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结局是什么?
我一个同事的老父亲,93岁,没病没灾,大年初五,吃完早饭,一家人坐在堂屋聊天,重孙子坐在他脚脖子上,他腿一抬一抬的给重孙子轧轧板,一家人有说有笑,突然老父亲头一歪,不动了,他们赶快围上去叫,一边打120,可是老人几分钟就过去了。这算是一个好结局吧。
人生最好的结局是什么?
我外公,我外公凌晨4点钟和我外婆说:我走了。外婆骂他:天还没亮你上哪去啊。外公说:车到上前必有路……
外婆也没多想,外公后面也没说话,直到我大舅6点到外公身边,才发现外公已经走了,享年80岁
我外公一辈子,心地善良,年轻时命也挺苦的,16岁父母双亡,他顶起一个家,最小的弟弟当时才2岁,我外公把他拉扯大,直到他弟弟娶妻生子
外公也很能干,没上过一天学,但生意做的挺好,卖茶壶窑,那年代我外公家有存粮,在庄子上算是有钱人家,听我妈说她小时候,我外公曾收留一对乞讨母子,那对母子在我外公家吃住几个月,那年代多少饿死的,每家能吃饱就不错了,这也许就是善有善报,我外公没受一点罪就这样走了
我们孙子辈的都很喜欢我外公,记得小时候我也是留守儿童,我外公那会70多岁了,骑着小三轮车,每次去集市回来经过我放学的路段,就坐路边等我,那会又没手机,就坐那等,外公会给我买好些吃的和水果让我带回家,每次拿过东西看着外公骑车远去的背影,泪水在眼眶里,父母不在身边,外公心疼我们,有好吃的就送给我们,至今我还经常梦到外公外婆,好想他们
人生最好的结局是什么?
我父亲48岁去世,很多人都叹息父亲好人不长寿,为父亲难过,我却觉得对父亲来说,早逝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父亲的青少年时代是特殊的年代,高中毕业后根本不存在考大学的机会,只能回家务农,然后娶了一字不识的母亲。
因为父亲上学时出了名的学霸,所以被村里选去做了民办教师,所以在我记忆中,父亲一直是老师和农民二者身份合二为一的。
农村民办学校老师都是这样,下课去地里种田。
后来恢复高考,父亲很羡慕那些能参加高考的老高中生,然而当时的规定是以前毕业的高中生如果要参加高考,必须是未婚的,很遗憾,我父亲结婚早,当时已有了大姐了。父亲只能把这遗憾长留在心中一生。
父亲的是教语文的,爱读书,有空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读书,别的男人去打牌,喝酒,抽烟的时间父亲用来陪伴孩子。
父亲是一个比较柔情敏感的男人,有时候给我们读动人的故事,读到感人处,会有泪水滑落。
他对我们几个孩子的培养特别的重视,在那个年代,别家的孩子放学就去农田干活,父亲却不管再忙,都很少让我们长时间去地里干活,总是把学习排在第一位,哪怕作业完成了,也要在父亲的安排下读课外书,背古诗词。
后来,大姐读高中,我和二姐读初中,那几年是我们家经济最紧张的几年,父亲除了在学校教书,还在家种了六七亩田,为了增加收入,又开辟一亩多的田来种菜。因为种菜的收入要远多于做其他农作物,但种菜就比较麻烦比较忙。
那几年,父亲在菜园里搭一个茅草庵,常常忙到很晚就睡在田里,一大早起来就又起来干活,干完一阵活才匆匆去学校。
由于当时父亲是教的小学语文,而他有很扎实的文学水平,即使他在田里忙得更多,但丝毫不影响他的教学成绩,他以一个民办老师的工资教出了全镇第一名的成绩,并被评为优秀教师。
每周七天,周一到周五,都由母亲骑着三轮车去集上卖菜,周末两天,则由父亲和母亲兵分两路去不同的集市卖菜。
有时候菜成熟的旺盛期,光靠赶集无法全部卖出,父亲在周末时就会上午赶集,集市一到中午就逐渐散场结束,于是就匆匆地买两个烧饼,或者吃两个早上带的冷馒头,直接就又开始到附近的各个村里售卖。常常忙到日落西山,才回到家。
匆匆吃完晚饭,又趁着月色,或者用简易的灯具照明,再去菜园采摘准备明天要卖的菜。
父亲最大的愿望是看着我们几个孩子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逃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他也一直在竭尽全力的培养孩子。为此,他放弃了一切业余的娱乐活动,除了工作,就是陪伴我们。
父亲很爱很爱我们,但他又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人,他不止一次在我们面前感叹:“作为父母,最大的悲哀是看着自己的孩子老去!”我不知道这句话他是在哪里看到,击中了他的内心,还是他自己对人生的感叹。当时年少的我对这句话是没有什么大的感触的。
但父亲不止一次说过这句话,还是在我少年的心里留下了深深地印象。
后来我16岁,父亲患了肝病,父亲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又要花不少钱,我的心情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也陷入了厌学的心理,我强烈要求退学。并且不顾父母强烈反对自己用旧单车把课桌椅都搬回了家。
那次,父亲第一次对我那么凶,母亲和父母一起骂我,终于把我骂回了学校,在家里极其艰难的经济条件下,还是把我们姐妹几个都供上了大学。
我大一那一年,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然而我在外地读书,却不能陪伴他,也不能时常看到他。每次通信或者打电话,他总是说他很好。
直到春节前放假准备回家了,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地特别特别想给父亲买一个礼物,可以说我活了十九年从来没有想着给父亲送礼物,但那次那个愿望特别强烈。
我想到父亲老旧的剃须刀,从我有记忆开始从来没有更换过,我决定给父亲买一个新的剃须刀。用我用家教赚到的钱。
那在刚好下着雪,我又不懂哪里可以买到剃须刀,硬是冒着雪转了几条街才买到,因为第二天的火车。我拉着行李回到朝思暮想的家,眼前的景象让我心里一沉,父亲躺在床上,胡子有一寸长,因为发烧,嘴周围都是疱疹,一脸的憔悴,半年没见,父亲竟然成这样,我眼睛一酸,急忙放下行李,托口去厕所,哭了好一会,勉强平复好心情才重新进屋。
原来父亲当年冬天早已疾病复发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因为快过年了,父亲执意出院,说等在家过完这个年再去住院。
父亲看到我新买的剃须刀很是喜欢,打起精神坐起来,让母亲给他刮了脸。一下子精神多了。
那一年,大姐的男朋友第一次上门,父亲特意穿上新买衣服,和新来的女婿和亲家见面,说不能给大姐丢面子,我看他勉强支撑起身子招待客人,等大半天客人离去,父亲一下子就瘫在床上。
本来大姐想五一结婚,父亲催大姐赶快结婚吧。他觉得自己熬不到五一了。父亲终于没等到姐姐婚礼,我们那里正月不能办婚礼。那天我们都哭了。
父亲却笑着:“哭什么呢,你们几个都已成年了,连最小的都上大一了,会赚钱了,都能我买礼物了,我走了也放心,你们记得,我说过,作为父母最大的悲哀是看着自己的孩子老去,我是幸运的,再也不用担心看着你们的变老了,你们这么年轻,真好。”
那年正月14,父亲在县医院里永远离开了我们,父亲最后的几天是昏迷状态,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但他早已把该安排的安排好了。他走得应该是安心的。
父亲走后那一年,我时常想起父亲就落泪,体重也瘦了十几斤,大姐说:“咱爸这样早地走对他来说也许是最好的,你就不必再难过了,他不是一直怕咱们老吗,这样他再也不必看到咱们变老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逐渐去父亲的去世也释然了,谈论起父亲除了深深地怀念,也不再有眼泪。
有时候看到,那些高寿老人,子女都已老迈到无法照顾父母了,我就不由得想到父亲,如果父亲还活着多好呢,但有时候又想,如果父亲活到现在,看到我们都已人到中老年,看到我们的头上的白发和皱纹,会不会觉得心痛会不会觉得是最大的悲哀呢?
毕竟在他看来,自己的孩子永远只能是孩子,自己的孩子变老是那么的难以接受。
从这方面来说,父亲的早逝对他来说也许就是最好的结局吧,他走的时候我们都那么年轻,大姐也才27岁而已,我们风华正茂的模样,永远留在父亲的记忆里,未尝不是一种幸运吧!
我是@有梦想的麦子,喜欢我请[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人生最好的结局是什么?
我三叔公已经89岁了,每天早上就跟几个牌友打打麻将,中午休息,下午在自己的院子种种菜!每天都神采奕奕的,精神焕发!烟也抽了60多年了,然而每年去医院体检全身都没什么毛病了!他儿女叫他少抽,然而我三叔公却说:烟不抽了,你们也就看不见我了!这烟已经陪伴我一辈子了,烟在人在!就这样每天规律地生活,到了95岁,有一天早上还比较早呢,他有早起的习惯,刚抽完一根烟后,就跟儿女说累了,要再回房间睡会,一睡就再也没起来了!最后儿女也找医生抢救,也没发现任何问题,慢慢老去了,身体器官也慢慢停止运转了!
人的一生最好结局,莫过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在安详的睡梦中度过!没有病痛,而是慢慢老去,自然的死亡,这应该就是最好的结局!
人生最好的结局是什么?
一对老夫妻,同一天先后离世,没卧床一日,没劳累儿女一天。虽没大富大贵,但无人不赞叹无人不羡慕。
人生最好的结局无过于此。
相濡以沫,儿孙满堂,终老床榻,何需丹心照汗青,何需声名动天下,又何需相忘于江湖。老夫妻比共和国还要年长十余岁,一生育有五女二子。前面几十年风风雨雨都不必多说,到了晚年,第四代都好几个了。老爷子眼看不清东西,腿脚尚好。
老太太腿脚不太利索,但眼睛还行。
于是,老爷子扶着老太太做饭洗碗,甚至还洗衣服扫地。
洗衣服,老爷子扶老太太在凳子上坐好,另一个高些的凳子放个洗脸盆,老太太再指挥老爷子一瓢瓢舀水,然后老太太洗。晾衣服就在门口,有晾衣绳。
扫地也是老太太指挥老爷子慢慢扫。自己住了一辈子的老屋,哪哪都熟。
不是儿孙的生活条件不好,更不是儿孙们不孝。都抢着要接过去给养老,无奈老两口怎么劝都不听,就是不离老屋。
有电视不看,没意思。有空调不开,嫌费电。唯一的乐趣就是听梆子戏,有个电子的收音机,儿孙们给下载好了多少个戏,每天听。
小儿子家盖好新房,乔迁之喜。老太太一辈子没提过任何要求,这一回要求所有人都来,再三叮嘱。到了日子,只要在家的,都来了,二三十口人。
重外孙有满地跑的,有在襁褓之中的,最大的孙子也有了对象,一大家人其乐融融。
为了老头老太太高兴,干脆就把席摆在院子中,一块吃。
老两口很快就回屋休息,余人继续吃。能听到屋里老人的说话声。
大意是,老太太告诉老爷子什么时候的衣服放在哪儿,什么时候吃什么药,最后说到哪哪有钱有贵重的东西。
开始外面的人还当笑话听没在意,后来听出话不对来,平时老响着的梆子戏也没声。
进屋一看,老太太倚在被子上,脸色已经不对了,老爷子握着她的手神色平静如常。
喊来那边办事的儿子,又赶紧请村医。
村医来时,老太太说不出话来了。没有送医的必要了。穿好寿衣,老人安静的走了。办丧事。老爷子把收音机放在灵床上老妻的耳边,放着她最爱听的戏。
儿孙们无不心痛。
外孙子们年长,劝姥爷——你别难受,咱们请班子,就唱这出戏。
老人点头,这事你们办我不管。然后叫来儿子,先去买材,就是棺材,连我的一块买回来。言语坚决没得商量,只能照办。然后安排坟地的事。他们家族太大,祖坟埋不下,要占别人家的地,就把人家请来。
老人亲自说,就想将来睡在父母脚下,你说要多少钱都行,换地也行,只要有地方睡没意见。
都是子一辈父一辈的老乡亲,有事好商量。三言两语,安排妥当,老人被扶着进屋休息。
此时刚过午,没人打扰他。
下午两三点,有远点的亲戚得到信儿来吊丧,然后想看看他,进屋才发现老人也已去逝。走时,神态安详,脸上似乎还有笑意。
儿孙们当然难受。周围的乡亲们无不羡慕。
人终有一死。能这样的过世,也是求之不得的福气。
何必轰轰烈烈!
人生最好的结局是什么?
我的父亲,在他87岁时,晚上我还陪他在公园里散步,买小吃,玩到7点多。结果下半夜,老爸在睡眠中离世,虽然心里没一点准备,可是我还是觉得这样算是福气老人,比较好的结局。
我高中的同学,他爹的事更离奇。那天是他爹生日,86岁。全家陪他爹过生日,饭饱茶足后,他爹说想出去散会儿步,结果散步回家,到头就睡,就一直没醒过来。我们得知消息都替同学高兴,说是白喜事,老爷子没受罪。
我想人生的结局千万种,但较好的结局就是无疾而终,像我老爸和同学老爸这种,都算得上好结局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