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路遥胜过莫言?
因为路遥知马力,莫言无知己。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路遥胜过莫言?
很多朋友说《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那么好,为什么很多专家却评价不高?这里除了审美的差异外,重要的一点是文学作品的价值,应该放在文学史的标尺下考察,这是一条公认的标准。
鲁迅说过: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人才,第三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蠢才。
文学作品如果没有超越,没有突破,没有在未知领域进行挖掘(无论是表现技巧还是思想性、美学价值、对时代的洞察上,还是对人的命运关注上),没有开拓出新的领域,那么价值就大打折扣。
文学作品是独一无二的。《静夜思》之后,你若依然用月亮联想到故乡,联想到乡愁,即便文字推敲上更进一步,文学价值依然是低下的。同样画竹子,如果意趣上没有超越郑板桥,或者在技巧上没有突破,价值依然较低。
这样就可以理解小偷热内、性变态狂萨德为何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何卡夫卡的作品,大多是未完成的半成品,但声誉日隆。他们都是在文学史上超越了前人,在这方面或者那方面,并引发后来的作家追寻他们开拓的新路。普鲁斯特和乔伊斯的小说读完其作品的人屈指可数,但依然不影响他们的价值和声望;类似马克吐温、海明威这样的作家,如果今天看,文学性并不算很高,但是放在文学史的角度看,他们是开创性的。
路遥平凡的世界
广受中国读者和专家好评的余华、王小波,并不能称为世界一流的作家,原因就在于他们并未在前人基础上有新的突破。而莫言在幻想现实主义(并非魔幻现实主义)道路上,有自己的创新。虽然莫言的语言过于留念所谓“民间的语言”、叙事结构并无新意,有些意像的制造很生硬,甚至近于臆想。但是他仅靠幻想现实主义的一点创新,便赢得了国际文坛的声誉。与其说是讨巧,不如说是运气。所以莫言我不看好就在于他的运气用完了,学养不够导致贫血是他的先天不足,这是很无奈的事。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路遥胜过莫言?
路遥的《人生》是我从邻居家的竹筐里翻出来一本没有封皮儿《当代》上读的。路遥《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看了,但我更喜欢原著。正在读《平凡的世界》原著。妹妹读了三遍原著。莫言的作品《红高粱》我是(大概是1986年前后)在《作品与争鸣》的杂志上读的。《丰乳肥臀》看了几页就不想读了。后来,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远没有屠呦呦获得的科技奖那样给人来的直接,具有可比性。文学是“三观”通过文字来表现出来。诺贝尔奖被中国人很看重。感觉中国人如果不闹个诺贝尔奖都不算“有影响力”的大国。虽然,评奖规则简单,只要有人提名即可。但我感觉诺贝尔文学奖早就被西洋人把控。西洋人用他们的普世价值观对符合他们口味儿的人提名。因此,莫言很符合西洋人的口味儿。就这样莫言中奖了。然后,很多国人为之狂喜。央视报道莫言获诺奖时的表情——不知所措。感觉是蒙圈了。莫言的表情远没有他在全国人代会上的那种表情来的自然。有人很激烈的批判莫言。我想一定有原因在里面。这个原因并不是羡慕嫉妒。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路遥胜过莫言?
说实在话,我也喜欢路遥,平凡的世界我能看得懂,莫言的丰乳肥臀也不是看不懂,但是总觉得差点意思,因为我不知道他想要写什么,可能跟我个人的理解能力有关吧。
我除了丰乳肥臀再没看过莫言的其他作品,他的这本书感觉没有连续性,不知道想说什么,想表达什么。汗一个,确实是我的水平有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