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挡汽车在换挡的瞬间离合被踩到底,在那段时间里发动机是空转的,动力没有传到轮胎,造成了浪费,为何依旧比同排量的自动挡汽车省油?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咱就不纠结自动挡和手动挡到底谁更省油这个问题了,毕竟这个话题太大了,三两句话也说不清楚,咱就只说换挡过程谁更省油。
先说结论:操作得当的情况下绝对是手动挡换挡更省油。题主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手动挡换挡时要踩离合,这时候发动机的动力没有传递给车轮,都浪费了,所以效率并不会比自动挡高,自然会对油耗产生负面影响,而事实并非如此。
手动挡换挡时并没有什么动力损失手动挡车换挡的时候都要松油门并踩离合,此时发动机确实没有驱动车辆,但这并不代表发动机的动力就浪费了。
原因就在于你换挡的时候也完全松开油门了,这就相当于告诉发动机“暂时没你什么事儿了”,此时发动机需要做的就是迅速降低喷油量并把转速控制在怠速水平以降低油耗并随时待命。
所以说在你换挡的时候虽然动力中断了,但人家发动机也几乎不输出动力了,所以实际油耗会非常低。如果换挡时踩离合松油门后发动机还保持着很高的转速疯狂输出动力,那可以说是浪费。而实际上人家并没有,所以说此时几乎没浪费什么动力。
自动变速箱换挡:为了实现自动、平顺,需要消耗更多动力手动变速箱换挡靠驾驶员操纵挡杆完成,不需要消耗发动机的动力。
而自动变速箱需要,不管你换挡机构是电驱动的还是液压驱动的,这能量最终都来自于发动机。虽然消耗的很少,但肯定比手动挡消耗的多。
而且自动变速箱换挡讲究平顺性,除了CVT可以做到天生平顺,其他的AT、双离合都是有实际挡位的,而且每个挡位的减速比都是有落差的,想实现平顺换挡还真不容易。
所以为了保证实现换挡的平顺性,自动变速箱采取了不中断动力的换挡方式。换挡时发动机持续输出动力,与此同时一个挡位逐渐脱开,而另一个挡位逐渐结合,靠两个挡位离合器硬生生的摩擦来强行消化掉冲击力,这个过程是需要消耗一些动力的。
为什么双离合变速箱低速走走停停时容易过热?就是因为低速挡位减速比落差过大,换挡时1、2挡离合器需要大量的摩擦来消化冲击力,结果导致离合器容易高温,而这些温度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发动机。
所以说手动变速箱换挡时虽然动力中断了,但中断的时候发动机也降低动力输出了,所以实际油耗并不高,动力损失也没那么多。而自动变速箱为了实现自动换挡和平顺换挡,在换挡时反而需要消耗更多的动力,因此单从换挡时的油耗来说,还是手动变速箱更省。
手动挡汽车在换挡的瞬间离合被踩到底,在那段时间里发动机是空转的,动力没有传到轮胎,造成了浪费,为何依旧比同排量的自动挡汽车省油?
这样的理解真的是有点儿狭隘了,手动挡车辆在换挡的瞬间,离合器踩到底,此时车主油门踏板是松开的,发动机转速会缓慢下降,这样情况下,发动机喷油量与怠速工况相差无几,而发动机的怠速油耗非常低,因此也就不用担心车辆实际油耗情况了。如果车主的油门踏板不松开,发动机负载瞬间变为零,发动机转速则会迅速上升。
我们看一下自动挡车辆,现在常用的自动挡车辆包括AT、DCT、CVT,由于CVT变速器不涉及到换挡,DCT工作原理和MT类似,因此,我们通过AT进行比较。
自动变速器工作过程所谓的自动挡,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需要车主操作,变速器自动切换档位,车主正常踩油门驾驶,不需要松油门,变速器可以自己由1挡升至最高档。
自动挡车辆,每一个档位都有对应的离合器,比如6AT变速器,3挡对应的离合器为UD和35R,4挡对应的离合器为UD和OD,3挡升4挡时,3挡对应的35R离合器释放油压,离合器缓慢松开,同时4挡对应的离合器OD油压提升,离合器缓慢结合,从而实现3挡至4挡的过度,变速器在换挡的过程中,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并不是不变的,发动机扭矩也会降低,虽然车主的油门踏板没有变化,但是发动机的喷油量或点火提前角在发生变化,使得发动机的输出扭矩降低,这样的控制相当于我们驾驶手动挡车辆的松油门操作。
自动挡变速器为何比较费油?- 传递效率低
自动挡变速器AT,含有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依靠油液传输动力,由泵轮、涡轮、导轮组成,在动力传递过程中,液力变矩器动力传输效率非常低,进而造成变速器工作效率偏低,不利于降低车辆的燃油消耗。
- 各个档位离合器在工作时,也需要消耗能量
变速器各个档位切换的过程中,涉及到离合器的结合或分离,这些都是通过执行器进行控制的,而这些执行器工作时也需要能量,都是来源于发动机,而手动挡都是由车主的左脚来完成这一系列操作。
由于自动变速器各个档位都对应着各自的离合器,比如3挡对应的离合器为UD和35R,当变速器在3挡时,3挡对应的UD和35R离合器,需要在油压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压紧的状态,离合器这样的工作过程也需要消耗能量。
手动变速器为何省油?手动变速器也就我们常说的机械式变速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过程都是通过机械结构件传递,传递效率非常高。比如手动挡离合器,通过压盘锁死离合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单纯的机械结构,不消耗任何能量;变速器各个档位工作时,只是各个齿轮之间的相互啮合,也不需要任何执行元件消耗能量。
综上所述,由于手动挡变速器乃是纯机械式结构,传递效率较高,能量浪费少,因此,手动挡车辆比自动挡车辆更省油。
手动挡汽车在换挡的瞬间离合被踩到底,在那段时间里发动机是空转的,动力没有传到轮胎,造成了浪费,为何依旧比同排量的自动挡汽车省油?
手动档汽车在换档的瞬间离合被踩到底,在那段时间里发动机是空转的,动力没有传到轮上,造成了浪费,为何依旧比同排量的自动档汽车省油。首先,手动档比自动档省油这个事,放在十年以前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放到现在基本是一个反转了。再有就是手动挡车在踩下离合的时候,不是同时松开油门踏板的吗,难道当时教练是往错里教的吗,找天回去要回学费得了。
档位数量的变化是最大的反转十多年前,自动挡还不算主流,一般都是4at为主,而且由于技术上还不算成熟,箱体也比较大比较重,档位数少了,那么换档时机也相对来得比较迟,这些东西对于油耗来说是个大户。
本田的平衡轴5at相对来说也算是个黑科技,但同样也是个大家伙。而手动变速箱普遍是5个档位,而且可以做到丰俭由人,喜欢的可以1800转就换档,也可以干到4000转才换,而且在当时已经非常成熟了,都往精里研。而自动档车型档位少,在高速的时候特别吃亏,换档的标定逻辑也受档位数所限,普通换档时机不如档位多的来得灵活。此消彼长之下,的确大多数都存在手动变速箱车型比自动档车型省油的情况。
以十多年前的思域为例,5档手动挡车型工信部给出的百公里油耗是6.9L,而当时的5at车型是7.2L。
自动档技术成熟成为主流,档位数和多样化都在增加,液力变矩器也在进化随着汽车发展,自动档已经成为了主流,而且节能减排这个硬指标在,各个主机厂都在搅尽脑汁各出奇招,催生了现在成为主流的AT、双离合、CVT自动变速形式,档位越来越多,标定逻辑越来越合理,这对于自动档省油表现有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而另外一个就是液力变矩器的发展了,在传动和节能方面都有比较大的改善,从简单的液力藕合到导轮固定在壳体,再到导轮固定在前向离合器,之后到带锁止离合器这样一代代发展下来,那也是一个进步。而手动变速箱除了增加到6档,也就看驾驶者的喜好了,这变成了一个反向的此消彼长。
现款思域手动6档变速箱的车型,工信部百公里油耗6L,自动档车型是5.4L
手动档车在踩下离合的时候,很费吗手动档车的换档过程是踩油门,速度上来后快踩离合的同时是松开油门的,这个短时间内的空档实际上是一个怠速的状态,又能费多少油呢。在挂入档位后,慢抬离合的同时补油,接合了以后才松的离合,这个过程其实跟自动档并没有多大差别,只不过可以理解为自动档的换档过程更快而已,这个真影响不大?
手动挡汽车在换挡的瞬间离合被踩到底,在那段时间里发动机是空转的,动力没有传到轮胎,造成了浪费,为何依旧比同排量的自动挡汽车省油?
因为手动挡采用的是生物人工智能驾驶。开个玩笑。
实际上要纠正一个误区,手动挡一定比自动挡省油吗?不一定,因为新手司机开手动挡很多油耗也不低。
那么,为什么大家总觉得手动挡油耗更低呢?
1、不考虑新手因素,手动挡在司机良好的操作下,可以在最佳时机换挡,动力损失小,而过去自动挡一方面电脑控制,智能化不够,另一方方面,为了减少换挡冲击,大部分AT变速箱和一部分CVT都会配备液力变矩器,会吸收不少动力,所以长期以来给大家形成了自动挡比手动挡费油的印象。
2、在双离合出现后,实际上自动挡比手动挡省油的情况开始出现了,因为双离合一般都不会配备液力变矩器,动力输出更加直接,加上控制变速箱的“大脑”越来越智能,很多车型的双离合变速箱油耗已经可以媲美手动挡。
所以,大家觉得手动挡更省油,一方面目前还是事实,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误解,因为随着自动变速箱技术的发展,司机的技术对于油耗的影响已经越来越超过变速箱手动还是自动的影响了。
手动挡汽车在换挡的瞬间离合被踩到底,在那段时间里发动机是空转的,动力没有传到轮胎,造成了浪费,为何依旧比同排量的自动挡汽车省油?
手动挡只要操作合理,是非常省油的,前提是操作合理。
主要原因:
手动挡,结构简单,传动效率最高。
双离合变速器传动效率,理论上不压于手动挡,注意只是理论上。
CVT理论上效率也高,并且动力平滑——前提是钢带别打滑,实际上钢带都会打滑,时间越长越厉害;
AT效率最低,第一,液力变矩器是靠液体传动,本身效率只有85%,但是后来改进了,加了一个缩止离合器,只在换挡时候使用液力变矩器,但是AT变速箱,体积大,运转齿轮更多,导致效率变低,但是AT能承受更大扭矩。
从机械原理上,手动变速箱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这点差距还不足以拉开油耗差距:
造成油耗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换挡逻辑,时机。
例如前方红灯要停车,手挡司机往往就是离合到底直接拿到空挡,空挡滑行到红绿灯。这个过程变成怠速,怠速油耗十分低。
空挡滑行这种操作,的确是省油的,至于安全性,真正的老司机下大下坡的时候,往往是在高档位上,然后离合踩到底的滑行。
更牛逼的司机换挡是不用离合的,两脚油门换挡——手动挡司机的巅峰水平,即平时换挡无须离合器,两脚油门换挡,并且平顺无感觉···
手动挡司机水平高低,就看换挡时候是否完全无感。能达到无感的司机开手动挡绝对是省油的。
现在不少自动挡汽车,在司机没有踩油门刹车的时候,也采取了内部空挡滑行的方式。
但是,你前方红绿灯,要停车,收油减速,问题是自动挡变速箱它不知道——这才是自动挡费油的根本原因。由于它不知道你要停车,因此,他采用 一档一档的降档。
手动挡老司机的操作有时候是节省油耗,但是有时候例如超车的时候为了更大的动力。
自动挡无法做到这一点,它只会按照固定的换挡逻辑,只能做微小的调整。
以前的干湿双离合为什么总是有故障?就是在市区走多了,手动挡老司机知道不能老用半联动,会烧掉离合器,影响离合器寿命,但是双离合的行车电脑它不知道,它就是长时间使用半联动。
那么有没有理论上非常完美的变速箱呢?
有,理论上十分完美,但实际上行不通:
这种变速箱,叫平行轴变速箱。实际上就是双离合的终极版本。
普通双离合是两根轴,奇数档位一个轴,偶数档位一个轴。
平行轴变速箱,是每个档位都是单独一个轴,一个离合器。这样其在手动模式的时候和手动挡有一拼,自动模式下,比普通双离合更高效,普通双离合降档是比较慢的,升档很快。
但是这个变速箱为啥不能用呢?
很简单,一个档位一个轴,七个档位需要七根轴,这变速箱的尺寸····
超过了普通汽车允许的尺寸。
至于未来,电动车兴起,目前所有变速箱都不适合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其实也需要变速箱;
电动汽车并不是把电机直接同转数连接到车轮,它是需要主减速器的,而普通变速箱,都是换挡机构+变速齿轮+主减速器。电动汽车没有的是换挡机构+变速齿轮,住减速器省不了。
目前的电动车由于没有变速机构,导致高速性能不佳。
但是目前的包含手动挡在内都不适合。
电机的扭矩很大——CVT变速箱直接排除。
并且由于扭矩很大,导致离合器这个部件压力很大,最好是能替换 成液力变矩器,但是这样又会降低效率····
所以电动车应该研发专门的变速机构。
手动挡汽车在换挡的瞬间离合被踩到底,在那段时间里发动机是空转的,动力没有传到轮胎,造成了浪费,为何依旧比同排量的自动挡汽车省油?
人脑是最高级的,什么机械都不能和人脑的思维相比,在现实行车中道路情况千变万化,只有多年几十万公里的老司机才能应对,手动档在行车中同时也能锻炼人的大脑反应速度,手动档配上老司机的反应速什么自动档都赶不上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