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联,怎样写最有吸引力?

对联和在头条上对对子不一样,对联一定要有内涵,一定要工整。而且撗批一定要和对联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东西才行。

至于内容,对联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情形,绝不不能脱离实际,比如,春节,再比如,婚庆,又比如,丧葬,还比如庆典,开业,,,,,

关于对联,怎样写最有吸引力?

谢谢邀请!

对联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既然是游戏当然应以“精、巧、绝”,出人意料,最让大家喜欢,也最有吸引力。比如山海关长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可谓精巧绝的典范。

历史上的文人经常以对联的形式斗智斗勇,最典型的当属八国联军时,一个外国人在天津出的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单戈讨伐”。据说是天津的一位女词人答出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合手而拿”。后来,这幅对联被演绎成“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现在,网络上对对联,很多人都在强调平仄关系,似乎对联就必须按规定的格律,不能越雷池,似乎一旦失替,你就犯大忌了,其实,过去的一些大文豪并没把平仄关系看得那么重要,比如上边说的两个对联都出律了,再如如左宗棠吊念曾国藩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后人称此联绝妙,但左宗棠也没考虑平仄关系。再有袁世凯去世时,有一位四川人送其一幅挽联:“袁世凯千古 / 中国人民万岁”上下联字数不相等,按说是犯了对联最大的忌讳,但这也是值得称颂的经典好联,因为她的含义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平仄关系是为对联服务的,而不是束缚对联创作的,古人把意境放在第一位,平仄关系放在后边,古人唯一认为不能打破的平仄关系,就是上下联的关系,上联必须是仄尾,下联必须是平尾。一副对联在保证意境的前提下,又保证了平仄关系,当然是好,但是,决不能因为平仄关系的束缚,限制了绝妙文字的使用,为什么有很多人把韵律看的那么重要,其实是被研究韵律的那些专家们给忽悠了,因为你不重视韵律他们就没饭吃了。

关于对联,怎样写最有吸引力?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呀!反正我不会写对联的啊!

关于对联,怎样写最有吸引力?

我个人以为。近似,反似,合逻辑,实而夸张。生动为好。供参考。

关于对联,怎样写最有吸引力?

简答:我也不太懂,只是把自己的感觉和体验分享一下:1,“古为今用”可以“断章摘句,推陈出新”;2,巧,精,新,(不敢说绝)!3,根据环境,人气爱好,紧跟形势,避免离题太远;4,不论抽象,夸张,比喻都要“华而充实”,给人感觉一看就懂,意义深长,亲切得体。避免华而不实;5,虽然不太懂深刻写对联规律,但是最起码的“排比,对偶,平仄,押韵”是要得。避免杂乱无章。

高瞻远瞩惟东方明珠文徵中外;

前赴后继看北京故宫名胜古今。

大国风光!

建党伟业传万代;

开国大典继千年。

中华永盛!

20190630初创求教

关于对联,怎样写最有吸引力?

祖国山河一片红。民富国强中国梦!献丑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