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几级地震,地才会裂开把人掉下去?
地震(earthquake)是大地的振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变化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由于地壳的强度是有限的,所以积蓄能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所以地震的震级是有一定限度的.目前用里克特方法测算的已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1~8.9级地震的能量见表1.根据不同强度地震的破坏能力,按照震级的大小进—步划分为5个级别:①超微震:震级小于1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不能感觉,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②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也不能感觉,也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③小震:又称弱震,震级大于3、小于5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可以感觉,故有时也称有感地震,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④中震:也称强震,震级大于5、小于7的地震.该级别地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⑤大地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该级地震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地震活动引起一定范围的地面发生不同形式的运动,因此对人类造成破坏.不同地点地面运动的强度有很大差异,这除了受地震活动能量(震级)控制外,尚与震源深度、与震中的距离以及地震波传播的介质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正是由于这些条件的差异,使同一次地震事件在不同地区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有很大不同.为了综合反映这种变化,采用地震烈度来标示这方面特征.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即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不是通过仪器测定的.而是根据人对地震感觉和地面及地面上的房屋、工程建筑、器具等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确定的.
一般几级地震,地才会裂开把人掉下去?
地震裂缝裂开后,一般面积不是很大,深度也不是很大,但是破坏力却是很大的,所以掉进去的人或者物一般都会即刻被建筑物或泥土所掩埋,不过没电影看的那么夸张成掉进去深不见底的深渊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一般几级地震,地才会裂开把人掉下去?
这个问题有点想象力,但误解的成份也比较多,地震并不是大地要裂开,地震导致灾害的根本原因是地震波携带巨大能量,引起地表晃动,从而造成建筑物的破坏,进而伤害到人类。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就是说它无法阻止也不可避免,地震的发生是大致是应力调整的结果,结果就是能量的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传播到地表后会引起地面晃动,地震越大晃动的越严重,超过建筑物的承受范围后就会倒塌,表现出的破坏性也就越强。在震坏建筑物的同时,也会有其他的破坏形式,比如山体滑坡、海啸等。
大地震发生时会有一些伴随现象,比如地声、地光,土壤沙化、液化等,在高烈度区比如八度或以上地表裂开有时也会发生,但这是由于地下断层隆起或错动导致,并不是说地震发生就是地表裂开,这完全两码事。
一般几级地震,地才会裂开把人掉下去?
根据地震的震级而决定地震区域的破坏程度,震级愈小破坏力愈小,震级愈大破坏力愈大。
当1一2级地震时,地面没有明显的地震表现;
当3一4级地震时,地面有震感而表现得不是十分明显;
当5一6级地震时,地面震感明显并有一定的破坏性,可致使部分不坚固的建筑物倒塌,距震源近的区域可导致地面断裂形成裂缝等现象这为小型地震。这类地震如果发生在海洋里可以引发较小的海啸。
当7一8级地震时,地动山摇,地陷屋倒破坏性强烈,任何物体掉落到裂缝里由于地质的强烈不定向拉伸,隆起,塌陷等运动,张开的裂缝瞬间可以闭合,掉落到裂缝里的物体在该裂缝闭合前没有逃离掉就会被裂缝闭合到其中。这为大地震。这等大地震如果发生在海洋里,可以产生较大的海啸。
当9一10级地震时破坏性更是剧烈,这等级的地震无论是发生在海洋的区域还是陆地的区域只要是在地球体上都会对地球的自转运动造成短时间的减缓运动过程,就因为这一“缓”的过程哪怕是仅不到1秒也会导致球面上的海洋水体受到感应而形成强大的海啸。如果9一10级地震发生在海洋中,由于地震时震区地质的塌陷和隆起作用,震区海洋水体更是感应迅速所产生的海啸更强大。
当11级以上剧震时,可以对地球的自转造成明显的减缓过程,甚至有停顿1到2秒的可能,那么,在地球减缓或停顿的过程中,地球面上的水受到感应,瞬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干米高巨啸从北极向南极一啸而过,将球面上一切能被水冲走的物体包括海洋中的一切从南极处掉落到宇宙的空间中。之后,地球上的又一次轮回过程又开始了。
这以上地震的分析理论是建立在王万银的运动引力定律的基础上得来的(详见《滑稽的自然密码》一书。
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人就大可安心了,地球面上的物质都是由地球的引力给引着的,就如磁铁吸引着铁钉一样,地震时地球停顿时间的长短对地球面上的水就不会产生运动快和慢的感应作用。球面上如果停顿1小时,球面上也根本不会产生海啸,球面上的一切也不会消失。因为,球面上的一切都相互吸引着,与运动速度毫无关系。
一般几级地震,地才会裂开把人掉下去?
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有的地方地裂开了,人掉了下去。
一般几级地震,地才会裂开把人掉下去?
地面裂缝是地震烈度大小的评定指标之一
当地震引起地面裂缝时,才有可能把人掉下去,根据我国最新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20,当地震烈度为Ⅵ度(6度)时,地表会出现裂缝,且主要是河岸和松软土地出现裂缝,但不至于裂开到把人掉入其中。地震烈度为Ⅶ-Ⅸ度(7-9度)时,依次出现松软土地裂缝较多、干硬土地出现地裂缝、干硬土地多处出现地裂缝!
6-7度地震烈度现象
8-9度地震烈度现象
不同震级地震所产生的裂缝现象由于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绝大多数属于大陆内的地震,震源深度一般在30千米以内,属于浅源地震,因此往往出现“低震级,高烈度”现象。
5级左右的地震,最大地震烈度就能达到Ⅵ度(6度):2020年5月18日云南巧家5.0级地震、2017年3月27日云南漾濞 5.1级地震。但出现的裂缝也就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不至于有人掉落。
5级左右地震裂缝
6级左右地震,最大地震烈度能达到Ⅷ度(8度):2018年9月12日云南墨江5.9级地震、2016年12月11日新疆呼图壁6.2级地震、2014年11月22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6.3级地震等。这种规模的地震,裂缝明显增大,可能把人的脚陷入,但不至于整个人掉入。
6级左右地震裂缝
7级左右地震,最大地震烈度能达到Ⅸ度(9度):2022年1月8日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6.9级地震、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等。这种规模的地震,震中地区出现的裂缝就有可能整个掉入其中。
7级左右地震裂缝
8级左右地震,最大地震烈度能达到ⅩⅠ度以上(11度):会出现山崩、地震断裂、断层陡坎等震害现象,像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 8.1级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都出现裸出地面的、延续很长的断裂,且出现大量的山崩和滑坡。
10-12级地震烈度
8级左右地震裂缝
可见,当震级达到8级,地震烈度在Ⅹ度(10度)以上市,地震裂缝不仅能掉进一个人,甚至一头牛都不在话下。
当然,要出现电影里那种规模的地面裂缝,地面裂开很大、裂缝下面是万米深渊的现象,目前地球上还没发生过。
电影里面地震裂缝
一般几级地震,地才会裂开把人掉下去?综上可知,当震级达到7级规模的时候,震中地区最大地震烈度可达到Ⅸ度(9度)。此时,地裂开的宽度和深度才足以把人掉下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