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大豆,有人亩产500斤以上,有人颗粒无收,原因为何?

现在种地是要有科技知识的,不掌握农业科技知识是种不好地的。

这是因为现在的粮食品种(农作物)在培育中注入了很多先进技术和科学含量。以大豆为例。在育种中极大的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国外的优质品种,有些父本母本育种中就直接用了国外的原种。这种杂交极大的提高了科技含量。这样就给播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播种时间,这是一定要严格尊循的,在管理环节中一定要做到环环相扣,绝对不能脱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丰产丰收。

种植大豆,有人亩产500斤以上,有人颗粒无收,原因为何?

选择大豆品种是关键,在看当地积温,选适合当地种作物,做好底肥,土壤整地要做到土质松软平整,适时播种,田间管理,亩产五百斤也是分年头,颗粒无收哪是指天气造成的,比如今年雨水勤,底洼也遭遇水灾,才能造成颗无收。

种植大豆,有人亩产500斤以上,有人颗粒无收,原因为何?

病虫害,土壤富养化,极端高温高湿都可能造成大豆结夹不结果,戓开花不结果。杂交大豆和转基因大豆都不能留种。

种植大豆,有人亩产500斤以上,有人颗粒无收,原因为何?

种植大豆在我们农村是比较普遍的,我们家每年也都会种上一块大豆。种大豆看起来普遍简单,可是想要获得高产,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经验管理。

这就为什么有人种植大豆亩产,获得5000斤以上高产,而有些人却颗粒无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品种的影响。种植前要结合毛豆对短日照反应的强弱和温度的适应性,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早熟品种生育期在90天以内,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容易结荚,植株矮小,分枝少叶小,产量比较低,品质一般。中熟品种的生育期90~120天,种子大小中等,品质比较好。晚熟品种的生育期是120~170天,植株高大,分枝多,种子大,产量,高品质好。

二、土壤影响。种植大豆最好要选择富含有机质和钙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为好。不要选择头土壤板结贫瘠的土地。

三、受自然温度一些影响。大豆是一种喜温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8℃,室温为15℃~250℃度。生育期时温为20℃~25℃。开花结荚期适温为22℃~28℃,在昼温24℃~30℃,夜温18℃~24℃下开花提早。在不低于16℃~18℃的环境下开花多。昼温超过44℃时,结荚率明显下降。


要适时播种,大豆生长后期,对温度的反应特别敏感,温度过高生长提早结束,温度急剧下降或者霜冻过早,种子就不能完全成熟,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四、苗期影响。夏播大豆能否高产,早播保全苗是关键,所以最好要选择适时品种,播种后要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出苗。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定苗、补苗,使个体分布均匀,有利于通风透光,达到合理密植,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产量。

五、水分影响。大豆是需水较多的农作物,种子发芽期,水分充足可使出苗快而整齐。幼苗期比较耐旱,所以在幼苗期,不要浇水过多,要相对干旱一些,可使幼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


大豆种开始开花到盛花期,这时候植株生长最快,适宜浇水,要保持土壤水分充足,干旱天和雨水过多,也会容易引起落蕾、落花。结荚期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豆荚生长,保证种子发育,提升产量和质量。

六、施肥影响。种植大豆时每亩施入农家肥和过过磷酸钙25~30千克。对比较贫瘠的地块,基肥中还要加8~10千克硝铵,能够供幼苗生长。播种覆土后再盖些草木灰,可以保持地面疏松又能增加钾肥。大豆在苗期要中耕除草两次,保持土壤疏松。

干旱时浇水,幼苗生长比较弱的时候,施入适1量氮肥,促苗生长,能够为丰产打好基础。再开花初期结合中耕,每亩追施尿素8~10千克。保持土壤湿润,满足花荚发育的需要,鼓荚期喷施0.50%磷酸二氢钾一至二次,能够促进籽粒饱满,增加品质。

七、病虫害影响。在种植大豆当中,一旦感染上病虫害,没有及时采用防治措施的话,会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颗粒无收。


大豆苗期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枯萎病,炭疽病、小地老虎、幼虫等。
用50%二嗪磷乳油1200倍液十72.2%普利克水剂1000倍液或0.6%清源保水剂600倍液十72.2%普力克水剂1000倍液防治。

开花结荚期病虫害有,白粉病、霜霉病、锈病、病毒病等,虫害有白粉虱、豆蚜虫等。

白粉病用12.5%腈菌唑乳油1000~1200倍液,50%翠贝干悬浮剂35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防治。锈病,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40%信生可湿性粉剂6000~80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0.1%芸薹内酯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防治。

白粉虱,利用黄板诱杀。选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500至3000倍液,或20%莫比朗可溶粉剂3500~4000倍液防治( 结荚后禁用)。豆蚜虫,用黄板诱杀。用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防治。

以上就是种植影响产量的因素,和预防措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种植大豆,有人亩产500斤以上,有人颗粒无收,原因为何?

各叙已见,我终生农村生活,目睹传统农业,大豆是农民种植不可缺少的作物,因技术,资金,自然灾害,营理等因素产量有高有依,但绝沒有粿粒不收。中国发展大豆产业条件优趣,技术要求不高,前途无量。

种植大豆,有人亩产500斤以上,有人颗粒无收,原因为何?

大豆一般的亩产量在400~500斤之间,能够获得超过500斤以上的产量算是高产了。而有些大豆种植户却颗粒无收,两者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那么,为何出现如此大的亩产量差距呢?毫无疑问是种植管理水平的问题。

作为大豆的种植户一定要弄清楚造成大豆减产的因素以及有助于提高大豆产量的措施,要不然在种植管理过程之中,减产的影响因素很明显出现了也不知道去弥补,怎么可能得到高产呢?



6大因素可造成大豆减产,豆农应该心中有数

可造成大豆减产的6大因素主要有种子问题、播种问题、旺长问题、虫害问题、病害问题和天气问题。种子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好种子是大豆高产的基础。所以,购买种子要多留心,多注意。播种问题主要集中在密度上,要确保适当的种植密度,太稀疏,或者密度太高都不好。而豆农往往犯下种植过密的问题,导致植株之间相互争夺水分、养分,进而引起生长不良、形成弱苗、发生倒伏。

病虫害问题,是老生常谈了,每一个种植业都存在问题。我们还是探讨旺长的问题,可导致大豆旺长的主要因素是氮肥施用过多。所以,务必要科学施肥。



从两方面入手,提高大豆的亩产量

第一个要把握好的大豆高产措施是施肥。首先,要施好基肥,结合整地共同进行,就是把基肥和土壤进行均匀搅拌,再进行土壤深翻,深度保持在30cm左右。肥料的使用方面,建议施入腐熟的有机肥4000~6000斤/亩,要占总施肥量的50%,也可以高于60%。其次,就是追肥,要抓住重点,在大豆初花期追速效氮肥能显著提高干物质积累和光合速率,大大提产量。

第二个,选种。要精挑细选,清除未熟的粒、秕粒、病粒、虫食粒、小粒和混杂品种粒,选出颗粒饱满、皮无损坏的种子。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