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到参公单位,身份科员,现在岗位需要,有机会任副科事业领导干部,去不去?
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支撑,一般不建议公务员或参公人员去事业单位任职,哪怕是提拔
参公人员虽然使用事业编制,在编制上和公务员有差异,但因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执行的是公务员工资待遇和晋升模式。其招录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后必须进行参公登记,实质上与公务员无异。在很多地方,参公人员和公务员已经实现无障碍交流,只要有工作需要,参公人员可以随时调任行政机关,同样,公务员可以调整到参公单位任职,彼此之间在晋升和待遇上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参公人员到普通事业单位任职是有本质区别的。一旦从参公到事业,参公的身份就会丢失,不再享受公务员待遇,什么车补、年终绩效等福利将不能享受,提拔晋升也将大大受限,从“快车道”驶入“慢车道”。
最关键的是,从参公到事业容易,因为身份的丢失,再从事业回参公过行政机关就难了。按照公务员法,事业编制要想转公务员或参公身份,必须走调任程序,通过调任进入参公单位或行政机关担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才能置换身份,变为公务员(参公人员)。事业编调任机关,一般要求在事业单位取得副科以上职务,且任职满两年以上,同时要有接收单位,单位还必须要有空编,经编委会研究同意,如果是组织部管理的干部还必须经当地常委会研究同意,才能完成调任。期间需要具备的条件,必须经过的程序,以及对人脉资源的需求都非常高,没有一定的实力很难做到。
正因为诸如此类的种种不利,很少有公务员或参公人员愿意去事业单位任职哪怕是提拔。小公单位有个科长,年前领导想提拔他到二层事业单位任副处级领导,思前想后最后他放弃了,放弃的主要原因就是怕出去容易回来难。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公务员已经开始实行职级并行,不能提拔还可以逐级晋升享受待遇,而一旦去事业单位,就没有了这个政策。像题主这样,现在是科员,以后职级并行怎么也能混到二级或一级主任科员,甚至四级调研员。而如果去事业单位,虽然看着是提拔副科(管理八级)了,一旦以后晋升不了,就只能在原地踏步,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当然,如果有关系,有能力,可以保证以后有去有回,有机会提拔还是要去的。除此之外,个人建议慎重考虑,风险太大。
公务员考试到参公单位,身份科员,现在岗位需要,有机会任副科事业领导干部,去不去?
只要公务员身份不变,绝对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只要身份不变,理论上能去就能回,这基本已经保证立于不败之地了。何况去的话会有很多好处。
现在的单位一般都是比较饱和的,你想当个领导必须要熬资历,但是你前面进来的还在排队呢,没有好的机会,得等到猴年马月去。去事业单位干个副科级领导,就等于直接上一个台阶了,这是一条捷径。不知道题主是在省市县哪一级,在县级的话,现在的老同志一辈子能干到副科已经很不容易了。只要副科解决了,以后找机会调回来,跑赢大多数本单位熬日子的人。
去当领导的话,毋庸置疑会有较大的挑战,压力、疲惫、劳累,但同时也是锻炼你的重要机会,你在管理、领导、人际等等各方面的能力会飞速提升,这些东西,你不到那个位子上是不会接触的。
当然,也要自己评估是坑的可能性。你要相信我如果是一个香饽饽,绝对轮不到你,那这背后肯定会有一些困难,只要你有能力,肯吃苦,爱动脑筋,得到上级的支持,过程或许会有曲折,但最后一般都能拿下的,因为事业单位也是政府的门面,不会让它烂摊子的。
公务员考试到参公单位,身份科员,现在岗位需要,有机会任副科事业领导干部,去不去?
不要去,去了就丢了参公身份,想要再回参公单位就难了!1.参公人员晋升途径和公务员是完全一样的,最好还是按照公务员晋升程序慢慢发展。
参公单位和公务员单位在人员管理上基本上是一样的,参公人员享受公务员的一切待遇,不论职务提拔、职级晋升还是工资待遇等,完全和公务员相同。参公人员虽然使用的是事业编制,但是和事业单位却是完全不同的。参公人员和公务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调动,而事业人员却不能随意调入参公单位。也就是说,参公人员和事业人员是有本质区别的,最好还是按照参公人员的晋升程序慢慢晋升。
2.事业副科想要回到参公单位,还需要重新履行公务员调任程序。事业人员转为参公身份和转为公务员身份的难度是一样的,都需要经过公务员调任程序。你担任事业副科干部的,也就是担任事业管理八级岗位,事业管理八级岗位以上就具有了调任公务员的最基本条件,是可以调任到公务员单位或者参公单位的。但是,由于领导职数限制,事业人员是很难调任公务员领导岗位的。比如,人才交流中心的副主任是事业副科级干部,需要直接调任为人社局副局长的难度是很大的,一般只能向乡镇调任。
3.参公人员即便提拔不了,也可以通过职级并行晋升至四级或三级主任科员。参公人员和公务员一样,也是享受职级并行政策的,你完全可以等着职级并行政策来晋升职级,况且如果有机会还可以提拔为领导职务。职级并行政策对三级主任科员以下的职级是没有怎么限制的,即便是县级以下机关,一至四级主任科员的职数也可以达到公务员职位数的60%,四级以下主任科员,基本上到年限就可以晋升,就算职数无空缺,也晚不了两三年,比现在提拔一个副科级干部要简单的多。
总之,最好不要到事业单位任职,因为将来想回来不是那么容易的。公务员考试到参公单位,身份科员,现在岗位需要,有机会任副科事业领导干部,去不去?
公务员和参公人员调整到事业单位任职,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人员,其公务员身份都会自行失去,成为事业人员。虽然到事业单位可能提拔为领导干部,但随着新《公务员法》职级并行政策的实施,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只要符合条件,套改为一级科员并晋升四级主任科员,甚至三级主任科员,都是非常有可能的事,不仅个人收入待遇不受影响,还保留了公务员和参公人员身份,也保留了以后晋升领导职务,或者按职级并行享受待遇的机会,远比得到一次提拔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机会更好。
但是,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这种答案并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通过省考到参公事业单位的参公人员,在本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前途命运会发生巨大变化,应该及早准备自己的出路。即使没有选择,也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到时候措手不及,心里面怨气冲天,对自己的工作和发展造成影响。
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其承担的行政职能划转到相应的政府部门承担。事业单位不再承担行政职能,就没有了参公的依据。新《公务员法》规定,除部分法律、法规授权承担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可以参公管理外,其他事业单位都不能参公了。从目前的改革进展来看,唯一确定的是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继续参公,而行政执法单位目前批准的也只有农业农村、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场监管五个执法机构,其他部门的行政执法职能改革,依然没有任何消息。由此可见,各地能够保留参公的事业单位,少之又少。
从辽宁省已经率先完成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工作来看,事业单位整合设置,县区机构精简率在90%以上,除行政执法外,所有事业单位不再参公。虽然人员转隶方案确定,省考参公人员、群团参公人员、军转干部等六类参公人员可以在党政机关公务员岗位自由转任,但由于党政机关行政编制短缺,能够自由转任的机会基本没有。参公人员基本上都是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暂时保留参公待遇,以待进一步改革方案出台。目前,新《公务员法》职级并行实施后,在套改阶段,由于辽宁省参公单位全部撤销,原参公人员不能参与“职级并行”,已经造成了极大的矛盾和问题。
除辽宁省外,其他省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也都在分步进行,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改革基本成型,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也将在年内完成,参公人员的转隶,都将在年内实施。因此,对于未改革的地方的参公人员来讲,如果有机会到调任、晋升党政机关工作,登记为公务员,必须牢牢把握。退一步讲,如果有机会到事业单位提拔任用,即使有可能失去参公身份,也值得考虑。因为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参公身份迟早会发生变化,还不如提前行动,掌握主动权。
公务员考试到参公单位,身份科员,现在岗位需要,有机会任副科事业领导干部,去不去?
乐在职场答题:这个问题是相对的,要根据每个人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学历、年龄、个人的追求以及要去的事业单位性质等综合因素来评定。
如果前途发展情况均等条析,可以选择不去;如果机会难得,过去前景很好,可以考虑。我从个人情况分析、调动的单位与原有单位比较分析、个人观念三个作个简单分析。一、个人情况分析根据问题,题主是公务员考试到参公单位身份为科员,那么目前至少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比较年轻,工作很突出,业绩好,且被领导认可,故才能够及早提拔到领导岗位。
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我举一个身边的实例,
我曾有一名公务员身份的同事在换届时,同意提拔到事业单位任职,因为单位和个人的原因,4年后被提拔到事业单位任正科级领导职务,符合45岁以下年龄,再次换届时就调到乡镇任一把手,完美的实现了人生的转变,既提拔了又转回到了公务员队伍当然或许这也是一种特例。
但我了解的另外一个朋友,他一直不愿到乡镇工作或离开机关到事业单位,10年过来了,他还是原机关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人挪死树挪活”。
所以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不要一味的吊死在一棵树上,提拔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提拔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当中的很重要一部分。
但要注意,如果去事业单位工作,万一不能够在调回公务员的话,确实也是有损失的,因为事业单位到公务员现在只能够实行调任,通过调任时必须要在事业单位两年以上且原单位空岗,或者是任职才有机会回到公务员队伍,所以确实必须要谨慎。
二、要调动的单位与原有单位比较分析(一)关于调动的事业单位。一是了解工作性质。如果这个事业单位承担的工作性质是管理类的,那么这个事业单位很可能下一步也会参公,如果这个单位承担的是企业性质工作,那么有可能下一步机构改革它也会变成企业,因此要具体分析这个单位的工作性质。二是全面了解单位情况。要更好的胜任一个单位的领导,必须先对它下一步的改革要有一定的了解,要把这个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结构,以及相关的情况要全面熟悉。
(二)关于原有单位。如果你继续在原有单位不动,你也要仔细分析一下,你是继续提拔成中层干部或者是走职务职级晋升的道路,继续从四
级科员、三级、二级、一级等逐级晋升吗?要对原有单位的发展前途做一个对比和比较,下面我把公务员职务职级晋升等次附在后面,你可以了解一下你目前的情况及其发展方向,副科级相当于视同四级主任科员的待遇,在事业单位是管理八级。
三、关于个人的观念问题公务员的优势还是比较突出的,一是晋升提拔的途径更广,二是收入和待遇相对更高,比如车贴;三是公务员身份非常难取得,跨出了这个门槛,如果在事业单位又没有得到更高一层的晋升,原地踏步,很有可能就回来不了。
但是不是离开了公务员队伍就没有前途的呢,其实这个就是要看个人的观念,很多人离开了公务员队伍,在企业一样做得非常好,做到了领导层以后,收入要比公务员队伍的高很高。
我的一个同事是行政部门的领导到某个国有公司任董事长之后,年薪是原有工资的10倍,对于我们来说是望尘莫及的,别人干一年我们要干10年。
总结:通过上面的解释,可能你心中已经对你的去留有了答案。我只想说总结2点:1.人事问题上千万不能够只看到一点,要全面分析综合考虑;
2.有些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命运不是自己完全能够掌握的,特别是进入到体制内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所以必须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出决定前,要把最坏的方面先想到。
点击右上角关注【乐在职场】,每天送你职场干货,解惑职场烦恼。更有惊喜大礼包等着你!公务员考试到参公单位,身份科员,现在岗位需要,有机会任副科事业领导干部,去不去?
此类问题很多,不过明确建议,不去,公务员考取的参公,也是公务员,一旦去了,就有去无回,很难在回到公务员单位,具体来说:
首先,从个人职位的发展来说,说真的事业单位副科,也就那样,你得了副科,就一定能升到正科吗?很难说,在区县,事业单位副科升正科,都得去乡镇解决身份,当然地市级还是可以,但是,如果是公务员,在区县一级,你的副科也是迟早的事,而正科则是时间到了就会有。在地市,基本上时间到了且有职位,那么你都可以的提,而且公务员还是有机会冲击副处级岗位的机会(相同的公务员正科和事业单位正科,共同竞争事业副处,前者肯定竞争力大)。
其次,在收入方面,参公岗位也是完爆事业副科,你去事业单位任职副科,工资还没有你现在科员岗位工资高,而且事业单位工资增长只能依靠职务,比如你是副科,要增长工资,只能等正科,而科员岗位,时间到了你就可以升职级(主任科员1、2、3、4),这就伴随着工资的上调,最后下来,事业正科与公务员正科工资相差一千以上。
最后,其他方面差别也很大,比如退休以后的待遇,改革时候的稳定性,提拔的优先性等等,都是差距,不要一时心动,做出后悔选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