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干热风是小麦灌浆期的主要自然灾害,该如何有效预防?

一,喷洒磷酸二氢钾,亩25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避开大风天,避开高温时间(上午十点后下午三点前),间隔4-5天连续喷洒2-3次。小麦喷洒磷酸二氢钾,有较强的抗干热风效果,并且还能加快籽粒灌浆,提高小麦千粒重,在有干热风气侯条件下能保证小麦稳产甚至增产。

二,对小麦进行浇水,干热风的形成刚好在小麦灌浆期,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是,1.加快小麦成熟甚至死亡,2.减缓干扰小麦籽粒灌浆,形成瘦籽。3.减少小麦千粒重,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浇水尽量避免大水漫灌,这样容易引起小麦倒伏,一般应采取微喷灌技术。

小麦干热风是小麦灌浆期的主要自然灾害,该如何有效预防?

答:5月22日晚间中央台天气预报干热风来袭,提醒麦区做好防范,将危害降至最低。 23日至24日,我们这边气温高达36℃-34℃,达到重干热风级别。

那么,什么是小麦干热风、标准是什么、有哪些危害、应该如何预防呢?



一、什么叫小麦干热风?

小麦干热风,我们这里农民群众俗称“火风”、“热风”、或“干旱风”。干热风是一种复合型大气干旱现象,包括高温、低湿和风三个要素。

主导因素是热,其次是干,风只是加重了对作物的危害程度。干热风一般在春末夏初之交出现,此时正值小麦抽穗、扬花、灌浆之际,由于气温高、湿度低,加上风吹,使小麦蒸腾速率加快,叶片光合能力降低,导致灌浆速率降低、灌浆期缩短,粒重下降,重者植株提前枯死,麦粒秕瘦,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是北方冬麦区小麦生产中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二、小麦干热风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小麦干热风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小麦灌浆期的气象条件规定的。 小麦灌浆期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2℃,超过25℃小麦植株蒸腾量增加,失水速度加快,灌浆速度加快,干物质积累时间缩短,千粒重降低。

如果日平均气温高于26℃,14时气温高于30℃,小麦灌浆受限,高于36℃,小麦叶片提前死亡,灌浆停止。

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要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75%,当田间相对湿度小于30%时,不利小麦灌浆。一般划分为;14时气温大于30℃,田间相对湿度小于30%,风力不小于3米每秒时,称为轻型干热风过程;14时气温大于35℃,田间相对湿度小于25%,风力不小于3米每秒时,称为重型干热风过程。

三、小麦受干热风的危害有哪些表现?

小麦受干热风危害后,麦穗颖壳灰白色无光泽,麦芒尖干枯变成白色,旗叶失绿、凋萎,茎杆青枯,重者炸芒。

干热风轻者可使小麦减产5-10%,重者减产可达20%,干热风对小麦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

四、应如何防范小麦受干热风危害?

1、选用抗干热风小麦早熟品种,避开干热风危害时间。

2、配方施肥,培肥地力,加深耕作层,提高土壤蓄水保水及抗灾害能力。

3、适时浇麦黄水和一喷三防 小麦开花至灌浆期,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杀菌剂+杀虫剂进行叶面喷施,达到杀菌杀虫防干热风,防后期早衰,也可以适当的喷施一些含腐植酸或氨基酸、甲壳素类叶面肥或者调节剂。

小麦成熟前10-15天,浇一次麦黄水,改善麦田近地面温度,可减轻干热风危害。

总之,小麦遭受干热风,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天气多变难以预测,但是要心中有数早作预防,从选种、施肥到麦田管理,都要有所准备,尤其是小麦灌浆到成熟阶段,一定要留意天气预报,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予以防范,防止干热风造成小麦减产。

以上介绍,仅供参考!

谢谢阅读,敬请关注和评论!

小麦干热风是小麦灌浆期的主要自然灾害,该如何有效预防?

再有两天就要到小满了,家里的小麦正处在灌浆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最担心的就是遇到干热风。干热风会加速小麦的根、茎、叶的枯萎,使小麦的灌浆提前结束,从而影响到小麦的产量。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很好的预防干热风呢?

干热风是一种气候现象,通常发生小满前后,也就是在五月的中旬。在这个时期小麦的根部逐渐衰老,底部的叶片失绿干枯,叶片的光合作用逐渐降低。因此,对于干热风的预防通常在小麦扬花后就开始进行。

补充磷肥和钾肥,是预防干热风的关键措施之一。小麦进入灌浆期的时候,小麦对肥和水的需求进入高峰期。与此同时,小麦的根开始进入衰退期,吸收水和肥的能力逐步的下降。在这个时期,对小麦喷施磷酸二氢钾是最佳的选择。通过叶面施肥,可以快速的补充小麦对磷元素和钾元素的需求,同时还可以起到延缓小麦根部和叶片衰老的作用。磷元素和钾元素的补充,还可以起到增加小麦秸秆的韧性,有效的预防后期小麦的倒伏。

在小麦灌浆前期进行浇水,也是预防干热风的关键措施之一。在小麦的灌浆期,小麦对水的需求进入高峰期,土壤中保持充足的水分是小麦高产的保证。另外,过于干旱的土壤条件再遇上干热风,会加速小麦的衰老。在小伙子的家乡豫北地区,灌溉条件较好。村里的在小麦扬花的时候都浇过一次水,到收割都不用再浇水了。在我们村里有几家在小麦的行间套种了玉米,为了弥补土壤墒情的不足,同时也为了避免玉米出现大小苗,以及达到保证齐苗,壮苗的要求,现在都在进行浇水。

那么在进行叶面施肥和浇水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叶面肥结合杀菌剂和杀虫剂喷施,达到一喷三防的目的。在给小麦补充营养的同时,又达到了防虫、防病的目的。在使用叶面肥的时候,还要结合小麦表现出来的缺素症状,有针对的补充相应的营养元素。例如,在这个时候小麦容易表现出缺钙,缺硼的症状,在使用叶面肥的时候可加入糖醇钙和七水硫酸硼。

小麦在灌浆期的浇水时机,越早越好。小麦在灌浆期进行浇水,最好选择在小麦扬花期或者灌浆前期。在这个时期浇水,能够很好的满足小麦对水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小麦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如果在小麦的灌浆后期土壤过于干旱,也需要进行浇水。但是在浇水的时候要关注天气情况,避免浇水后遇上大风天气,使小麦大面积的倒伏。

在小麦收割的前十五天,禁止进行浇水。在这个时间段,小麦本身对水的需求较小,对小麦的增产无益。田间的湿度过大,收割机无法进行收割作业,会影响到小麦的正常收割。去年我家的小麦在收割前遇到下雨天,小麦变成了芽麦,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正常销售。

综上所述,小麦在灌浆期遇到干热风会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对于干热风的预防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在小麦的扬花期或者灌浆前期,做好小麦的一喷三防工作,以及适时的进行浇水。

小麦干热风是小麦灌浆期的主要自然灾害,该如何有效预防?

小麦干热风是生长后期常见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给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一定的影响。

小麦灌浆期是干热风很容易危害的一个生育期,会导致小麦灌浆的时间缩短,秕粒增多,进而影响小麦的粒重,最终造成减产;随着干热风的继续危害,小麦到了成熟期时,会出现早熟现象,缩短正常的生育期,同样造成减产。

据观察,在小麦灌浆期时,如果出现了高温高湿的情况,或者是下过雨之后出现高温天气时,这时候,如果有风出现,就是导致干热风的危害增加,所以,在小麦种植户,注意观察当地的天气情况,提早注意干热风。

干热风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建议要做好提前预防的措施,主要有以下3点:

1、水分要充足,因为小麦灌浆时,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果水分供应不足,导致生长受挫,自身的抵抗性减弱,容易受到干热风的危害。

2、注意田间病虫害的危害,当田间有病虫害时,同样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自身的抗性减弱,加重干热风的危害。

3、在灌浆期时,可喷施一次叶面肥,补充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利于小麦正常灌浆,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以上预防干热风的措施,大家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为什么要这样说?小帮手看到不少农户,在喷施过一次“一喷三防”的药剂之后,基本就不在进行任何管理了,一直到收获,原因是成本问题,一亩地的小麦,利润是有限的,不少种植户能节省一些是一些,所以,能不打药就不打药,相信不少农户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也是实际种植过程中要面对的问题。

关于小麦干热风的预防措施,小帮手就说这么多,如果你还有其他更好的预防经验,欢迎在下面评论中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小麦干热风是小麦灌浆期的主要自然灾害,该如何有效预防?

谢谢回答了,小麦干热风确实是小麦灌浆期的主要灾害,预防干热风属于小麦的中后期管理,中后期管理主要是从小麦扬花到成熟这段时间,预防小麦干热风最有效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浇水,在小麦田后期管理措施中,浇水是最重要的措施,小麦生育后期正是高温干旱,热风侵袭的时期,土壤水分蒸发及植株蒸腾十分强烈,小麦的需水量极大,在小麦抽穗后的30至40天之间内,麦田的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耗水量的1/3。

小麦灌浆水对促进籽粒灌浆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是维持根系生理活性,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运输,提高粒重的重要手段,灌浆有墒,籽饱穗方,是广大农民群众对灌浆水重要性的科学总结。小麦灌浆期应保持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的70%至80%。当低于65%时必须浇水。灌浆水宜早不宜迟。应浇足浇好,是预防干热风最有效的方法。

2,注意,叶面喷肥,小麦生育后期对麦田喷施百分之0.2至0.4的磷酸二氢钾,能提高小麦的抗逆能力,促进灌浆有重要作用,减少水分蒸腾,提高光合效率,有极大的作用。

3,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

小麦生育中后期,气温高,群体大,是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时期,主要病害有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等,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粘虫,要搞好后期综合防治及一喷三防,也是小麦的保粒数增粒重的重要措施。

小麦干热风是小麦灌浆期的主要自然灾害,该如何有效预防?

小麦干热风是小麦灌浆期的主要自然灾害,干热风的特点就是湿度低(干)、温度高热(热)、有一定风力影响(风),如果在小麦灌浆期遇到干热风,主要会影响小麦在灌浆期的灌浆活动,重则使得小麦籽粒干瘪、降低千粒重导致小麦严重减产。

小麦后期植株的水肥传输功能减弱,干热风会加剧小麦麦株的蒸腾作用,导致小麦麦株整体的水肥供应出现问题,同时麦田墒情会急剧降低,土壤干旱会导致麦田内小范围湿度降低,进而使得麦株活力下降。如果干热风现象发生,首先要及时浇水造熵,保证麦田内水份充足,提高麦田内空气湿度,浇水次数要看天气情况而定,至少浇两次水。

为了提高麦株的整体活力,可以喷施适当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钾肥可以通过小麦叶面吸收提高麦株的干热风抵抗力;当然也可以适当的喷施尿素溶液,其目的和喷施磷酸二氢钾的作用类似,既可以补充叶面水肥也可以提高植株活力;也可以在麦株生长中期喷施矮壮素提高麦株的整体品质,粗壮、管壁后,用来提前预防干热风的影响。

敲个黑板:预防干热风还需要从根源抓起,选择抵抗干热风能力强的麦种进行推广种植,适当喷施矮壮素或者磷酸二氢钾提高麦株质量;干热风来临之前做好麦田的灌水工作,提高麦田墒情,干热风期间做好灌水方便及时对麦田降温提湿;看苗情和墒情,做好干热风的其它预防补救工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