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战中真的有180多艘驱逐舰吗?为什么?
不要问为什么,我下面把日本二战驱逐舰的名字都列出来了。
一开始日本并没有180多艘驱逐舰,1939年9月战争爆发时,日本共有138艘驱逐舰,当时大英帝国的数据是188艘,德国仅30艘。
△祥瑞镇楼
二战爆发后,日本开始疯狂造舰,驱逐舰队伍扩大很多,但后来又由于战况不利,砍掉了不少,比如岛风型驱逐舰,原想造22艘,结果只造了1艘。但即便如此,日本驱逐舰还是相当多的。
日本驱逐舰有三种标准概念,分别为“条约型驱逐舰”、“一等驱逐舰”、“二等驱逐舰”。
条约型即遵照《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吨位的驱逐舰,自1930年后执行,依据条约建造和改造的,主炮口径5.1英寸,排水量600~1850吨范围的军舰,都称为条约型驱逐舰。
一等驱逐舰、二等驱逐舰是日军自己的标准,他们将1000吨以上的称为一等驱逐舰,低于1000吨的称为二等驱逐舰。(许多二等驱逐舰都是旧船,所以很少去前线或仅充当辅助)
日军在1905年制定了关于海军命名的基准原则,一等驱逐舰用天气、气象、季节相关名词取名,二等则使用植物的名字。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可以很轻易的从名字认日驱的等级。
实际上,日本人二战的驱逐舰数量不止180多艘,而是近200艘。
我们可以把日本这些驱逐舰逐一统计一下,看看究竟有多少。
二等驱逐舰:若竹型 共8艘
若竹 | 吴竹 | 早苗 | 早蕨 | 朝颜 | 夕颜 | 芙蓉 | 刈萱
二等驱逐舰:枞型 共21艘
枞 | 榧 | 榆 | 栗 | 梨 | 竹 | 柹 | 栂 | 菊 | 葵 | 萩 | 薄 | 藤 | 蔦 | 葦 | 菱 | 蓮 | 菫 | 蓬 | 蕨 | 蓼
一等驱逐舰:橘型/改松型 共14艘
橘 | 楡 | 蔦 | 萩 | 柿 | 菫 | 梨 | 椎 | 榎 | 楠 | 樺 | 初桜 | 雄竹 | 初梅
一等驱逐舰:松型 共18艘
松 | 竹 | 梅 | 桃 | 桑 | 桐 | 杉 | 槇 | 樅 | 樫 | 榧 | 楢 | 桜 | 柳 | 椿 | 檜 | 楓 | 欅
一等驱逐舰:秋月型 共12艘
秋月 | 照月 | 涼月 | 初月 | 新月 | 若月 | 霜月 | 冬月 | 春月 | 宵月 | 夏月 | 花月
一等驱逐舰:夕云型 共19艘
夕雲 | 巻雲 | 風雲 | 長波 | 巻波 | 高波 | 大波 | 清波 | 玉波 | 涼波 | 藤波 | 早波 | 浜波 | 沖波 | 岸波 | 朝霜 | 早霜 | 秋霜 | 清霜
一等驱逐舰:阳炎型 共19艘
陽炎 | 不知火 | 黒潮 | 親潮 | 早潮 | 夏潮 | 初風 | 雪風 | 天津風 | 時津風 | 浦風 | 磯風 | 浜風 | 谷風 | 野分 | 嵐 | 萩風 | 舞風 | 秋雲
一等驱逐舰:朝潮型 共10艘
朝潮 | 大潮 | 満潮 | 荒潮 | 朝雲 | 山雲 | 夏雲 | 峯雲 | 霰 | 霞
一等驱逐舰:改白露型 共4艘
海風 | 山風 | 江風 | 涼風
一等驱逐舰:白露型 共6艘
白露 | 時雨 | 村雨 | 夕立 | 春雨 | 五月雨
一等驱逐舰:改初春型 共2艘
有明 | 夕暮
一等驱逐舰:初春型 共4艘
初春 | 子日 | 若葉 | 初霜
一等驱逐舰:改吹雪型 共4艘
暁 | 響 | 雷 | 電
一等驱逐舰:吹雪型 共20艘
吹雪 | 白雪 | 初雪 | 深雪 | 叢雲 | 東雲 | 薄雲 | 白雲 | 磯波 | 浦波 | 綾波 | 敷波 | 朝霧 | 夕霧 | 天霧 | 狭霧 | 朧 | 曙 | 漣 | 潮
一等驱逐舰:睦月型 共12艘
睦月 | 如月 | 弥生 | 卯月 | 皐月 | 水無月 | 文月 | 長月 | 菊月 | 三日月 | 望月 | 夕月
一等驱逐舰:神风型 共9艘
神風 | 朝風 | 春風 | 松風 | 旗風 | 追風 | 疾風 | 朝凪 | 夕凪
一等驱逐舰:改峯风型 共3艘
野風 | 波風 | 沼風
一等驱逐舰:峯风型 共12艘
峯風 | 澤風 | 沖風 | 島風 | 灘風 | 矢風 | 羽風 | 汐風 | 秋風 | 夕風 | 太刀風 | 帆風
一等驱逐舰:岛风型 共1艘
島風
那么统计一下:若竹型 共8艘、枞型 21艘、橘型/改松型 14艘、松型 18艘、秋月型 12艘、夕云型 19艘、阳炎型 19艘、朝潮型 10艘、改白露型 4艘、白露型 6艘、改初春型 2艘、初春型 4艘、改吹雪型 4艘、吹雪型 20艘、睦月型 12艘、神风型 9艘、改峯风型 3艘、峯风型 12艘、岛风型 1艘
一共是198艘,不是180艘。
这个数字看着很多,但遇到当年下饺子的美国也就是盘菜,美国的驱逐舰是598 艘。
日本在二战中真的有180多艘驱逐舰吗?为什么?
二战前,由于受到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日本海军重型巡洋舰的总吨位不得超过10.8万吨,轻型巡洋舰的总吨位不得超过10万吨;此外,对于日本海军的潜艇和驱逐舰吨位总和,包括排水量与舰炮口径也做出了相应地限制。
因此,伦敦海军条约对日本海军的造舰计划制约较大,除了轻重型巡洋舰以外,舰队最基本的骨干力量,也是水面舰艇中数量最多的驱逐舰也不例外,让日本海军憋着一股劲。
1936年12月31日,伦敦海军条约到期以后,日本海军就开始掀起造舰高潮,“水雷战队”就是重点发展对象,日语中的水雷就是鱼雷,迅速启动了新驱逐舰研制和建造计划。
早在20年代开始,日本海军就非常重视驱逐舰的建造,以及雷击战术的运用,所谓的“水雷战队”就是驱逐舰作战单位,在战列舰、重巡洋舰上大口径远射程主炮火力的掩护下,让雷击战队中的驱逐舰凭借35节的高航速冲阵,对敌水面作战编队发动鱼雷攻击,是日本海军屡试不爽的战术。
因此,日本海军需要数量众多的雷击舰,用来充当战时的冲阵主力舰,于是,在二战时期,日本海军保有驱逐舰共计14级,包括改型则为20级,不但型号繁杂而且数量庞大的驱逐舰群。
摆脱伦敦海军条约制约后,舰长118.49米,宽10.82米,满载排水量2500吨的“阳炎”级驱逐舰,就成为日本海军有史以来最大的驱逐舰,即便在全球范围内也属于一流水平,拥有优良的远洋性能,是水雷战队的新一代核心力量。
采用了适应高航速的飞剪式舰艏,有高干舷和长艏楼,2台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52000马力,双轴推进最高航速可达35节,实测18节时最大续航力6000海里。
舰载武器有3座双联装127mm主炮、2座双联装25mm机关炮、2座4联装610mm鱼雷发射管,1座深水炸弹发射架,6条布雷导轨。
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日本就对“阳炎”级驱逐舰进行了改造,重点是增加双管25mm机关炮数量,包括增射双联12.7mm高射机枪,用来对付美海军密密麻麻从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对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攻击。
“阳炎”级驱逐舰,拆除了舰艉1座双联装127mm后主炮,增设了12-28座双联装25mm机关炮;拆除了舰艉的布雷导轨,改为4座深水炸弹发射架,另外增设了4座双联装12.7mm高射机枪。
除了“阳炎”级主力驱逐舰以外,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还拥有“吹雪”级、“夕云”级、“岛风”级、“秋月”级、“松”级等甲级、乙级和丙级三等驱逐舰,战时总共的拥有数量为185艘,其中有8艘尚在船厂建造当中未完工。
日本海军的驱逐舰,注重雷击战术,在护航、反潜、防空方面,其性能则明显不足,在战争期间,预想的战列舰决战并未爆发,这让庞大的驱逐舰群不得不承担并不适合它们的辅助任务,因此战损十分惨重。
因战沉、触雷、触礁等原因,战时的日本海军总计损失了140艘各种类型的驱逐舰,有37艘幸存的驱逐舰,以及8艘未完工的驱逐舰。
战争结束以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解体,留存下来的45艘驱逐舰中,有25艘驱逐舰作为战利品移交给美、中、英、苏四大战胜国,10艘驱逐舰用作防波堤被凿沉,其余10艘驱逐舰在1946-1947年间被彻底解体。
日本在二战中真的有180多艘驱逐舰吗?为什么?
在二战期间日本海军保有的驱逐舰共有13级(包括改型就19级)共177艘,其中8艘是未完工的。但是,但是,但是(要的话要说三遍),这177艘中包括了1917年后就开始建造的12艘峰风级、3艘野风级、9艘神风级、12艘睦月级,如果说这些装备了重装鱼雷和口径相对较大的火炮驱逐舰勉强能算舰队驱逐舰的话,那这177艘里面可是还包括了不是舰队驱逐舰的32艘松级护航驱逐舰。
这里先说一下舰队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的区别,舰队驱逐舰是跟随战列舰、航母、巡洋舰这样的大型远洋作战舰艇到公海大洋上作战,所以它的吨位相对来说比较大,武器配备也相对较重,是远洋作战编队当中最小一级作战单位,主要为远洋作战编队提供护航、侦察、防空、反潜等一线作战任务。而护航驱逐舰主要是为后方的补给舰、运输舰提供护航,主要是为这些补给舰提供护航、防空、反潜任务,并不直接参加最危险的一线作战任务,所以吨位相对较小,武器配备也相对较轻。
峰风级驱逐舰,为1917年度的建造计划
而相比之下,作为很强劲对手的美国拥有的驱逐舰那可是相当的多,且不说条约之前建造的驱逐舰,光是条约后建造的舰队驱逐舰就高达509艘,而且这还不算入1917年度后生产的266艘老式驱逐舰以及6个级别的563艘护航驱逐舰。如果用我们比较熟悉的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海军军舰"下饺子",像这样的爆兵能力估计就美国才有,所以在战斗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美军用于舰队护航防空的驱逐舰要远高于日军,所以二战日本作为世界第三的海军大国拥有177艘驱逐舰并不算多,毕竟作为一个能独立建造大型航母和战列舰的国家要不是手里没钱,估计日本的驱逐舰也不会这么少。
看看,美军的驱逐舰编号都排到了562了都,而从条约后开始建造法拉古特级首舰编号为348,到二战结束的最后一级基林级驱逐舰最后编号都到了857了
日本在二战中真的有180多艘驱逐舰吗?为什么?
180多艘驱逐舰对于贫弱的民国政府来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但是,对于日本这样一个海洋国家,亚洲唯一的一个工业国来说,还是能做到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根据华盛顿会议,日本海军规模可达到英美的70%。美英两国的主力舰各为五十万吨,日本三十万吨。有了这个会议的支持,日本成了仅次于英美的海军强国。这也给了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的勇气和信心。
等到1944年的莱特湾海战时,日本一次性出动了73万吨舰船:其中包括,21艘航空母舰、21艘战列舰、170艘驱逐舰,以及2000架军机。
注意,莱特湾海战时,日本就有170艘驱逐舰。之所以日本驱逐舰保有量这么多,并不是日本生产舰船速度快。而是因为,日本坚持“巨舰大炮”决战思想,不重视航母。也是因此,驱逐舰不跟随航母作战,而是跟着战列舰编队。日军驱逐舰其主要任务是“雷击战”(鱼雷战术),也不注意防空反潜任务。而盟军主要攻击目标却是日军的航母编队,因此,日本驱逐舰在初期损失不多。在1944年,还有170艘驱逐舰。
不过,等日军航母消耗殆尽,盟军转向近海作战时,日军驱逐舰的损失开始加大。等到二战结束,日军的185(8艘在建)艘驱逐舰中,有140艘被击沉(包括触礁)。幸存的27艘完整驱逐舰,有25艘作为战利品移交给美、中、英、苏四国。余下的不是被凿沉用作防波堤,就是解体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日本在二战中真的有180多艘驱逐舰吗?为什么?
二战,日本驱逐舰共177艘,还有8艘没建完。如果加上在建的,当然要超过180艘了。一战结束时,日本到华盛顿去开会,会上放开了日本拥有的海军规模,可以达到英美海军吨位的70%,大致在30万左右。放开后,即意味着承认了日本海军的地位,是在英美之下的第二海军强国。当时英美自恃强大,也没能未雨绸缪,想到二战时日本海军的样子,对吧?
作为一个师学西方的工业强国,学生毕竟还是学生,其数量虽多,但技术水平,照英美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与美国对阵太平洋,如果驱逐舰单挑的话,日本根本不具对抗的资格。以鱼雷攻击为主,鱼雷的射程不足10公里,而美军127毫米副炮的射程都在15公里以上,更莫说射程超过30公里的主炮了。日本却一厢情愿地设定驱逐舰去打美军大舰,只是战术上难以实现。
战争中,日本驱逐舰一门心思跟着战列舰巡航,宁可让航母形单影只,恰恰美军要攻击的目标就是航母。落单的航母在莱特湾海战中折损大半,与其战术方式密切相关。
177艘驱逐舰分为13级,如果加上改型达到19级。2700吨的“秋月”,算是最大的。记忆它的秘诀,风雨雪波潮月云,规则是气象,第一个字是形容词,如风有蜂风、野风、神风等,带风字的即有38艘,其中一艘“雪风”舰,战后作为赔偿,给了我们后命名为“丹阳”,1971年在台湾退役。
日本在二战中真的有180多艘驱逐舰吗?为什么?
小雪历史微鉴: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日本军力中还是非常强大的,对于日本而言,海军和陆军一直不合,两个派系互相看对方不顺眼,而话说回来,日本在二战中确实有航母驱逐舰,而且数量也不少,下面,我们今天就来看看。
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二战时期的实力还是不俗的说起日本海军陆战队,就不得不提日军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了,这个以赌著称的海军司令,曾经做过一件大事,这件事就是偷袭珍珠港。
而历史上偷袭珍珠港为何能够发生?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是不得不说,日本有这个实力,因为他们有航母舰艇。如果说,日本的海军陆战队没有航空母舰,则就无法进行远洋行动,偷袭美国夏威夷更是无从谈起。
日本在二战时期共有25搜航母,超过150多搜航母驱逐舰,这些舰船,都可以独立的进行军事任务,他们是偷袭珍珠港行动能够成功的不二因素。
如果说日本没有驱逐舰,而只有航空母舰,则是断章取义,并不知道航母的编队都有什么。据历史记载,日本海军陆战队当时有200多艘的驱逐舰,他们的任务,除了保卫自己的领海以外,还有就是远洋进行战斗任务。
现役日本自卫队中有40搜驱逐舰从相关资料得知,日本目前由40艘的导弹驱逐舰,这些驱逐舰客观上为日本领海的保护有其作用,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投降的日本宣布放弃作为国家行为手段的战争权。当时的日本政府授权设立“自卫队”,亦即专守防卫的武装部队。
而当时很多部队都是现在自卫队的雏形,因此,日本在二战时期有180多艘的驱逐舰其实并不奇怪。
文/小雪历史微鉴,古事新说,快意江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