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机构应该如何改革?
按照中央的统筹部署,乡镇机构改革无疑是特别好的政策,但是乡镇情况复杂,人员背后关系复杂,而级别最低(正科级),无法改革彻底,存在只是挂个牌子,应付上级的催促。改革其实应该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落实人员三定,成立乡镇二级机构,什么编制的人干什么事才是最根本的。目前混编混岗现象依旧存在,各种工作交错复杂,这就不能更好的为民服务。
解决措施:
严格落实三定方案。根据三定落实人员流动,细化办公室和中心,让公务员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事业编落实公益服务。
真正的权利下放。县级下放的人和事要前期指导,不能当甩手掌柜。乡镇要做好对接,根据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办法合理分配,发挥个人的最大作用。
待遇上要合理。公务员和事业编待遇要尽快持平,让办事员心理上得到安慰,在工作上乡镇也要合理分配,避免出忙的忙死,闲的闲死。
乡镇机构应该如何改革?
两个观点,一是取消乡镇,乡镇只保留派出所、纪委、应急值班室、领导2一3人,增设村居编制,人员向村居分流,使村居形成自治人员与县级人员的结合体;二是减少县级行政和事业人员,扩大乡镇在编人员,发权给乡镇,把乡镇作为行政主体打造,把县定位为规则制定、监管、协调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责、权、利相符。
乡镇机构应该如何改革?
我们国家实行三级行政,即中央、省、县三级。地级市、乡镇都是附属性地被扩大出来的。按理说地级市只能管理好自己的市区,跟各个县是无关的,而现在却沿变成地管县,管辖范围被扩大化;乡镇只能是县政府派出的简单机构,而现在却沿变成机构完整的一级党委、政府,也被充分地扩大了。
乡镇机构如何改革?首先应该撤销乡镇一级的党、政机构,恢复县政府派出的功能;第二,设置“**”行政服务中心(把乡镇字号取消掉),由县政府派人办公,有必要的设立的部门派员二、三人在行政服务中心办公,为老百姓直接服务,整个服务中心配正、负两个负责人,不是热门的部门(对老百姓关系不大的部门),在“乡镇”就不设窗口,老百姓可以到县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这样既撤销了一级机构,减少了行政人员;又增加了直接服务老百姓的功能。
乡镇机构应该如何改革?
乡镇机构改革基本是三个方向:
一、职能呈现”下沉化”。乡镇很多事务特别是原来的七站八所基本上实行的是垂直管理或者双重管理,没有独立的管理权限,使得乡镇在很多事务上都束手束脚,机构职能作用无法实现最大化。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现在各地都在推进治理重心下移,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的原则,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将原属县级部门派驻乡镇的机构、职能,尽可能下放到乡镇进行整合,进一步强化乡镇对事业站所的管理,便于乡镇统筹管理各项经济社会事务。
二、机构呈现“中心化”。不再保留过去的七站八所,将隶属各站所的审批、服务、执法等职责,按照职能相近的原则进行归并整合,设立综合性办事机构和,即“大中心”,如农事服务中心、经事服务中心、社事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中心等,统筹各类编制资源,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 部分只有机构没有人员的机构,以及职能弱化或不适合存在的机构将被撤销。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在推进,但机构的优化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执法呈现“一体化”。根据乡镇实际,在综合执法平台基础上探索一支队伍管执法,因地制宜归并执法机构和人员,实行一体化执法,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乱象。部分临时人员和聘用人员将被清退,今后不再使用辅助人员执法。
乡镇机构应该如何改革?
应该废除乡镇政府,职能机构由县市部门直管,乡镇长只是荣誉,不要设副乡镇长
乡镇机构应该如何改革?
中国的根本问题,还是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农村贫富差距问题。乡镇机构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如何带领广大农民共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基本措施配置到位。乡镇领导干部下乡的重要、主要目标,不是奔着个体户、专业户、“新土豪”的餐桌,把优惠政策提供给极少数人,而是要踏踏实实的到广大农民田间地头、家院走访,切切实实解决农民们所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生活生存条件改善困难的情况,把国家的改革红利惠及广大农民。让家门口被哪些黑心企业、黑心养殖户污染的农田、小河再干净、清亮起来。办好乡镇企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让农民就近就业建设好家乡而不是再远走他乡。让农村不再出现失学儿童、留守老人,让农村人都能从小有学上、长大有婚房、老了有给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