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食物没有七八十年代那么香了?

听邻居讲:

1,以前的猪不打针,不喂猪饲料,都是喂粮食皮子,喂一年多才杀了吃。

2,以前的鸡,都是喂一年多才杀,从不喂鸡饲料。所以蛋香、肉香!

3,以前的粮食,从不上化肥、磷肥,都是高温积肥、农家肥。所以菜、果、粮都好吃。

4,以前小河水可以捧着喝,井水可以喝一碗。

5,以前的空气新鲜。

所以,好水、好空气,长出的东西也好吃,也香。人也健康。大家可以问问中老年人,这是真的!

为什么现在的食物没有七八十年代那么香了?

吃饱了自然感觉到食物不香、不好吃,如果饿饭两三天食物那就觉得很香很好吃了,不信就试试吧!

为什么现在的食物没有七八十年代那么香了?

如今许多人都觉得现在的食物正在变的“失去”美味,拿几种典型的说,韭菜没有韭菜浓郁的韭香,鸡肉没有鸡肉的嚼劲,就连猪肉也仿佛失去了猪肉的味道。仿佛当下的食物,满足人们口福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佐料。

记得七八十年代,韭菜的味道很重,如果把韭菜剁烂的话,5米开外都能闻到韭菜的味道,韭菜味道重的都有点辣舌头。七八十年代的鸡肉更不用说,煮完的鸡汤放凉后上面都能沉淀很厚一层黄油。鸡肉需要不断嘴嚼才能保证鸡肉变烂,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越嚼还越香。

至于猪肉就更不用说,谁家煮个猪肉,毫不夸张地说整个村子都能闻到。所以七八十年代煮猪肉都是半夜煮的,就怕味道被村里人闻到了。第二天到村子溜达,如果谁家院墙周围徘徊的夜猫野狗多,不用猜疑一定是煮肉了!

的确七八十年代吃嘛嘛香,如今的食物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来比喻也不夸张。总得来说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如今的食物缺失味道与农药饲料及激素有莫大的关系。

七八十年代的韭菜基本上是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的,因为化肥农药需要钱,七八十年代的韭菜上的肥料就是大粪,如鸡粪、牛粪等,都是七八十年代的人们最喜欢给蔬菜上的肥料。由于地理因素,地里供水不便,韭菜生长周期慢,一周甚至十天半个月,才能割一茬韭菜。

而现在的韭菜浇灌的是复合肥,生长在温室大棚下,韭菜几天就能割一茬,而且韭菜叶片生长的肥大又嫩绿。除此以外其它的蔬菜也是如此,最典型地方莫过于生长周期快,色泽好,又大又肥美。

至于鸡肉的话,七八十年代的鸡吃的是菜叶、虫子、玉米以及小麦皮。而如今的鸡就不用提了,大家知道最著名的是42天催化鸡,一只鸡只需要一个多月,就能变成一只重达好几斤的大胖鸡。而七八十年的鸡生长42天才刚刚退掉乳毛。

另外水果呢,我家就是种植水果的,今天的水果15天一打药,一年两次肥,还要打绿色无害膨化剂(激素),可以使水果出现膨胀变大,甚至走样变形。

二、如今食物品种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人们的味蕾已对众多美食本身失去口感“辨认”。

七八十年代对美食的可选择性小,做来做去就那几样,转来转去还是这些品种。可现在不一样了,全球贸易开放,可以这么说我们如今吃的个别食物,是世界各地运过来的。有猪肉,牛肉,也有大米等等。

各类食物的做法也是千奇百怪,层出不穷。比如七八十年代就知道韭菜饼,韭菜炒鸡蛋,谁知今天还可以烤韭菜呢!各种各样的做法,丰富了我们对美食的选择,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欲望,但同时也让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变得更加挑剔。

比如七八十年代我们只知道鸡蛋,它本身没有区分。而如今有普通鸡蛋、土鸡蛋、笨鸡蛋,还有其它五花八门的鸡蛋。同样是鸡蛋,味道也是各不相同。但我们今天的美食之所以品种多,做法花样多,但总得来说,今天的美食基本上都是在用佐料搭配出来的。

比如我们吃麻辣火锅,本来拿了好几种肉,好多种菜。但我们对肉的区分已经不明显了,比如猪肉牛肉及羊肉,感觉都差不多,蔬菜同样也是。总得来说味道就是一种麻辣味,也吃不出刚刚咽下去的到底是牛肉呢还是羊肉。

这点在七八十年代并非如此,曾经的羊肉很疝,牛肉很硬,放进嘴里马上就能区分,两种味道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今天许多人更加倾向于吃去农家乐吃野菜,因为野菜是天然生长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人工干涉的因素,所以它们还保持着原有的味道。

为什么现在的食物没有七八十年代那么香了?

为什么现在的食物没有七八十年代那么香,除了现在高科技支撑下农作物及家禽生长周期短的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横流。改革开放前物质极其匮乏,人们有时一个月都难得吃一次肉,以前农村鸡、鹅、鸭得病快要死时,都是赶紧把它宰了,除掉内脏,多下点辣,连医站的死猪仔打针后肉都是黄色的,如沒有熟人都买不到,我们这代人死鸡死鹅死鸭不知吃了多少,饥不择吃,人在饥饿的环境下只要能填饱肚子,吃什么都是香的,那年代人们的寿命能活到六十岁就算长命。

为什么现在的食物没有七八十年代那么香了?

确实有这感觉,我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为增产增收,新科技运用,对品种和种植或养殖方法改造造成的。比如杂交水稻产量能是老品种几倍,但口味差多了。过去一家一户一年养头猪,吃糠菜,很少有200斤,现在养猪几个不喂加工的有各种添加剂的饲料,三四个月长二三百斤,肉味口感差多了。再比如大棚植物,人工饲养食物,总的比露天、野生的口味差。还有农药化肥使用的影响等。这些是主要方面。二是也有不法饲养(如违规使用添加剂)、不法出售(如肉注水、死充活)造成的,这是极少数。三是人的生理感觉变化了,俗话说:"食饱无滋味"。现在人大多不仅有饭吃有肉,还拣着吃,挑对养生好的吃,哪怕是苦的也是口味好,过去人饿了才吃或是给猪吃的野菜倒成宝。上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最缺粮时,胡萝卜也只二三角1斤,现在丨元多2元多也正常。物稀为贵,口味也跟着改变了。

为什么现在的食物没有七八十年代那么香了?

我现在五十多岁了,小时侯的生活记得清清楚楚,有鸡蛋吃的人家就是最好的家庭条件了,我们家兄弟姐妹多,餐桌上大多是青菜萝卜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肉,这🍒就是当时生活的写照!现在一日三餐都是肉不离桌,大鱼大肉🥩吃多了所以就没味道,如果你要体验一下七八十年代生活你先饿过两三天试试,保你吃的嘛嘛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