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一个问题,感觉家家户户都在屯粮不去卖麦子,这是为什么呢?
最近发现一个问题,家家户户都在屯粮不去卖麦子,这是为什么呢?
农民屯粮不外乎有两种原因,一是农民卖粮不值钱,可当缺粮的时候想要买粮,恐怕这个价钱就很难再买到;二是农民屯粮也是一种传统,那叫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我们来看看农民本身对这件事的想法:
早些年,曾经到过山东老家走亲,我有个大哥就是个农民,那时候,到他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家里比较贫困,照比城里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从外表上看,房子比较简陋,穿着打扮也有些土气,和城里人那是没得比。可到了粮仓看看,家里存放了几千斤小麦,还有许多玉米。当时我很好奇,为什么不把这些粮食卖岀去,多换些钱呢?
闲谈时说起了这件事。我大哥说,现在一斤粮食不到一块钱,卖个几千块钱随手也就花光了,可真到了缺粮的时候,你想用这个价钱还能买回来吗?
我就在想:是啊!农民不像我们这些挣工资的人,城里人的工资是水涨船高,粮食涨价赚得钱也会多起来,可农民一年到头也就指望这点粮食,钱没有饿不死,可如果没有钱,手里再没有粮,那可真是个大事,难怪大哥家储存这些粮食。
大哥家的粮食都是一存两年,他说必须保证两年的粮食,丰年要想到欠年,一但连续欠收,咱家不怕。
大哥的想法,我认为还是正确的。常言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如今粮食又受到国际的影响,不说粮食价钱怎么样,能不能够吃才是大事。多屯些粮没有坏处。
农村过来的人都知道三年自然灾害,那个时候,别说农民手里没有钱,就是手里拿着钱也买不到粮食。
现在粮食宽裕了,但从整体来看,并不容乐观,应该看到农村的土地撂荒,土地板结,化肥农药价格的无限上涨,农村种地农民青黄不接,都制约着粮食的安全问题。农民适当屯些粮食,有百利而无一害。
再说农民屯粮也可以减轻国家储备的压力,支持和鼓励农民屯粮,应该是件利好的事情。我们国家农民多,城市人口少,如果农民不缺粮,城市人口也相应减轻了压力,一旦有什么闪失,一定会显现农民屯粮的优越。
另外农民屯粮一定要讲究科学,千万不要盲目储粮,免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最近发现一个问题,感觉家家户户都在屯粮不去卖麦子,这是为什么呢?
屯粮是正确的,现在国际动荡不定物价上涨,闹的农民没有一丝丝底牌,任何物价自己说了都不算!如果粮食都卖掉,以后挨饿的还是农民!或许某年某月某天你拿着钱也不一定买到粮食!屯粮是正确的。
最近发现一个问题,感觉家家户户都在屯粮不去卖麦子,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中国人特别聪明,历史以来人们都有一种观望的心里,买涨不买跌,卖跌不卖涨。第二种看法:国际形势越来越紧了,俄乌战争爆发给中国人民提个醒,战争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粮食危机爆发一但饥荒直接威胁道每一个家庭,多少存点粮食还是必须的。
最近发现一个问题,感觉家家户户都在屯粮不去卖麦子,这是为什么呢?
你有钱你任性,农民没有钱有粮农民错了吗?
农民把自己种的小麦储存起来就是不卖,留着自己吃,防止自己再无有粮食吃会饿肚子,难道是农民的选择错了吗?难道还让农民象过去那样把自己种地生产的粮食,全部无私奉献出来,任愿自己饿着还去养那些白眼狼吗?现在的农民是不会再去那么傻了,现在的农民是要先考虑到自己先有粮食饭吃,不会饿着,别人有没有粮食吃,那不关农民的事情。
所以现在的农民才会把小麦储存屯起来不卖,没有为什么,农民就是为了自己防备着无粮食吃会再饿着,就是为了这个。
最近发现一个问题,感觉家家户户都在屯粮不去卖麦子,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以前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挣钱容易。该收麦时候,从单位请两天假,收了麦子后,直接拉到收粮点卖掉,尽管价格很低,人们都不在乎,卖完小麦,立马又去打工了。而这两年,新冠疫情,影响了很多打工人,尤其是今年,打工人都没挣到钱,相比之下,就在乎农业收入了。
二: 很多收粮点,这几天的电子磅误差很大,麦子从收割机上直接倒到农用三轮车上,农民拉到麦粮点,数量全凭收粮点说了算。
三: 国际局势非常不稳,再加上这几年疫情,农民有种意识“囤里有粮心不慌”。
最近发现一个问题,感觉家家户户都在屯粮不去卖麦子,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真是个谣言,造谣惑众是要被打击的!
我告诉你真实情况,农民的小麦由于今年价钱合适,绝大部分(95%以上)都在田间地头小麦收获完以后,直接卖给粮食收购企业了。
卖的形式两种:
一种是,联合收割机直接带运输工具(运输专业户和联合收获机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收运利益共同体,一条龙为农民服务)。也就是说,这些运输工具跟着收割机走,收完一块小麦,倒在运输车上,有户主跟着车,运到粮食收储企业,直接过磅结算,农户拿钱走人。
第二种形式,粮食收储企业,对种粮大户,直接在田间收购,收储企业自带运输工具,把种粮大户收获的小麦,拉回去直接过磅结算。
由于社会的发展,农民现在很少再有储存粮食的习惯了,他们直接把小麦(包括秋后的玉米)卖掉,再用卖粮食的钱,买面粉,大米等食用,这样减少了中间的储存环节,方便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一个过来人,现在告诉你真实情况,夏季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粮食储存很容易发霉生虫,以前农民没有办法,只好把粮食存进来,以保证全家人全年的生活,但在储存粮食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好,粮食很容易受潮发霉变质,很容易生虫子,粮食被虫蛀,所以,农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粮食储存过程中,中间一般还要弄出来翻晒1到2次,储存室在进行密封,有的还要放一些药进行杀虫,灭虫。是很麻烦很费力气,费时间的。
在市场繁荣了,所有农村都有超市,超市里都有米面油等这些食用品,所以很多农民就不再麻烦了,他们把收获的粮食直接卖完,把钱放起来,米面油随时吃随时去购买,既方便快捷,又减少了储存粮食中的很多麻烦,是他们腾出来一些时间多挣一些钱。
所以,农村农民现在存放粮食的现象很少,有个别老年人有一些老的思想意识,认为自己的粮食储存了一部分,以保证自己全年使用,这样安全一些,万一市场上脱销啦,他们自己存的有粮食,完全不着急。
其实这些想法完全都是多余的,当下社会市场的供应,完全不用担心断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