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什么文学价值,我实在看不下去?

每次看到《红楼梦》几个字,我心中便会有万千感慨,想一吐为快,但又不知如何开口。

因为我看过的所有的书籍几乎都写了读后感,唯独《红楼梦》还没有写,落不下笔。

这是我目前花的时间最长的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三遍,至今还在看。吃完饭看,躺床上看,睡不着的时候看。

有人说《百年孤独》读起来难,但我只花了三天半时间就读完了,还写了四五千字的读后感。就在我的主页(“书的另一边”)里面,欢迎阅读。

《红楼梦》我从高中开始读,从刚开始读不懂主动放弃,到工作后有大量时间,拿起来细读,便再也放不下手了。一遍又一遍,一个章节又一个章节。每每看的我忽而傻笑,忽而悲切,忽而感动,忽而无奈,忽而惆怅。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句话:“红楼梦不读三四遍,没有发言权。”我到目前,加上看蒋勋的解说版,差不多四遍了。但是我还是不敢笼统的写读后感。

要说《红楼梦》具有什么文学价值?我只能讲一些只言片语,因为它包含的内容太多了。那么多人在研究它,我们在这里一下子是讲不完的。下面我就说几点自己的收获,写到哪儿算哪儿,只希望不要贻笑大方。

一是《红楼梦》道出人的一生应该以慈悲为怀,不可牵强别人,也不可执拗自己。

《红楼梦》里最慈悲的是谁?当属贾母。

贾母活到七十多岁,可以说看到了整个家族的风雨变幻,起起落落。她的一言一动左右着整个家族大小人物的行动。但是我读了好几遍,从没有发现贾母为难过任何人。整个贾府里所有的人都围着她转,我想并不仅仅是因为她辈分最大。如果她不够宽厚,如果她不够威仪,如果她是非不明,如果她不够精明,肯定统帅不了整个家族的。

《红楼梦》里最心狠手辣的是谁?当属王熙凤。

我其实蛮喜欢王熙凤的,因为自己性格很多方面和她相似。王熙凤的管理能力堪称一绝,压倒了整个贾府所有的男性。细节我就不说了,一个不怎么识字的人,可以把全府上下大大小小的人际关系、钱财物资处理的妥当,古今只有王熙凤。但是,她太要强了。她为了极力表现自己的能力,累垮了自己的身体。她在临终前还被心魔所累,实在让人可怜。王熙凤死的时候才二十几岁。说白了,她就是看的不够开,过于执拗自己了,最后还被人们背地里各种谩骂。

二是《红楼梦》道出了人生命运自有天数,切不可操之过急。

看了几遍《红楼梦》,我依稀觉得一般人的命运自有天数,如若操之过急,只能适得其反。

《红楼梦》里最后谁看破了红尘,踏入真途?只能是贾宝玉。

我们通篇阅读《红楼梦》,可以发现小说里各种信教还挺多。道家的,佛家的,还有迷信鬼神的。妙玉在红楼梦里的作用,我觉得是在给贾宝玉作衬托。她一直在修炼,自称“槛外人”,可是最后却走火入魔。只因她内心有杂念,还没有走出凡尘。贾宝玉一直在花丛中流连忘返,可是最后却逃脱世俗,步入遁门。

三是《红楼梦》道出平平淡淡才是真,健健康康才是富。

要问《红楼梦》里谁最土?当属刘姥姥。

刘姥姥进大观园,三进三出。虽然占的篇幅不多,但却意义非凡。第一次进时看尽眼色,不被抬举。第二次进时被贾母看中,一路嬉笑逢迎,其乐融融。第三次进时,王熙凤在病危中将女儿托付给她。整个贾府表面的繁荣昌盛和刘姥姥的“土”形成了鲜明对比,可是,最后呢,谁过得真好?谁又过得真差?一目了然。王熙凤第一次看到刘姥姥时,衣着华丽,盛气凌人,摆足了架子,最后一次见面时,奄奄一息,在病危中求助。刘姥姥给我的感觉是,从小说开始到结束,一直健健康康,活灵活现,这才是真正的福气。

《红楼梦》是一本奇书,目前我还没发现比它更伟大的中国作品。它是需要一生去读的书,包含社会政治、人伦道德、医学养生、人力管理、人生哲理,等等。

关于《红楼梦》我先写到这里,已经是凌晨了,哪怕写到天亮,也不可能写完想说的话。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欢迎关注“书的另一边”,共享书中的世界和生活的美妙。

《红楼梦》有什么文学价值,我实在看不下去?

女性的颂歌与女性的悲剧

前几天我在网上见到一位爱写诗的网友。他一连写了多首诗,悲悲切切,泪花如絮飞,又欲哭断肠。为什么?他读“红楼梦”,看到众女性悲剧。就哭个不停。我为劝他别哭下去了,几十个女 性你要哭到何时?就在第四首哭诗后写道:

悲痛欲绝泪水飞,

莫哭断肠伤自身。

走进“红楼”去寻“梦”

研透“红学”有几人?

有人不爱看,因为书中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也没有妖魔鬼怪故事。有人看了如前面那网友那样 只晓抹泪 却忘了去思考本书的精华即伟大之处。对“红楼梦”研究称红学,仅我找到资料,堆在桌上有盈尺吧。我知识浅陋,但众人虽观点不一,也有一点公认的::

此书确实伟大。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第一个把女人当人,尊重女性 颂扬女性。在书中,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睛雯、鸳鸯、平儿、袭人、紫鹃等等几十个青年女性,美丽、聪明、又有思想感情 有性格意志的、行止见识不凡并有独立人格的人 。这在古典文学中是绝无仅有的。就是“水浒传”中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 草莽女英雄也比不上。就是杜十娘也只是被侮辱损害的可怜形象。 金瓶梅中女性更不在话下……

曹雪芹自己也说过,这些闺闱昭传,万万不可泯灭也。他觉得 自己堂堂须眉,不若彼裙钗。用贾宝玉的话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就连性格独特的林黛玉 嘴中也敢骂出“臭男人”。

虽然大观园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但也饱含女性泪。年轻守寡的史湘云、李执,出嫁后被丈夫折磨死的贾迎春,悲观绝望而出家的贾惜春。丫鬟中,跳井自杀的金钏,含冤而死的鸳鸯,羞忿而死的晴文,撞墙而死的司棋等等。就是贾府大观园外也有尤二姐尤三姐等 。这些悲剧的根源在封建别度和封建礼教。连曹雪芹也无奈地“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了

我想起来了。有次开国上将许世友去见毛主席 ,毛主席给他个任务。 就是抽空学学“红楼梦” 。大有深意。

《红楼梦》有什么文学价值,我实在看不下去?

读书记:由侠女十三妹看《红楼梦》的文学价值。红楼梦最重要的文学价值,结合《儿女英雄传》来看,就很明确了。《儿女英雄传》由晚于曹雪芹(约1715--1763)约100年的文康(道光初年至光绪初年,生卒年不详)写作,写作目的本身就是与《红楼梦》针锋相对,作者的针对之意,常常在字里行间溢于言表。《儿女英雄传》的主人公侠女十三妹,在小说的前半场以侠女的能力救男主于水火之中,撮合男主与长相酷似自己的女二号结婚。后半场在自身人生使命完成后,经人劝导,与男主结婚,与女二号两女同侍一夫,亲似姐妹,在和谐氛围中成为模范贵妇人。有评论者认为侠女十三妹的塑造前后脱节,侠女与贵妇的形象冲突。小说只是前半部分有价值,后半部分无意义。这样的评论是就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来说的,如果就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看,完全相反,一点都不冲突,对作者来说非如此不可。因为作者就是要通过塑造一个完美的女主形象来告诉世人,曹雪芹错了,女人不应该是以林黛玉为代表的样子,曹雪芹是导致封建社会礼崩乐坏、导致男性统治地位土崩瓦解的罪人。我们先来看小说中侠女十三妹与林黛玉的PK:十三妹身体强健,孕育后代没有问题,黛玉病弱不堪,孕育后代堪忧,封建时代妻子有病、无后可以休弃,黛玉不配做妻子。十三妹即便在救男主性命的紧急时刻,仍然牢记男女之大防,不与男主肌肤接触,而黛玉与宝玉两小无猜、毫不避嫌,简直无耻之尤。十三妹在与男主有物品交接之时坦荡大方、毫无私情,而黛玉收到宝玉让晴雯避开众人送来的手帕,不但在上面题诗,而且情潮涌动,作者写到这里情绪激动之至,直接指斥黛玉不如十三妹,真是轻浮之至。十三妹不妒、大方,撮合了女二号与男主的婚姻,而且自己与男主结婚之后与女二号相处毫无嫌隙、亲比姐妹、和谐至极,让丈夫悠然享受齐人之福,黛玉善妒、小肚鸡肠,她若为妻,丈夫要么不能娶妾,要么娶了妾必定后院不宁,善妒同样是六出之罪。十三妹武功高强,可以护得男主周全,治家本领高强,性格豪爽豁达,无需男主费一丝一毫的心,黛玉病体难支,爱哭爱闹小脾气,时时事事都得宝玉服侍,时时刻刻都得宝玉费心......黛玉之罪,简直罄竹难书。十三妹的形象对文康而言有何价值与意义?十三妹是头猛龙,最终归于手无缚鸡之力的男子的后院,驯服十三妹意味着男性凌驾于女子之上,强如十三妹尚且如此,何况其她女人?十三妹完美如此,还要开开心心接受二女共事一夫的婚姻,何况其她女人?所以男人是女子的天,是女子的主人。试想在我们今天的时代,一位女子,容颜美丽、体格强健,本领高强,在外能帮男人打遍天下无敌手、搞定一切人生大事、升官发财;在内能料理所有家务事,不让丈夫操一丝一毫的心,主动协助丈夫出轨搞小三,与小三同一个屋檐下住着开心无比.....请问此为何若人?啊呸,这不是人。明白了吧,文康眼里的女人,压根不是我们现代人眼中的人类,你可以叫她奴隶、附庸、活死人、她没有人类的感情。文康心中理想的男性的生活简直就是吃喝等死的猪的生活,难怪大清要亡。十三妹是一个坚决维护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男性意淫出来的完美女奴形象。林黛玉则是一个远远跨越了时代的作者居于人性的角度写出来的正常的女性人类形象。小结一下,《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在中国位于巅峰无法超越:第一次从人类的角度出发来看待女性,即女性在这部小说中成为了真正的人类形象;从人性的角度而不是男性封建奴隶主的角度描写女性,超越同时代男性至少一百年。今天有人觉得看不下去,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正是由于作者用我们今天的眼光去看待离我们两百多年的女性,所以觉得没什么出奇的。

《红楼梦》有什么文学价值,我实在看不下去?

一直想提同样的问题,但是一直忘了提,看到网上红楼粉的各种自我秀优越感与疯狂,怕挨板砖,所以一直没发声。

《西游记》小说看了7遍

《水浒传》小说看了5遍

《三国演义》小说看了4遍

《红楼梦》一个学期看了前8回,暑假里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看了3回,困的我睡了整整一个下午,从此再也没有看过。

所以我一直怀疑红楼是一本垃圾书,

故事历险没有

打怪升级没有

夺宝奇遇没有

科幻烧脑没有

侦探推理没有

作为一本通俗小说,既没有涉及哲学那些晦涩深奥难懂的东西,也没有涉及数学、物理学等这些需要高智商、极度烧脑的东西,但是却到了让绝大多数人读不下去的程度,只能说写的实在是烂,无聊的研究《茄子与鸡更配》《论茄子与鸡的72种吃法》。

红粉们总是说,读不懂《红楼梦》,是你水平不够,智商不够,以此来秀优越感,抬高自己、贬低对方,这时候你就可以问他/她:

你读得懂柏拉图的《理想国》吗?你读得懂老子的的《道德经》吗?你读得懂释迦摩尼的《佛经》吗?读得懂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吗?你读得懂黑格尔的《逻辑学》吗?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吗?读得懂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吗?牛顿《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吗?读得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吗?

如果他/她连这些都答不上来,你就问他们:这都看不懂,你们岂不是智商低下,比猪还蠢,蠢的无可救药?

文学有文学的语言 数学有数学的语言 音乐有音乐的语言 计算机有计算机的语言

哲学之所以深奥晦涩难懂,是因为哲学并没有发明出哲学的语言,而是借用了文学的语言。所以虽然看起来像文学,但其所表达的并非文字表面的意思,就像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虽然每一个字你都认识,但是它到底说了什么,到现在都没有个准确的结论。

数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需要抽象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法和逻辑演绎法必不可少。这种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恰恰是人脑所欠缺的,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来说,数学、物理学理解起来是非常的费劲烧脑的。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学,理解起来尚且如此费劲,更不要说用文学的语言描述数学,那更是让人头疼不已。如果你不信的话,你可以去翻看一下中文版的《几何原本》和《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也不知道翻译的那帮人是不是文科出身,对于数学语言一窍不通,用数学语言很简单就可以翻译表达的数学题,他却非得用文学语言去翻译,光读懂题都得费老大劲,烧死不少脑细胞。理解了这个,你就明白为什么中文版的《几何原本》和《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读起来如此费劲。你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康德、黑格尔、舒本华的哲学读起来是如此难懂。

科幻类题材需要扎实的科学基础,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等,所以对于没有这些基础人来说,科幻小说读起来那是非常头疼的。

侦探推理类的需要抽象能力,想象力和逻辑推断能力,也是非常烧脑的。

而文学,是自然语言,是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天然形成的语言,是人脑最容易理解的语言,是绝大多数人类最能、最容易理解的语言,文学语言的最重要作用的就是讲故事:

宗教,西游记,三国,水浒,儒林外史,史记,东周列国志,聊斋志异,安徒生童话,哈利·波特,金庸武侠,刘欣慈的科幻小说《三体》,以及大量的电视剧电影如《黑客帝国》、《侏罗纪公园》等等等等,无一例外不是在讲故事,而故事对于人的文学素养要求几乎是 0 。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是文盲他都能听得懂故事,他自己也会讲故事,甚至讲的非常的精彩。这也是为什么作为文学精华的诗歌也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也就是为什么李白、杜甫、毛泽东的诗连小学生都读得懂,也就是为什么白居易的诗连老婆婆都能听得懂。

以文学语言写成的文学作品,如果没有涉及哲学,数学等复杂艰深的东西,如果还是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看不下去,那不是你写的好,而是你写的烂、真的很烂。

而红楼,一部用文学语言写成的世俗小说,理应为绝大多数人都能读懂,却连一个最简单的故事都讲不好,到了连很多高智商的人都厌烦、厌恶读不下去的程度,还吹什么名著,只能是垃圾小说,凡吹捧红楼者有几个看懂的,不过是拾人牙慧,复制粘贴。就跟讨论诗词的时候,一上来就说春江花月夜盖全唐的那群傻逼一样。

今天楼主代我发声,万分感谢,不吐为快。

红楼就是垃圾中的垃圾,早就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了!皇帝的新装也早该戳破了。

最后那些拿故事会说事的,就不要在评论区秀你那可怜弱智的智商了。

《红楼梦》有什么文学价值,我实在看不下去?

曹雪芹己经在书中用一首诗点明了《红楼梦》是深奥的文学作品,怎能让读者这么容易就读懂它要表达的深层含意呢?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所以现在专门有了一种学科"红学”。红楼梦其实是一本反清反封建的警世小说,在清朝乾隆时期产生的。乾隆时期的文字狱相当厉害,作者只有用“真事隐,假语承”的特殊笔法来撰写它,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来创作它。让人初读时如坠迷雾,但读几遍之后让你有欲罢不能的感觉。所认不读五遍以上没资格谈论《红楼梦》,这部旷世巨著就是一部百科全书,乃代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这部深奥的文学作品哪能让读者,轻易的读懂它、破解它呢?否则今人何须要专门搞个学科来研究它呢?

《红楼梦》有什么文学价值,我实在看不下去?

小说《红楼梦》可以说是唯一可堪比画作《清明上河图》内涵的文学作品。相比《金瓶梅》它高雅,文明。男女私情处理上隐讳也巧妙了很多。更多的是它把握的艺术内涵把一个社会整体生活画面完整展示给读者。

人物的塑造一个个栩栩栩如生。把中国封建社会达官贵戚穷奢极欲,花天酒地糜烂生活给予批判!

一个刘老老便把底层农民的艰辛完整展示出来,呆霸王薛蟠与香菱的那段杯葛与今日孙小果又何曾相似?

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那么似曾相识!而每一个朝代总在轮番上演着一部部《红楼梦》。

新的革命取代旧的朝代却又产生了新的贵族,这《红楼梦》只是换了主人而已。

一部家族兴衰史的记录!折射出的则是社会动荡与变革的必然。寄生式的权贵家族一代接一代就这么理所当然地存在。

你说没有《红楼梦》这么一部文学巨著,你还能看透人类社会吗?好好地认真读一读它吧!

2020.2.22.作于山西太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