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小麦整地时,只旋耕不深耕有哪些危害?农民朋友该如何应对?
种植小麦的时候如果只对耕地进行旋耕而不进行深耕,这样整岀来的耕地有以下几种危害:
一,秸秆在土层中太浅,由于政府二十多年来实行秸秆还田,每年秸秆还田后的秸秆只是在耕地上层的十几公分左右。种植小麦时如果不对土地进行深耕而只是旋耕,秸秆仍然在耕地的上层,这样不利于小麦播种。
二,影响小麦种子发芽,由于秸秆都集中在小麦播种层,这样的耕作层容易使小麦种子直接播在秸秆上,使小麦的种子没有办法生根发芽。
三,容易使小麦形成严重的弱苗甚至枯萎死亡,由于播下去的小麦种子接触不到土壤和接触到很少土壤,所以小麦苗很弱。
农民有俗话说得好,小麦在种是关键。由于小麦是跨年度粮食作物,它的生长期可以达到八个月时间,这样的话,小麦的植保时间很充裕,关键是在播种的时候一定要把土地整理好。这样就需要对土地进行深耕细耙,不但施足底肥,而且一定要把土地整理好,只有这样,才能为小麦的丰产丰收达下良好的基础。
图片是一粒小麦种子生长出来的小麦。
种植小麦整地时,只旋耕不深耕有哪些危害?农民朋友该如何应对?
关于种植小麦整地,是否需要深耕主要看土壤板结的程度来决定。当土层深度在15公分以下完全挖不动时,已表明该地块板结严重,已不适合种植小麦。当土层深度15~20公分没有出现板结,土壤比较疏松,则没有深耕的必要。
深耕的好处我们都知道,由于受雨水冲刷,自然沉降,以及长年使用化肥等原因,土地是越种越薄的,越种越贫瘠。久而久之,土层就会板结。所谓的深耕就是通过犁、铧等工具,将土壤住深处挖,深度在30厘米左右较为合适。挖的大浅,不能有效解决土壤板结问题,挖的太深,不仅费力费事,而且还会破坏土层,不利于当年作物生长。因此对田地土壤深耕30厘米左右,通过晾晒,敲碎板结土块,再翻松后施肥。等墒情合适时,播种小麦。那么小麦出苗齐全,根系牢固,保肥保水能力得到增强,增加了抗倒伏能力,减少病虫侵袭,为稳产,增产打下基础。
如何合理对田地深耕深耕不并不是每年或者是每季庄稼都进行,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土地上种出来的农作物绝对减产。因为深耕对缓解土壤板结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底层的土壤由于长期沉淀,土壤活性不好,酸碱度失调,微量元素缺失或者失调,而且深耕后土壤失水较多。如果深耕后不对土壤加以翻松、施肥、浇水,农作物很难茁壮成长。加上深耕花费成本较高,既使现在有先进的深耕机,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油,这对农民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因此,对田地深耕,不可能一年进行一次,也没有那个必要,比较理想的做法是二至三年深耕一次,便能解决土壤板结问题。但是,我们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据土壤的土质和板结程度来操作。若是砂质或者半砂质土壤,则没有深耕的必要。对于土质粘性较重的黄土,种上一两季庄稼就深挖不动了,就必须深耕。长期使用农家肥的地块,有可能三五年都无需深耕。
综上,种植小麦整地时,是旋耕好,还是深耕好,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看土壤板结是否严重来决定要不要深耕。如果土壤比较疏松,轻松能挖深10~15厘米,就表明适合小麦根系生长,选择旋耕比较好。否则,就有深耕的必要。
种植小麦整地时,只旋耕不深耕有哪些危害?农民朋友该如何应对?
现在大部分人种植小麦都是用旋耕机,进行旋种一次性完成,有些土壤较瓷实的田块,也可先提前旋耕一遍,加深耕作层,第二次再进行浅旋种,不过长此旋耕,敝病会越加凸显,耕作层逐渐变浅,深层土逐渐硬实,小麦根系无法向下扎深,土壤保肥保水能力降低,遇雨水或浇水土壤易板结,遇干旱水分蒸发快,土壤通透性差,根系不发达,吸收功能低,会影响小麦生长和产量,这就是种植小麦整地时,只旋耕不深耕的敝病,因此在种植时,最好一年深翻一次,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各种性能。
土壤是小麦生长的基础,如果土壤板结,耕作层浅,土壤条件及通透性就会差,小麦的根系会发育不良,因此要在种前深耕土地,改善土壤的性状,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加速土壤中病残体的腐烂,使病菌死亡,有利于小麦的根系发育和生长,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同时还可使深层的生土和表层的熟土混匀,可起到稀释耕层土壤盐分的作用,提高保肥保水能力,提前深耕翻晒,还可防治土表及土中的病虫,对促进小麦正常健康生长,都有很大的作用,这就是种植小麦前深耕的最大优点。
至于说农民朋友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根据我们这里的情况,我觉得,如果因秋作物收获而延迟,为了赶时间播种小麦,可以旋耕播种,既保墒又不致小麦播种太晚,再就是无浇水条件的地块及干旱地区的田块,为了增加保墒效果,多用旋耕方式播种,土壤疏松通透性好的田块,也可旋耕播种,一般情况下,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先深耕再旋播,有利于小麦扎根深,根系发达,吸收功能好,麦苗生长健壮。
总体来看,深耕比旋耕好,要选择哪一种方式,还要根据自己的种植方式,播种时间的迟早及当地的种植习惯来决定,深耕后还需耙耱整平再播种,费时费工还多出耕费,而旋耕,如果是撒播,可实现旋、种、耙一体化,简单方便费用小,敝端就是耕作层浅。
种植小麦整地时,只旋耕不深耕有哪些危害?农民朋友该如何应对?
现在种冬小麦的鄙端很多,以前收割都是人工收割,割的茬口底,机械深耕两次,然后用手扶或四轮拖拉机播种,这样种出的冬小麦出苗率好,冬季麦苗不死,开春苗齐苗壮。
现在农业投资大,收割费每亩50元,麦草打包费每亩80元,耕地50元,现在都是机械收割,留下秸秆在30公分左右,耕地根本埋不住,二次90%的人选用连旋带播的机械种麦,可想而知,节省的播麦
一道工序,种出小麦非常浅,施地化肥也非常浅,麦籽与化肥接触,会产生烧苗现象,没有过冬就出现死苗现象。加至麦茬没有腐化,产生氨气和虫害的发生,给小麦生长带来极大的灾害,这就是现在人图省钱省工的结果。
如果人们象以前那样深耕二次,彻底解决秸秆处理问题,秸秆还田短时间根本腐化不了,遇到天气天旱,否作用极大,造成作物病虫害反滥,人们图省事小麦种的浅,遇到干旱,减产绝收无凝。造成初茬每年丰收,而重茬麦就减产的现象,这都是省钱的结果。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种地不能放松每一个环结,施用深耕机,确保小麦丰收,不能用旋耕机。
种植小麦整地时,只旋耕不深耕有哪些危害?农民朋友该如何应对?
老村庄 歌 村后青山托白云,路边杨柳又逢春。犬吠舞罗迎客至,枝头鸟鸣报春耕。
提问:种植小麦整地时,只旋耕不深耕有哪些危害?农民朋友该如何应对?
广阔的农村天地,各种知识的确是无穷无尽的,要想全部领受到,的确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提问中讲到种麦子,在中国大地的南北天气、温度、土壤、种子类,各有不同性质,如:气温,南方到了“大雪”节气,还没有下雪,北方早经大雪纷飞,正是严冬之时,所以说农村里知识很难学尽。
谈到“小麦”,普遍的人们都认识它,就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小麦丰产增收。其次,农民稍微不注意,造成减产减收,甚至绝收的可能发生。
许多的人认为小麦整地时,应该深耕细作,假的,我以前种小麦只要掌握好季节性和气候,农家肥下足,式量施点肥料,除草依据麦地里情况除草,各样掌握好了,麦子就是丰收的。
其实,耕作麦地,首先要看杂草多与少,如果过多,就得深耕才行,旋耕不行,因为它耕不到那个深度,压不住杂草。某些田地杂草不多,可以用旋耕方法合适。
太多了,我无法说尽,简单的说了就是,请大家原谅。
种植小麦整地时,只旋耕不深耕有哪些危害?农民朋友该如何应对?
现在农村都是机械化。在种植小麦整地的时候。只旋耕不深耕的危害还是很大的。十里根据自家小卖部身出现的一些情况给大家说一说。
第一 ,不深耕就直接种植了小麦。出苗率不高。去年我们在种植小麦,出苗儿以后。各家地里的出苗情况不一样。有的出苗的比较全,有的出苗率差。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在种植的时候,应该选择耕地比较深的机器。如果已经出苗,就要选择及时补苗。
第二,防冻性差。因为旋耕比较浅。播种就会浅。小麦要经过一个冬天才能继续生长。在冬天里。小麦的抗冻性差。甚至来年返青的时候就会出现有死苗儿的现象。那么我们该怎样应对这个问题呢?及时的浇冻水。小麦浇冻水,不但是为了供应它充足的水分,也是为了它土地的导热性。防止温度突变。给小麦带来的伤害。所以说我们在正确适当的时候及时的给小麦浇冻水,减少小麦冻害的发生。
第三,不深耕播种也不会太深。根系不发达。长大后的麦子就会容易产生倒伏。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及时的。喷打抗倒伏的药物。在小麦的浇水时期。一定要观察天气情况。多看天气预报。如果有风的时候,尽量的不要给小麦浇水。因为这样更容易产生倒伏。
其实不管是哪种方法,哪种应对方式?都不如在小麦种植的前期深耕。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以上几点就是十里对小麦只旋耕不深耕。有哪些危害的一些建议和应对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有不当之处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大家好,我是农人十里,欢迎大家关注评论留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