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幸福感反而越来越弱?
吃的好一点穿的好点并不能代表生活就是幸福的,最最关键的问题思想压力太大,就没有幸福感,特别是在农村,春节前回了一趟农村老家,请了十来个乡亲们吃饭,在一齐就谈起这个问题,我说现在吃穿都没问题你们应该过的很幸福,他们的回答是真正了解农村实情的就知道了真实情况,他们讲我们一个生产队就有近十来个三十岁左右的光棍,找老婆要最低县城买房,八千一平加上车子彩礼等等没有一百多万别想找到老婆,就是一百多万花进去也保证不了能找到,农村家家有男孩,凡是娶上老婆的基本家家欠外债,农民吃穿没问题就是生活压力太大,还有医疗养老等问题,这是农民最现实的问题,只希望国家有好的政策,缩小经济收入差距贫富差距,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有真正的幸福感。
为什么感觉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幸福感反而越来越弱?
先说说什么是幸福感。我认为,幸福感就是精神和物质都获得满足的愉快的感觉。
怎样才算满足?各人有各人的标准和期望值。
普通人衣食无忧,家人健康,就很幸福;目标几个亿的千万富翁因为离目标尚远,整天焦虑,觉得很不幸福。
所以人们说,对生活的要求越低,幸福感就越强。
但我只能部分同意这种观念。因为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幸福感却越来越弱,这未必是坏事,这是人们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施加给自己的压力所致。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个快节奏的信息爆炸时代,任何的懈怠、任何的安于现状都会被滚滚大潮推向落后、抛到身后!
在这些积极进取的人眼里,眼前的幸福只是暂时的,如果不继续努力,这眼前的幸福也许就会离我们而去。
另一方面,人们需要认识清楚的是,在努力奋进不断改变的前提下,知足常乐——这与不断进取并不矛盾。
我们倡导努力奋进,并不提倡好高骛远,不提倡异想天开,不提倡急于求成;我们倡导知足常乐,也并不提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提倡停滞不前坐吃山空。
幸福感是奋斗得来的,不是等来的;幸福感是自己的感觉,不是比出来的感觉。
我们幸福着,既不要趾高气昂洋洋得意,也无须盲目攀比心浮气躁。
同时,我们也不能透支幸福、过度消耗幸福。
如此,幸福感才能恒久。
愿天下人都幸福,都在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
为什么感觉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幸福感反而越来越弱?
这个问题来源于人心不足,一般人的要求是丰衣足食,一旦达到标准就要求更高,
比如有了洋房想别墅,有了奇瑞想宝马,总之永远不满足,这种不满足用在工作上很有上进心,如用在攀比和不正当收入上就是坏事了,很多人生在福中不知福,自找烦恼,真是可怜又可悲。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英雄董存瑞,就觉得生活在今天真幸福!
为什么感觉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幸福感反而越来越弱?
No.
认知限制了你的想象力。Cognition limits your imagination.
为什么感觉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幸福感反而越来越弱?
现在在外打工的年青人上有老下有少在城市求生存,压力山大、幸福感肯定越来越弱,因为农村老本也越来越少。所以象出生人哭声很难很难。
为什么感觉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幸福感反而越来越弱?
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明的是:什么是幸福?一般来说幸福就是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这就告诉我们,人们对幸福的感受不会是完全一样的,优越的生活条件不一定会有心情舒畅的境遇,所以生活水平的高低不能完全决定有没有幸福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在企业工作时,虽然工资只有五十多元,房子是厂里分配的,厂里有浴室、托儿所、幼儿园、医疗室,全部是免费的,厂里的食堂每人每月的开支大概七到八元钱,孩子上小学的学费每学期是3元,学校就在厂区附近不需要接送,没有现在学校门口在放学时那种拥挤,交通堵塞的情况。尽管这些都是低水平的,但可以说衣食住行,无后顾之忧。现在和过去相比住房宽敞明亮,吃得好穿得好,出门小汽车……,这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但现在的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沉重地压在许多家庭的头上,在这样的压力下还有幸福感吗?所以当我们回忆过去时,过去的时光还真给了我们满满的幸福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