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什么神奇职业?

Professional mourning——埃及篇

为了提升一下逼格,挽救越来越深不可测的节操,吐槽机第一次用英文做标题,为此还特意下载了金山词霸。Professional mourning的意思是专业哀悼,就是在葬礼上烘托悲伤气氛的专业人士,越是重视死亡的国度,这类职业越发达,比如古埃及。

所以专业哀悼这个职业的历史也足够源远流长,怎么也是3000年起步的。古埃及人认为亡者终将在某日复活,为了不让自己复活后当骨头棒子,他们宁愿花费40几天把遗体做成木乃伊,一次葬礼就这样被拖到50天左右,堪比国王登基典礼。

古埃及人没有在家停灵的概念,他们的哀悼活动都是在入葬前进行的,这时候就需要专业人士介入。这些专业人士必须是没生育过的女性,而且必须把体毛全部除掉(我似乎发现了某些隐藏在历史中的黑暗真相),并且她们有绝对明确的分工。

一场成功的葬礼起码需要有3名专业人士参与,分别是“嚎哭者”、“伊西丝女神扮演者”和“尼菲提女神扮演者”。

葬礼首先出场的是“嚎哭者”,这绝对是个体力活儿,她需要将自己身上涂满污垢,头发弄成鸡窝状,然后从抬尸体去墓地到下葬这段时间不停的哀嚎,其内容大抵上就是“拉美西斯大爷你死的好惨啊!你的肠子叫做木乃伊那混蛋给弄丢啦”之类的。这还不算最狠的,知道为啥一定要女性从业吗?因为过程中她还得不停的殴打自己暴露的胸膛..........

另外两个两人就舒服的多,分别保持站(跪)在亡者的头脚两端扮演女神,根据埃及的神话做这些女神让亡者复活的动作,当然嘴里还得唱歌,具体唱的是《哭七关》还是《哭九包》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有需要她们还得自己打手鼓配乐....

当然,相对舒服是有代价的,女神扮演者的从业前景非常窄,她们必须在肩膀上刻上女神的名字,而且只能刻一个。也就是说演伊西丝的绝对不能去演尼菲提,否则就会影响亡者复活,基本是被人打死的下场.......

Professional mourning——法国篇

在中世纪的法国同样有一群职业哀悼者,只是这帮哥们的业务没有古埃及那么精湛,能不能从业完全看脸。比如某日住在巴黎近郊葩缇尼区的让·路易斯先生不幸被盗贼洗劫过程中挂了,家人将他安葬后回到教堂为路易斯可怜的灵魂哀悼。

当哀悼仪式结束后,按照惯例他的妻子拿出一些食物和部分遗物分发给前来哀悼的朋友。就在这时,教堂的大门被推开,一个身影踉踉跄跄的冲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七舅姥爷的三外甥女儿啊!我来迟一步啊!连你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啊!主啊!让他的灵魂安息吧!我好伤心啊!55555555~~~~”

在众人一脸懵逼中来人站了起来:“发遗物了啊?这镰刀不错!我留个纪念!再来两根大法棍,这一路跑来都没吃早餐”。然后在众人继续一脸懵逼中左手镰刀,右手法棍,施施然走出了教堂.......

未亡人转头问自己的儿子:“你爸爸是男人吧?”

儿子:“废话!他要是女人我从哪来的!?”

未亡人:“那七舅姥爷的三外甥女儿是个什么鬼?”

所有人都茫然摇头,只有牧师轻轻叹了口气:“我们称他为Placebo,基本每次葬礼都会来,听说上个月他已经买了新房子.......”

历史上有什么神奇职业?

历史上最神奇的职业,莫过于皇宫大内中的男人,美其名曰:内侍,宦官,太监,他们的神奇之处在于这些男人全部都是(无性人),他们都要和畜牲一样对性器官进行残无人道的阉割。

但他们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特别是东宫中的内待(电视剧中称东场)他们是皇帝身边的特务,他们手中有皇帝授予的生杀大权,他们在暗中为皇帝铲除异己,有些时候,他们对皇帝的老婆,孩子也敢动手灭口,

所以,历史上他们的职业才是最神奇的。

历史上有什么神奇职业?

以前,人们把这些职业总结成“五花八门”。

五花

金菊花:卖茶女人

木棉花:郎中

水仙花:歌女

火棘花:玩杂耍者

土中花:挑夫

八门

一门巾:算命占卜者

二门皮:卖草药者

三门彩:变戏法者

四门挂:江湖艺人

五门平:说书人!

六门团:街头卖唱人

七门调:扎纸匠

八门聊:高台唱戏人。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兴起,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上述大部分职业都消失了!

历史上有什么神奇职业?

古代好多人,就是凭着一张嘴或一双手,最多拿着一个简单布袋,装几件极简易的吃饭工具,就撑起了一个个神奇职业。

首当其冲的是接生婆,虽然没有现在家政护婴员赚钱赚得多(十年前,护个婴儿高的就有八千左右)。但接生婆绝对不逊于妇婴院众多医护人员。她只需要孕妇备好可以洗浴的木头大脚盆,然后躺在脚盆中催生,用一把干净的剪刀,剪掉脐带,就0k了。

到清朝时,接生婆技艺已经瑧于炉火纯青,人丁兴旺,人口接连破1亿2亿3亿4亿大关了。

可惜的是,接生婆都是个体户,没有医院的职称,没有穿白大褂,要不然接生婆要改成优雅高档职业,"白衣天使"称号要早于西洋啊!

人的出生有"接生婆",人的谢世当然也有神奇职业吹鼓手。就是一把古乐器,专门为白事吹哀乐。早在秦朝就有了,刘邦手下一个大将周勃,就曾是吹鼓手。同样可惜的也是个体户,没有专门乐团,否则也早成为了歌星了。

历史上有什么神奇职业?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中国古代有一种现代没有的职业,就是开脸师。

所谓开脸,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殊的美容方法,专门用于新婚的女子。

古代女孩往往十三四岁就嫁人了,还是少女。

而古代少女发育期间,往往也要操持家务和农活,风吹日晒,又没有今天的化妆品,脸部当然不如今天的女孩。

自然,古代也有化妆。但无论怎么化妆,人的脸是不会有大的变化的。况且古代多是淡妆,没有今天韩流这种浓妆,脸上一些东西遮不住。

所以,开脸这种职业就出现了。

古代女孩新婚之前一天,一般由中年女人进行开脸。

这个开脸师傅可能是亲人,也可以是职业开脸师。

她们都必须是女性,而且是公婆、丈夫、子女俱全的所谓全福妇女。

所谓开脸,就是要将女孩脸部的汗毛用镊子、五色丝线或钱币等去掉,同时剪齐额发和鬓角。

然后对女孩进行化妆。

经过开脸以后,女孩脸部会变得光滑,皮肤也似乎变白了,总之比以前美多了。

开脸以后的女孩也就意味着脱离了少女阶段,成为女人了。

《红楼梦》第六回:“香菱开了脸,越发出跳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她。”

当年女人一生只开脸一次,就是在新婚的时候。

开脸也是女人出嫁的意思。

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因为袭人的谏言,把袭人纳为心腹,并且提高了袭人的月例,有着默许袭人姨娘的意思。王熙凤不解,问道:“既这么样,就开了脸儿明放他在屋里岂不好?”

很多边缘省份则作为普通的美容手段。

在中国海南的覃学銮和莫泽英指出,年轻时,海南当地女子都流行与对方互相开脸,每一个多月开脸一次,成了年轻朋友之间互相美容的乐趣。“尤其是过年过节,大家都来开脸,美丽迎接好日子!”

她们说,开脸也未局限于女子,一些男子也爱尝试,可见爱美很久以来已不是女人的专利。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美容业的高速发展,开脸师已经不存在了,改成了 换脸师!

历史上有什么神奇职业?

这个世界行业众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也多,所以,促进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在不同的时期历史出现了独具特色的行业。今天我在这里说的这个行业非常神奇,他就是“佘刀人”。

据说“佘刀人”这个职业自称是鬼谷子的传人。鬼谷子就是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神级人物,自然而然,“佘刀人”挂上他的传人大名,自然而然就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

其实“佘刀人”与算卦这个行业很相似,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算卦是当场看面相、看手掌等等,直接进行卦象解读,解读完毕就要交卦钱。而“佘刀人”则是采取另外一种方式,他们佘的刀不是砍刀,而是老百姓日常用的菜刀、剪刀等,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将刀佘给具体的人,但不是马上要钱,而是向这个人说一个预言,等到这个预言实现之后,“佘刀人”再过来收账,这样老百姓既不怕上当,又可以有刀用,何乐而不为呢!

据说,“佘刀人”这个职业最早出现在宋代,当时人称他们为卜卖,这些人留言的预言很多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不过有的则要等上几十年。

据史料记载,在清咸丰年间,浙江奉化地区曾出现过一个神秘的佘刀人,他临走的时候说,等米价从每升八十文降到十八文的时候,他再回来收账。老百姓一听就是糊弄人的,米是老百姓每天必备的,价格不涨就不错了,怎么可能会下降的,而且下降这么厉害,都对他嗤之以鼻。但神奇的事情还真就发生了,米价竟然真的大跌到每升十八文钱,这让当地百姓惊讶不已,有些人就把这事记载下来。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佘刀人”这个职业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闲杂我们根本看不到这个行业,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这就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结果,社会稳定,国家繁荣,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自然而然科学素养不断提高,对于“佘刀人”就当故事来听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