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贷款同学答应做担保,当天去银行时他说身份证丢了,我能信吗?
你同学好明智,好聪明,给你个台阶你就下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银行推出这么个败家玩意儿,银行是损失没了,亲戚朋友倒霉了。什么工资担保,什么房屋抵压担保。弄的很多家庭乱七八糟,都是亲戚朋友,各家各户的基本收入也知道差不多,谁家有几套房也大致知道,尤其是工作单位都是知道的,基本工资收入也都知道。抵押贷款的动力就由此产生,因为中国人有好面子,好朋友,不好当面拒绝的传统。
于是,银行因势利导,推出了工资抵押贷款和房产抵押贷款。抵押也行啊,你拿你自己的工资和房产抵押啊!有些人你凭什么打别人工资和房产的主意,人家是你爹啊?尤其是一些关系非常近的人就打起了别人的主意,让人家用工资或者房产抵押,不答应就基本绝交,确实是啊,他们认为你这是举手之劳啊,你不就是工资给我押押吗?你不就是房子闲着给我押押吗!因为不帮忙关系破裂的比丝皆是,我自己也是受害者!
价值六十万的房子也就贷款三十万,到期还不上,银行立即扣压拍卖,止损,可被抵押人的利益呢?管你死活呢?工资抵押贷款一到期,帐号立即封了,管你吃饭呢!谁让你遇人不淑呢!
做人要厚道,不要强人所难!不到万不得已别让人家抵押担保,你没有负担,可抵押人可天天提心吊胆,直到你还上贷款的那一天!我贷款同学答应做担保,当天去银行时他说身份证丢了,我能信吗?
信不信有什么关系呢?
不信又能怎么样呢?你能怎么做?
别人跟你只是同学,没有给你提供担保的法定义务,提供担保是情谊,不提供也没什么错。
要知道担保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如果你到期无法偿还,同学是需要给替你还款的。
我从事法律工作这么多年,看到过很多朋友同学因为提供担保,最终反目成仇的。
一种是借款人时就知道自己没法偿还,已经存了坑自己同学我朋友一把的心态。
另外一种是借款的时候自己到期能够偿还,但是实际到了还款的时候却没有偿还能力,只能由同学朋友来替自己偿还。
第二种情况是大多数,但无论哪一种借款人在让同学朋友提供担保的时候,都会信誓旦旦的说,放心自己会按期偿还的。
但到了还款的时候能不能还款是一个客观情况,没有人能够100%保证的,担保人必须考虑这种后果。
而在签署保证合同之前,作为保证人慎重考虑后果后,决定不再提供担保,是自己的权利。但是可能碍于同学的面子,不好意思说,直接说反悔了,或者确实是身份证丢了,但无论哪种情况,你无权要求别人必须提供担保。
你纠结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我是家子,十年法律人,关注我,每天看点法律故事,学点法律知识。
我贷款同学答应做担保,当天去银行时他说身份证丢了,我能信吗?
信不信都是这样,你同学为什么要为你贷款担保呀?你们之间不会有什么利益关系吧?
如果没有,他对你的贷款不予担保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要知道,你们只是同学关系而己,一个人从上学到毕业要有很多同学,同学者再一起上过学而己,你贷款他担保,你没有偿还能力了,你让担保人怎么办?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我支持你的同学不给你贷款担保。
你贷款担保人应该从你的亲戚朋友中选择才是王道。
我贷款同学答应做担保,当天去银行时他说身份证丢了,我能信吗?
别让别人帮你担保,虽然你回信誓旦旦说不会让人负责,但最后万一你真的还不上了,谁来可怜你的担保人?以前不知道这担保责任,我觉得无所谓,现在想想人不能那么自私,如果你的项目不是有百分之百赚钱的成功率,你就不开这尊口了免得为难别人!
我贷款同学答应做担保,当天去银行时他说身份证丢了,我能信吗?
现在连亲父子都不愿意做担保,何况同学!别难为人家了!由于贷款人还不上,甚至逃走,而让担保人负责还款的事情太多了。
很多贷款人本意可能一开始不是为了坑骗亲朋好友,但是后来还不上,就成了事实上的坑骗亲朋好友。认识一个福建人,八十年代就有几百万了,开了一家小工厂。
可惜的是,帮助一个发小,也是开厂的,担保了一次。发小还不上跑了,就把他给执行了。
弄到40岁之后,这个福建人老林一举回到解放前,工厂被赔进去还不够,落得给别人当业务员来维持生计了!
所以,劝君莫给别人担保,劝你不要难为你同学了!每日不定期更新多篇,请加关注。
我贷款同学答应做担保,当天去银行时他说身份证丢了,我能信吗?
你同学是个高情商的人,他这样做委婉的拒绝了你,并且也给了你足够的台阶下。
我个人认为,何为朋友,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身边的亲朋好友帮助。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不让你的父母,亲戚给予你担保,原因无非是1没有人愿意帮助你,2大家不相信你的还款能力。给人担保是要承担风险的,如果你有一天无力偿还贷款,你的同学要替你偿还,你为什么要把可能存在的风险,让你同学替你承担呢?
现在国家为了鼓励创业,出台了很多好政策,你如果名下有房产,可以用你的房产申请贷款。或者也可以用父母的房产作为抵押,当然前提是父母同意的情况下。
我最后想和你说一句话,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量力而行,超过自己能力范围,并且未来太多的不确定,建议你还是多考虑一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