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危害到底有多严重?为什么农田里麦苗出现锈病很多农民害怕?
小麦发生黄锈病,白粉病,是春夏中间气温不稳,随热随冷,寒流来袭,对小麦伤害严重,由其是伤北风的地块严重。
小麦黄锈病,白粉病,还有原因是小麦长势好,杆子叶面肥壮,有髙温地块不通风,隨时发生病因。
小麦过春风节气,开始预防喷洒农药三唑酮,粉锈宁,旱地龙,到目前第二次预防结术,在立夏后2一3天继续预防。
如果发现此病,连续喷洒会对小麦起反的作用,导致小麦减产,一般9一10天一次。
小麦锈病危害到底有多严重?为什么农田里麦苗出现锈病很多农民害怕?
小麦锈病就是在叶片、叶鞘或茎秆上产生鲜黄色或红褐色粉疱,如同铁锈一般,故称为锈病。小麦锈病分条锈、叶锈、秆锈三种。
小麦受害后,植株营养物质不断被病菌所消耗,植株表面的夏孢子堆破坏寄主的表皮细胞和叶绿素,光合面积减少,光合作用削弱,水分蒸发加快,其蒸发量一般比健株增加20%~60%,严重可增加200%~300%,致使植生长发育受到极大影响。发病轻时,穗形短小,粒秕,千粒重下降,出粉率降低,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不能正常抽穗。
早播麦田秋苗条锈和叶锈病比较重,偏施氮肥造成小麦徒长有利于病害发展,病情也重。
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可以减轻锈病为害。
选育和推广抗病丰产品种是防治小麦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调节播时期,播种不要过早。
重病麦田增加灌水次数,尤其在灌浆期。
药物防治必须保质保量,植株上部2~3片叶必须全部均匀喷到,必须达到每亩总施用量的要求。
1保护剂
①石硫合剂,用波美0.2~0.5度对条锈和叶锈均有一定效果。
②65%代森锌可湿粉500倍液,667㎡用药200g兑水100kg喷雾
2治疗剂
①敌锈钠200~250倍液,加0.1%洗衣粉喷雾
②15%氟硅酸150~200倍或氟硅酸钠500倍液喷雾,这类药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易发生药害,穗期后不宜使用。
③粉锈宁(三唑酮)每667㎡12~I5g兑水80~100Kg喷雾,5月上旬时,用25%胶悬剂或20%乳剂配成0.2%的浓度,喷一次即可。
小麦锈病危害到底有多严重?为什么农田里麦苗出现锈病很多农民害怕?
"又到一年种麦时"。提起小麦锈病,我可算是领教了。去年的4亩麦子,就是因为生长后期感染条锈病,保守减产1000多斤。
这几亩小麦,上茬是大棚西瓜,土肥地壮。直到拔节孕穗期长势都比邻居的好,人人看了都夸定能获得高产。谁料想一场雨后竟发现条锈病病株,没能及时防治,蒙受损失。一句话,还是因为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小麦锈病分为叶锈病、条锈病和秆锈病3种,其中条锈病是3种锈病中发生最普遍、传播速度最快、危害最严重、防治最困难的一种,是对小麦生产最具毁灭性的气传病害之一。
小麦条锈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会出现鲜黄色夏孢子堆,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夏孢子堆逐渐增多,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被色粉状物,"用手摸病斑,会留下像铁锈状的锈粉"。
小麦近成熟时,叶鞘上出现圆形至卵圆形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鲜黄色粉末,即夏孢子。小麦感染条锈病后,叶片或叶鞘上覆盖很多夏孢子堆,会破坏叶片上的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小麦如果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长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小麦条锈病主要靠气流进行传播,近年的暖冬气候更加利于该病传播。在我国小麦种植区域基本上都有出现,有些区域发生严重,有些区域相对较轻。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病后,轻则造成10%左右的减产,重则可能会达到一半以上,而特别严重的地块,有可能直接绝收。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要结合当地种植习惯,选择抗病品种。结合防治地下害虫及生长期蚜虫,选用优质拌种剂+粉锈宁拌种,杜绝"白籽"播种。
对于已发生条锈病的地块,等到小麦收获后,应及时清除掉落的麦秸,以及小麦的根部和杂草,减少菌源数量。
要做好田间观测,不失时机做好防治工作。拔节孕穗期主要防治小麦条锈病,兼治白粉病、蚜虫、红蜘蛛。在条锈病发生初期,选用三唑类药剂对麦田进行一次全面喷雾,遏制病源扩散、蔓延。当田间病叶率达到0.5%-1%,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 防治方案:
选用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25ml+40%苯醚甲环唑10ml+7.5%高氯· 吡虫啉50ml+有机硅或植物油助剂/每亩 进行喷雾防治。
选用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25ml+40%苯醚甲环唑10ml+2.5%高效氯氟氰菊酯40ml+20%吡虫啉20g +有机硅或植物油助剂/每亩 进行喷雾防治。
红蜘蛛发生严重田块,每亩可加入5%阿维菌素10ml或15%哒螨灵20ml。
注意:无人机防治,每亩不能少于1.5公斤药液;飞行速度不能超过3.5米/秒;自走式喷雾机和电动喷雾器每亩不能少于25公斤药液。在同一地块,尽量做到"群防群控",提高防治效果。
目前正值黄河流域冬小麦播种时期,先从"整地—选种—拌种"入手,把好三关,做好前期预防工作;来年从小麦拔节孕穗期开始,做好麦田病虫害监测,及时药物防治,就可以胜券在握了。
我的小麦因锈病导致减产,主要是掉以轻心所致,所以大家大可不必谈"锈"色变。
三农小分队MCN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本期作者|渭北新农人
小麦锈病危害到底有多严重?为什么农田里麦苗出现锈病很多农民害怕?
锈病是小麦常见的病症之一,今年锈病在我国各大麦区大爆发,是近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需要特别注意。
据全国农技中心2020年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商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小麦条锈病目前已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和西南麦区11个省(市)375个县(市、区)见病,发生面积1327万亩,同比增加3.2倍,比近10年最重的2017年同期增加44.8%,比一周前增加29.1%,目前已北扩至沙河以北,较常年提早1个月。
小麦作为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自也是仅次于玉米和水稻,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的冬小麦产区以及华北平原的春小麦产区,此次爆发的锈病主要危害的是冬小麦产区。
小麦锈病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对小麦影响并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最终颗粒无收。
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锈病一般只侵染小麦;秆锈病小麦变种除侵染小麦外,还侵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这句话形象的区分了三种锈病的区别,目前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所以我们接下来重点讨论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以及传播方式小麦的条锈病主要是由病毒孢子(主要为夏孢子)侵染扩散产生的,当病毒(夏孢子)落在小麦叶片上,在适合的温度(条锈1.4-l7℃)和有水的条件下,夏孢子开始产生菌丝、吸收叶片养分、萌发繁殖,最后形成夏孢子堆,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黄斑,从而为害麦苗。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这些夏孢子可随风传播,甚至可通过强大气流带到1599米~4300米的高空,吹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进行再侵染。
小麦条锈病主要在春夏季节危害冬小麦,病菌为害完麦苗以后,随气流在西北和西南高海拔地区越夏;在秋季冬小麦播种以后再次随气流来到广大小麦产区,附着在冬小麦幼苗上越冬,第二年再次危害麦苗。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持续性危害病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
叶片或叶鞘上覆盖很多夏孢子堆时,会破坏叶片上的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小麦如果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长必然受到影响。
病毒繁殖需要吸收小麦细胞的养分,会破坏小麦植株细胞,使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
小麦植株内的水分和养分消耗快,生长到灌浆期时,导致灌浆受阻,一方面会影响降低小麦的品质,另外一方面,光合作用下降导致千粒重下降,出现减产。
小麦锈病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病后,轻则造成10%左右的减产,重则可能会达到一半以上。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
1、最基础的防治方法就是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较少病症的发生;
2、对于去年有锈病发生的麦田,在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农药防治:
药物防治主要选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戊唑醇、已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或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1、拌种: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种子质量回0.2%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质量0.1%~0.15%的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
2、喷药:对于已有病害发生的地块,可以在发病初期选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之后视病情严重程度,最高使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结语:小麦锈病是一种危害较强的病症,但是发病周期较长,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
更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科技农场!
小麦锈病危害到底有多严重?为什么农田里麦苗出现锈病很多农民害怕?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其产量的高低,生长的健壮与否等直接关乎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因此,不管是上级领导、农业技术人员还是广大种植者,都非常关心小麦的安危。近日,山东省在国家财政拨款7400万元预防农作物病虫害资金的基础上,又紧急追加了7600万元,共计1.5亿元人民币用于各市县对小麦锈病等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的检测防控。由此看来,不单是农民害怕小麦锈病,各级政府对小麦锈病等病虫害也极为关注。
为什么小麦条锈病如此倍受重视呢?
一,危害重小麦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杆锈病三种,其中以条锈病和叶锈病流行范围最广,危害最重。小麦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破坏叶绿素,光合效率下降,导致小麦灌浆受阻。轻者减产10–20%,重大年份减产60%以上,甚至绝产。
二,速度快小麦锈病的传播速度快。小麦锈病的发生主要有三大因素,菌源,寄主和气候,其中气候是主要因素,因为锈病孢子会随风,雨等传播,传播速度快,一周左右就会呈暴发性流行。
再加上有的人对小麦锈病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适宜的条件下,造成小麦锈病暴发。
其实小麦条锈病并不可怕,防治也并不难。治理小麦条锈病主要方法是种植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和化学防治。
三,防治方法1,选用抗性品种
利用抗性小麦品种是通过小麦群体的抗病基因多样化,抗病种类多样化和抗病持久性的提高来实现对小麦锈病的防治。
2,轮作
为了提高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在多发地块,发病严重的地块,最好不要再播种小麦,通过轮作减少寄主的方法来消灭或降低病源。
3,药物防治
小麦锈病的药物防治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药物拌种,二是喷雾防治。拌种剂主要是三唑酮,这是目前防治小麦锈病普遍使用的有效药物,还可兼治小麦白粉病,黑穗病等。用量一般为种子用量的0.03–0.04%,播种后的防治时间可达45天左右,切记用量不要太大,以免发生药害,导致出苗率下降。
喷雾防治主要是在春季和秋季播种后,用三唑酮4–8克兑2桶水喷施,发病重的地块,可在花期再次用药预防,用药主要是三唑酮,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烯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根据发病的早晚和流行的快慢,连续喷施1–3次,间隔时间为10–15天。
相较小麦锈病而言,我现在最为担心的是小麦茎基腐病。我们这里的小麦茎基腐病有的地块发病较重,特别是最近浇过孕穗水的地块,麦苗都已出现发黄现象,根茎部发黑腐烂,一拔就断。小麦茎基腐病比起锈病来,防治更加不易,可以说,到现在为止,就几乎难以防治了。小麦锈病的发部病位在叶片,可以通过叶面喷药来直达,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病部位在根茎部,通过叶面喷药的方法来解决,很难奏效,治疗效果微乎其微,通过地面冲施药物来治疗,那也是不太现实的,这是我最为头痛的问题。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与玉米秸秆还田,耕作深度,播种时间的早晚,土壤墒情等因素有关,但在这个时候发病,真的是难以为力了。不知道你们那里的小麦是否发生了茎基腐病?特别是最近浇过水的地块,请去看看哈,是不是有发黄的现象?是不是轻轻一拔就可以不带根的拔断?是不是有黑褐色断杆?
总之,小麦锈病并非难治,抓好适时用药,小麦锈病就可防住,难办的还是小麦茎基腐病,不知道您有好办法没有?小麦锈病危害到底有多严重?为什么农田里麦苗出现锈病很多农民害怕?
小麦锈病直接危害叶片,而且发展迅速,一旦发现,打药控制也不容易。锈病会造成小麦减产严重。所以知道锈病厉害的农民会害怕。
我认为值得一提的是预防小麦锈病是小麦种植的关键。
首先,选抗病小麦品种。小麦种植往往是重茬,选新的抗病品种是预防小麦锈病的首选方法。
第二,增施有机肥,施足底肥,适当浇水,控旺促壮,抵抗力强才能预防小麦锈病的发生。
第三,早打药预防,打药防治蚜虫等害虫时也要加入预防小麦锈病的药剂预防。
总之,积极预防,方法得当,就不会发生小麦锈病危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