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省直机关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体验?

我就是一名省直机关公务员,我辛辛苦苦的遴选来到省直机关,工作了三年,我谈一下我的切身感受,应该算是权威的解答吧。

关于地位

估计每个人都希望到省级机关工作。因为省级机关在省城里面。自己的生活环境能到进一步的改善。当然,小孩子能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很多年轻人都拼命的往省上考。省级机关,毕竟是领导机关。掌管着某一个系统的一些相关业务。管理的辖区也是整个省。至少有10个市,100多个县。在你所主管的领域方面,当然是省上说了算。所以不管你是领导还是科员,如果你下去调研的话。下面的人都会把你当成很大的领导,毕竟你才是权威。一般科员都是县里面的局长,市里科长接待。如果是处长下去,下面至少市局局长,有时候是的副市长陪同。当然,这只是对下。但如果你在机关里面,机关处级干部才只是中层干部。出去一下就纯属于打工的,加班熬夜肯定只有你了,当然,跑腿的事情也只有你。偶尔处长会帮你去协调一些事情。

关于待遇

很多人说省级机关待遇很好。我也是冲着这个信息来的。我到了省级机关才发现。省上待遇真的让人匪夷所思,以前认为到了省级机关,你只需要用心工作,其他的事情你都不需要管。事实让我大跌眼镜。工资是拿的全省的平均水平。如果你跟省城市局比较的话。你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特别是你所在的那个省会城市是计划单列市的话。你的待遇不如他的一半。就以我为例,以前我在一个三四线城市,工资能拿到5000。到了身上反而掉了700。至于年终,你心里更有落差了。很多人都会说身上有福利分房啊。我只想用呵呵两个字的回答!福利分房已经取消了。很多人又会问,小孩子的教育不成问题啊,确实省级机关。小孩子的教育不是很大的问题。一般都会安排在省直机关幼儿园。这也是唯一有获得感的地方。至于你平常的日常起居住行。刚来的省城公务员,面对最头痛的一个事情就是房价,以自己的工资推算。至少要工作五六年才能存够首付。当然,我的同事。如果不是本地人,很多人已经成为房奴一族了,一个月发到手的工资够还房贷。如果另一位没有工作的话。就只能靠父母的养老金了。

关于前景

省直机关的公务员,在职级晋升这一块,还是比较有优势的。一般四级调研员以下,都不需要考察,到点就升,而且只需要领导签个字就可以。但是如果你在市,县的话。职级有名额限制,相当的竞争激烈比较强。在市和县有论资排辈的现象。在省上不存在这一情况。所以,如果你没有什么很远大的理想。退休能混到个一级调研员。但是如果你有很大想法,想到一个副厅级就难了。这又有多方面因素决定。取决于你的部门性质如果你在省委和省政府办公厅的话,省委组织部,发改,财政等等重口部门,你需要做的就只有努力和用心工作。到厅级干部根本不需要你考虑但是如果你在普通的部门,你非常努力,只能到处长这个级别了。如果你的一把手不推荐你的话。这就应该到了你的职业生涯的瓶颈期。当然,如果你自身有人脉的话除外。

关于相处

省直机关一般一个处室也就七到八个人,下班后都是各回各家。省直机关的人情味要淡一点。这个跟市和县就有很大的差别了。因为基层毕竟就是有那么点人。大家都是共同做事,领导跟兄弟一样。在省直机关,处室和处室之间几乎不交流。更别说平时同事间聚聚。甚至处室和处室之间有一些隔阂,有时候也会因为领导安排了一件事情,不是处室职责范围内的。会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自然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甚至希望很难锻炼人,基本上处于以下干部很少说话。特别是口才这方面。因为经常只有听会。我不能开口说话。所以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会慢慢变得很弱。

关于出路

估计每一个省级机关公务员。最好的出路最好的出路就是下派到市和县,因为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走上领导岗位。而且这也是锻炼能力最好的途径。以一个副处级干部为例。下派到县至少是要任副县长的。有的还要任县委常委。有自己的司机和服务人员,日子肯定比省上潇洒的多。所以很多下派干部都不愿意回原单位就是这个道理。我一个朋友。就是下派到一个任县委常委,后来就把编制留在那里,因为省上的干部。通过给地方带来很多项目和支持。所以很受县上的重视。工作不到几年就可以提拔了。目前是副厅级干部,算是人生走上巅峰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了。也希望看完以后的人关注我一下。@八股文 ,持续分享体质经典。也欢迎各位有什么问题私信我,我一定耐心解答!

做省直机关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体验?

我有一个朋友,在省直四大机关之一的政协财务资产管理处当差,我问他有什么体验?他说,有时有一种天上神仙的体验,有时又有凡世人间的体验,甚至有时是一种地狱的体验。

首先是天上的体验。

他说,他在省城工作,每次回县里,不管公事私事,体验就不一样了!

县里的领导捧为座上宾不算,各级领导还得排队请他吃饭。因为他的级别是正处级,和书记县长是一个级别,他们想了解上面的各种情况,还得他通风报信。

下面各级官员也是看领导的脸色,不敢怠慢。

他每次回来,县里面的领导嗅觉可灵敏了,他还没到县城,电话就打个不停。

每次都热情接待,希望他在大领导面前讲好话。

可是,他哪里有接触大领导的机会?!但是地方上的领导,还是希望他有机会和领导在一起的时候,多多美言。

其次是人间的体验。

他说,别以为自己为省厅工作有多辉煌,其实每天都是干一些最底层的工作。扫地,打开水。

但是,就是沾染了“皇城”的气息,有时也免不了有点趾高气昂。

在省直机关,作为一名基层员工,太普通了,就像菜窖里的土豆一样普通。

在他们机关,只要你不犯错误,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当上一名处长是没有问题的,基本上是按照一步一步往上爬,就可以了。厅级的都一大把,省部级的就有点难了。

其三是地狱的体验。

他说,在单位里,他是在最边缘的部门,相当于是后勤里管理扫把、铁铲之类的,没有什么权力,平时在单位里被人吆来喝去的,感觉低人一等。

有时甚至怀疑自己在人间地狱,有一种永无出头之日的体验。

他说,在单位里,很多人都是正厅、副厅的级别,自己一个处级干部,连跟班都谈不上。

每天上班,有一种仰人鼻息的体验。

其实,所有的体验,都是“相由心生,境由心造”。我们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自己过得好、过得舒服就行了。

做省直机关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体验?

省直机关公务员,看上去很屌,实际上很low。

穷省挣四五千块钱的工资,又没有基层可以捞油水的权力。他们就是普通上班族一员,比如交通工具来讲,有的开车,有的坐公交车,还有的骑电动车。像我,有时候开车,有时候坐公交车,有时候骑自行车,天气舒服的时候也会偶尔不行一个小时上班。

对于刚进省直机关的公务员来说,也许会感觉自己步入了人生的巅峰。比如我刚进机关的时候,由于干的是会务工作,经常穿梭于省四大班子会场,接触的都是省部级领导,全国“两会”也去过两次,中央领导也近距离接触过,当时感觉自己特别牛,见过别没有见过的世面。

但实际上呢,省直机关公务员个人是没有多少权力的,我们国家的体制,权利一般在基层。所以,在省直机关工作,干的是顶层制度设计的工作,拿着是中等偏下的工资,过的是普通人的生活。

至于前程,一般30多岁到处级干部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再往上就要看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了。这只是级别待遇,如果你要想当“有权有势”的官,那只是很少一部分省直机关的公务员能够实现,一是要当官就要去地市,而一般地市官员主要从县区提拔上来,二是省直机关干部在省城都是有家有孩子需要照顾,一般也不愿意去地市任职。

对于“钱”程,既然选择了公务员,就不要太看重金钱,太看重你到了有权力的位置,必定会进行权力寻租,这样的后果必然是“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到头来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做人,普普通通,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最重要。

做省直机关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体验?

省直机关公务员站位高,职责重,有种种优势,也有一些劣势。

首先,省直机关是全省政策的制定者,站位高,一举一动都影响全省。因此,工作要很细致,如果文件中用错了一个字,会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

另外,省直公务员加班多,出差多,经常在外开会,下市县考察调研等,大量占用休息时间。我们系统的省局就经常周末加班下任务。

当然,省直部门之间也是忙闲不均,内部处室之间也忙闲不均,核心业务处室和办公室特别忙。

第二,省直公务员社会地位高,下市县调研时受追捧,最明显的就是语言贿赂,哪怕一个科员也被叫做“处长”、“主任”,众星捧月,很给面子,不会得罪。

另外,由于掌握对市县的考核权力,一般让市县帮忙办些小事,市县不太会拒绝,隐形的权利不小。

第三,省直公务员提拔方便。省直部门级别高,领导职数多,能力强的公务员都能到副处、正处,大的厅局还能展望副厅级;四级调研员之前更是到点就提,退休之前还能进步不少,这是基层公务员无法想像的。

另外,教育、医疗等资源比基层好非常多,像是省直幼儿园,只有省直公务员的孩子才能就读。

而且,有些年轻有为的省直公务员还能下放市县,主政一方,比基层苦熬资历的快捷很多。

第四,省直公务员的工资不一定高。像我所在的浙江,省直公务员的待遇是不如杭州市直公务员的。毕竟,杭州的经济水平高出其他市不少。

这也是省直公务员经常吐槽的地方。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做省直机关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体验?

我在省直机关工作。上周,刚从下面市县开展督导调研工作回来。谈几点感受:

到一个县里后,县里主要领导对省直部门开展的工作很重视。一般都有“对应级别”甚至高一级的官员与你对接工作。如你是副处级干部,至少会有一名常务副县长级别的官员与你谈工作。

县委书记、县长一般工作比较忙,不会直接与你进行工作接触。但会安排与你一起吃工作餐。虽然是工作餐(没有酒水),而且是分餐式,但一把手与你一起进餐,也是体现县领导对省直单位的高度重视。

工作时间不长的话,县里领导会分工安排。通常书记和县长分别安排与你进餐。吃得也简单,就是普通四菜一汤那种。但政治意味很重!一把手对你和言悦色、客客气气。饭桌上,大家都聊一些与工作相关的话题,主人表达欢迎和尊重的话语。但更多的是聊些“接地气”的家常话。比如,哪里人,个人经历等.......所以:

如果你在省机关工作,而且已经到了副处以上级别。那么你到下面市县检查工作时,你会受到的政治待遇很高的。

一旦回到机关后,又是另一种工作状态了:

1.正处以下都是干活的。通常一个处就那么三五个人,每人分管几个方面的事。身为处长,都是个“大办事员“而已。你不干,没人干。

2.加班是常态。你肯定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但你不知道,正常上班时间根本干不了什么业务上的事。一会要学习文件,一会领导找你安排工作,一会别的部门来电讨论工作分工,一会下级单位问这问那.......8小时过去了,你发现自己手头上的业务并没有做多少,那么好吧,加班去干!

3.出差无定势。经常的情况是,在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领导会把你叫去安排“一件很重要的任务“”。而且时间非常急,你根本无法预料!

做省直机关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体验?

中部经济弱省省直机关,办公室骨干材料狗,入职近5年,感慨颇多。

1.整体感受:压力很大,但还能hold住。办公室工作,尤其是写材料,在机关单位不光是忙,关键是精神压力大。给单位班子成员和主要领导写的讲话稿、调研报告、工作总结、信息报送、整改等乱七八糟的材料,粗略一算一年不下20w字,上不封顶,工作量大不说,关键是材料非常严肃,带着镣铐写文章。Z治性强、政策性强,容错率很低,一旦出错,那就是天大的错。

2.忙、忙、忙。朝九晚五只是传说,一般提前一小时到办公室,考虑一天的工作,一年下来也没午睡过几次,晚上几乎九十点下班,遇上赶材料通宵也很常见。碰到要开大会,晚上凌晨回去,早上四五点到会场,忙里忙外,就怕有一点纰漏。周末平均能休一天算正常,偶尔没啥事正常休息,多数时候要加班。领导一句话,够你忙一周甚至更久。

3.材料磨人。机关几乎所有处室、所有干部都要写材料,但给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写材料,那感受难以形容。一个综合性材料没改到五六遍到不了分管领导手上,写领导讲话更费神,五稿六稿,刚刚起跑;七稿八稿,搞了又搞;九稿十稿,回到初稿。我的文件夹材料名一般是一稿、二稿...七稿、八稿...终稿、终极稿、终极绝杀稿,崩溃。写材料磨人,改材料也磨人,材料走程序一样磨人。

4.协调内外考验人。领导交办的事,往往涉及其他处室、其他单位,甚至地市同系统业务口子,推动一件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懂得协调其他力量,但是过程中经常遭冷眼和推脱,干起来心累。

5.收入待遇还行。省直单位福利收入还是可以的,至少能在所在城市过上中产生活,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我在内地省城,一年不一定能挣很多,但每月工资足额按时到账,公积金、医保等五险一金相对高,一年几个奖,车补,三节福利,电影蛋糕卡等乱七八糟,福利还是可以的,家里一部分开支能覆盖。如果运气好,还能赶上单位的集资房,价格很低的那种。对公务员来说,车、房这些通常不需要太焦虑,几年下来都会有。另外,一般单位都有食堂,我们家除了周末,基本都在单位食堂吃饭,解决了大问题。

6.体会到了一点荣誉感。一般来说在机关单位上班比较能得到尊重,尽管没什么权力。无论是回老家,还是亲戚朋友家,他们对你多有恭维。在家人和亲戚朋友面前,能比较多的得到认可,尤其是得到丈母娘的认可,这很重要。丈母娘开心,老婆就开心;老婆开心,家庭就和谐。

上面谈的主要是办公室搞材料一点体会,不是所有处室、所有口子都这样,但有很多共性的方面,以点带面,可供参考。

当然,令人吐槽的地方也不少,很多时候都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以至于有人混日子,忙闲不均,真的是忙的晕头、闲的抖脚。

再有,会干工作很重要,会汇报工作更重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