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和四大丑男是谁?

古代四大美男,专情、骁勇、病娇,结局不好,但四大丑男,各个才华横溢、家喻户晓,你肯定认识好几个。

有关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潘安、兰陵王、卫玠妥妥占了前三名,但第四位美男子,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宋玉,有人认为是嵇康,不过,不管是谁,他们的结局都很凄惨。

第一美男:潘安,专情的俊俏文人。

潘安,是西晋著名文学家,有“河阳一县花”之称。

据史书记载,他每次一出场,总有无数少女在后面追着献花,献果子。那场面,颇有全民追星的架势。

《晋书》记载:“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从《晋书》的记载来看,除了年轻女郎,潘安还吸引了一对妈妈粉、奶奶粉。

可能大家会认为这样受追捧的男子,绝对是风流公子,可历史上真实的潘安,却是个非常专情的男人。

他从不拈花惹草,深爱着自己的结发妻子。

妻子死后,他连写三首《悼亡诗》,成为悼亡诗的开创性人物。

潘安的事业也不太顺利,他依附于贾氏集团,偷偷改掉了太子祭神的文章,导致太子被诬陷谋反,最后,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

作为枪手的潘安,立下大功,却并没有因此平步青云,反而被贾氏集团放弃。

此后,八王之乱,司马伦夺权,他抓了潘安,灭了潘安三族。

生在乱世,有才有貌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聪明的头脑。

潘安相貌、才情有余,到底还是智慧不够,被当权者耍得团团转,最终成了炮灰。

第二美男:兰陵王,骁勇的柔美将军。

兰陵王高长恭,是北齐皇室,其人骁勇善战,是个非常厉害的将军。最重要的是,他长得非常好看,容貌有着动人心魄的魅力。

在传说中,兰陵王每次出站都会戴上恐怖的面具,一来遮掩自己柔美的相貌,二来显示威严。

但从正史的记载来看,兰陵王的确长得好看,但上战场却从没戴过面具。他戴的,准确来说,是头盔。

那时候的头盔,和铁护面都是一体的,所以称之为面具也行。

只不过,面具的作用是遮盖面容,而头盔虽然戴上也看不见容貌,可目的是为了保护头部。因此,二者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差别的。

“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北齐书》

兰陵王的结局并不好。

他是当时最骁勇善战的将军,为北齐守住了半壁江山,却一直被皇帝高纬猜忌。

或许是嫉妒,也或许是愚蠢,总而言之,高纬没有感念兰陵王的军功,反而给他送去了一杯毒酒。

看着毒酒,兰陵王仰天长叹,不求饶,不解释,一饮而尽,留下这么一句话:

“我忠事上,何辜于天,而遭也!”

或许,自古有能力的忠臣,都难逃兰陵王这样的结局吧。

第三美男:卫玠,病娇美男。

卫玠,出生于晋朝高门显赫之家,刚出生时,就是个粉雕玉琢的瓷娃娃。

据史书记载,幼年时,卫玠上街,经常被人当成是玉人,和珠子一样泛着光,光彩照人,恍如神仙下凡。

几次之后,周围的人都想要见见“玉人”的相貌。

渐渐地,卫玠就成了“珍稀动物”,只要一出门,绝对是万人瞩目。

卫玠很聪明,随着年岁增长,学识也越来越渊博,总能一语中的,令人止不住赞言。

只可惜,他的身体却越来越差。

因为身体太弱,他拒绝了朝廷征召,也拒绝了续弦再娶。

如果卫玠一直听从母亲的话,安安分分在家里休息,不说颐养天年,起码也能活到正常的年纪。

可偏偏,卫玠想发现权臣王敦好居于人上,应当不是个忠臣,就主动要到建邺斡旋。

然而,他长得太好看了,刚进城,就被人山人海包围。

在这一次出行中,卫玠劳累成疾去世,年仅27岁。大家都认为,他这是被人看死的,因此,便留下了一个典故——看杀卫玠。

第四位美男,一说是嵇康,一说是宋玉

古代四大美男的第四位,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嵇康,有人认为是宋玉,只不过,这两个人的结局都不太好。

嵇康,竹林七贤之一,是那个让《广陵散》成为绝响的男人。

他的容貌浑然天成,从不会刻意装扮自己,颇有一副神一般的姿态。

《晋书·嵇康传》:“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嵇康经常游荡在山水间不回家,有砍柴的人看见了他,都以为这是个神仙。

他有自己的抱负,不愿意与司马昭为伍。司马昭几次征召嵇康,都遭到了嵇康的拒绝,两人就此结下梁子。

后来,嵇康的好友吕安的妻子,被吕安的兄长吕巽算计,在昏迷中被侵犯。

吕安忍不下这口气,便要状告哥哥吕巽,嵇康以好友身份劝告朋友息事宁人,不要张扬家丑,

可吕安不肯听劝,结果,状告过程中,吕巽反咬一口,称吕安不孝。

此时,嵇康站了出来,为好友作证,无端卷入兄弟两人的纷争。

司马昭一看,机会来了,找了个由头,就要处死嵇康和吕安。

《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

行刑当天,三千太学生请愿,都没能保住嵇康。

这一年,嵇康只有40岁,在行刑场上弹完了最后一曲广陵散,自此以后,广陵散成了绝唱。

宋玉,是楚国屈原的学生。他的貌美,几乎是口口相传,他的名字也经常成为“貌美”的代名词。

但奇怪的是,史书没有对他的容貌进行描写,也没有留下任何一张画像。他到底有多美,可能要靠大家的想象了。

在宋玉的事迹中,最著名的可能要算他对登徒子的诬陷了。

登徒子向楚王汇报,说美男子宋玉,能说会道,非常好色。宋玉一听,直接就和楚王说,登徒子才是那个最好色的人。宋玉还头头是道地给出了理由:

“美女最多的地方在楚国,楚国美女最多的则是在家乡,其中最美的一个是我的邻居。这个美女看了我三年,我都不为所动。

而登徒子,家里的老婆满头乱发,嘴唇外翻,还有驼背。结果登徒子却非常喜欢,和她接连生了五个孩子。由此说明,登徒子只要是个女人就喜欢。

所以,登徒子才是最好色的那一个。”

这番歪理一出,楚王信以为真,就认为登徒子是个好色的人。

自此之后,登徒子也成了色狼的代名词。

当然,身为屈原的学生,宋玉的文学造诣也很高。只是,楚王终究没能重用他,宋玉带着满腔热血重归乡野,活到了76岁。

四大美男的长相,基本都是柔美的,美得非常相似。而到了四大丑男身上,他们真的是各有各的外型缺陷,丑得非常不一样。

第一丑男:晏婴,身高1米3的外交官

晏婴,即晏子,齐国著名的外交官,《晏子使楚》的主人公。

关于他的身高,历史中没有直接及进行记载。但是,借着御夫之妻的话,我们可以大致窥探。

有一天晏子出行,为他驾驶马车的车夫驾着高大的马车,非常得意。车夫的妻子看到了之后,非常羞愧,就想要离婚。车夫忙问原因,妻子表示:

“晏子长不满六尺,却是齐国名相,名显诸侯。我今日有幸目睹晏子出行,一看便知是他是志向远大的人。而你身长八尺,是一介为人驱使的御夫,还洋洋得意、自以为足,妾因为这个请求离去。”

在那个年代,一尺大概是23厘米,晏子不足六尺,身高应该就是1米3多的样子。这样的身高,放在一个男人身上,确实是太矮了。

也正是因此,晏子被列在丑男之中。

可人不可貌相,晏子虽然丑,却比寻常人都要高大。

他敢于直谏君王,能够怒怼看不起人的“狗国”,更有节俭爱人的品质。

挨肩接踵、挥汗如雨、南橘北枳、二桃杀三士、挂羊头卖狗肉等,都是和他相关的典故……

第二丑男:左思,出个门都要被人吐唾沫

左思,是西晋文学家。

他长得实在是太丑了。人家美男出个门,是女人们都追着献花献果要多看几眼,而到了左思这里,全部换成了“唾弃”,是真的吐唾沫的那种。

据《世说新语》记载,左思“绝丑”,出去游玩,被一群老太太一起吐唾沫,最终颓废地回了家。

《世说新语》记载:“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左思不仅丑,还出身贫寒。

他也想要发奋图强,用智慧填补相貌的缺陷,然而,他最初选择了音乐,学来学去都入不了门,还被父亲嫌弃蠢笨。

屡屡受挫的他,一边喝酒,一边写赋,没想到还真的干出了一番名堂。

历经多年,左思写出了著名的《三都赋》。

当时,《三都赋》在洛阳流传,人们纷纷买纸来誊抄。在那个年代,纸本来就是稀罕物件。因为《三都赋》,洛阳的纸供不应求,一下子涨价好几倍,到后来有钱都买不到。不少人只能去外地买纸。

所谓“洛阳纸贵”,就是这样来的。

只不过,在他生活的西晋时代,统治者非常看重门第,而左思出身贫寒,尽管他的文采已经能和司马相如、贾谊媲美了,却也始终不得重用。

第三丑男:包拯,家喻户晓的黑脸包公

据史书记载,包拯的皮肤和炭一样黑,也因此排上了四大丑男的行列。

很多人心中的包拯,是个断案如神的包青天。但实际上,判案只是包拯人生中,非常小的一部分。

他铁面无私、弹劾权贵,不管是如王逵一般的贪官污吏,还是碌碌无为的宰相宋庠,包拯都不放过,一次、两次、三次向宋仁宗弹劾谏言。

《中国通史》:“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

他助推改革,主张“废黜的贪官污吏不得做官”,要求废除无用的按察使,解决冗杂的官员、士兵问题。

他出使契丹,被契丹官员为难:“听说雄州(北宋边境城市)最近新开了便门,这是想引诱我的叛民,来刺探我们辽国军情吗?”

包拯笑一笑,不紧不慢回怼:“你们涿州也曾新开城门,要是刺探军情用得着开便门吗?”

……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除了判案,内政外交,甚至是领军,都有过不错的成绩。

他的人虽然黑,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在宋朝子民,在后人心中的光明形象。

第四丑男:刘墉,后背长了个罗锅。

刘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刘罗锅”,乾隆年间的进士,也就是科举考试全国第二名。

他出身名门相府,祖上好几辈都是进士。放在现在来看,那就是祖祖辈辈都是学霸中的学霸。

刘墉的一生,为官几十年,非常得乾隆信任,历任过一堆官职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知府、内阁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而且,他为官还格外清廉,声名海内外都知晓,百姓也经常用包公来比喻他

“颇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内,妇人女子无不服其品谊,至以包孝肃比之。”

之所以会说刘墉是丑男,主要是因为他是个“罗锅”。

刘墉长得很高,又常年需要弓着身子读书写字,背自然也就有点驼。

但是,他是不是真的到达了“罗锅”这种严重的程度,暂时无法考证。

而“刘罗锅”的说法,最早来自嘉庆皇帝对刘墉“刘坨子”的称呼。但那时的刘墉,已经是个80多岁的老人,就算有点驼背,应该也并不稀奇。

因此,我认为,如果就这样草率地将刘墉定为四大丑男,他好像有些太冤枉了。

从上面的介绍来看,我国历史上的四大丑男,不一定真的长得很丑,他们只是矮、黑、驼背而被冠上了“丑男”之名。

不过,和四大美男相比,他们的结局都非常不错:满腹才华,被后人铭记。

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处处完美,而外形的缺陷,永远掩盖不了真实的才华。

看,那个只有1米3多的晏子,还不是坐在了在最在乎形象的外交官岗位上。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如果你真的想要做什么,希望你不会被任何困难打倒。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和四大丑男是谁?

朋友们都知道我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和“四大丑女”,但我国古代还有“四大美男”和“四大丑男”,今天我就给朋友们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跟朋友们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宋玉、潘安、兰陵王、卫阶。

俗话说,自古红颜多薄命,但凡长相漂亮的美女,往往命运都比较坎坷。

可让人不禁感叹的是,“四大美男”虽然才貌双全,但却没有一个能得到善终的,真可谓同病相怜。

“四大美男”第一美:潘安;

潘安,本名为潘岳,字安仁。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他也是名列“四大美男”第一名的美男子。

朋友们,潘安到底有多美呢?史书上用了三个字来形容他的漂亮,那就是:“美、姿、仪”。

也就是说潘安长相俊美,唇红齿白、一副玉树临风、柔美多愁的样子。

据《世说新语·容止》记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另据《晋书》记载:“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朋友们说起潘安的美,还有一个典故:“掷果盈车”。

在魏晋时期,有一种独特的风俗,就是女子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美男子上街,可以将鲜花和瓜果扔过去,以示喜爱。

所以,潘安每次出游时,都会有一群少女,在他后边追逐着,又是献花、又是献果的。

因此潘安出一趟门,完全不用花钱,瓜果梨桃全可以满载而归。

因此可见,这潘安之美,多么受女子欢迎了。

潘安虽然长相俊美,但他的仕途之路, 却相当坎坷。

他早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了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

但不幸被搅入了“贾南风废太子”的阴谋中。

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后,由于潘安从前就得罪过赵王,赵王又想为太子报仇,便把潘安投入大牢,判他一个祸灭三族的罪名。

可怜了这第一美男潘安,就这么轻如鸿毛的死去了。

“四大美男”第二美:宋玉;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人,是宋国王室后代,据说是屈原的学生。

宋玉在文学水平上造诣很高,不仅能说会道,而且文采非凡。

《高唐赋》和《登徒子好色赋》就是他写的。

宋玉虽然一直想在政治上谋求出路,可他不是做官的料,所以在政坛上不被重视。

后来他只好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郁郁而终。

“四大美男”第三美:兰陵王;

兰陵王原名高长恭,神武帝高欢的孙子,也是北齐的将领。

因其长相俊美,被人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第三名。

他不仅长得好看,而且武功高强。

据说由于自己长相太过柔美,怕在战场上不能威慑敌人,所以他每次打仗,都会带着一副面具。

据《北史》记载:兰陵王,貌柔心壮,音容兼美。

公元573年5月,皇帝高纬受人蛊惑,猜疑兰陵王高长恭有造反之嫌,便赐给兰陵王一杯毒酒,让其饮鸩自尽。

最终兰陵王心灰意冷,将毒酒一饮而尽。

自此,一代美男战神就此陨落,年仅33岁。

“四大美男”第四美:卫玠;

卫玠字叔宝,小字虎,河东安邑人,是晋朝玄学家。

卫玠容貌俊美,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

据说卫玠五岁时就特别漂亮,他年少时乘坐羊车到街市去,看到他的人都以为他是玉人。

但他的死,可能也是历史上最离奇、也最另类的死。因为他是被众女子活生生“看死”的。

再跟朋友们说说,卫玠的死还有一个典故呢,叫做“看杀卫玠”:

据《晋书·卫玠传》记载:卫阶从豫章至下都,人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赢疾,体不堪劳 ,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话说这卫玠,从小就体弱多病,但丝毫不影响他的颜值。

后来因为战乱,卫玠全家就搬到了南京定居。

由于卫玠小时候就长得特别好看,所以关于他长相俊美的传闻,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有一次,卫玠坐着羊车外出游玩。而南京城内那些对他的“美”,早就有耳闻的女子,不分老幼,倾巢而出,就为了“一睹芳容”。

瞬间把卫玠围了个水泄不通,竟然导致城中一时间交通瘫痪。

这卫玠本就体弱多病,身体根本受不了劳顿,而又被众多的女子前后围追堵截,包围起来观看,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

这卫玠突然间又受到了惊吓,回家后没多久就病死了,当年才二十七岁,这就是“看杀卫玠”。

可怜卫玠小鲜肉,就这么“香消玉殒”了,真叫人扼腕叹息。

接下来给朋友们再讲一下“四大丑男”:

自古以来有美就有丑,与“四大美男”相对比的“四大丑男”是:晏婴、左思、包拯、刘墉。

“四大丑男”第一丑:晏婴;

晏婴,今山东高密人。是齐国上大夫晏弱的儿子,也是春秋时期齐国知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据史书记载:晏婴“长不满六尺”,长相丑陋,身材矮小,巨丑无比。

晏婴身材低矮,面貌丑陋。在政治上颇有远见,不仅能言善辩,而且聪明机智,是个不可多得的外交家。

在担任上大夫期间,为齐国的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大丑男”第二丑:左思;

左思是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其外貌丑陋,身材矮小,说话还结巴,看上去让人觉得一副呆傻的样子。

据《世说新语》记载:“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据说左思因为长相丑陋,上街时曾被女人们吐唾沫。

左思虽其貌不扬,但却有着很高的文学才华。

由于左思忍受不了人们对他的歧视,便发奋图强,拼命的读书学习。

后来左思用了整十年的时间,呕心沥血的写就了一篇《三都赋》。

当《三都赋》流传于世后,受到大家的称颂,喜欢看的人是越来越多。

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只能靠手抄写,于是大家便竞相抄阅。

抄写《三都赋》的人是越来越多,导致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洛阳纸价瞬间飙升。

朋友们,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

“四大丑男”第三丑:包拯;

包拯,安徽合肥人,一生铁面无私、廉洁公正,受到世人尊敬和崇拜。

包拯长相十分丑陋,脸色黝黑,额头上还有一个有月牙形的胎记。

包拯为官不畏权贵,心系百姓,所以深受百姓爱戴,被人们尊称为包青天。

“四大丑男”第四丑:刘墉;

刘墉,安徽砀山人。出身名门,从少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是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

刘墉长得面相丑陋,身材又细又高,还弯腰驼背,后背鼓起一个大包。

刘墉为官五十余年廉洁公正,他还是一位书法名家。

他的书法浑厚敦实,用墨厚重,被人们称为“浓墨宰相”。

朋友们,今人都以貌取人,其实不然。长相固然重要,但我觉得为人正直、心地良善才是最重要的!大家怎么看?欢迎一起探讨交流!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和四大丑男是谁?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一般是指: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

1、潘安

潘安排名古代四大美男之首,公元247年他出生在一个儒学世家,是西晋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潘安之所以排名四大美男之首,不仅是因为他拥有世间绝无仅有的美貌,还因为他气质出众,写诗很在行,在政治上也有所参与。

潘安年少时跟随父亲到山东、河南、河北游历,20岁就入仕了。

关于潘安的美貌,有一个成语专门因为他而存在,那就是“掷果盈车”

年轻的时候,潘安驾车行驶在路上,因为颜值高,神态优雅,街边的老幼妇孺都被他吸引,看的入迷。

喜欢潘安的人把手里的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潘安走了一路,车里装满了爱慕者丢给他的水果。

另一则关于潘安的美貌,说潘安年轻时做河阳县令,因为当地地理环境适合种桃花,潘安就让人满县都栽种桃花。

当地的百姓特别喜欢潘安这个举措,之后就用“河阳一县花”来称呼他。

这一称呼既说明潘安长相如桃花般美好,又说明潘安善于治理地方事务。

2、宋玉

宋玉出生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98年,他是楚国的士大夫,师承屈原。

宋玉除了美貌出名外,他在辞赋上也拥有很好的造诣,他的《九辩》、《招魂》、《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都广为流传,到现在仍被认为是佳作。

宋玉除了有美貌和在辞赋上的天赋,他的情商也特别高,他很有自己的主见,从不附和自己不认同的意见,为此很多人到楚王面前去说他的坏话。

楚王把宋玉叫到面前,问他有没有觉得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要不然怎么会有很多人不喜欢他?

宋玉举了个例子为自己辩白,他说有一个歌唱家在城中唱歌,当他唱通俗易懂的《下里》和《巴人》这两首歌时,很多百姓会跟着一起唱。

而当他唱高雅难懂的《阳春》和《白雪》这两首歌时,附和的人就少了。

宋玉说自己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他的主张和意见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也是很正常的事。楚王听了宋玉的话,也就没再为难他。

因为宋玉的这段话,之后就出现了“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这两个成语,而这两个成语分别形容通俗和高雅两种事物。

公元前222年,楚国亡,宋玉也在同年去世。人虽去世,但他的美貌和才情却在历史的长河里经久不衰,为世人所传诵。

3、兰陵王高长恭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兰陵王高长恭,本名高肃,出生于公元541年,因为能征善战,被封为兰陵王。

高长恭长相柔和,心地善良,声音也特别好听,因为打仗特别厉害,成为战神一样的存在,为世人所敬仰和喜欢。

北齐高殷继位后,公元560年,高长恭被封为兰陵王,乾明之变后,皇叔高演登基,高长恭进一步得到重用。

高长恭被重用后常年外出打仗,美貌反而成了拖累,据说他每次带兵出战都要戴上一个面目狰狞的面具,以此来增长自己气势。

而他自己本身的长相因为太好看,对敌军没有威慑作用。

高长恭在军事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参与了北齐后期和北周的很多次大战,击退北周进攻,声名远扬,士兵们为他创作《兰陵入阵曲》,来歌颂他作战勇猛。

如此完美的高长恭却没得到好下场,他在军功日益高涨后,在武平四年(573年)遭到了当时的皇帝,北齐后主高纬的忌惮,最后被高纬赐了一杯毒酒,去世时年仅33岁。

4、卫玠

卫玠出生于公元286年,是晋朝的玄学家。

卫玠小的时候因为长的特别好看,他的舅舅王济,虽然自身风度姿容都十分出色,但每次和卫玠在一起,都觉得自己十分丑陋。

卫玠出门上街,见过他的人也都觉得他像一位玉人,为他的长相倾倒,纷纷去看他。

作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卫玠相比其他三位来说柔弱许多,他长大后体弱多病,虽然喜欢玄学,喜欢和别人探讨玄学,但母亲王氏担心他的身体,不让他多讲话。

卫玠平时虽说话少,但句句精妙,为此,当时很有名望的王澄,每次听到卫玠说什么,都会被他的话倾倒。

卫玠的岳父乐广在全国有名,是一个性格孤高、清冷的人,而卫玠心思细腻,为此当时就有人用“冰清玉润”来形容岳父和卫玠的脾气和性格。

卫玠美貌,就连去世也充满浪漫色彩,据说他从豫章郡到京都(今南京)去,因为他在当地久负盛名,所以当地百姓当天纷纷来看他,把路围得水泄不通。

卫玠本来就身体虚弱,经受舟车劳顿,现在又被大批人围观,最终病重去世。

因为这件事,就有了一个“看杀卫玠”的成语,可见,人长的过分好看,也不全是好事。

中国历史上四大丑男一般是指:晏婴 、左思 、包拯 、刘墉。

虽然晏婴、左思、包拯、刘墉相貌丑陋,但他们却都是历史上很有才能的人。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他任上大夫,辅佐过齐国三位君主。

他的很多思想和趣事大都记录在《晏子春秋》中,而《晏子使楚》更是基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了语文课本。

左思是西晋文学家,他的《三都赋》特别有名。

当时因为这篇辞赋太受大众欢迎,很多人都争相抄诵,于是就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洛阳的纸一下子上涨好几倍。

于是人们就用“洛阳纸贵”来形容文章著作写的好,大受好评的现象。

包拯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对他很熟悉,他是北宋名人,因为为官公正廉洁、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敢替百姓伸张冤屈而被人称为“包青天”。

刘墉是乾隆年间的官员,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内阁学士等职务,在任时为官清廉,因为喜欢书法,且在书法上造诣颇深,被称为“浓墨宰相”。

我是周柃利,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啦,希望能让大家满意。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和四大丑男是谁?

古代比较公认的四大美男子是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

这个榜单不知道谁排出来的,看榜单生存年代最晚的是兰陵王,他是南北朝时代北齐的王室成员兼大将军,由此看来这榜单的发榜日期肯定够早。

照片证据是没有的,也没有真实画作,所谓古尸复原也纯属扯淡。长得美不美,全看一张嘴。

“美如宋玉、貌似潘安”,这哥俩在古代美男排行榜上长期霸榜一二名,这句成语的流传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人,相传是宋国王室后裔,他留下的《登徒子好色赋》中的登徒子,算是一份文化遗产符号,但真实的登徒子除了跟他不太对付,人品方面还真经得起考验,人家娶了一个丑太太,相守终生,却无端被宋玉指认成好色之徒,实在是大大的冤枉。

潘安,以对妻子忠贞不渝和跟错人而著称,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后来投奔贾南风一伙,被人家当枪使,成为御用文人,涉足王室斗争,后来跟随贾南风被赵王司马伦处死。

卫玠与潘安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也是西晋人,这位美少年死的最冤,据说他是因为出去游玩中途,被众多女性朋友包围起来,挤得水泄不通,惨受惊吓,回家没多久就挂掉了。

兰陵王是四大美男中武力最盛的一位,不光人长的美,还勇冠三军,但人家上阵时不屑于使美男计,也可能是怕引发笑场,他总是戴着一副面具头盔上阵杀敌。

古代四大丑男,网上的名单给出了这四位——晏婴、左思、包拯、刘墉。

晏婴、左思就不说什么了,人家包拯不就是脸有点黑嘛,大概其就是现在古天乐这个调调,严重怀疑这个名单的出台者三观不正,他爷爷八岁的时候被包黑子给铡了。

至于宰相刘罗锅,我们今天已经证实,这五个字除了“刘”字靠谱,人家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罗锅,关于他个人的形象也缺乏记载,但既然能在乾隆面前晃来晃去几十年,至少说明辣不到乾隆的眼睛。

近代史上也有四大美男之说,他们是汪兆铭、张学良、梅兰芳、顾维钧。

这份名单同样不知出处,小六子能位居其中,至少说明这个名单出台于1931年之前。

现代四大美男,曰鲜肉、曰明星、曰伪娘、曰娘炮,有时候想想,嗐!这四个其实也都是一回事儿!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和四大丑男是谁?

一、四大美男

1、掷果盈车——潘安

“貌比潘安”,是我们国人赞美帅气男人的专属用语。

史书记载的潘安,美色无双、仪态万方、姿容惊艳,故对其冠以“美、姿、容”。

而最能彰显潘安之美的,便是掷果盈车的曲故了。话说潘安每次外出,身边都会围绕大批少女“潘粉”,或送花,或献果,“潘公子,我爱你”的喊声震耳欲聋!潘安每次回家,花果都能装满一车。

2、阳刚帅哥——兰陵王

兰陵王战功赫赫,被称为北齐战神。生就阳刚帅气,肌肉多多,就像健美冠军似的。因其长相俊美,虑其不足以威慑敌人,故有附会之说:他每次上战场都是以面具而覆之。后被当朝皇帝高纬猜忌,以毒酒赐死。

3、三载不乱——宋玉

有一美女,闻得宋玉美男之名,便偷偷跑到宋玉家墙外偷窥,并一发而不可收,竟成为“持久战”,一看就是3年。期间,两人多次眼神交汇,但无奈宋玉高冷,眼见而心不动。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宋玉呢!

4、群芳销骨——卫玠

卫玠是喜欢谈论玄学的文弱书生。一次,他在回建邺(南京)时,全城闻讯,万人空巷。美少女们为一睹其美色,一排排围得水泄不通。怎奈一代美男,不堪众目睽睽,竟被活活看死。呜呼!

二、四大丑男

1、矮男晏英

潘长江说过一句名言:浓缩的都是精品!历史证明,此为至理,诸如拿破仑、列宁、普京等,都可以佐证。历史上的晏英为此提供了最强力的注脚:他身高只有一米四,且面相乏善可陈,但他一生辅佐了齐国三代国君,堪称贤臣。

2、奇丑左思

左思不仅生得矮小,且雪上加霜,奇丑无比。以至许多人见了他本能地直吐口水。但就是这样一个奇丑之男,却留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其所作《三都赋》,众人争相传抄,导致洛阳白纸的价格一下涨了好几倍。不由让人想起一句话: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3、黑炭包拯

宋代开封府尹包拯,外号“包黑炭”,足见皮肤之黑。但其一生清廉,断案如神,留下诸多佳话。

4、罗锅刘墉

大家都看过《宰相刘罗锅》吧,刘罗锅的原型就是刘墉。他虽驼背、身有残疾,却为政清明,一生辅佐乾隆和嘉庆两代皇帝,为开辟“康乾盛世”做出突出贡献。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和四大丑男是谁?

中国史上的四大美男,一般都认为是宋玉、潘安、卫玠和兰陵王高长恭,下面一一介绍这四个美男子,按照顺序来说,自然是先从“美如宋玉,貌似潘安”开始说了。

美如宋玉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美如宋玉,一般是形容一个男子长得特别地帅,能帅到什么程度呢?和宋玉一样。关于宋玉的帅,其实是出自于《登徒子好色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当中的登徒子是一个人,当时是宋玉的同事,他们共同侍奉楚王。

登徒子见宋玉长得太帅了,于是便告诉楚王,要楚王小心一些,这个人长得太帅,宫中的宫女都会看上他,搞不好哪天就给大王您戴绿帽了。后来楚王把这个事情跟宋玉说了,于是宋玉便有了这篇《登徒子好色赋》,其实就是为自己辩白的。

他是怎么辩白自己的呢?按照《登徒子好色赋》所说,天下最美的美女都在我们楚国,我们楚国最美的美女在我(宋玉)的家乡,而我的家乡最美的美女是东家之女,东家之女有多美呢?按照《登徒子好色赋》原文是这样说的: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也就是说,东家之女长得太美了,美到不能再改一点点了。当然,这段话想必大家也耳熟能详了。按照宋玉所说,即便是这样一个天下第一大美女,趴在墙头看了宋玉三年,宋玉都没鸟她!所以大王也不用担心我(宋玉)会迷惑那些宫女,更不用担心我(宋玉)会给您戴绿帽了。而登徒子那个人,长得太丑,正因为长得丑,所以他是个好色的人,而且是个非常好色的人(强盗逻辑了),所以大王您千万不要相信登徒子。

楚王在听了宋玉的回答后,从此以后便疏远了登徒子。而美如宋玉的说法也就这么来了,宋玉也因此成为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

貌似潘安

除了美如宋玉,还有貌似潘安之说,潘安是西晋时期的著名美男子。关于他的帅,能帅到什么程度呢?有“掷果盈车”之说。

那个时候的女孩子是可以公开表达自己对男子的喜爱的,如果喜欢一个男子就会往他的马车上扔水果,就相当于今天女孩子见了喜欢的明星都会喊“某某某,我爱你”之类的。每次潘安出门的时候都是空着马车出去的,但是回来的时候整个马车上便会载满了水果,很明显都是爱慕他的女孩子扔到他的车上的,可见他的帅能到什么程度。

潘安不仅长得非常地帅,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著有《闲居赋》、《秋兴赋》、《悼亡诗》等名篇。更为难得的是,一般长得非常帅的男子都很花心,而潘安却是一位感情专一的人。那个时候男人有个三妻四妾都很正常,潘安的一生却只爱着一个女人,也只有一个妻子,就是他的接发妻子杨氏。在杨氏死后他悲痛地为亡妻做了《悼亡诗》,其言情真意切,看了无不令人感动。在妻子死后他终生未娶,因此人们也用“潘杨之好”来形容夫妻间真挚的感情。

卫玠

卫玠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主要原因是他英年早逝,年仅26岁就死去了。关于他的帅,在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那就是当时女孩子们在见到卫玠时的表现。

卫玠与潘安是同时代的人,都处在西晋时期,当时的女孩子见到帅哥是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喜爱的。所以每次卫玠出门,身边总会有一大群女孩子上来围观,一起来看卫玠长得有多帅,以至于卫玠众人围成的人墙堵得卫玠根本就走不开,而且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劳累,最终形成重病而死。也就是说很可能是当时的人看死了卫玠。

兰陵王高长恭

与前三位的书生形象不同的是,兰陵王高长恭是位典型的武将。历史上留下了首著名的乐曲,叫做《兰陵王入阵曲》,讲的是邙山战役中,高长恭率五百勇士突入北周大军的包围圈,击败了北周大军的故事。也正是高长恭的出色表现,北齐在那场战役中才得以反败为胜。

高长恭不仅武艺高强,出身高贵,是北齐的皇族,也是一位长相非常俊美的男子,每次他出征的时候都会戴上凶神恶煞的面具,也是为了不让对方看到他俊美的面庞。

可以说有了他的存在,北齐才能与北周长期对抗,他也是北齐的顶梁柱。但是无奈功高盖主,他也免不了皇帝的猜忌,最终在33岁的时候被皇帝赐死。

至于中国史上的四大丑男,分别是晏婴、 左思、 包拯和刘墉。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他智慧过人,辅佐齐王使齐国走向了强盛,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外交家。在我们小学课本里就有过关于晏婴的课文,说的是他出使楚国的时候,楚王见他长得太矮,便命人在城墙上挖了个洞,当晏婴来到楚国的时候,便让晏婴走哪个洞进入城中。于是晏婴便说,这是狗洞,如果我出使的是狗国,那钻这个洞也无妨。楚王听了便让晏婴走了城门。关于晏婴的故事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晏婴

左思也是与潘安和卫玠同时代的人,是一位才华横溢但长相丑陋的人,只是在历史上不如四大美男,以及四大丑男其他的三位出名。

包拯则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断案公正所以就有“包青天”的称号,之所以成为了四大丑男之一,想必是因为长得太黑了吧。

至于刘墉,从长相上来说却是很丑,所以才会有“刘罗锅”的称号,其实就是驼背的意思,刘墉本身就长得不高,再加上驼背,这样的形象看起来却是是丑了。

不过四大丑男虽然长相都不好,但都是属于正面人物,历史上的评价也都非常好。在此就不多说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