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年我都去看我姨,可我姨家儿女从不去看我妈,这正常吗?
我没有姨,但我有两个舅舅,大舅曾经官至正厅级,细舅一直在农村,曾经当了几十年的村支书。
我从小就受到父母亲的教育:父亲叔大,娘亲舅大。什么意思呢?就是父亲这边叔叔最亲,母亲这边舅舅最亲,应该尊重。父母亲的这句话已经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融入了我的骨髓里,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尽管大舅生活在省城里,遇到大舅大舅妈生日,或者重大的节假日,就都会去省城看望他们。细舅在农村,我从城里驱车前往只需要四十分钟左右,所以,去看望的机会更多。两个舅舅都喜欢抽烟喝酒,我带的东西一般以烟酒为主,特产为辅,去的目的主要是陪着他们聊聊天。
大舅大舅妈生育了表弟表妹两个,当年,大舅在部队里发展,表弟表妹寄养在外婆那里,我们经常玩耍,感情很好。后来,大舅在省城安家,表弟表妹也就去了省城读书,我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了。表弟一直做家居生意,现在身价不菲,刚是在上海、南昌、广州、深圳的房子都有十来套。但是,我连表弟的电话也没有,一年到头也见不上一面。我父母亲生日和逢年过节,表弟表妹从来不会来看望,或者打个电话问候一声。
我有时候也在母亲面前发牢骚,我们兄弟姐妹把大舅大舅妈当成世界上最亲的人,而表弟表妹把您和父亲当什么啦?母亲听了总是苦笑一声,说人这辈子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有些事情没有必要太计较,你只要按照自己的原则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每年过年我都去看我姨,可我姨家儿女从不去看我妈,这正常吗?
我爸妈在农村,姨妈和姨爹因为要帮忙照顾外孙女,随子女到市里去了很多年。我妈和姨妈关系很好,她们经常视频聊天,有时候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
我和妹妹读书的时候,交通还不是很方便,经常要在市里转车,需要逗留一天。那时候爸妈供我和妹妹上大学,家里经济很不宽裕,我们每次都是借住在姨妈家里。
姨妈她们刚去市里的那几年,是在外面租住的房子,房子不是很宽敞,洗漱也不方便。但只要我和妹妹说需要去借住一下,姨妈她们都很热情。
还记得第一次去姨妈家里借住,是一个冬天。那天下了很大的雨,天气很冷。那时候姨妈们刚去市里不久,租住的是一个顶楼的一室一厅的房子。
听说我们从学校回来,要借住一晚上,姨妈和姨爹很热情,姨爹去车站接了我们,回家后姨妈就已经准备好了饭菜。
可是晚上睡就比较麻烦,由于只有一室一厅,姨妈就安排她和妹妹住在卧室,我和姨爹睡在客厅的地铺。
后来工作以后再回想起这件事,内心非常感激姨爹姨妈,同时也很过意不去。因为那时候也是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但在我和妹妹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给了我们最好的,也不知道他们背后到底受了多少急。
妹妹大学毕业工作以后,第一份工作就在市区。刚开始去上班,一下子租房子也找不合适,,加上又是女生一个人在外面租房子也不放心。姨妈知道以后,就让妹妹先去她们家住。
那时候,姨妈一家搬到了表姐给他们买的房子里了。但是房子也不大,两室一厅,由于是老房子,格局不是很好,一厅基本没有什么用。姨妈她们把其中一个卧室当成了客厅,客厅当成了摆放杂物的地方。
妹妹去了以后,姨妈就把客厅外的阳台收拾出来,布置了一番,就成了妹妹的小卧室。妹妹上班每天早出晚归,姨妈天天做好晚饭在家里等妹妹下班。妹妹一共在姨妈家里住了有半年时间,我们一家都非常感激姨妈。
听爸妈说,在他们刚成家的时候,家里非常困难。建房子的时候,家里没有油吃,姨妈在家里做好了一个豆腐,然后带着一块腊肉、一块猪油,走了半天的路,给爸妈送来。爸妈也一直记着这件事,因为这在80年代真的是一份大礼。
所以,我转业回老家以后,每年过年我都会去姨妈家里,带一点礼物去看看他们。其实每次礼物也没带多少,而且每次从姨妈家里回来的时候,她总是不会让我空着手离开。
我每次去,姨妈和姨爹都很高兴,和他们聊聊天,讲一讲以前他们帮助我们的事。他们总说没什么,也就是住了几夜吃了几顿饭而已。但真正成家立业后的我也才明白,有时候让别人在自己家住几夜吃几顿饭,也真的没有说得那么轻巧。
虽然一直以来,表哥和表姐离我们比较远,走动也不是很多,他们基本也没有来看望过我父母,但是我真的一点也不见外,我爸妈也不见外。每年到年底的时候,他们还提醒我要去看看姨妈姨爹,说以前帮我们不少,我们要懂得感恩。
每年过年我都去看我姨,可我姨家儿女从不去看我妈,这正常吗?
不正常,礼尚往来是做人之道,何况亲情呢。
但这种现象太多,原因也太多,说不清,道不明,做好自己就行。
我伯父住养老院三年多,没见到他外甥女去一次看他,只有他一个外甥去看他一次。
我伯父有外甥四个,外甥女四个;过去家里穷,我伯父没成家,也不少照顾我姑姑们家里的人。
我俩个姑姑不在的早,我们也不去计较什么,不去争那个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中。
亲戚亲戚,越走越亲,只是现在的断亲非常严重,也不知道今后我们还会有几家亲戚。
每年过年我都去看我姨,可我姨家儿女从不去看我妈,这正常吗?
你姨已八十过,你妈应该八十几了,出于孝心探望亚姨是正常的,一年过一次,买点你姨喜欢吃的就可以了,至于给钱就不用了,因为你姨家条件好,还有不要比够老表回不回访,到了老表那一代就不用行往了,因为传统是一代亲二代表,三代闲渺渺。
每年过年我都去看我姨,可我姨家儿女从不去看我妈,这正常吗?
我想说不正常,你姨家的儿女不尊重你们的父母,把你们家不看在眼里,在他们心里没这家亲戚。
我没有姨姨,有两姑姑,大姑和我们很亲,两家的儿女都互相走动。
我想说的是小姑姑,小姑有三个儿女,生活在偏远的农村,姑父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家里的事一般不沾边,都是小姑妈说了算。
小姑妈家以前条件在兄弟姐妹之间是最差的,爸妈和伯伯伯娘经常帮衬小姑妈一家。记得小姑妈的儿子八几年考上北京科技大学,小姑妈家连儿子去北京求学的车费都掏不出,更不用说交大学的学费。
我清楚地记得,小姑妈的儿子我的表哥,去北京读大学时,我爸和二个伯父每家湊一千元钱送表哥上大学,在八几年一千元算是数目不小,我爸三兄弟每年都湊钱供我的表哥上学,直到表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表哥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开始几年还知道感恩舅舅,每年过年都回来给舅舅们拜年包个红包,有时还打个电话问候。
表哥结婚成家后把姑妈姑父接到北京住了几年,姑妈在儿子家和媳妇相处不好,又回了老家,表哥在镇上买了套房子给小姑妈姑父住,方便养老。
小姑妈是个势利眼,以前家里穷时全靠娘家兄弟帮衬,现在儿子出息了有钱了,尤其是在北京儿子家住了几年后,回家不把娘家兄弟放在眼里,认为她现在比我爸他们条件好多了,看不起我爸和伯父,更不想她的儿女和我爸他们走动。
小姑妈和我爸住在同一个镇上,每次我们姐妹回家看望老爸,爸爸都催我们去买点礼物去看望小姑姑姑父,拜年时还要我们几个包个红包给小姑妈。
小姑妈的儿子远在北京,很少回家,有时回家看望他的父母都没去我爸家,只相距不足二十分钟的距离,我们知道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后来每次爸爸催我们去看小姑妈时,我们姐妹几个很不情愿,只是不想违背爸爸的意愿,记得去年老爸催我们几个去给小姑拜年,我们磨唧了很久,很不情愿去了,半道了小弟还想逃走,被老爸抓住押着我们几个去了小姑家,每人给了小姑二百的红包,坐了不到五分钟就都溜了。
今年爸爸身体不好,在医院做手术,我爸的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都来医院看望老爸,都买了礼物和包了红包,就是小姑的几个儿女一个都没来看望,连个电话问候都没有,出院后只有小姑提了二十个鸡蛋来看望爸爸,解释说她的几个儿女都很忙,抽不出时间来。
我们几姐弟很生气,几个私下商量,今年不管老爸怎么催,都不想去给小姑妈拜年了,都说人情世故是有来有往,可我们家和小姑妈家只有来没有往,人家儿女都有出息了,瞧不起舅舅一家,我们干吗还常常去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你们不在乎我老爸,不尊敬我爸,我们自家姐弟会孝顺爸爸尊敬爸爸。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谁也不会在乎那点钱和礼物,只是在乎的是礼尚往来,相互尊重,我们常去看望小姑妈,是敬重父亲他们那代的手足之情,不想让爸爸失望,至于小姑妈的儿女是怎样做的,我们是无权评论对错,我们能做的是爸爸开心就好,想让老爸晚年生活得幸福快乐。
每年过年我都去看我姨,可我姨家儿女从不去看我妈,这正常吗?
这个倒是你不正常了,你无非就是想攀个高枝。
如果你姨和你妈一样,生活条件不好,又住在穷乡辟壤里,距离又远,你还会带东西拿钱去吗?
你孝敬你姨妈的这些东西和钱真不如拿回家去孝敬你妈。这样的话,乡邻还会称你为孝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