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小不干活的人,不做家务,不做饭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呀?
我家人就有这样一位大神,她是我的亲婶婶今年49了。她除了不干活,不做家务,不会做饭,其他的都非常好,可以说是无可挑剔。
我婶婶比我叔叔小7岁,是我大姑姑他们村的,她19岁的时候,就被我大姑姑和我爸合起伙来忽悠嫁给我26的叔叔了。他俩结婚的时候,还是我穿着新衣服,抱着大红公鸡把她接回来的。我记忆中吃过最好的吃的松花蛋和肉皮冻,就是我叔叔婶婶的婚宴。
刚结婚那几年,我家和叔叔家也没有分家,家里主事的是我爷爷。我爷爷让我妈妈教我婶婶做饭,蒸馒头、包包子、包饺子、擀面条、炒菜。她学了一段时间以后,自我感觉良好的要给一家人做饭。炒的菜就是水煮熟的还齁咸,擀的面条煮熟以后捞碗里在碗里都能立起来,我爷爷看着直皱眉头,我吃了一口往我爸碗里一倒,撒丫子就跑斜对门我三爷爷家蹭饭去了。
从那以后,我妈也不让她做饭了。就让她烧火,扫地。扫的那地,我妈在后面看着咯咯咯的直发笑。我爷爷说我婶婶,你扫的地跟给你爷爷画胡子似的,东一笤帚西一笤帚的。
后来婶婶和叔叔去城市打拼去了,怀孕生了我妹妹,我妈去把月子伺候完就回家了。过了一段期间又去了,我妹妹的后脑勺睡偏了。我妈又气又急,好好的闺女将来后脑勺是偏的可咋整。就把她娘俩带回家了,我爷爷看孙女后脑勺偏了气的直摇头又叹气。
婶婶在家直到我妹妹断奶了,2岁的时候我婶婶才出去的。到了生我弟弟,直接接回家待产,在矿区医院生的,也是到了2岁我婶婶才出门的。弟弟妹妹是我爸妈带大的,我妹妹和弟弟俩人总说,他姐弟俩是趴在我这个哥哥背上长大的。
我叔叔要在老家盖房子,老屋宅基地窄,我爸就找村委会给他在我家后排划分了宅基地。他俩回来放下一张图纸,看看孩子就走了,房子是我爸看着盖的,过年回家我叔叔才跟我爸算了盖房的账目。每次他俩回家吃喝都是在我家。
叔叔在外做生意,本来说再做两年就不做了,回家养老陪陪我大伯、大姑姑、我爸妈他们。今年疫情影响,我叔叔就把公司处理了,然后回家了。还是天天在我家吃喝,现在做饭不烧柴火了,我婶婶每天在家负责择菜、洗菜、切菜,我妈负责炒菜做饭。
别看我婶婶不会做饭,家务做的一团糟。我叔叔说她谈生意是把好手,在外这些年我婶婶帮了他很多大忙。而且她很孝顺,我爷爷在世的时候对我爷爷非常好,她对我大伯大娘、大姑姑大姑夫、二姑姑二姑夫、小姑姑小姑父也很好。30年了她跟我妈俩人愣是没红过脸,连拌句嘴都没有,在家对我妈天天嫂子长嫂子短的,我妈说她喊的耳朵都起茧子了,她就咯咯咯的直乐,说要不您喊我嫂子,我不怕耳朵起茧子,然后就咯咯咯的笑起来了。
她属于那种看似是没心没肺人,其实情商和智商都挺高的,她懂得如何维系各个方面的关系,把持平衡,她把关系的亲疏远近分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从来不得罪人。在我们家长辈,她同辈的和我们晚辈都喜欢她。对我们晚辈来说,她经常像一个知心的大姐姐一样。但是我们犯错了,她又是严厉的长辈。
她的儿女都挺好的,女儿研究生毕业,儿子今年也从大学去部队参军了,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儿女也是非常的孝顺。
去年我需要一笔钱,就给她打了电话,她只问我要钱做什么,够不够用,其他的一概不问,跟我说只要干正事她都支持。我要给她打借条邮寄过去,被她凶了一顿,说一家人打什么借条,打了借条还是什么一家人。如果她收了我的借条,我叔叔和弟弟妹妹还不得数落她啊。第一次找她借钱,把我搞得还挺尴尬的。她的很多优点或多或少的都影响了我。
我身边也这样的朋友,我感觉她们特别的通情达理,明事理,从来不会斤斤计较,而且非常的孝顺。她们这类人,基本过得都很幸福。
(我奶奶去世的比较早,我都没有见过)
那些从小不干活的人,不做家务,不做饭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呀?
我的小姑,上面有六七个姐姐和哥哥,从小就比较娇惯,什么活儿也不干。后来姑姑们陆续出嫁,奶奶也过世了,她和我爷爷父女二人相依为命。虽然有时候也做两个人的饭,但很多时候是我爷爷做饭给他们俩吃,她几乎什么也不干,就是在家里纳鞋底,洗洗衣服。
后来有人给我小姑介绍了一个对象,我们一个村的,是一个当兵的军人。还没结婚时,这个当兵的探亲假时喜欢到爷爷家里和小姑聊天说话。他特别喜欢我小姑。转业后没多久两人就结婚了。
我的这位小姑父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啥活儿都会干,什么也不让小姑做。大到外出挣钱和地里的农活儿,小到家里的洒扫、做饭,全让我小姑父承包了。小姑还是在家纳纳鞋底,然后就是在胡同门口和邻居的女人们飞短流长。一天天地熬时间,混日子。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二十来年。有一年小姑父健壮的身体出现了不适。到医院里一查,是肝硬化,早年间由乙肝发展而成的。姑父知道了自己的病后,不但没有听医生的话多休息休养,反而变本加厉地挣钱,干活儿。一会儿也不愿歇着。但是明显地,姑父的身体一日一日地不如从前。
98年的冬天,姑父早早出去做生意,在回来的路上,被邻村的一家开小货车的给撞了。路人和司机将他送到县医院,医生建议马上做手术。但是剖开肚腹后,医生发现了问题,姑父已经是严重的肝腹水,即使没有出车祸,人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医生什么也没做,直接又给缝上了。这家开车的非常倒霉,不知道哪辈子欠了小姑和姑父的债,这辈子还债来了。
小姑父走了以后,小姑哭得昏天黑地,好长好长时间都没有缓过神来。没有了家里的顶梁柱,家里真的就像塌了似的。那年小姑48岁,非常尴尬的年龄。很多亲戚都劝她再找一个,但小姑总念着姑父对她的好,坚持没再找对象,一直到现在。
但是日子还得过!她马上就体会到了没有了姑父的日子有多艰难。最艰难的时候,三个孩子有两个辍学,小姑带着大女儿去了南方打工,一干就是两年。曾经没有干过的家务活和农活,小姑全部学会了。不但如此,小姑还学会了出去赚钱,自己供二女儿上学,没用别人帮忙。
现在小姑已经60岁了。大女儿在银行上班,儿子在电力部门工作。反而最寄予希望的二女儿,没有读好书,在家务农。但是小姑的日子过得很如意。无论是儿子儿媳,还是女儿女婿,没有一个不尊敬她的。除了给儿女看看孩子,小姑再没有别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小时候什么都不会,都不干,并不代表一定就是命好。人都是到哪一步说哪一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谁也不知道今后的事情能到哪一步。
那些从小不干活的人,不做家务,不做饭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呀?
大学舍友,不会用电饭锅煮饭,不会煎鸡蛋,我们还调侃她是生活白痴,毕业后嫁了现役军人,房车皆备。
宿舍有六个人,还有一个是少数民族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们变得无话不谈。大学宿舍,几乎每个人都会买一个小的电饭锅,不想去食堂,就偷偷在宿舍里煮点粥和面条。
玲玲蹲在地板上,研究着电饭锅,很久之后终于开口问我们:电饭锅怎么用,米要洗过再放下去吗?放多少水?宿舍所有人对她的问题都感到惊奇,反问到,你不会煮饭?连米要不要洗都不知道?我们都笑起来,调侃她,你不会是个大小姐吧,十指不沾阳春水的。
玲玲说,她爸爸是做生意的,妈妈是全职主妇,她在家从来不用做饭,都是妈妈做好了,她顶多会洗个碗。
我不太相信真的会有人连电饭锅都不会用,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看两眼都不知道做饭的基本程序了,至于好吃不好吃,那就看具体操作了。
可据我观察,她不是在装不知道,她是真的不知道,还很认真地请教你。
白水煮鸡蛋,她会问我们,要等水开了放鸡蛋还是直接冷水下锅。炒青菜不知道放多少油,也不清楚要不要放水,直到青菜炒干了,就急急忙忙问我们该怎么办?连最简单的煮鸡蛋粥,她都能把鸡蛋壳磕到锅里。
她是我身边唯一一个对家务完全不懂的人,傻乎乎的,却过得很幸福。玲玲家境中等,不是独生女,她还有一个弟弟,比她小一岁,高中毕业后没有去读书,开个一家小店,在某大学旁边,生意还不错,每个月还给姐姐零花钱。
在大家都用手机拍照的时候,她就攒钱买了一台单反,把每个月1800块的生活费节约一大半,作为参考,我们宿舍其她人每个月生活费介于600到800元。半年后,她还是买不起单反相机,最后她弟弟给她打钱,把不够的钱垫上。
生活上一窍不通,洗衣服不会手洗,最多放在桶里面搓几下,宿舍楼下有公用的洗衣机,她嫌不卫生,学了自己手洗。我还记得,她拿着手机和妈妈视频,一脸委屈地问她妈妈,洗衣服要放多少洗衣粉,鞋子用哪些刷子刷?
她妈妈在那边耐心地和她解释,没有骂人,也没有不悦,好像在陈述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解释了几遍,看着女儿把衣服洗干净,她还要提醒女儿上衣要抖一抖,免得衣服皱了。
有了家人的支持,她做什么都多了几分底气,很多事情也不计较,挺大方的,买的水果会放在桌面请我们吃。喜欢玩游戏,看小说,经常熬夜到半夜。
可是成绩很好,在班级里绩点排名前三,偶尔还能拿奖学金,她是属于那种玩就玩得很尽兴,该学习的时候也能熬夜去学习。拿到奖学金就去旅游,拿着单反相机这里拍一下,那里拍一下,自学修图。
毕业的时候,她父母因为生意原因,举家搬迁到另一个市,到了她弟弟所在的城市,一家团聚,玲玲考了一个小学教师编制,不是重点学校,相对清闲,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有保障。
毕业后我们在她那里聚过一次,她说不想考公务员,就这样当着老师也挺好的,什么时候不想做了就辞职回家帮父母忙。
他弟弟介绍他的朋友给玲玲,是个现役军人,比她大三岁,驻地就在她单位对面,男生对玲玲一见钟情,就表白了。
一年零两个月,就结婚了,男生家境也不差,就在附近全款买了房子,玲玲家陪嫁一辆车。
婚后的生活很符合期待,不和公婆同住,她丈夫驻地在她单位对面,每天中午有空就去那里吃饭,晚上就回自己父母家吃饭。
结婚了跟没结婚的生活差不多,十指不沾阳春水,房子脏了就请钟点工,偶尔她妈妈也过来帮着收拾。我们特别羡慕她的生活,觉得她越活越少女了,一有什么事情,不是找父母,就是找弟弟,找老公来帮忙。
为什么那些从小不干活,不会做家务的人,能生活得这么无忧无虑呢?1.父辈努力的结果。
她父母是创业一族,刚开始只是开个小店,后来慢慢做大了,就成了连锁生意,人家能吃苦,熬过最初生意动荡的阶段,平稳发展,才有了现在的好生活。
换句话来说,玲玲现在的生活,是她父母凭本事为她挣下的基业,也是有底气宠着这个女儿。
2.自身能力和条件不差。
生活上什么都不懂,可她自身还是很优秀的。
有才情,写文章得过几次奖,会摄影,自己摸索还能有点门道,大学四年,拿过三次奖学金,毕业了还是优秀毕业生,上台拿荣誉证书。她说不想过太累的生活,就暂时当着老师先,反正家里有基业,总能分一点给她。
最后:女孩要富养,前提是你们家有能力富养。如果家境贫寒,还从小不干活、不做家务,就会变成对孩子的宠溺以及不负责任的表现。
社会经济在一步步发展,希望从我们这一代开始,能给孩子们创造更优越的生活条件。
那些从小不干活的人,不做家务,不做饭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呀?
我呀,从小不干活,不做家务,不做饭,不洗衣服……后来怎么样了?
从小我的老爸,特别能干。在我记忆里,我家里买菜洗衣挑水做饭,全是老爸承担。爸爸在国企工厂上班,有倒班的:正常班,下班做家务;倒班时,做好饭 再去上班。
非但如此,老爸是纯粹的精力旺盛的人,隔一两年,就把家里的布局重新大动一次,自己盖厨房,自己改造房顶,自己做淋浴设备,下水通道……
妈妈身体弱,基本啥也不干;干活就精益求精,做饭挑米里的沙粒,淘米基本就半个小时;洗衣服,一定是清水先预洗一遍 ,再进入泡洗的过程,漂洗更是无数遍;我更啥也不干。我还更胜一筹,不会用洗衣板,至今不会,洗衣服用手慢慢搓:洗的时间长,手浸水的时间长,再一搓,手破了,于是,衣服也是爸爸妈妈给我洗……
好像也没洗过碗,因为,没有这个记忆。
一切至于结婚生子。
结婚了,他更是从小在家啥也没干过!
蜜月里,在同一个小区的婆婆家里吃饭;后来试着自己开火,真难啊!做饭难,更难吃。好在我们俩人的单位提供早饭和午饭,更好在没过两天,我怀孕了,为了保证吃好营养好,婆婆马上要求我们回去吃饭。
后来,有了孩子,当时纸尿裤还是新生事物,孩子的奶奶姥姥均不认可,怕对孩子皮肤不好,坚持用传统的尿布,于是,我从手洗尿布开始,手还破不了?忘了。总之,开始了洗衣之旅。
孩子的尿布,孩子上学的校服以前穿的内外衣服,一律手洗。还受妈妈的根深蒂固的洗衣之道影响:清水洗一遍,抹上肥皂洗一遍,再清洗若干遍……总之,洗一次至少一小时以上。
我和婆婆洗孩子的,小件衣物,我洗我自己的,婆婆洗孩子爸爸的。公婆做饭,孩子爸爸啥也不干。
后来,孩子上学了,我们搬离了与公婆同住的小区。我开始自己做饭:每天一下班,沿途买菜,进家门,放下包换好衣服,都不能坐下喘口气,立马洗菜做饭。手慢,没有歇气的功夫。都是我自己干,孩子爸爸啥也不会干,他也不干,我更懒得和他废话支使他。孩子自己乖乖地写作业,等着吃饭。
孩子的爷爷奶奶,定期送过来他们做好的包子饺子花卷烙饼酱牛肉熟肘子红烧肉炸鱼……
我比较拿手的牛肉炖土豆柿子,油焖虾,烧芸豆,酱茄子,腊肠荷兰豆,乱炖(必须加入脊骨排骨)……总之,为了儿子,咬牙练习做,不厌其烦。儿子小时候还捧场,现在是吃腻了,越来越挑剔指责我的厨艺:这么多年没有提高,也不出去报个厨艺班学学。
不怕儿子不满意,他也快到自己成家的时候了,自己学去吧!要求你自己的媳妇去吧!
儿子上大学以后,做饭就对付了,但是时间充裕,学会了自己和馅包饺子,不会擀皮,买现成的皮。至今不会烙饼蒸馒头,自己的爸妈公婆定期送过来。
随着年龄大了,洗衣服也不苛求自己了,除了袜子内裤一直手洗(洗一家三口的,分盆洗),内衣也用洗衣机洗了。(一直以来,手洗衣服,对我就是一个大活,耗时耗力,还被赋予“干活磨蹭”的美名。)
孩子爸爸也长大了,虽然从没做过饭,会用微波炉加热了,会用蒸锅加热了,能洗碗了,能擦地了……偶尔能按要求去买菜了……
啥叫不会不能做家务?一个家里,俩个人,就看谁能耗过谁呗!
有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呗!
那些从小不干活的人,不做家务,不做饭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呀?
我发小秋水就是那种从小不用干活的人,小的时候,可把我们羡慕死了,看着自己一放学回来,就得去讨猪草,做饭,而她呢,就只要写写作业就行,都觉得她的命不是一般的好。为此,我还曾闹过一个笑话呢,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问大人,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大人都会说,发大河水时从河里捞来的。
有些人的命是先苦后甜,有的人的命是先甜后苦,我个人认为秋水的命应该属于后者吧,也或者现在苦着苦着就甜了那个时候的人,是真的天真,父母如此说,我们还真信了,尤其是看到发小秋水的好命时,更加一致认定,像秋水这种才是父母亲生的,而我们这种每天被父母逼着干活的,肯定是从大河里捡来的。有一次,星期天,不用上学,我妈交待第二天要起早一点去山上砍柴,但那天,我在床上贪睡了一下,结果我妈提着一根小细棍子来床前就是对我一顿乱打,当时啊,我哭得肝肠寸断,说我妈,你这个狠心的后妈,良心太坏了,我要去找我亲妈。当然,不用猜,得到的肯定是一顿比刚才还密集的胖揍。
嗯,先不说了,小的时候说起来全是泪,现在想起来,可以把自己乐成二狗子。还是来说一说我发小秋水现在的欢乐事吧!因为,在我们眼里,许多压根不是事的事,这对于秋水来说,就是横跨在她身上的一座座大山。
秋水的命,按现在的说法是先甜后苦那种,她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家里该干的活,全是她的哥哥姐姐干了,再加上她会读书,是我们这些同龄人中,唯一一个考起中专的人,那时候读中考,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为考起了,就等于是跳出农门了。秋水读的是财会,中专毕业,她被分到了当时我们这里最大的国企糖厂,那个时候的糖厂,还真是一件甜蜜的事业啊,工资高,待遇好,一般能分到这种单位的人,都是家里有关系的人,秋水毕业的时候,她家有一个亲戚正好在糖厂当个小领导,算是托了亲戚才分到糖厂的,而那些没有关系的,全是分到一些基层的财政所之类的。
但到了2000年左右,风水轮回转,当时分到财政所的同学,现在成了公务员变成了吃香的喝辣的,而当时让所有同学羡慕的秋水,却变成了下岗工作呆在了家里。
秋水结过两次婚,第一任丈夫是她的中专同学,毕业后分到了乡镇财政所,因为待遇不好,在秋水面前那么自卑啊,所以,才结婚初期,秋水不会做家务,那压根就不是啥子事,她老公任劳任怨给她洗衣服,给她做饭。但自从风水轮回转,她老公摇身一变成了公务员,而之前捧着金馍馍的秋水摇身一变成了下岗工人闲在家里后,她老公开始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你一个女人,什么也不会干,到底是不是女人?我一天忙得要死,回来还要做饭给你吃,凭什么?争吵,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在爆发,而这也不算是秋水离婚的主要理由,主要理由还是她和老公结婚七八年了,两人一直没有孩子,各种检查也做了,都说正常,就是生不出孩子,你说怪不怪?
所以,不会干家务也就罢了,还不会生孩子,这座大山终于成了压垮秋水婚姻的一根稻草,她离婚了。
有些人是为母则刚,但秋水不一样离婚不久,秋水又再次结婚了,她的第二任老公是一个外地人,小包工头,结过一次婚,遇着秋水的时候,有一个八岁的女儿,要怎么评价秋水的第二任老公呢,说他没钱吧,整天牛气哄哄的,说他有钱吧,又没房没车的,一个月给秋水的家用也实在有限。
秋水刚认识他的时候,他说,不就是不会做家务嘛,没事,结婚后,请个保姆就行。不就是不会生孩子嘛,没事,我已经有一个女儿了。我是娶老婆,又不是娶保姆,娶生养工具的。所以,也就是他这种宽心大法,才让秋水离婚后不久,又义无反顾地再次投入到第二次婚姻上。
可结婚后,秋水才发现,包工头丈夫整天说钱压在工程上了,之前说好的买别墅,请保姆,统统是空头支票不算数。唯一好的一点就是,他的女儿跟他父母在农村老家生活,不用她管,而她呢,反正不会做饭干家务,再加上老公一个月也不在家几天,老公回来那几天,老公做给她吃,不在那几天,她后面随便吃点就应付过来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秋水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哟,当时,她也已经算是大龄产妇了,许多人都劝她,还是不要生了,为了生个娃,把命送掉不划算,但她还是铁了心想要生下来,一方面是想给前夫家看看,二方面,也实在是母性作怪啊,毕竟没有当过母亲的女人,人生总有一些缺憾的。
怀孕了,当然成了宝贝,家务会不会的,也不是事了,婆婆来了,秋水她妈也来了,两个老人像伺候皇太后一样伺候着秋水,直到生下孩子,做完月子后,婆婆走了,秋水她妈也得走了,秋水开始急了,这么大的一个奶娃娃,她要如何带啊,后来,她只好赖上了她妈,跟着她妈回了农村一直住到了儿子三岁,这几年,她虽然已经当妈了,但还是什么也不用干,只是带带娃玩玩,反正家里的活,有她老妈干的。
孩子三岁了,得回城上幼儿园了,而包工头老公依旧没有实现当年他的豪言壮志,别说请保姆了,连个安定的工作也没有,到处跑着工程队跑,秋水一个人开始了带娃的苦逼日子。
这些年,看秋水干家务活,简直就成了我们欢乐的源泉有娃嘛,天天吃外卖自然是不现实的,有的人逼一逼,也什么都会了,我有一个外地的朋友,三十多岁前也是什么都不会,有一次,她妈妈住院,想吃稀饭,她愣是打了一个多小时的长途电话来跟我探讨如何煮稀饭,而现在,生了二宝,父母身体实在不好,干不动家务了,她被逼跟着视频学做菜,已经做得有模有样,成了一名合格的家庭煮妇了。
但秋水,我们实在搞不懂,她的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是懒,还是实在是笨?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看她干家务是件可乐的事情。
她做菜,从来不会像我们做的,煮个汤菜,再炒几个小菜,然后清清爽爽汤菜放汤碗,炒菜放盘子,摆在桌上,好不好吃是一回事,但好看啊。她一锅炖,所有的菜,能煮不能煮的,全煮在一锅里,然后用个不锈钢的小盆盛在一起,挖一个碗,她呢,就直接在那盆里直接开吃,每一次,她在我们的发小群里或者朋友圈里发贴子,我们都笑她是在煮猪食。
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别的孩子都嫌幼儿园的伙食不好吃,不好好吃饭,只有她家娃,每一天老师都要发她家娃吃饭的视频给他,说孩子太能吃了,都不敢再给他吃了,看那孩子在学校的吃相,我们每一次都要笑得半死,说这娃在家吃习惯了猪食,估计在外,觉得再难吃的饭菜也比家里的猪食好吃,所以,才能吃得那么欢乐。
孩子再大一点,她开始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了,比如煮个饭,洗个碗什么,我们说没有见过如此懒的妈,但她把她的懒说得清新脱俗,让我们无法反驳,她说她小时候就是被父母惯着的,才什么也不会做,长大了,才受这么大的罪,所以,她的娃儿,她得从小抓起,从小做起。
我刚才在发小群里,说要把秋水的故事写下来,要采访她几个细节,但秋水一直不出声,把我急得一直艾特她,另一个发小,憋不住了,出来补刀道,别问了,她的问题是没有人帮干,她自己也不干啊!
哎,或者是懒人有懒福吧!
那些从小不干活的人,不做家务,不做饭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呀?
90年代我在南疆工作,有一战友郭明费尽周折,追到了当地一位维汉混血的姑娘,名叫李鹃,我记得婚礼当天还有位地方上工作的小伙子喝了几杯酒号啕大哭着闹现场,说李鹃原本该是他的媳妇儿,新郎原本就该是他,李鹃凭什么要嫁给一个河南大裤裆?还是个农村的?自己的相貌工作家世哪点不比郭明强?还说郭明结婚就等于他结婚了,要郭明好好对待李鹃,不然的话他第一个会站出来绝饶不了郭明!众战友当时就把小伙子掂出去了,李鹃说毕竟是她同事,大家别做过份的事。这个小插曲越发让人觉得郭明能娶到李鹃是何等不易。
李鹃是州医院的儿科大夫,新疆姑娘的美在她身上展现的绝无遗漏,走在街头绝对是耀眼的那位,多年后红火的迪力热巴见了李鹃怕也会自惭吧?她的父母都是汉人,因不能生育,先后领养了李娟姐弟二人,父亲官至县委书记,后来调到州上任职。李鹃从小就是在蜜罐里长大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丝毫不夸张。做家务?怎么可能?和郭明结婚后刚好做了我家邻居,我以为李鹃最基本的家务应该会做,却没想到公主一样的李鹃在生活方面真的不行。
婚后洗衣做饭收拾房子,事无巨细一律是郭明的,每天上下班也是郭明骑个自行车接送,那时部队有辆大客车接送在市里上班的家属和学生,李鹃几乎不坐这车,郭明逢着妻子值夜班也必陪着。
有次郭明出差到乌鲁木齐,李鹃一人在家,我去看她,正值冬季,房子冰冷,一看取暖的铁皮炉子灭了,问她咋不加煤?她说不会,平常都是郭明加的煤。这有何难?用炉钩挑开炉盖再用炉铲加进煤,盖上炉盖即可,可李鹃就是不会,任炉子灭掉,冷得在床上捂个大被子。又问吃的啥饭?说在母亲那儿吃的,吃完再带点回家晚上吃。细瞅餐桌上的碗碟筷干巴巴地都没洗,不知道是几天的,开展览会一样在那儿摆着。我收拾了餐桌,她也极不好意思,说平常都是郭明洗,她没做过。帮她生炉子,她不让,说生着了,她一上班还会灭,等郭明回来再生吧!我怕她冻坏了,找些劈柴生好炉子,又加上一炉筒煤,不一会儿,房子热起来了,她说着诸多的感谢话。第二天再去看她,炉子又灭了,究其原因还是不会加煤啊。
94年时李鹃生了女儿,交给母亲带着,家务活还是不沾边,郭明一直在做。95年郭明调回内地工作,众战友为李鹃发愁,丈夫一走,她家务活啥都不会做咋生活?没想到李鹃母女俩干脆搬回娘家住,仍然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一挂活:做医生。半年后,郭明在自己工作的省城给李鹃联系了一家医院,夫妻两人总算团聚了,女儿仍然放在南疆母亲那儿。
后来郭明因职务升迁调到异地,留李鹃一人在省城工作,我打电话问她:“内地和南疆不一样,郭明不在家,你咋生活啊?”李鹃说:“这儿比新疆好太多!郭明走时给我买了一大袋面,现在我已经学会做饭了!”我大吃一惊,没想到没想到啊!过段时间再打电话,李鹃还飙出了河南话,洗衣做饭各种活儿样样会,甚至灯泡坏了也会换,更让吃惊哪!
不会做家务的人大多有人宠着惯着,环境一变,无援助没照应时,什么不会做呢?生存毕竟是第一位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