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的韦太后到底有多惨?

韦太后,宋高宗赵构的生母。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破汴京,宋钦宗在金人的威胁下屈膝投降。

之后,金人掳走了徽、钦两位皇帝,还将城中大臣的妻妾、皇宫中的妃子和宫女都当成战利品掳回大本营,史称“靖康之耻”。

这些被押往北方的妃子、公主等女眷,在靖康之耻中,都免不了遭到金人的奸污。

这其中,就包括当时还只是龙德宫贤妃的韦太后,这里就暂且称其为韦氏吧。韦氏和其他被俘女眷一样,也免不了这一出。

一开始,包括韦氏在内的大部分女眷,都被金人安排在了洗衣院。

洗衣院,也叫浣衣院,是当时金国皇族挑选女人和收容宫女的地方,有时候,洗衣院也会用于惩罚宫女劳动。而北宋被俘的女眷不单单要在此劳动,还要受到金人的奸污。

例如,据《靖康稗史笺证》记载:

“自俘宋女入洗衣院,王子得乘期间,怂恿献俘,取三百人入院。兀术既败,怒取十人入宫。自此浣院既空,宫院日盛。”

在洗衣院的北宋女眷,不管之前是妃子还是公主,大部分都成为金军发泄的工具。

而有些长得漂亮的女眷,就有可能被一些金国的高级军官带走,再将其纳为小妾。

韦氏就是如此。韦氏被俘时,其年龄只有三十八岁,因为保养得当,韦氏看起来就像是一位风姿卓约的成熟少妇。当时金国贵族盖天大王完颜宗贤就好这口,于是,在完颜宗贤经过洗衣院时,他先将韦氏奸污,再将韦氏纳为自己的小妾,自此宠爱有加。

靖康之耻中,赵构并不在汴京,因而免于被金人俘虏,而且还继承皇位,即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继位后,一直想要迎回生母,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孝心。

公元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按照该和议,宋向金称臣,金国册封赵构为皇帝,宋每年需要向金国纳银、绢各25万两、匹。

第二年,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金朝将韦氏遣返,韦氏得以回国,入住慈宁宫。

韦氏回国后,享受了十八年的荣华富贵,于公元1159年去世,享年80岁。

说起来,和其她被俘的女眷相比,韦太后还是比较幸运的,算不上特别悲惨。

在金国,自被完颜宗贤纳为小妾后,虽说韦氏的地位和待遇大不如从前,但基本的衣食住行还是没啥问题的,韦氏曾为完颜宗贤生下两个儿子,自此,韦氏的待遇有所改善。

“韦夫人同一番酋偕行。车从中,有人抱小孩,约三四岁,呼韦妃阿母。”

而据黄翼之的《南烬纪闻》记载,韦氏曾在私下里接济过生活贫困的宋钦宗,还安慰宋钦宗,宋朝一定会把他们接回去的。宋钦宗听完很高兴,只是宋钦宗有几分担心:

“韦氏夫人已生二子,恐不得南归矣。”

回到南宋后,韦氏作为赵构的生母,不仅享受了荣华富贵,而且连失节生子的黑历史都被赵构给掩盖了。例如,当时从北方跑回来一个公主(柔福帝姬),韦氏担心自己在金国的黑历史被柔福帝姬曝光,就说柔福帝姬是假公主,柔福帝姬就被赵构处死了。

而为了反驳韦太后失节生子的传闻,赵构还将韦氏的年龄扩大了十岁,强调韦氏被掳到金国近五十岁,没有失节生子的可能。

例如,《宋史·韦贤妃传》记载:

“韦后北狩,年近五十……”

总的来说,相比于靖康之耻中的其她被金国掳走的女性,韦太后还是比较幸运的。

靖康之耻的韦太后到底有多惨?

韦太后乃宋高宗赵构生母,被金国囚禁整整十五年,韦太后在金国那段生活,正可谓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靖康之耻是历史上最为耻辱的历史事件之一,靖康二年,金人南下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至此灭亡。

一同被金人掳走的还有:韦太后、朱太后、郑太后、妃嫔、公主、驸马、以及宫女数万,除了人之外,还有黄金白银、珍贵图画等等,都被强行带走。

珍贵图画、黄金白银还好,只是可怜了这群被迫迁都的人,其非人的遭遇让人无法想象,来看看韦太后经历了什么,就知道大概了。

在路上受尽折磨

当时据统计,被金人掳走的人数达到了十万人之多,这还是保守统计,这些人在路上自然是不能吃饱、不能穿暖、只能走路,于是在达到金国之后,有半数女俘都倒在了半路上。

在路途中男人还好,最惨的就是女人,最最惨的就属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后妃嫔们了,韦太后这种曾经权力滔天,如今地位低下的人往往最受欢迎。

虽然韦太后曾经是妃子,但在金人眼中就是战俘,所以这途中的险恶,可想而知。

并且相比较后来的经历来看,路途中的这点羞辱真的算是非常轻的了。

执行牵羊礼

这是金国最侮辱战俘的仪式,不管是男女老少,都会受到莫大的屈辱。

在来到金国首都之后,就被下令要执行牵羊礼,什么是牵羊礼呢?就是身上披着羊皮,脖子系上绳子被金人牵住,寓意像牛羊一样可以供人宰割。

整个过程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与,就是两位皇帝以及后宫妃嫔也都不能避免,一时间众多妃嫔都不堪受辱,屡屡自杀。

进入浣衣院

在执行完牵羊礼后,男人被送去当劳工,女人则是被送到浣衣院,又称洗衣院,韦太后就是被送到浣衣院的代表人物。

不要以为这个浣衣院是给金人洗衣服的,其实里面都是被掳来的女战俘,其场景,可想而知。

由于曾经是妃嫔现在是战俘,所以韦太后就在里面受到的虐待要比其他人多得多,据说最高纪录一天见百人,其受到的屈辱真是不堪想象!

赐给金人

后来在洗衣院的韦太后被金国的一位宗室给看重,此人名为完颜宗贤,直接将韦太后带会府内做小妾,此时的韦太后已经四十有余。

更加令人气愤的是,在给完颜宗贤当小妾的过程中,韦太后还被迫给他生下了两个孩子,相当于是宋高宗赵构的同母弟。

安享晚年

都说人生是苦尽甘来,对于韦太后来说,这句话真是说的太对了。

在得知母亲被掳走后,赵构非常着急,但奈何南宋势弱,不能对金国讲条件,所以只能一直忍辱负重。

等后来南宋的各方面实力提升了,于是在赵构的争取下,韦太后终于可以离开这令人心痛的地方,历时整整十五年!

韦太后在被接回去之后,由于亲儿子是宋高宗赵构,所以晚年过的非常舒坦。

相比较其他人说,韦太后是十分幸运的,在南宋还有一个当皇帝的儿子,这才能早点结束这卑微的生活,只是可怜那些韦太后之外的人。

每次读到岳飞的《满江红》都是胸有气而不发,难受!尤其是这一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再从韦太后的经历看当时整个被掳百姓的经历,实在让人难受!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就给文青点点关注和赞吧,感谢~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

靖康之耻的韦太后到底有多惨?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岳飞的《满江红》,道出了宋朝靖康之耻那段黑暗历史的无尽屈辱与深深的无奈。国破家亡时刻,不但普通老百姓遭殃,贵为皇家,一样逃脱不了被蹂躏的命运,甚至比一般百姓更加的悲惨。

一、不堪回首的靖康之耻

宋朝,尤其是北宋,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成就最璀璨的一个朝代,无论是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科技水平、文学水平,都到了一个其他朝代难以企及的高度。

但宋朝了宋徽宗和宋钦宗时代,二帝无能,国政日益腐烂,奸臣当道,军事不修,内忧外患加剧。

在东北崛起的金朝,在和宋朝联合灭了辽朝以后,就把矛头对准了宋朝。

软弱无能的北宋朝廷,在主和派的蛊惑下,极力打压主战派,最终导致北宋军队军心涣散,几无一战之力。靖康二年,也就是公元1127年,金朝大将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攻破北宋京城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占领汴梁的金军并不是抓了徽、钦二帝就算完了,在撤退的时候,还把二帝的皇后、太子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宗室、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

据记载的数据是这样的:"宗室贵戚男丁二千二百余人,妇女三千四百余人"

抓走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其中女性就不下一万人。

金军之所以抓那么多女性,是因为宋钦宗赔不起他们要的赔偿金,那可是上千万的金锭和银锭,一时间你让宋钦宗上哪里弄这些。

没有不是,那就拿妇女来抵,而且还根据不同身份的制定不同的价格,如公主或王妃一人抵黄金一千锭,宗妇一人抵白银五百锭等等。

金人不但要宋朝皇室的所有女性,而且还掳走了不少普通人家的女性。从这里可以看出,金军可并不是只要金钱,就算宋钦宗真的筹来那么多钱,他们照样会掳走这些女性,这是他们的本性所决定的。

所以说,亡国奴什么样话语权的。

二、金人对北宋皇室女眷的非人折磨

在这些被迫随金军北上的人中,除了宋徽宗和宋钦宗,最悲惨的当属那些皇后、公主和嫔妃们,金人可不会对这些金枝玉叶的女眷们有任何的怜悯之心,她们大部分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果然,在北上的过程中,这些妇女大部分都遭到了欺凌和侮辱,特别是那些皇族的女性,更是被重点关照。一路上,许多女性忍受不了非人折磨而死于途中。据历史记载,有超过一半被俘的女性,不是不堪忍受选择自尽就是被折磨惨死,其中就包括三位公主。

到金国都城上京以后,这些被俘的宋朝人员,都要执行牵羊礼。什么是牵羊礼呢?就是让这些人身上披着羊皮,脖子系上绳子被金人牵住,意思是说这些俘虏都是像牛羊一样的牲口可以供人宰割。

金人这是要以最侮辱人的方式打掉这些曾经的皇族贵胄的自尊,就连徽、钦二帝和后宫嫔妃都一样。

许多人不堪忍受自杀了。

宋钦宗的皇后朱氏也不甘受辱,自杀以保清白。金人对其这样记载"怀清履洁,众醉独醒,不屈其节"。

幸存下来的女性,有些被迫嫁给了金人,有些被迫流落街头,更有些被金人送到"浣衣院","浣衣院"相当于现在的洗头房,这些女性实际上是做了妓女。

宋徽宗被掳走的二十一名成年女儿中,死在路上三个,被强纳为妾两名,被发配到浣衣院九人,被发配到各个大营寨六人,被发配到云中御寨一人,命运是相当的悲惨。

史载"妇女分入大家,不顾名节,犹有生理;分给谋克以下,十人九娼,名节既丧,身命亦亡"。

三、韦太后在金国的悲惨遭遇

韦太后,也是被送到"浣衣院"的皇族女性之一。四十六七岁(也有记载说此时是38岁,之所以多10岁,是宋高宗为了遮丑加上的)的她于宋高宗建炎二年,也就是公元1128年,才在一路颠簸之中随其他女俘一起抵达金国的都城上京,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当时的身份还只是宋徽宗的龙德宫贤妃。

想想看,昔日的大宋太后,现在的妓女,这该是多么的屈辱啊。但她没有办法吗?没有,想要活命,只能屈从金人的侮辱性安排,真是亡国之奴无高贵。

说起韦太后,她是宋徽宗的嫔妃,更是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的生母,她是一生说起了也是很复杂。

韦太后也是贫苦人家出身,开始只是已经回乡养老的前任宰相苏颂的一个侍寝侍女,也就是常说的暖床丫鬟。

由于韦太后年纪还小,在第一次为苏颂侍寝时,不知道是紧张还是怎么了,一晚上不停的尿床,把个苏颂气的火冒三丈,觉得很是晦气。

韦太后就这样在苏家过了一段时间。

不久,恰逢宋徽宗要挑选秀女,她的转机来了。当时规定,大臣的未婚女儿都要参加选秀,而苏颂只有一个女儿,舍不得送宫里孤苦伶仃,就把这个有些晦气的韦太后冒名顶替送了上去。

就这样,漂亮的韦太后被选入了后宫。本来韦太后在宫中是无权无势的一个小宫女,因为机缘巧合和贵人相助,被那天喝酒喝得晕乎乎的宋徽宗临幸,也是她这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为皇帝侍寝。

别说,韦太后还真是幸运,就这一次却中了大标,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宋高宗,当然这是后话。

生了儿子的韦太后实际上也并没有得到宋徽宗的特别厚待,而且还因为靖康之耻备受屈辱。

那么为什么金人要把韦太后投到"浣衣院"呢?虽然再怎么是俘虏,好赖也是太后的身份。这里面是有原因的,那就是金人在刻意报复。

宋高宗赵构南渡在临安登基建立南宋以后,金军就南下攻打,并试图像掳走徽、钦二帝那样,把宋高宗也抓到金国去。

事实上,他们的计划也差一点成功,幸亏宋高宗跑得快,堪堪从金军的包围中躲过一劫,但据说也因此被惊吓,从此失去了作为男人的乐趣。

后来金军遭到了反击,损失不小,只得无功而返。

据《靖康稗史笺证》记载:

"自俘宋女入洗衣院,王子得乘期间,怂恿献俘,取三百人入院。兀术既败,怒取十人入宫。自此浣院既空,宫院日盛。"

于是,他们就把这些宋皇室的女性当做报复的对象,尤其是那些皇后、公主一类。

宋高宗的生母韦太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送入"浣衣院"当了妓女,开始了她备受屈辱的悲惨生涯。

由于韦太后是宋徽宗的嫔妃,也是宋高宗的母亲,那些金人就把她作为了头牌。据说她一天接客的数量是中国历史上之最,高达一百零五人,可见待遇之非人。

就这样,可怜的韦太后在"浣衣院"待了七年,直到1135年,才被接到去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与徽宗团聚。两个月后,徽宗也在屈辱中病死。

据《南渡录》、《窃愤录》、《南烬纪闻》等书记载,韦太后在宋徽宗死后不久,就被迫嫁给了金国盖天大王完颜赛里(完颜宗贤),甚至还生了两个孩子。

"韦夫人同一番酋偕行。车从中,有人抱小孩,约三四岁,呼韦妃阿母。"

黄翼之《南烬纪闻》中记载,韦太后嫁给完颜赛里以后,地位和生活都有不小的提升,因此,可以私下里接济、安慰过宋钦宗,说宋高宗一定会想办法把他们接回去团聚的。

宋钦宗曾经说道:"韦氏夫人已生二子,恐不得南归矣。"

这里都说明,韦太后确实给完颜赛里生了两个孩子。

四、韦太后幸运的晚年

韦太后是不幸的,相对她在北宋皇宫的生活来说,几乎是非常不幸,一个女人能够经历的悲惨,她都遇到了。

韦太后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她的儿子赵构当上了南宋的第一个皇帝,这给她命运的转机提供了机会。

宋金两国的战争打打谈谈,双方各有失败,也各有斩获,谁也奈何不了谁。于是,双方就再次走到了谈判桌上,议和也是双方当时的急需,尤其是金国。

当然,军事上,还是金国占优势,宋高宗也是急于媾和,因此双方的议和条件是不平等的。双方达成的条件是这样的,宋朝向金国称臣,金国册封赵构为皇帝,宋朝每年需要向金国纳银、绢各25万两、匹。

纵观整个大宋一朝,基本上都是宋朝给别人纳贡,换句话说,就是花钱买平安。

怪不得后人都说大宋是弱宋,是有依据的。

就这样,在金国待了15年后,韦太后被金人作为和解的条件,和宋徽宗的骸骨一起被送回了南宋。当时,宋钦宗还在人世,但金人并没有将其一并释放。首先,宋钦宗握在手里,也是对南宋施压的一个手段,再次,南宋实际上这个时候也不愿意让他回来,因为已经有皇帝了,他回来如何安排?会不会再发生皇权争夺?这是有可能的,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后来明朝的英宗复辟就是例子。

虽然宋钦宗让韦太后给宋高宗捎话:如果宋高宗能将他迎回国内,他甘愿做一个太乙宫主,也就是出家啦。

但宋高宗不敢赌,所以宋钦宗只能老死在异国他乡了。

而迎回母亲则不同,这是给宋高宗自己的加分项,一方面说明自己有孝心,另一方面说明自己也有能力让被掳走的女性回来,免受金人折磨羞辱。

韦太后得以回国,宋高宗将其安排入住在慈宁宫。

韦太后回国后,才算真正享受到了皇太后该拥有的一切,18年的公元1159年去世,享年80岁。

韦太后回国过程中还有一段插曲,那就是金人负责护送她的是纳其为妾的完颜宗贤。据说,在交接前,要求韦太后拿出六千两黄金,没有办法,韦太后只好答应,让南宋方面负责交接的大臣王庆先垫付。但王庆也没有啊,不交钱 金国方面又不放人。无奈之下,众人东拼西凑才勉强把韦太后换了回来。

但后来这个王庆也因此被韦太后告了黑状,差一点死于非命。

无论如何,相对其她那些依然在金国煎熬的皇族女性来说,韦太后的后半生是幸福的,虽然也承受着舆论的压力,但毕竟是在好好地活着,这个比什么都强。

此时,岳武穆的《满江红》又在耳边回响:"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靖康之耻的韦太后到底有多惨?

北宋靖康二年春,金国攻破北宋都城汴京,徽、钦二帝成为金国俘虏,北宋灭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场对汉人、汉文化的摧残和洗劫开始了。北宋历代积攒的金银财宝全被金国人抢走,宋徽宗、钦宗两位皇帝以及他们的后妃、皇子、公主、大臣统统被金人按照姓名、年龄、户口、封号和官职登记造册,掳掠北上,这些昔日的贵人,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俘虏生涯。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再也没有回到家乡,只有少数幸运儿最终脱离苦海,其中就有南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韦太后。

一、韦太后被俘前的生活

韦太后能进宫,完全是一个偶然。她出身低贱,只是退休宰相苏颂的一个侍寝侍女,她在第一次为苏颂侍寝时,便频频尿床,苏老爷子大骂晦气,将她一脚踹出了房门外。至于史书上所记载的苏颂对韦氏大为惊奇,还说她是“大贵相,非此能住,宜入京”什么的,完全是写史书的人的鬼话,只不过后来韦氏的儿子当了皇帝,写史书的人为尊者讳罢了。试想一个人找个小姑娘陪睡,小姑娘一晚上尿床好几次,还有人夸奖这个小姑娘“天生异相”的么?除非是神经病才说得出这样的话来!

(韦氏)

苏老爷花钱买韦氏本来就是为了陪睡,这下子陪不成了,生意大亏。刚好过了不久,徽宗皇帝要挑选秀女,大臣的未婚女儿都必须参加,苏颂也有一个女儿符合条件,可老头不想让女儿进宫受苦,就把韦氏拿来冒名顶替,只当是废物利用了。

韦氏长得还算漂亮(不然苏颂也不会买她),又有前宰相之女的加分项,所以顺利的通过筛选,被分在皇后郑氏的宫中。和她一起分到皇后宫中的,还有一位姓乔的小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皆通,两个小姑娘同病相怜,很快成了要好的闺蜜。她们私下相约,无论是谁以后得到宠幸,都不要忘记对方。

郑皇后虽然贵为皇后,可是并不得宠,徽宗皇帝喜欢的是刘贵妃。为了分宠,郑皇后便把韦氏和乔氏两个小姑娘送去侍奉皇帝,这一幕在历史上无数的后宫中发生过无数次了。结果徽宗没过多久就看中了乔氏,因为这小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极为符合宋徽宗的胃口,乔氏很快被封为妃子,没过多久又晋升为贵妃。但是乔贵妃并没有忘记她与韦氏的约定,多次在徽宗面前说韦氏的好话。徽宗皇帝有一次乘着酒兴,就召韦氏侍寝,这是韦氏一生中唯一一次陪皇帝睡觉的机会。可没想到这唯一的一次,却让她怀上了龙种,后来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南宋开国皇帝高宗赵构。

(宋徽宗)

虽然生了个儿子,可是这娘两都不受徽宗的待见。韦氏只得到一个平昌郡君的封号,别说妃子,连嫔都没捞到。她的儿子赵构也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徽宗也不喜欢这个儿子,后来屡次把他送到金国当人质,当特使,有啥危险的事从来不会忘记这个儿子。所以说,如果没有乔贵妃,韦氏也就是在宫中终老无人知的命运。

靖康元年,宋金开始和谈,金国要求宋朝派一位王子去当谈判代表,倒霉的赵构就被选上了。大家都知道金人残暴,赵构这一去凶多吉少,为了安抚他的心,钦宗亲自下旨将韦氏升为贤妃,位列贵妃之后,以壮炮灰弟弟的行色。

韦氏听见儿子要出使金国,除了默默流泪,一个女人又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是天天在宫中祈祷,祈求老天爷保佑儿子能平安回来。

(年轻时的赵构)

赵构在金营中的表现,据史书记载非常出色,可以说是面对金人,说话有理有据,义正辞严,驳得金人无话可说。但是据很多专家考证,这是南宋那些史官编出来的,赵构的表现根本没有这么出色。可不管怎么说,赵构总算是平安归来,而且在靖康三年第二次被任命为和谈代表,汴京城破之日,恰巧只有这个不受待见的赵构不在京城,躲过了金人的魔掌。而那些龟缩在京城的王子公子,却被金国包了饺子,一个也没跑掉。真是造化弄人,命运和韦氏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二、俘虏的悲惨生活

韦氏在金国当俘虏的生活,史书上的记载很少。只知道宫里的三千四百名女俘虏,被金人掳到燕京时,活下来的只有一千九百多个了。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女性死在了押解的路上。

到了金国之后,这些女性大多被分入金国的浣衣院,史载“妇女分入大家,不顾名节,犹有生理;分给谋克以下,十人九娼,名节既丧,身命亦亡”。这些嫔妃和公主一到燕京,便被剥去上衣,披上羊裘,被金人当作娼妓对待。钦宗的皇后朱氏以死抗争,不屈而死,留下了清白之躯,金国也为之赞叹“怀清履洁,众醉独醒,不屈其节”。

(被俘的皇室女性)

皇后尚且如此,其他的嫔妃和公主的日子能好到哪里去?韦氏被分配进了浣衣院,其实这就是金国的官办妓院,接待的都是那些立下战功的中下级军官。这些军官为人粗鲁,又没有文化,哪里会懂得怜香惜玉?可怜这群生长于宫中的女子们,如同奴隶一般,稍有不从,非打既杀。直到三年后,徽宗和钦宗被押到五国城,韦氏才回到徽宗身边。

这时韦氏的儿子赵构作为唯一的漏网之鱼,反倒因祸得福,当了皇帝。这个消息传到五帝城,韦氏便日日盼望儿子来救自己。

这一等便是十五年。绍兴十二年,赵构满足了金人提出的包括杀害岳飞在内的条件,两国终于议和。此时徽宗已死,金人答应放还韦太后和徽宗的灵柩,母子终于要团圆了。

三、回归故国

由于金国只答应放韦太后,其他徽、钦二帝的妃子们并不能一同归故国,所以韦太后的闺蜜乔贵妃还需在金国受苦。乔妃的表现值得所有人尊重,她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拿出自己的私房钱送给金国的使者,请求他们在路上照顾好韦氏。在姐妹两人分别之时,乔妃举杯祝福这个姐妹:“姐姐此归,即为皇太后矣。宜善自保重,妹妹永无还期,当死于此”。

(患难中的韦氏与乔妃)

每每读到此处,我都热泪盈眶。这一对相依为命了三十多年的姐妹,这一分别就是天人永隔。这是一份多么弥足珍贵的感情!韦氏也大哭不舍,誓曰:“不敢忘今日”。

但是从后来的进程来看,韦氏这种眼泪只是鳄鱼的眼泪。她归国后,根本没有要求儿子想办法救回对自己有大恩的乔氏。人与人之间,也许只能共患难,难以同富贵,男人是这样,女人也一样。又或者韦氏不愿意乔妃归乡,是怕她作为自己在金国当过娼妓的黑历史的见证人,会泄露这些她死也不愿意再回忆的往事?总之,她的性格与儿子赵构一样,刻薄寡恩,赵构是她亲生的,绝对没有错。

还有钦宗这个过气的皇帝,也是做梦都想回归故土。他知道九弟赵构不愿意看到自己,所以他拉着韦氏的马车不放手,哭着哀求韦氏回去后,在儿子面前说说好话,表示自己回国后绝对不会与弟弟争皇位,只想回归故乡做一个道士,再也不愿意留在寒冷的北国。韦氏也发了誓言:“吾先归,苟不迎若,瞽吾目”。她这个誓言算是比较毒了,不接钦宗就让自己瞎了双眼,也许她在发誓的时候,没有想到过“报应”这个词,没有想到过冥冥之中,人在做,天在看吧!

(归国后的韦太后)

回国之后,韦氏有没有向高宗要求接回钦宗和乔妃,我们不得而右。但是她回国不久,真的瞎了双眼,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对此我无法评价,也不去评价。

虽然金国答应放韦太后南归,南宋的使节也早早的在边境等候,但金国使者却屡次做梗,不愿意让韦氏顺利回国。韦氏知道这是金国使臣变相索贿,只得答应若送自己安然南归,便以黄金六千两相谢。金国使者这才护送她出发。

可是到了两国边境的时候,金国使者提出要韦氏拿出事先说好的六千两黄金。韦氏一个俘虏,哪里有钱?她找南宋迎接自己的大臣王庆曾商量,要求先由王庆曾垫付,可王庆曾也拿不出啊!六千两黄金,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一笔巨额财富,有几个人会拿得出来?可是韦氏是皇帝的亲娘,也不能不管,王庆曾只好和迎接韦氏的使团一起想办法凑,包括向当地富户借,免强凑齐了这笔钱,换回了太后。

四、太后的幸福生活

韦氏的人品非常差,她明知道王庆曾拿不出钱,而不是不愿意拿钱,可是见到儿子后,立马告了王庆曾一状,说王庆曾不顾国家利害,使我们母子差点不能相见。高宗大怒,将王庆曾投入大牢,差点要杀掉,后来在其他大臣的解释和力保之下,王庆曾这才保住了一条命。

(宋高宗与秦桧)

韦氏认为自己能够与儿子团圆,是得益于力主和议的秦桧,于是和秦桧的老婆王氏关系特别好,经常召王氏进宫陪自己说话,秦桧在高宗一朝能够当宰相当到死,甚至于高宗后来见到秦桧都要在鞋子里面藏把刀,不能不说与这个韦太后喜爱秦桧夫妻有关。

至于有人说韦氏回国后,对高宗冤杀岳飞之事不能释怀,屡次痛骂赵构,这纯粹是无脑之言。首先韦氏在金国当俘虏,并不参与政治,岳飞这个人她都不一定知道;再说岳飞是反对和议的,没有和议,韦氏就不能南归,做为一个妇女,她怎么可能站在家国的立场不顾自己?要是这样,她早在十五年前就该和朱皇后一样殉国而死了!

韦氏回国之后,赵构对这个老娘还是很不错的,毕竟他标谤的是“以孝治国”,所以如童话书中所写的那样,从此之后,韦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瞎了眼的韦后)

只是有一点让高宗不爽的,那就是韦太后回国后,大街小巷传遍了她在北国的传奇。在这些传奇故事中,韦太后不但在金国主动投入金人的怀抱,还与金人生了儿子。这种街谈巷议,连皇帝都没有办法禁止,总不能把天下人都杀了吧!

绍兴十九年,高宗为韦氏做寿,礼部官员根据之前北宋的记载,将此次太后大寿称为六十大寿,并上表提出了庆贺的章程。赵构看过后大怒,说礼部糊涂,记错了自己母亲的年龄,应该是七十大寿。高宗如此执着的争论,想把母亲年龄加上十岁,其目的不过是想告诉天下人,韦太后当年当俘虏时,已年近五十了,不可能和金人生儿子了,大家散了吧。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反而引起天下人的热议,韦太后一时成为南宋的笑柄。

不过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北宋的灭亡与韦氏并没有一毛钱关系。她只是个普通女子,又不参与政治,被俘后又吃了十几年的苦,遭遇令人同情。至于她有负乔妃,那只能说明她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其中有没有金国出于某种目的不放乔氏,也没有定论。所以说,在北宋灭亡那个时间点,做为高宗的生母,韦氏还是吃了不少苦,令人同情的。

参考资料:《呻吟录》、《宋史-韦贤妃传》

靖康之耻的韦太后到底有多惨?

北宋末年的韦太后,当时是宋徽宗的一个妃子。当时因为北宋皇族被金国军队一网打尽,所以被抓到金国都城的后宫嫔妃公主宫女一大堆,韦太后在其中也算不上什么特别惨。韦太后之所以特别有名,主要是因为她的儿子赵构是唯一逃出去的皇族,并且后来还建立了南宋。

毕竟当时被掳到金国去的后宫嫔妃公主实在是太多了,其中有很多受不了屈辱,最后自尽的不计其数。刚开始的时候,韦太后也和其他的嫔妃一样过得非常的惨,被发配到洗衣院。洗衣院顾名思义,听起来似乎像是洗衣服的,但那只是表面的说法,事实上就是妓院,被金国人侮辱的地方。

韦太后后来境况有所改善,那主要是拜她儿子所赐。因为赵构逃出去之后,在北宋群臣的拥戴下,建立了南宋。虽然金国一直致力于消灭萌芽中的南宋,但是赵构东躲西藏,使金国的策略,一直无法成功。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南宋皇帝母亲的韦太后,自然有了比较大的政治价值,所以就被金国单列出来可以从良。但是也不能把韦太后放回去,最后被赐给了金国的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据说还给完颜宗贤生了一个儿子。而且完颜宗贤还大言不惭,说赵构要喊他爹。

后来经过了多年的战争,金宋双方议和,金国把宋徽宗的遗体和韦太后还给南宋。韦太后终于可以离开那个受尽屈辱的地方,回到南宋去当她的太后,可以享尽荣华富贵了。不过她在金国的一些丑事毕竟还是有所传言,所以赵构为了替她遮丑,故意把她的年龄改大,意思是当时被抓到金国去的时候,年纪比较大了,可能也没人看得上她。还有一个悬疑就是当时的柔福帝姬,也就是赵构同父异母的妹妹,据说在金国见过韦太后的丑事,后来辗转回到南宋,本来已经被赵构善待。但是韦太后看见了柔福帝姬,害怕自己的丑事被传扬,就说这个柔福帝姬是假的,真的早已经在金国受尽折磨死了。最后赵构依照母亲的要求,把柔福帝姬当作冒充的人给杀了。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靖康之耻的韦太后到底有多惨?

堂堂天子母亲,光是被野蛮的金人抓走十几年,这件事本身就够惨的了。

正史对这十几年的经历仅仅只是一笔带过,说不清楚,更惨!

宋高宗生母韦氏,她的命运可以说是坐上了一班过山车,起起落落又起起落落。根据南宋周必大的记载,韦氏本就不是什么富贵人家的女儿,她因为姿色过人从而能够进入了过上了退休生活的北宋宰相苏颂的府中当侍女,后来机缘巧合,韦氏才进入了还是端王的赵佶的府中。

当年宋哲宗搜集天下女子分封给诸位王爷,而乔氏和韦氏的运气最好,她们一开始是侍奉端王的宠妃郑氏,郑氏也就是宋徽宗的第二任皇后,而最重要的,那就是她们所属的主子端王,竟然被大臣们立为了官家(宋代皇帝的称呼)

不过韦氏一开始并没有被被宠爱,最先被宠爱的是乔氏。宋徽宗有一次发现乔氏实为佳人,立即立为贵妃,成为仅次于皇后的妃嫔,乔氏受宠无比,一下子地位水涨船高。不过乔贵妃没有忘掉韦氏,于是向宋徽宗推荐了韦氏,韦氏也因此受到临幸,但是,韦氏没有被封为妃子,而是被封为了平昌郡君,这个爵位,看起来都不像是后宫人所该拥有的,可见韦氏一开始的后宫之路真是够坎坷的。

直到公元1107年,宋徽宗九子赵构出生,韦氏才又被封为了修容。但实际上,宋代的修容是第二等的后宫等级,连最低等的妃子都算不上,所以即便是生下了皇子的韦氏,一直以来都没有被宋徽宗高度宠爱过。

可这也是韦氏人生过山车的第一个阶段,从卑微的侍女身份到皇子之母,而很快,她人生的最大的下坡即将来临。

靖康元年,因为赵构于群臣在恐惧金人的纷纷颤栗中,挺身而出,自愿前往金人阵营当人质,当时的太上皇宋徽宗才把韦氏封为了妃子。但康王去金营,人质没有当成,后来反而被宋钦宗连番失误导致汴京失守,城门洞开,在此之前,赵构已经带着大量的兵马离开了都城,他的母亲韦妃却还留在汴京城中。

因为宋钦宗和金人达成协议,利用皇室、后宫、贵族之女子用来抵作赔偿给金人的军事赔款,宋钦宗和宋徽宗的后宫、女儿全部惨遭金人的掠夺,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宋徽宗的韦妃。对于韦妃来讲,因为儿子的挺身而出被封为妃子,这本来是她人生的转折点,但谁知道这个转折点的背后是一个更大的转折点。

和上千男女一样,以宋徽宗郑皇后、宋钦宗朱皇后为首的后宫纷纷被押往金人的会宁府。

在路上,朱皇后因为年轻美丽,屡遭金人的玷污,最后到达了会宁府时,不堪重负自尽身亡。朱皇后的死是当时被押送到金人地盘这些女眷精神崩溃的标志,一国之后竟沦落至此,剩下的这些女眷们,纷纷听从了金人的摆布,在进入了浣衣院之前,她们被执行了类似于牵羊礼的屈辱礼仪。

这个屈辱的仪式名为“肉袒”,礼仪过后,诸多女眷已经心灵崩溃,毫无人格,最后,韦妃与诸多女子一同进入了浣衣院,其中就有宋徽宗的女儿,柔福帝姬赵多富。

进入了浣衣院后,她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待金人军士的挑选。

在《宋史》中,韦妃足足在浣衣院停留了七年,这七年的时间里,没有具体的记载。但在《南渡录》中,韦妃其实迅速地被当时的金人宗室完颜宗贤选为了自己的妾,与韦妃一同被选中的,还有柔福帝姬。因为浣衣院的本质,就是金人安放战争赢来异性资源的地方,和中原王朝的掖庭有些像,但要野蛮得多。

因此,关于韦妃这“七年浣衣院”的经历,这种说法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在成为了完颜宗贤的后宫期间,韦妃也成为了韦太后。

因为康王赵构再立大宋,史称南宋,他成为了新的宋朝官家,于是遥尊生母韦氏为太后,在这些后宫被俘虏到金朝的岁月里,还有宋高宗的发妻邢氏,被遥册为皇后,但是邢皇后最终都没有再回到宋朝,邢皇后与宋高宗本来还有一个孩子在肚子里,这个孩子最终是活是死亦没有了下文。

在金朝的岁月里,可以说是韦太后人生的火车下坡路,较为凄惨。

在与完颜宗贤有交集的时间里,韦太后还与完颜宗贤有所出,生下了宋金混血的孩子,这一幕是被宋钦宗看到了,而这个孩子极有可能是在宋徽宗尚在世时出生的。

移时,帝于壁隙中遥见韦妃同一官长潜行,从傍有一人抱三四岁小儿,皆胡服,每呼韦妃为阿母,于是帝知韦妃已为盖天大王妻也。

韦妃身旁一个穿着胡服的孩子,叫韦太后阿母,看到这一幕的宋钦宗的心里必然是郁闷的,怎么说都好,韦太后到底也是宋钦宗名义上的小妈,是为“太妃”,最重要的是,韦太后还是宋朝天子的生母,这荒诞的转变更让人感到绝望。

直到公元1135年,也就是绍兴五年,韦太后才被记载离开了浣衣院,前往了五国城,因为这个时候的宋徽宗已经快要病亡,韦太后去陪了这个或许她只存在恨的男人最后一程。

两个多月后,宋徽宗驾崩在五国城,而此时南宋方面并不知道,金朝方面处理了宋徽宗的身后之事。

紧接着,韦太后在金朝又出现了数年的空白“记载”。

韦太后之所以后来能回归南宋,靠的还是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最重要的是,岳飞此时已经成为了金人的心腹大患,岳飞正值壮年,而金人的猛将,老一辈勇士都已经衰老,这是一个宋朝翻盘的大好局面。于是金人提出允许和议的意思,但和议有个前提,要将战力非凡,连破金人的岳飞给杀掉。

这便是绍兴和议的开端。

宋高宗本来就不想再战,金人很聪明,给予宋高宗台阶下,先是告知南宋徽宗已经驾崩的事实,其次,再利用徽宗的梓宫和韦太后为条件,让宋高宗得以用“孝”的名义同意这个和议。但是这个和议是残酷的,和议的根源来自于局势一片大好的岳家军,可为了达成和议,需要牺牲掉的也是当时的灵魂人物,岳飞。

果不其然,秦桧趁机先斩后奏,杀害了岳飞,宋高宗也很难说是开心还是后悔,只好顺着梯子往下走,和金人达成了和议。

金人应允,满足了宋高宗的孝心,韦太后在公元1141年知道了此事,第二年,带着儿媳妇,也就是宋高宗邢皇后梓宫,宋徽宗的梓宫开始了返回南宋的行程。这一路护送韦太后的,不是别人,正是完颜宗贤。不过这一路上,没有带着宋钦宗看到的那个身着胡服的孩子。

公元1142年末,宋高宗终于看到了自己的母亲,母子二人喜极而泣。但在这个过程中,又有一个小插曲小闹剧,那就是在一行迎接太后的队伍中,韦太后突然指出柔福帝姬是“冒充”的,这便又引出了南宋的“真假公主”事件,回来南宋十余年的柔福帝姬就这样被以冒牌货的罪名所杀害。

而在韦太后返回南宋之前,还曾与当年帮助过她的乔贵妃、宋钦宗做了保证,说会想办法让他们回到宋朝,但最后韦太后违背了诺言,这两人分别在金朝逝世,韦太后为何违背诺言,这其中的缘由也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最直接的可能就是,韦太后有不想让人知道的往事。

最后一个,关于韦太后的生年,其实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韦太后本来是出生于1190年,却被改为了1180年,后来者根本分不清究竟韦太后是哪一年生人,最重要的是,为何要在年龄上进行修改?

那就是因为掩盖某些事实!

之所以让韦太后年龄上大了十岁,根据宋人的角度来说,就是为了洗去被金人纳为妾的嫌疑:

“粘罕编造秽书,诬蔑韦后、邢后、柔福帝姬诸人,韦后北狩年近五十,再嫁虏酋,宁有此理?虏酋舍少年帝姬,取五旬老妇,亦宁出此?”

宋人指出,金人污蔑了韦后、邢皇后还有柔福帝姬等人,而韦太后被抓走时已经快五十岁的年纪了,金人怎么可能看得上一个老妇女。

按照这个说法,让韦太后的出生年份提前十年,就是为了突出韦太后被俘虏时已经近五十岁了,而不是才三十多岁。就因为这些方方面面的矛盾,韦太后被俘虏时究竟多少岁让人不得而知,本来一件看起来并不引人注目的事情,就因为这样,反而让人对此充满了疑问。

不论是正统历史还是野史,有些细节之真,和现实之契合,很难说是空穴来风,反正归根结底,就金人和南宋的关系,韦后在金朝的十几年岁月里,肯定是不好过的。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