
虽然爷爷退休前,是单位里的领导。但在的印象里,他和奶奶都是特别节省的人。奶奶和爷爷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两儿两女,朋友爸爸是最小的儿子(以下简称我爸)。爷爷奶奶之前都是跟儿女分开生活的,直到奶奶去世后,爷爷自己决定除了小姑家,到三个儿女每家住上半年。有时候爷爷想清静一段时间,便回自己家待一段。
爷爷的四个儿女,家庭条件都是一般。不是工薪阶层就是做小生意的,小姑家条件最差。小姑父有多年的关节炎,早早内退在家休养,家里家外的全靠小姑支撑。好容易抚养家中两个孩子成家立业,外面还欠了不少钱。而我父母都是事业单位的职工,攒了半辈子钱,也基本用在了哥哥和弟弟的工作和娶媳妇上。大伯和大姑都是做小生意的,家里条件相对宽裕一些,孩子也挺有出息。
奶奶一生都比较强势,她跟爷爷几乎是过了一辈子,吵了一辈子。无非就是为了生活中的繁琐事,以及面对儿孙一些问题产生的分歧。但是爷爷奶奶有个共同点,就是过日子能省就省。在对待钱上不仅很有原则,而且还特别认真。奶奶有一个小本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家中多年的花销,还把几个儿女分别建档,花在谁身上的钱也是记得一清二楚。就连过年给我们的压岁钱,也要记上。
有一年,小姑父住院。小姑面露难色地回到家里,想管爷爷、奶奶借点钱,奶奶和爷爷还商量了半天。最后虽然把钱借给了小姑,却叫小姑当面写了借条、签了字。小姑父出院后,这笔钱好久没还给爷爷、奶奶。老两口一直记着这件事,过节时还当着儿女的面,问小姑父要账。小姑有点不高兴地埋怨,说爷爷在单位里当着领导,每月挣得不少,还那么小气。奶奶最不愿听我们说她小气,只要听到这样的话,立刻拿出那几本又旧又厚的记账簿来。谁说她们小气,就跟谁老账新账一起算。吓得几个儿女,以后再也不敢提”小气”二字。后来,小姑的儿子将钱还给了爷爷奶奶,这件事才算罢休。
奶奶在去世前,还紧紧地拉着爷爷的手,念念不忘说钱的事。再三嘱咐等她走了,把钱可要拿在自己手里。儿孙已经长大成人,想要钱自己可以凭本事挣,千万不要把养老钱交出去。那时,我都觉得奶奶太财迷了,临终时还担心,儿孙们惦记她的钱。同时在心里认为,奶奶想多了,儿孙谁也不可能惦记她和爷爷那点钱的。
可我还真想错了,奶奶去世时,爷爷当时已经78岁了。我爸爸担心他自己在家不安全,就想把爷爷接回家照顾。可爷爷说打算除了小姑家,三个儿女家一家住半年,这样就不用长期给一个儿女添麻烦了,他谁家也不想住时,就回到自己家清静一段。爷爷在几个儿女中一向比较威严,爸爸他们只好同意爷爷的安排。爷爷平时住在儿女家,也是像个铁公鸡一般一毛不拔。他对儿女的口头禅就是:“我的退休金得存着生病、养老用,我养你们成人,也该你们回报我了”
就在爷爷住在大伯家不久,大伯家的儿子,就打起了爷爷房子的主意。他觉得爷爷岁数大了,比较容易哄。就跟爷爷说,以后他生意做大了,把爷爷接到他家去享福。哄着爷爷开心,接着就提出叫爷爷把他的大房子卖了,钱入股投资到自己的生意上,几年后会加倍还给爷爷。爷爷听完立刻就发火了,把大伯叫到跟前,问想卖掉自己的房子,是不是他的主意。大伯赶紧否定,当着爷爷面把儿子骂了一通。
为了此事,爷爷特意把几个儿女叫到一起。毫不客气地告诉他们,谁也别惦记自己的房子和钱。他一天不死、一天就不会松手。还说看儿女的表现,谁对他孝顺,他死前就把家产留给谁。小姑当场就提出,叫爷爷去她家住一段时间,反正家里多一个人照顾也忙不到哪里去。我和哥哥当时在一边忍不住地笑,觉得爷爷好像在用房子当诱饵,提醒几个儿女可不能怠慢他。我们笑爷爷这个做法直接又可爱,笑小姑的紧张,看来爷爷的计策奏效了。
实际上,爷爷这几年轮流住在几个儿女家,日子过得挺舒心快活的。无论在谁家,每天一日三餐都按照爷爷的口味来。他每天吃完饭,一身干净整洁的,手里拿着个随身听,就出去遛弯,找老伙计聊天、下棋去了。甚至在爷爷面前,谁都不敢轻易不高兴,以免叫他以为是给他脸色看。
爷爷80岁时,出门开始拄着拐杖。即使这样,他依旧坐公交去较远的银行,自己取工资再存钱。有时候我们说陪着一起去,爷爷就是不叫。遇到天不好的时候,就叫儿孙开车把他送到银行里。刚进银行门,爷爷就叫陪同去的人在门口等他,唯恐我们看到他有多少钱。我们总开玩笑说,爷爷就像个老小孩。儿孙们即使惦记,也只会对他那,一百二十多平的大房子感兴趣,谁会在乎他那几万块钱呢!
爷爷前年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没救过来。当时爷爷昏迷不醒,需要二三十万的手术治疗费用。爸爸和大伯还有两个姑姑当时都很坚决,说救爷爷要紧。并在最短时间内,将手术费凑齐了。爷爷终于被救了回来,他住院那几个月,病房里每天,都有几个儿孙轮流陪同。医生和病友都夸爷爷有福气,儿孙孝顺。爷爷笑得很开心,甚至带着一丝自豪。
爷爷大病痊愈出院后,第一次主动提出,叫我们找个最好的酒店,全家人在一起好好聚一下。那天,在酒桌上我们纷纷举杯祝爷爷长命百岁。爷爷却含着泪,从身上拿出了个存折。他说自己这次生病却很欣慰,看到了儿孙们对自己是真心的孝顺。爷爷说自己年龄大了,医生检查他小脑已经有萎缩症状。爷爷怕自己越来越糊涂,也担心哪天突然走了,什么也没来得及交代。
爷爷叫大伯将他存折里的钱取出来,四个儿女家分了,小姑家比较困难,要多分一些。以后他住在哪个儿女家,工资卡就放谁手里。另外,爷爷的大房子,他也交代如果有好价钱就卖掉。钱先放大伯手里,如果以后自己不需要住院治疗。等他走了,钱还是几个儿女家分了便是。爷爷还说自己工作当领导时,太讲原则。当时也没帮着儿女安排更好的前途,心里觉得有一些愧疚。听得出,一场大病叫爷爷感受到了儿女们对他的真孝心,爷爷也变得通透起来。
我们好奇地跑过去,想看看爷爷存折的数目。数了半天数字,惊奇地发现,爷爷居然悄悄存了60多万巨款。这可是,他和奶奶省吃俭用多年,不想老了给儿女添麻烦,以备今后养老的钱。如今,却一分不剩的全都分给儿女家,爷爷的举动令全家人都沉默了许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