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明朝讨厌清朝?

大清亡国时候还保留了1100万的疆域。

1.明朝在土木之变的消息传到北京以后,庙堂之上群情激昂,百官直接冲到皇宫把王振的余党拳打脚踢给打死了,并把尸体拉到城外示众。

土木之变以后,明英宗被俘,消息传到京城,明朝很多官员跑到庙堂之上要求将王振灭族。为首的是于谦于少保。但是景帝说自有处置,内监金英传令让众人暂退。众官不听。金英于是很害怕,就传令让锦衣卫指挥马顺去抄王振的家。众官仍不满意,说马顺是奸臣,是王振一党。

给事中王竑首先发难,上去就往马顺头上砸了一拳,其他人看到便一拥而上,一时间众官拳打脚踢,将马顺活活打死了。有人不解气,脱了马顺的靴子砸他,把马顺打得双眼流血。众官的情绪被一阵拳打脚踢给激起来了,要求金英交出王、毛两个太监,于是金英派人把二人抓了出来,众官又是一阵拳打脚踢,把两人打死。然后众官将三个人的尸体拖到东长安门外示众,一时之间守城的军校们看到,对三人的死尸又是一阵揍。

明朝官员早年间刚烈如此。

清朝甲午海战失败以后,有人上《请诛李鸿章疏》,结果被光绪帝谪戍军台,清朝百官都说,兄弟好样的,我们给你起个外号,叫“陇上铁汉”。

甲午海战以后,清廷百官群情激昂,把罪过全都安在李鸿章身上,一时之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有个安维峻向光绪帝上《请诛李鸿章疏》。这家伙造谣说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做了日本驸马,而李鸿章本人则把家里的财产都转移到了日本。简直一派胡言。

后该铁汉被光绪帝谪戍军台,立时朝野震动,人人仰望其风采,因他是甘肃秦安县人,所以百官送了他一个外号,呼作“陇上铁汉”。

我说等等,你们只会仰望别人的风采,你们倒是冲进李鸿章府邸,将李打死啊。一群懦夫而已。

2.瓦剌太师也先押着被俘虏的明英宗围困大明京师,结果明朝君臣坚决不跑路,不迁都,于谦等人上疏,有敢言迁都或南逃者立斩。

也先受到投降的太监喜宁的指导,想利用被俘虏的明英宗要挟大明,结果百官上疏,要求明景帝继位抵抗瓦剌,瓦剌太师也先一看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直接押着明英宗围攻大明京师。

大明百官自于谦等以下,皆坚定信心,冒死守卫京师,并下严令,有官员敢上疏言迁都南逃等建议的一概处死。当时京城的部分粮仓在通州,于谦号召百姓帮忙运到内城,运得多有奖赏,一时之间老百姓帮忙运粮食者数不胜数,几天之内将千百万石粮食运进了城,据于谦估计,这些粮食足够用一年之久。

当时京城军民上下齐心,修补城墙,将原来破损的城门修复加固,据说于谦那首著名的《石灰吟》诗,就是在此期间所做,他看到军民加固城墙的时候所使用的石灰,立赋一首诗以自勉: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朝朝廷一面号召全国各地勤王,一面由于谦和石亨等人带领二十二万明军,坚决守卫京城,抵抗胡贼,“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必死,皆用命。”

当时京城九门各门都打得昏天暗地,整整打了五天,连京城里的老百姓也奋起抗贼:居民升屋,号呼投砖石击寇,哗声动天。

也先一看打不进去,又担心勤王的各路明军来了以后,断了他的退路,于是只好带着明英宗撤退了。

相比之下,清朝面对洋人围攻京城,则是咸丰帝北狩热河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两宫西狩。

3.明朝末代皇帝吊死在煤山的老歪脖子树上,清朝的末代皇帝当了日本人的走狗做了汉奸。

你说我凭什么不喜欢有骨气有气节的明朝,而讨厌软弱无能误国误民的清朝呢。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明朝讨厌清朝?

唯一能让辫子鞑靼乖乖听话的只有子弹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明朝讨厌清朝?

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的科技和文化落后了西方几百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