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部分农民家庭里根本没有一分钱存款,现实吗?
有人说部分农民家庭里根本没有一分钱存款,现实吗?
在农村,这事还真有。你别说中国这么大,农民这么多,就是在我们市郊区都有这种情况。
我们这里是个近效区,农民日子都非常好,有的农民村子里有平房,市里有楼房,夏天住农村,冬天住市里,近半数农民有自己的私家小轿车。
就是这样的一个农村,同样有的农民没有存款,就像是个笑话,有的农民竟然不知银行存款还有利息。
前年村子里农民土地被征收,征收方把赔偿款一次性打到银行里,农民到银行结算。村子里有个孙姓农民,到银行结算时,看别人都存款,反正也不花,也就把这笔赔偿款存在银行。拿到存单一看,原来存款还有利息。后来见人就说,这辈子就知道贷款有利息,真不知道存款还给利息。
他们家农村改革前是个非常不错的农户,因为劳动力多,每年都要比其他农民家多开些钱。农村改革后,就把村里的一个28马力拖拉机买下来,在市场跑运输赚钱。那个时候自己没摆弄过机械,又不懂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还要给司机和装卸工开资,逐步滑上了贷款的日子。
买卖越干越闹心,有活的时候要修车,车修好了又没活了。这样坚持了几年,只想能有翻身的一天,可越干越赔,把车卖了也没还清贷款。那个时候贷款是利滚利,逾期贷款更是吓人。年久了也不拿贷款当回事,每年还上利息也就不追了,这个贷款一直背到现在。
像这样的农民,虽说是个个别事例,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存款的农民肯定大有人在。当然,现在的农民说手里没有一分钱,这是肯定不现实的,说没有一分钱存款的,这是个事实。
有人说部分农民家庭里根本没有一分钱存款,现实吗?
按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持别是上了年纪的人都要为今后长远打算,哪怕是平时吃孬点、穿孬点,口积牙存就要存放一点钱,以防万一。就凭我家辈辈农耕,在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家中多多少少有些存款,少时几十元,多时几百元,主要来源是家庭副业,后来生产队劳动工分分红,有时外面做临工等,到八几年分田单干初期就有上几千的存款了,还改建了楼房。
在如今,如果家中没有一点存款的完全不可能,不必去说有人在外打工的家庭有上十万、几十万的存款,就是年老人在家经营些副业就会出钱,他们也不会找个钱用个钱,总要想方没法存点养老的钱。有些老人在死后就还有几万的钱藏在秘密地方,后被儿女们找出,这样的事不在少数。
我们队上有个农民老头,平时很是勤俭,死了后儿媳妇从床底下,从墙洞里搜出十几万,有的钱已经发霉了。这个儿媳妇还在外面来嚷:“这个死老头,把钱放烂了就舍不得不拿岀来给我们用!”
所以,在当下,说农民家中没有一分存款,那真正是懒得晒蛇吃的人。说家中无一分存款,我看那是在撒谎叫穷,想政府救济。不信,你去看,连在外面捡垃圾卖的老人,手头上就有上万的存款。
有人说部分农民家庭里根本没有一分钱存款,现实吗?
很现实!
在农村,无论是多么的努力辛苦挣钱,总也不够当下遇到的各项开支。首先,孩子们上学,小学还好,到了初中,为了供孩子有个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就要付出很多不必要的开支。高中,大学读下来,按我家的孩子统计下来没有10万是下不来的。农村的父母需要几年不吃不喝才能攒下10万。接下来,工作,结婚,买房,买车,给女方的彩礼钱,没有百八十万下不来,这一系列的数字,农村能有家家拿得出来,大部分家庭都是借债,慢慢地还。哪还有存一分钱的能力。
家中遇上有人得病住院,特别是得了不治之症。都会把家底花光,负债多多。农村的人情债,份子钱不能不随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提高,这份人情砝码也越来越高。无形之中又给农村家庭的贫困雪上加霜。你说,像这样的家庭能有存款吗?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大部分是农村家庭的人家,一年四季谁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种庄稼耕种机收费,化肥种子钱,浇地的水电费,家庭的燃烧取暖费,年年必交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费等等,月月没有三千两千的根本就不够挑费。单一的务工,没有保障的工资,够花就知足,没有外债就阿弥陀佛了。还奢望什么存款?
有人说部分农民家庭里根本没有一分钱存款,现实吗?
这个问题很现实,因为现在的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取消了分币,现在社会上流通货币最小面值都是一角。
所以,不是部分农户家里,是社会上的大部分家庭,都没有“一分钱”的存款。
有“一分钱”存款的家庭,绝大部分都是货币收藏爱好者。
有人说部分农民家庭里根本没有一分钱存款,现实吗?
这个说法是现实的,在农村,没有一分钱存款的家庭还真有,并且还不止如此呢,有的家庭甚至还负债呢!
有人对这一说法,可能持怀疑态度,说现在不都说农村很富很富了吗?怎么会连一分钱的存款也没有呢?是不是这种人,都是些好吃懒做的二流子呀?
有,确实有不实干的懒汉二流子没有存款,但这些人受穷,属于咎由自取,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有些人,既便很能干,很吃苦,但就是没存下钱来。
原因一是,再穷的地方也有富人,反过来是一样的,再富的地方也有穷人。
二是,很能干,很吃苦,那肯定是有收入的,只不过当收入不够支出的时候,一样也攒不下钱来。
村里大祥就是这么一个人,五十来岁,一儿一女,女儿嫁了,儿子上大二。
大祥是村里有名的实干家,种地当然是一把好手,不仅种着自家分得的责任田,为了增加收入,还转包了别人的一些土地来种。
他还有一手瓦工的好手艺,每当地里没活,就跟村里的一个包工头,在周围邻村干建筑活,由于手艺精,他在那些干活的人里,工资是最高的,一天十几个小时下来,能挣一二百呢。
按说,手里应该攒下钱吧?
事实上,这些年来,不仅没攒下一分钱,没有一分钱存款,相反还倒拉着饥荒(欠债)呢。
大祥没钱的原因可不是懒吧?
原因是,儿子上大学,并且老婆常年有病,活儿干不了不说,还隔三差五的要进医院住几天。
儿子上大学,再怎么节约,一年少说也得万数,老婆去一次医院,就得一两千,一年下来也得万二八千的。
大祥自己一年苦死苦活的干,也就收入个三两万,柴米油盐,人情往来,走亲访友,外加还有个七十多岁的老爹要养活……
大祥每到年底,都算算一年的收入与支出,算来算去,总是拉饥荒。
那次老婆病重点,在医院里一住就是四十多天,末了一算账,花了一万三千多……
老婆眼泪婆娑的说:是她拖累了这个家……
大祥叹口气说:那咋办呢?不也还得过下去?废话甭说,慢慢来吧,总有好起来的那一天……
是,穷并不可怕,怕得是没了希望啊!
所以说,在农村,没有一分钱存款的家庭确实有,欠着外债的家庭也真存在。
有人说部分农民家庭里根本没有一分钱存款,现实吗?
吃低保贫困户没一分钱存款基本上是现实,每月四百多元低保费,无论怎样省吃俭用是难以存钱的。
前段时期农村老家一个吃低保无儿女的同学去世,的确没有一分钱存款,火葬费都是当地政府出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只有到共同富裕时,才能打上句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