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儿时过年的景象吗?那时的你过年最期望的是什么?

上个世纪60年代是中国的自然灾害时期,农村生活状态十分坚难,,我从小失去双亲,是哥哥代大的,在农村,能够吃上饭也是难事,过年里,炒豆枒,炒豆付是难得的好菜了,肉就不用想了。现在好了想吃什么东西都可吃到。

你还记得儿时过年的景象吗?那时的你过年最期望的是什么?

我是50年代末生人,儿时是在六十年代过来的。那时是在东北的一个小山村里,过年就盼着穿新衣服,吃好东西,大人们忙天忙地,扫房屋扫庭院,杀猪宰鸡办年饭,小孩子们则欢天喜地地到处跑着玩。年午更放鞭炮,打着纸糊的小灯笼串门玩。初一老人给几毛钱的压岁钱,村里有秧歌队,踩高跷的,有化妆成唐僧八戒孙悟空沙和尚的,有化妆成桃园三兄弟的,出来就是一大溜,有男扮女装的假姑娘,骑毛驴的,划旱船的。那时候的人虽然穷,但那过年的喜庆气氛,却比现在浓烈多了。现在的人是富裕了,不缺钱了。但过年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你还记得儿时过年的景象吗?那时的你过年最期望的是什么?

记得哦,最期望的是得红包来买自已想买的东西零食!

你还记得儿时过年的景象吗?那时的你过年最期望的是什么?

我离儿时过年的时间已经跨过半个世纪了,那个年代的成年人都在忙着挑水、劈柴、洗衣、用手工制作各种年糕、水饺、鱼丸等食品,要让年夜饭稍微做的丰盛,成人们都忙得不可开交。而小孩们就开心了,他们有的玩捉迷藏的游戏、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绳、有的看连环画图书。那个年代长辈给小孩的压岁钱很少,给个一两毛钱,最多5毛钱就差不多了,更多的是小孩向长辈们拜年时,长辈们会送一些桔子、瓜子、花生、年糖年饼之类的,当然还有一些小玩具等。

要说我儿时过年时最期盼什么?我觉得应该是穿新衣、戴新帽,因为那个年代平时穿旧的衣服比较多,而且很多都是有补丁的,平时新的服装鞋帽舍不得穿,小孩们只有到亲戚家做客,或者逢年过节,父母们才让穿上新衣裳,过年时感觉穿上新的服装鞋帽,特别的神气,心里觉得乐滋滋的。

你还记得儿时过年的景象吗?那时的你过年最期望的是什么?

记得,就是太穷了,我出生在农村!生活不富裕,早上吃的是杂粮,中午也是一样,有时吃点粥,到晚上才有饭吃!猪肉别想了!看年看月才买点猪肉吃!要到过年才有!不是年年有猪杀过年的,没有那年买点算了,俗话说:一年不忙!忙三十夜!从早上吃了饭,都忙着弄年夜饭!杀鸡,杀鱼,酿豆腐,蒸扣肉,香肠,还有蒸鸡蛋,猪脚等等…忙得不可开交!我也特别高兴,帮忙,弄一餐丰富的晚饭!这些都是我儿时的经历,我最期望的是我又长一岁了!过了一个团团圆圆的年夜饭,还有!父母对我痛爱有佳!我在成长中长大!

你还记得儿时过年的景象吗?那时的你过年最期望的是什么?

我们小时候生活在油田,位于西北大戈壁滩,周围没有人烟,很荒凉。过年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是单位组织一些文艺演出和游园节目之类的。

但是小孩子们却很高兴,早早的换上新衣服,拿上小鞭炮,就那种一百响的小盒装,还舍不得一挂一挂的放,把小鞭炮拆开放在兜儿里,一个一个点着放。好像除了放炮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男孩儿女孩儿都放炮,而且那时候的炮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花样,就是那样大家也都兴高采烈的。

因为我们生活的地方比较偏远,就是过年贸易公司卖的糖果也都是那么单一,甚至连牛奶糖都没有。所以一到过年,就特别的期待老家的亲戚给我们邮寄的糖果和花生。

老家的五香花生吃到嘴里焦香酥脆,特别好吃。还有各种各样的牛奶糖,包着漂亮的糖纸,吃完糖糖纸都舍不得扔,一张一张都收藏起来夹在书里。

虽然说玩的东西很单一,好吃的东西也不多,但是一到过年却能感受到那浓浓的年味和喜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