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朝第一猛将徐达?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徐达是个很厉害的大将,是类似于韩信之类的人物。

徐达22岁跟随朱元璋打江山,深受朱的信任和重用。

1354年,朱元璋离开郭子兴的时候,徐达就跟着他,自立门户。

随后几十年,徐达为朱元璋四处转战,打仗赢多输少,是打下大明天下的最大功臣之一。

期间,徐达和朱元璋的私交也很好。

1355年,朱元璋被孙德崖部下扣留,危在旦夕。关键时刻,徐达挺身而出,愿意取代朱元璋作为人质,最终解决了这个危机。因为徐达舍身相救,朱元璋对他更是极度信任,委以重任。

如果徐达只是趋炎附势,就没有必要冒着自己生命危险这么做。可见,徐达对朱元璋是真的忠心耿耿。

随后,攻下南京的是徐达,打垮陈友谅的是徐达,瓦解张士诚的是徐达。

1368年,朱元璋登基建立大明,徐达是头号功臣。

明朝建立以后,率领明军主力北伐的,也是徐达。

当时徐达率领25万明军作战,基本就是明军的大部分力量了。

如果徐达要想反叛,朱元璋就死定了。

然而,朱元璋还是对徐达非常信任:徐达才是真正的大将之才,常遇春虽战功卓著,擅长具体作战但大局观较差。

徐达此次北伐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所到之处不滥杀,不抢掠,不破坏,人民群起拥护。

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徐达就占领山东,又闪电占领河南。

1368年徐达杀入河北省,7月元顺帝见势不妙,仓皇逃往蒙古草原,由此元朝等于灭亡。

后期的扫尾作战,徐达有击溃元朝最有实力的军阀王保保,占领山西以及整个西北。

鉴于北元还有一定实力,1370年,徐达受命为征虏大将军,兵分两路北上讨伐北元。

徐达连续转战,将北元主力击溃,元顺帝惊慌中病死,北元一蹶不振。

徐达立下如此战功,有意思的是他还得以善终。

徐达50岁就退休回家,几年后病逝。徐达的子孙都被朱元璋善待,甚至同他结为亲家。

朱元璋对徐达评价很高:一贯不骄不傲,女色无所爱,财宝无所取,公正无私,像日月行天一样光明磊落,大将军就是这样的人啊!

如何评价明朝第一猛将徐达?

第一猛将?印象中大将常遇春枪法无敌。还有敌方一猛将抢法同宗。元帅徐达忠勇谋三全。读此历史久远,记不清了。

如何评价明朝第一猛将徐达?

明朝元帅徐达的老师是元朝重臣托托,在滁州之战是师徒的较量。义军人少元军人多被围数月,义军生死悠关之际形势发生转变,元朝派出使者以托托围而不歼,与徒弟徐达勾搭图谋不轨为由逼托托自尽。徐达以此大做文章,元朝许多将军都是托托提拨出来的,徐达派出许多说客去游说。多数将军纷纷起义或不战而降,使元朝土崩瓦解元顺帝出逃,义军反败为胜取得胜利到明朝建国。徐达军事才能和谋略胜人一筹明朝第一功臣。

如何评价明朝第一猛将徐达?

徐达是开国勋臣,他也是有眼光明智的人物。大明建国之右,他了解朱元璋的为人,及早辞职,退居二线,只享受皇帝封给他的公爵待遇。避免了朱元璋对他的杀戮。保住了其儿子的荣华富贵。其它许多功臣都被朱元璋杀掉,解除了皇帝尾大不吊的忧虑。徐达和汤和都保住了自己的爵位。避免了因功高盖主的嫌疑。

如何评价明朝第一猛将徐达?

首先感谢您的邀请!

徐达朱元璋的发小,两人从小玩到大关系铁到没朋友!徐达22岁追随了朱元璋,帮助朱元璋歼灭陈友谅,除掉张士诚,初显才华!然后统兵北伐,与元军大站,最后帮助朱元璋顺利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可以说是不世之臣!在征讨陈友谅,张士诚,元军的时候他严肃军纪,不扰民,不劫财不贪恋美色,指挥作战他言必行行必果,有勇有谋,冷静果断!最后重病逝世!有传言是朱元璋为了他下一代的统治毒死徐达的,我们无从考量。

以上就是徐达的大致生平可能我了解的不是很全面希望广大历史爱好者积极指出不足我们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如何评价明朝第一猛将徐达?

徐达为人谨慎,文武双全,善于治军练兵,是大明第一功臣。关键他情商高,知进退明事理,可以算一名儒将。

徐达,字天德,大明开国功臣,淮西二十四将之首,死后追封常山王为开国六王之首。

徐达一生可以概括为“扫荡天下,驱虏平蛮”。

他随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集庆,灭陈友谅,灭元,北伐北元(元朝残余势力建立北元),平定天下,一生战功赫赫,史上未有。此外他还善于练兵治军,他与士兵同甘共苦,治军严谨,令行禁止,诸将都害怕他。就连常十万也臣服于他,常常作为他的副手先锋。徐达虽读书不多,但善于学习,尊重儒家学会了许多道理,他的军队也是一支仁义之师,南征北战多年能严格约束士兵,对百姓秋毫无犯。他的治军为政等宽严相济,张驰有度伸手士兵爱戴。

治军有方的徐达政治上也是一把好手,他常常沉默寡言,但回答问题总能一针见血,深受好评。他筑关设卫,保护了明朝领土,一改蒙元积弊,使边境得以安全,有效地制止了北元残余南下侵。

他的情商很高,一方面将领遵奉其令都凛然畏惧,而在太祖面前则恭敬谨慎像不敢讲话一样。他懂进退知道“伴君如伴虎”,作为朱元璋的发小一直对他恭敬又加,就连下棋都不赢而不输,满足了朱元璋胜利的愿望但不失去游戏体验,胜棋楼上“万岁”传为佳话,他一生小心谨慎从不居功自傲,最终得以寿终就寝,佩服之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