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夫妻?
小姑5岁时,母亲去世,父亲不久就娶了新人登堂入室,起初,只有小姑一个孩子时,继母对她尚可,至少还可以吃饱饭,然而,当她的儿子出生后,小姑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来形容,一点都不过份。
小姑父第一次见到小姑时,小姑十五岁,面黄肌瘦,头发枯黄,一幅营养不良的样子。穿着继母淘汰下来的旧衣服,像麻袋挂在竹竿上,在风中晃啊晃,晃得人心痛。而彼时二十二岁的小姑父,是一位英武的军官,高大英俊,温文尔雅,一身军装更显得他犹如天神下凡。他休探亲假,陪着父亲来看朋友。
那一天,应主人家热情挽留,小姑父和父亲留在小姑家吃晚饭。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农村待客的最好的菜就是腊肉了,那天的餐桌上就有一大碗梅干菜蒸熏腊肉,肥瘦相间的腊肉,切成大大的薄片,油汪汪的,呈现着诱人的色泽。整个屋子弥漫着腊肉的香气。
小姑有好久不吃肉了,她多想吃一块啊!可是她不敢,有客人在,那是给客人吃的,即使没有客人,那也是给弟弟吃的。
小姑低着头,大口地扒着白饭,以防止不小心流出口水,她不时瞟一眼那碗腊肉,看着它一片片地被夹给客人、夹给弟弟,一点点地减少,却没有一片肉属于她,当然,她并没有伤心,因为长期以来,都是这样子,她的潜意识里,自己是一个悲哀的存在,是不配享受腊肉这种东西的。
大人在寒喧和客套,完全忽略了卑微的小女孩,忽略了她投向腊肉的充满渴望的眼神,然而,大概这就是天意吧!只有小姑父注意到了这个女孩,事实上,他那一天,什么都没注意,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小女孩身上,他年轻的心脏突然疼痛难忍,为那女孩怯生生的眼神、隐忍的表情、投向腊肉的目光……,他将自己碗里的腊肉全部夹到女孩的碗里,女孩猛然抬起头,受惊般地看着他,女孩有一双漂亮的眼睛,清澈无波,犹如两汪湖水,他能清晰地看见自己在她眼中的倒影。
饭后,大人们都去旁边喝茶,小姑收拾桌子,年青的军官仍然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小女孩,他看到小女孩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将弟弟丢在桌子上不吃的肥肉快速地丢到嘴巴里吞下,还警惕地往大人这边看了看,生怕被发现,最后,看到弟弟的碗里还有一点点蛋花汤,又看了看大人这边的动静,看没人注意,就快速地把蛋汤倒进嘴里。
看到这一切,小姑父心疼得差不多流泪了。
每个男人年少时都有一个英雄梦吧!小姑父这时就产生了一个英雄梦:他要拯救这个可怜的女孩,他要让她吃好穿好,让她长得白白胖胖的。
她若长胖一点,穿整齐一点,一定是个很美丽的女孩吧!
事实证明,小姑父的眼光相当不错。也许是女大十八变,也许是小姑父一有休假就来看她,并经常寄给她部队发的麦乳精、饼干之类,小姑十八岁时,脱胎换骨,成了远近闻名的大美女,追求她的人能编成一个连,当然,小姑只爱小姑父一个。
小姑二十岁时,嫁给了小姑父。
小姑父很爱小姑,部队里发了好吃的他都舍不得吃,拿回来给小姑吃,总说自己吃过了。
文革时期,小姑父已转业至地方,但是被打倒了,下放到食堂当管理员。那时,正值大饥荒,小姑正好生第三个孩子,做月子期间,只有一面袋胡萝卜可以果腹。小姑想喝点米汤,但哪里能找到大米呢?小姑父想了个办法,用等价的胡萝卜换回一小口袋大米,终于让小姑喝上了米汤。
可是,当上级发现食堂多了一袋胡萝卜,少了一些大米,就开始调查,小姑父承认是他换的,等价交换。但上级认为这是政策不允许的,小姑父因此而被关了一年,出来后,又被派去放羊。
小姑父被关那一年,没有正式工作的小姑为了给他送一口吃的,可谓殚精竭虑。她帮人洗衣服、搬砖、捡麦穗、割草、捡废品……,挣得微薄的收入。有时挣不到钱,就卖掉小姑父给她买的漂亮衣服:裙子、毛衣、大衣、衬衫,那些衣服都是小姑父从北京、哈尔滨的大商场买的。此时,为了糊囗,都顾不上了。
小姑父后来被放出来,重新安排了工作,虽然收入微薄,但小姑父还是每月从牙缝里省下钱来,给小姑买她爱吃的东西,给她买衣服,他总对小姑卖掉了那些漂亮衣服感到自责,他想买更漂亮的衣服给小姑。
后来,孩子们都长大了,吃穿都不愁了,小姑的身体却不行了。小姑父只要听说哪里有个好医生,不论多远,都要领着小姑去求医。只要听说哪样东西吃了对身体有好处,不管多贵,都千方百计地买来给小姑吃。小姑吃过冬虫夏草、天麻、三七、人参、鹿茸、鹿心血,她看过各种各样的医生,大到湖南湘雅医院的专家,小到偏僻山区里传说中的“神医”。
小姑常说,如果没有小姑爹,她活不了这么长。
小姑活到83岁,她走的那一天,小姑父不敢到她身边和她话别,他说:“没和我告别,她不会走,我就不让她走!”
虽然没有告别,那天下午,小姑还是走了,小姑父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没有流泪,也许他早就看穿了生死。他去看了老伴儿一眼,摸了摸她的脸,就回屋了,他告诉大家:“我累了,想一个人静一静,帮我把门关上。”
吃晚饭时,孙子去喊他吃饭,却发现,他平静躺在床上,追随老伴儿而去了!
这就是夫妻:没有鲜花,没有海誓山盟,没有虚幻的烟花,只是我保证,我穷尽一生,就是让你有肉吃!
什么才是夫妻?
哥哥和大嫂离婚了,在大嫂领到离婚证后,就当着我哥的面,打电话叫了个陌生男人来民政局门口接她。哥哥听了前大嫂的电话,心里很不舒服,原来她早就计划好的,自己可能之前就已经被她背叛了。我哥忍不住,上前拉住大嫂质问她。大嫂一句话,让我哥驻在原地,一句话都再也说不出来。
我哥今年34岁,和大嫂结婚快七年了,一直都还没有生孩子。我爸妈也经常明示我哥,叫他努力积极点,毕竟他的年纪也不小了。
对于我大嫂呢,毕竟是儿媳妇,我爸妈还是有分寸的。我爸就基本不会跟我大嫂说这个事,毕竟怕尴尬。
我妈呢,也不会像跟我大哥说话那样直肠子。我妈会比较委婉,我都能听得懂,估计我大嫂也会很明白的。
不仅我爸妈急,我哥的岳父岳母,也很急,因为我大嫂结婚快七年了,肚子一直没动静,他们就我大嫂一个独生女,天天都想着抱外孙。
而且我哥的岳母老早就跟我妈说好了,要我大嫂至少得生两个娃,到时候就不用跟我妈争着抱孙了。
不过,无论两边老人家怎么说,大嫂和大哥怎么答应,但结果就是一直不能如愿。
我哥跟大嫂是高中同班同学,他们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彼此鼓励,好好学习,将来一起上大学。
高考后,他们俩虽然上的不是同一个大学,但他们两个人的学校距离很近,走路也就10多分钟。
因为高中是同学,大学报到的时候也是一起过去的,所以两个人在大城市里面读书,异地他乡的故人情,就特别亲切了,接触多了,两个人就谈恋爱,走到了一起。
他们大学毕业后,就一起回来老家这边上班。在双方父母的帮助下,我哥和嫂子在县城买了一套婚房,首付双方父母AA,贷款就是我哥嫂在婚后来还。
哥嫂的婚姻非常幸福,两人非常恩爱,因为两家人都是在同一个县里面,所以在周末,我哥嫂经常会回娘家去走动的,毕竟我嫂子是独生女,多去娘家陪伴父母,也是应该的。
其实我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感觉生女儿会比较贴心,就算我将来结了婚,只要离父母不远,我也会经常回家去照看父母的,毕竟女人是比较感性的。
其实,在我们县城,双职工的收入,还是可以的。我哥嫂虽然要还房贷,但是他们工作一年多后,就买了自己的代步车了。
自从有了代步车,我哥嫂在周末无论是回娘家,还是会我家去看我父母,都非常方便。
就算我哥嫂不回乡下老家去,其实我妈也会经常去我哥嫂家的,毕竟我妈只有我哥一个儿子,也只有这个儿媳妇,我妈当然会很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了。
我妈看到我哥嫂那么恩爱,心里也非常欣慰。我妈就是天天想着要抱孙,这也是她经常去我哥嫂家的主要原因。
我哥嫂的恩爱,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深厚的感情基础,他们高中认识了3年,大学一起4年,毕业后还谈了一年多的恋爱才结婚的,彼此知根知底。
他们的爱情,在我眼里早就升华成为了亲情,我真的不敢相信,为什么他们会走到离婚的那一步。
特别是3年前,我哥开车回去加班,因为晚上开车,天色不好,而且又是下大雨,我哥遇到了交通意外,在医院住了大半个月。
我嫂子特地用完了她的年休假,天天待在医院里面照顾我哥。
我妈也很关心她的儿子,所以叫我嫂子回家去休息,让我妈照顾我哥就可以了。
但我嫂子却不愿意,她说我哥是她的至亲,必须得由她来亲自照顾才行。我妈看到此情此景,真的感动落泪了。我妈还跟我说,我爸都做不到像我嫂子那样子。
去年,我哥的岳父生病了,住院就花了将近20万,费用全是我哥负责的。我哥说,他岳父就只有我嫂子一个女儿,岳父替他培养了一个这么好的老婆,20万不值一提。
在我哥岳父痊愈后,多次说要把钱还给我哥,甚至是通过我嫂子还,都被我哥退回去了。
就这样一对相亲相爱的好夫妻,怎么就会走到了离婚的那一步呢?
去年开始,我就从我爸妈,甚至是我哥那里,听到了关于我嫂子在生活很多方面的改变了。
以前我嫂子很少买奢侈品的,现在经常买国际大牌衣服,动辄成千上万;还会买名贵香水、化妆品、护肤品等等。
以前我嫂子穿着打扮,从来不讲究品牌的,按我嫂子的说法,衣服的主要功能就是防寒蔽体,穿得大方得体就可以了。
香水更是我从来没有见过她用过,她还经常开玩笑地批评我,说我不懂得持家,经常网购,浪费太多钱了,将来很可能是一个不合格的媳妇,叫我要学会存钱。
怎么我嫂子就出现这样的改变呢?
而且,以前我嫂子去逛街,都是叫我哥陪伴的,现在已经基本上不会再叫我哥了。
我哥还说,现在我嫂子外出,总是在房间对着镜子整理半天,梳妆台的半身镜都不够用了,已经换了一个全身镜,放在书房那里,她的衣服鞋帽多得,都把书房占用了。
我嫂子的脾气,以前非常好的,基本从来不跟我跟争吵,就像我前面说的,他们非常恩爱。现在因为芝麻绿豆大的事,天天都在吵,还经常说回娘家就回去。
最后,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了。
在一次大吵后,我哥忍不住就说出了“日子没法过了,已经到头了,离婚吧”。我嫂子答应得很爽快,两人直接就打车往民政局去了。
在领证之后,我嫂子就当着我哥的面,打电话叫了一个我哥不认识的男人来接她。
我哥就怀疑,我嫂子是不是之前就一直有人了,所以才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打扮她自己,开始买各种奢侈品。
她是不是为了跟我哥离婚,所以就经常跟我哥找茬,经常闹不开心?
我哥越想越气,所以就去质问我嫂子。我嫂子从包里拿出她刚刚领到的离婚证,说她跟我哥已经没有关系了,如果我哥还再纠缠她,她就报警。
说完,我嫂子就走出民政局大门,准备上车离去。
车上的男人从驾驶位上下来,给我嫂子开门。我哥见状,就立马冲上去,跟那个司机扭打起来。
我嫂子立马去拉开他们,我哥不依不饶。我嫂子拿出电话,说我哥再继续这样就报警了。
我哥也是心里有数的人,既然都已经结束了,如果再惹上麻烦,那也太没必要了。
我哥松手后,头也不回,转身就离开了。
可能是因为我哥对大嫂心灰意冷了,他没有我想象的那样低沉。
后来,他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信息,向我哥说明了我大嫂的情况。
原来,我大哥误会我大嫂了。
那天去接我大嫂的,是我大嫂的一个客户,平时跟我大嫂关系比较好,在工作上经常得到我大嫂的帮助,所以就帮了大嫂这样一个忙。
有次她发现我大嫂闷闷不乐,很不开心,就问我大嫂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说出来看看他能不能帮忙。
我大嫂跟他说,因为先天性问题,我大嫂不能怀孕了,这也是这些年我哥嫂一直没有孩子的原因。
我大嫂知道这个消息后,所以感觉难受。
大嫂是爱我哥的,她不想连累我哥,所以就演了前面的那么一出,希望我哥能够对她失望,能够彻底忘记她,能够重新开始新的生活,重新再找一个,组成一个圆满的家庭。
我大嫂这位朋友,那天看到我跟那个失望痛苦的样子,更看到我大嫂离婚后整天不在上班状态,所以就给我哥发了这个信息,告诉我哥真相。
我哥看完信息后,立刻就开车去找我大嫂。
我哥在见到我大嫂后,也顾不得那是在办公室了,紧紧抱住我大嫂,弄得我大嫂很不好意思,拼命地想推开我大哥……
后来,我哥嫂冰释前嫌,顺利复婚了。
我哥还说,无论怎么样,都会用他一辈子的努力,去爱护我大嫂的,无论是什么情况,都不会离开我大嫂。
或许是当局者迷吧,当时我哥嫂就一根筋,只想着自然怀孕。
其实现在医学这么进步,很多疑难杂症都已经被攻克了。
在我的提醒下,我哥嫂去找了一个这方面的名医,通过现代医学方法,已经顺利怀孕了,我也很快就能当上姑姑了。
写在最后:什么是好的夫妻?
- 好的夫妻关系,就是要像我哥嫂那样子,当我哥生病需要照顾时,我嫂子排除一切困难,都陪在我哥身边照顾他。
- 当我嫂子知道自己不能生育时,为了我哥着想,所以选择了忍痛离开我哥,成全我哥。
- 当我哥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义无反顾去接受我嫂子的一切,就算我嫂子不能再生育,我哥也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陪伴和照顾我嫂子。
因此,好的夫妻关系,就是夫妻双方相亲相爱,为对方无条件付出,接纳对方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不足,真的的用心去爱对方!
什么才是夫妻?
1、有和谐的性生活。
2、有共同的孩子需要抚养。
3、你不嫌我穷,我不嫌你丑。
4、彼此互相尊重。
5、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6、你生气了,我逗你开心。
7、一起煮茶赌书。
8、经济透明,你不乱赌,我不乱花。
9、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
10、你生病了,我守床前。
11、我不舒服了,你也陪着。
12、即使吵架,也是甜蜜的。
13、家务一起干。你做饭来,我洗碗。
14、你理解我持家的不容易。
15、我明白你工作上的辛苦。
16、跟你在一起每天都是初恋。
17、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18、互相信任,互相依偎。
19、不负时光,不负你。
20、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21、只羡鸳鸯,不羡仙。
22、珍惜缘份让我们相遇。
这辈子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什么才是夫妻?
我和老公分房睡多年,一年同房次数五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每天说话不超过十句。可能你会说我们的婚姻貌合神离,已经到了解散的边缘。
然而不是这样,我们的感情很好,非常有默契而且几乎很少有矛盾。
老公打呼很厉害,而我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睡眠质量特别差。因此两个人分房多年,每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追剧刷手机,。他在客房里下棋看新闻,互不干涉打扰。偶尔感觉到口渴或者想吃什么东西,给他发个微信,他会很快端杯水送过来,说句早点睡就关门而去。
偶尔谁有需求,会在进屋前捏捏对方的腰或者肩膀,给个甜蜜的小信号。完事后也会依偎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然后各回各屋去睡觉。
等到周末或者节假日,也会一起去看望双方老人,或者带孩子出去溜达溜达。他和朋友们聚会时我很少参与,我和闺蜜们逛街聊天,他也只是发个红包让我喜欢的就买,很少陪着一起去。
这种平凡如水的生活过了很多年,我们好像没有任何激情,把夫妻过成了朋友和哥们儿。
有时候也会抱怨,他太木讷太无聊,他一点也不风趣,不懂得浪漫。
直到去年的一天,我的子宫里长了个囊肿,医生说要切除后做病理,确定是不是恶性。
做手术前一夜,我们俩挤在医院小小的病床上,他把我紧紧搂在怀里,一遍遍回忆我们相识的点滴,回忆这几年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平淡单调的生活,在他嘴里居然那么生动有趣,我忍不住笑了又笑,但是心里也对未知的结果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他不停轻轻拍着我,嘴里毫不在乎的开着玩笑。一如十几年前我们新婚时的样子。直到我迷迷糊糊睡着,还感觉到他的手那么用力地搂着我。
居然一夜好眠,没有被他的鼾声吵醒,早晨醒来时发现他站在窗前发呆,听到我的声音他迅速揉揉眼睛转过身来。我分明看到他乌黑的眼圈和没有擦干净的眼泪。
原来他的不在乎是假的,他的无所谓也是装的,他其实比我还要害怕。而为了让我睡好,他怕打呼噜吵醒我,一夜都没有睡觉。
那一刻特别感动,也默默祈求希望手术顺利,希望病理检查是个好结果。这个男人,我真的不想那么早离开他。
等我一个人拿着尿袋慢慢走进手术室时,他现在门口使劲抱抱我,我又看到他眼角的眼泪。
记不得手术做了多久,等我醒来时已经躺在病房里,他坐在床前使劲握着我的手,看到我醒来高兴得像个孩子,病理出来了,良性!我也笑了,一点也感觉不到伤口的疼痛了。
手术后那几天,他一个人在医院里照顾我,倒尿袋、擦洗身体、喂饭……真的是把无微不至表现得淋漓尽致。
手术后第七天,我们回到了家。
术后第17天,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小房间。
随着我身体的慢慢恢复,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
早晨匆匆吃好早饭各自去上班,晚上晚饭后他洗碗我洗衣服。然后各自回到自己屋里,偶尔不咸不淡地说几句,平淡地好像白开水一样。
之前那场生死攸关的手术,手术前他的眼泪,手术后他的温柔和细致,都好像梦一样。
但我知道,有种感情虽平淡如水,却是细水长流。
虽然平时交流很少,但他是那个为你担忧,为你着急,为你流眼泪的人。
没有你侬我侬,没有卿卿我我,也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但是当对方需要时,你会毫不犹豫为他付出。
这就是夫妻吧!
什么才是夫妻?
2021年7月21日,郑州暴雨倾盆,我一个同学的父母被困,他爸爸50岁,妈妈53岁,当时因为水流太大,妈妈体力不支,爸爸就把衣服脱下来,当成绳子绑在妈妈身上,几次被冲翻,都是爸爸努力站起来死死地拉住妈妈,终于爬到安全地带。
我同学在高中的时候,因为我俩坐过同桌,所以我经常听她说家里的事情,她的学习成绩不错,但是从来没有见她真正开心地笑过。
后来和她接触得多了,我才知道真正原因,她其实并不是个爱学习的人,只是纯粹为了让父母高兴,所以才发奋读书,只有把高分数拿回家给父母看,她才能见到一点父母的笑脸,并感受到难得的父爱母爱。
她说,自从她有记忆开始,就几乎天天听到父母吵架,吵架的原因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父母似乎总是习惯夸大,总是会因为一丁点事就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动手。
她爸爸从来没和她妈妈动过手,都是她的妈妈动手打她爸爸,她爸爸一边挨着她妈妈像雨点一样的拳头,一边嘴里骂着非常难听的脏话。
她说自己一直想不明白,为啥他们都那么痛苦,却还非要一起生活,在我同学高中懂事之后,看到父母间的打骂从来没有减少,她甚至求着父母离婚,不要再让彼此痛苦。
而奇怪的是,哪怕爸爸天天身上被妈妈抓的伤痕从来没有消失过,旧的没好新的又来,哪怕妈妈无数次嫌爸爸说的脏话难听,并叫嚣着要挖他家的祖坟,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说过离婚这句话。
在我们上了大学之后,我和同学就没在一个学校了,但是经常联系,她依然会和我时不时地说起自己家里的问题,我知道尽管她远离了父母,但是内心依然煎熬。
因为她不管什么时候打电话,得到的都不是父母的关心问候,父母既不管她学习怎么样,也不管她在外面的钱够不够花,电话接通后,她听到的总是父母间的相互抱怨,两个人都让她评理,让她主持公道。
无论她支持任何一方,无论她觉得自己分析得多客观,不被她支持的那个人,总会劈头盖脸地骂她一顿。
时间一长,她都不太愿意往家里打电话,看到父母在微信上也会时不时地给她发一大段的信息,同样是让她当父母吵架的审判官,她就感觉内心有股绝望。
毕业3年后,她结婚了,她的父母甚至在她的婚礼上都在吵架,争吵的内容是女儿和女婿应该先给父母中的哪一方敬茶。
她结婚后很少回娘家,自己的婚姻里遇到各种一地鸡毛的时候,也从不回家,有时候会和我吐槽自己的生活。
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似乎对自己的父母多了几分理解,趁春节回娘家的时候,她在父母家里安装了监控,说是方便看父母。
因为监控的安装位置不一致,她的父母又当着她的面吵了起来,她看到母亲50出头了,依然像当年30多岁的时候一样,叉着腰十分霸道地指责父亲。
父亲毫不示弱,母亲又像发了疯一样地下手挠父亲去了,她看到父亲的后背瞬间出现几道血红的抓痕,有两道还渗出了血。
她父亲骂骂咧咧地去了别的房间,她母亲气势依然很强,没有说任何话,而是直接把眼光看向了女婿。她的女婿见到丈母娘的凶狠目光,眼神里马上生出几分恐惧。
我同学说,自从那件事之后,她丈夫对她的态度居然发生了巨大转变,不再像过去一样总是语言暴力,也不再总是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理所当然地让她去做。
后来她隐约感觉到,大概是见到母亲对待父亲的方式之后,自己的丈夫害怕自己也会像母亲对待父亲那样对待他,所以不敢再对她不敬。
又后来,她在监控里发现父母都喜欢争着在监控下面做事,有时候甚至还会因为抢位置而吵架打架,那种状态和以前没什么两样。
许久不联系的表妹和我同学联系,说她这个独生女真幸福,父母恩爱不说,还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她。
我同学笑笑,心里想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父母在外面的恩爱都是假的,在家里才是真实面目,自己幸福不幸福,有没有享受到父母全部的爱,也只有自己知道。
但是她表妹后来说的事还是让她吃了一惊,她听到表妹开玩笑地说,她的父母为了了解她的生活,注册了几个微信小号,两个人像完成任务一样,每天定时定量地和她聊天,他们老两口甚至还专门制作了一个护女手册,里面写满各种和她聊天的套路和内容。
我同学当时正处于带孩子的崩溃期,听到表妹的话之后,眼泪止不住地流。
她开始更仔细地看监控,发现母亲做饭的时候,父亲会直接到厨房指责,母亲扔掉铲子之后,父亲便直接走过去开始做饭,做完之后再叫母亲吃饭,叫的时候也没好气,母亲又会发火,然后两个人又相互骂一番,连吃饭的时候都没停下过吵架。
从外面回家后,父亲直接从冰箱里拿出一杯水去喝,没到嘴边就被母亲一把抓过来,连杯子带水摔到了地上,然后两个人开始吵架,生气的母亲跑到卧室,父亲又自己默默地把地上的碎片打扫好,然后从暖水瓶里倒出热水去喝。
两个人在一起大扫除,因为桌子的位置又发生争吵,面红耳赤中母亲又下手去抓父亲,胳膊上出现肉眼可见的伤痕,父亲气得摔凳子,母亲脱门而出。
母亲走后,父亲一个人小心地处理伤口,处理完之后在沙发上午睡,不久之后母亲回家了,一下子把父亲拍醒,嘴里叫嚣着,又从包里甩出一包创可贴丢在茶几上,顺势骂了父亲几句,自己又进屋睡觉了。
父亲指着卧室的门又骂了几句,然后坐在沙发上把创可贴粘在伤口上。
诸如此类的小事随时可见,她慢慢感觉,父母之间好像也是有爱的,只是两个人从来不用柔和的方式去表达,总是恶狠狠的。
从7月20日开始,在广州的同学一直担心在郑州的父母,因为她在监控里一直看不到父母的影子,猜想他们在外面,但是两个人的手机都处于关机状态。
后来连监控都没了,大概是当时断电了。她看到新闻上播放的郑州地铁里进水的事,忧虑又增加几分,如果父母坐了地铁,母亲身体一直比较差,跑不出来怎么办?
她也联系不到和父母住得近的其他亲戚,越是联系不上越担心,她一整夜没闭眼。
7月21日晚上,她终于从救援人员那里知道了父母的一点消息,从20日开始,父母就被困到了一个商场里面,一直到21号,雨停了会,终于有机会出去,父母就和很多人一起出去。
但是,在快到家的时候,她父母和其他人分开了,本以为走过那条熟悉的街道就可以回家了,但是没想到,走到街中间的时候,忽然又下了雨,而且路上的水流更大了,他们好像走到了一个下坡口。
她的母亲身体不好,很快就体力不支了,骂着父亲让他自己回家,但是她父亲没有犹豫,马上把自己穿的衬衫和短袖脱了下来,绑成绳子捆在母亲身上,另一头捆在自己腰上,双手拉着母亲的手,使劲往前走。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被冲歪了好几次,她骂得更厉害,但是她父亲吼叫着说:“有骂的力气赶紧往上站,回家使劲骂,我不拉你回家,到家了谁骂我呀!”
听到父亲的话,母亲似乎有了力气,也积极配合着父亲奋力往前走。
终于,他们在街边热心人的帮助下,被拉到了街道边缘比较高的地方,顺利回了家。
同学说她在这两天好像一下子顿悟了生命的脆弱与厚重,更懂得了父母之间那种独特的相处方式,他们像那个年代的无数夫妻一样,看起来好像相互间水火不融,但是却又会在面临生死攸关的时候,展现出夫妻间不容怀疑的爱与坚贞。
听我同学说完她父母的事之后,联想到这几天在新闻上看到的各种夫妻在困境中的表现,我深刻明白,真正的夫妻无非是这几种:
1.无论平时怎么相处,只要仔细观察,总会发现爱的痕迹。
2.不管吵得再多,骂得再厉害,遇到大事的时候,总是能同心同力。
3.小事上斤斤计较,大事上勇敢担当。
4.情绪再不好,怒气再明显,也不会轻易提离婚二字。
5.知道对方的所有优缺点,依然可以在重要时刻把对方看作最珍贵的人。
6.没事的时候可能会找事,有事的时候从来不躲事。
不同的夫妻之间有不同的相处模式,每一种夫妻模式都是独特的,只要夫妻双方认可,就是最好的模式。真正好的夫妻关系不一定总是充满欢声笑语,但是一定能经得住挫折,耐得住考验,在大灾大难面前,可以相互陪伴、扶持与鼓励的夫妻,才是值得称赞的夫妻。
什么才是夫妻?
68岁的张大爷,和老伴再婚一年后,老伴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张大爷庆幸自己遇到了贴心人,却没想到最近几个月,老伴每天早晨风雨无阻坚持去离家远的早市买菜,而且一去就是大半天。张大爷发现老伴的真相后,老伴哭着说:我不想拖累你。
张大爷58岁时,老伴突然摔了一跤,需要做髋关节置换手术,可是就在手术前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只能选择保守治疗。
那时候张大爷没退休,一儿一女也都要工作,只好商量请个保姆照顾老伴。
那时候保姆不好找,加上老伴突然卧床不能自理后,脾气变得暴躁而挑剔,很多保姆干不了几天就不干了。
后来,邻居帮忙介绍了一个老家亲戚,那个女人就是夏荷花。
夏荷花也算是苦命的人,丈夫在她40岁那年生病去世,剩下她独自一人带着女儿生活,婆家容不下她和女儿。
好在娘家爹妈心疼她一个人拉扯孩子不容易,哥嫂也是豁达的人,父母帮她照看女儿,她自己跟着哥嫂出门打工赚钱养活女儿。
夏荷花初中毕业,做过商场保洁、小区环卫、帮人摆摊卖货,后来在老乡的帮助下参加了家政的培训,开始给人家做保姆、医院陪护。
夏荷花人勤快能干,话也不多,很多雇主很喜欢她,也会帮她介绍雇主。
虽然保姆不好做,但是夏荷花却很喜欢这个工作,尤其是住家保姆和医院的陪护,因为这样不用自己租房子还会节省下自己一日三餐的费用,这两样都能节约很大一笔开支。
就这样,夏荷花到了张大爷家照顾张大爷老伴。
老伴看不上夏荷花,说她土气没文化,嫌弃她做的饭菜不合胃口,嫌弃她不会陪她聊天拉呱。
有时候张大爷都觉得老伴是过于挑剔,也会劝老伴两句。
夏荷花都是笑着说:没关系,我能理解大姐。她突然从一个健康人变成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顾的病号,心里肯定不舒服。
张大爷家住在二楼,夏荷花就隔三差五把她背下去晒太阳,天天帮她洗澡、翻身、康复。
日久见人心,老伴慢慢接受了夏荷花。在夏荷花的精心照料下,老伴拄着拐杖也能慢慢走动了。
就这样,夏荷花在张大爷家干了2年,直到张大爷退休。夏荷花本想辞工,却没想到老伴突发脑梗,虽然人抢救回来了却完全不能自理了。
夏荷花又留下继续照顾老伴,因为脑梗的位置不好,老伴变得不认识人、丧失了语言功能,人也痴呆了。
这期间张大爷还因为心脏原因做了心脏搭桥,夏荷花就需要照顾两个病号。
张大爷给夏荷花涨了工资,每个月4000块钱。
张大爷66岁那年,老伴去世了,夏荷花提出辞职,张大爷的儿女经过商量,觉得父亲也需要人照顾,他们工作离不开,就又留下了夏荷花。
只照顾张大爷就轻松多了,每天夏荷花买菜、做饭、收拾卫生,闲暇之余就陪张大爷遛弯、散步。
张大爷生病住院也不太用儿女操心,都是夏荷花照顾的。
慢慢的两个老人之间有了感情,张大爷提出和夏荷花一起生活,夏荷花却有顾虑,她说自己本就为挣钱,两人结婚后自己没收入了,将来自己老了会成为女儿的负担。
张大爷就把儿女叫回家,说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每个月还是给夏荷花4000块钱,生活费由他负担。
夏荷花说她自己有农村医疗保险,是女儿给她买的,将来生病也会有保证。
得到双方儿女支持后,两人领了结婚证,夏荷花对老张照顾得更好了。
可是,结婚一年后,老张发现夏荷花开始变了。
原本早上俩人一起去家附近的早市买菜。夏荷花却突然要去离自己家较远的一家菜市场买菜,而且不让老张一起去,说太远担心老张心脏不好累着。
一开始老张不放心,坚持陪她去,却发现夏荷花在菜市场有点心不在焉,只匆匆忙忙买了几样菜就回家了,回家后还总是走神,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后来,夏荷花很早就起床,给老张做好早饭后就一个人出门,老张起床后给她打电话,她就说是去买菜了,很快就回家。
却经常要到11点左右才及匆匆赶回家,给老张做午饭,买回家的菜却并不是很多。
老张问她,她只说是因为那边的菜品种多、新鲜又便宜,至于回来晚是因为遇到了熟人聊天耽搁了。
老张暗暗起了疑心,偷偷地看了看家里的钱,没有明显的变少。
夏荷花没多花钱,可是每天又神神秘秘的,老张心里不舒服了,开始觉得夏荷花说遇见的熟人会不会是个老头?
这天,他吃完早饭去楼下遛弯,遇见邻居老林两口子,林大妈一见他,就神秘兮兮的笑着说:哎吆,老张,你可看好你家荷花哈,我可看见她在早市上了…..
话没说完,老林就一把拉住她,边走边对张大爷打哈哈说:别她胡扯,回头去我家喝茶。
张大爷听了这话,再想想夏荷花的行为,越想越觉得心里不舒服,于是在一天早晨,他假装睡着了,等夏荷花拖着买菜的小车出门后,他偷偷的跟着去了菜市场。
夏荷花到了菜市场,先是去买了早点,然后就熟门熟路的往菜市场里面走去,张大爷紧紧跟在她后面。
到了一个菜摊前夏荷花把手里的早饭递给一个老头,说;你赶紧吃点吧,别饿着了。
然后又到菜摊后面一个用布盖着的大菜筐面前,掀起上面的盖布看了一眼,笑了笑,就开始帮着老头卖菜。
张大爷看到这里,心里立刻就火了,他刚想上前质问她,又觉得人来人往,万一闹起来自己没面子,于是就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继续观察。
过了好大一会,张大爷看见从菜摊后面的大筐子里钻出一个4、5岁的小男孩,夏荷花转身抱住小男孩,笑的见牙不见眼的和男孩说着什么。
小男孩在夏荷花怀里又转身搂着那个老头的脖子,两老一少亲亲热热的样子,让张大爷看着辣眼扎心。
他再也忍不住,气呼呼的走到摊前,老头松开小男孩,笑眯眯的刚要和他打招呼,看见他的脸色后一脸茫然。
夏荷花一抬头看见张大爷却大吃一惊,赶紧把男孩放下,问道:老张,你怎么来了?
老张哼了一声,老头看了看他俩,问道:咋?你们认识啊?
夏荷花看了老张的脸色后,赶紧解释说:这是我家那口子。
又指着老头说:老张,这是我闺女的公公,也就是我亲家老吴。
老张一听,有点懵,刚要问仔细些,摊位前来了买菜的人。
夏荷花说:老张,要不你先回家?等我回去后给你解释,我先帮老吴把菜卖完了。
老张听了,说我就在这里等你。
老吴尴尬而又局促的对张大爷说:大兄弟,对不住你啊,每天让大妹子给我过来帮忙。
等到收摊了,夏荷花才顾上给张大爷解释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夏荷花的女儿小英和女婿都在城里打工,经过小两口的努力首付了一套80个平方的二手房,小英公婆为了帮小两口还房贷,就在这个市场摆了个菜摊。
结果前两天小英婆婆住院了,小英就在医院伺候婆婆,女婿凌晨上完菜后眯一会,再继续去跑车,摊位上就剩了小英公公照应,还要照看孙子,孙子睡不醒就把他放在菜筐里继续睡觉。
女儿本来想让夏荷花帮忙照顾儿子强强,结果老吴爷俩不同意,说夏荷花刚和老张结婚没多久,嫁的又是城里人,别因为孙子让人家嫌弃她事多,影响老两口感情。
后来夏荷花给女儿打电话时知道了这事,心里不忍就每天偷偷地来早市帮忙,又不想让张大爷知道,就瞒着他没说,只说是来买菜。
张大爷听了前因后果,内心非常不平静,他看着夏荷花和老吴说:这事,你应该告诉我,我也不是不讲理的人,还能不同意你来帮忙?
张大爷回家后,和夏荷花商量说:你也不用偷摸的去了,明天你就大大方方的过去,我也不会卖菜,你让小英他们把孩子送过来,我可以帮忙带孩子,那么小的孩子一大早跟着你们在市场上吃不好睡不好的,看着让人心疼。
夏荷花听了张大爷的话,怔怔的看着他,眼里就有了眼泪,说:老张,谢谢你,这太麻烦你了,强强也不是你的亲孙子,他正是调皮的时候,我又担心累着你。
张大爷打断她说:咱俩结婚了就是一家人,强强也叫我一声外公,再说他奶奶只是暂时生病了,一家人就要互相帮助和扶持啊。
老张又说:我找你是想要和你过后半生的,不是只想找你来伺候我的。
老张拉着她的手说:荷花啊,二婚夫妻也是夫妻啊,你对我的好我都记得,我也要好好对你不是?
夏荷花就让女儿把强强送过来,早上她去早市帮忙卖菜,张大爷在家帮忙带着强强,有时候带着强强到摊位上陪着夏荷花卖菜。
小英婆婆出院后,小英公婆和小英两口子一定要请夏荷花和张大爷去饭店吃饭,表示感谢。
张大爷就让夏荷花在家里做了一桌子菜让他们回家吃了顿饭,说他吃不惯外面的饭,就喜欢吃夏荷花做的菜。
夏荷花知道这是老张知道老吴家里经济困难,想要为女儿一家省钱。
张大爷经常让夏荷花把强强接回家,说自己的孙子们都大了,家里有个孩子热热闹的也开心。
小英心里过意不去,就经常把摊上新鲜蔬菜瓜果给张大爷送过来,有时候还会多送些菜给张大爷的儿女们。
在张大爷的撮合下,自己的儿女也对小英一家很热情,几家人还会隔三差五地聚在一起吃吃饭,一大家子也是其乐融融,相处得很和谐。
回到题主的问题:
什么才是夫妻?
好的夫妻之间就是要相亲相爱,能理解和接受对方。
即使是半路夫妻,也要互相理解和包容,接受对方的儿女、家庭;用真心爱对方,而不是只想索取和享受对方的付出。
“有人为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才是最美好的夫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